园林绿化设计中的节水举措分析论文_赵奇

园林绿化设计中的节水举措分析论文_赵奇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 北京 100000

摘要:园林绿化设计中的节水措施具有较高的复杂性、技术性和长期性,想要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节水效果,就必须要加强园林绿化节水设计的研究和规划,根据园林绿化工程的用水需求合理制定节水措施,通过提高雨水和污水的利用率、加强节水型灌溉技术的运用、合理选择园林植物等多种方式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节水能力,从而有效促进园林绿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园林绿化;设计;节水举措

1 园林绿化设计中的用水问题

1.1水景设计不合理

水体是我国园林绿化工程中的常见景观,小型水景有喷泉、水池和瀑布等,大型水景有河流、人造湖等,这些人造水景不仅能够起到美化城市的效果,也能够有效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但这些人造水景的水源都是自来水,每年在园林绿化景观中消耗的水量极为庞大,且夏天高温的时期也会造成大量的水量蒸发,给我国城市的供水循环带来更大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园林绿化的水景设计就会受到一定制约,在供水紧张的情况下,还会出现无水供应的状况,继而出现旱景等现象。

1.2专业灌溉技术落后

在当代园林绿化设计中,为了能够真正实现绿化效果,通常所设计的植被覆盖率都相对较高,而这些园林植物的生长都需要专人进行悉心养护。比如其中的灌溉流程,在实际灌溉中,通常需要采用人工持水管灌溉的方式或者是水车浇灌的方式来进行。因此,在这种园林灌溉中,严重缺乏相应的园林灌溉设计规划,也未设计相应的节水举措。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对于园林植被的需水量和具体灌溉量缺乏明确认识,难以结合植物类别和具体需水量来明确灌溉用水的具体用量、次数、有效灌溉方式等。当前绝大多数灌溉从业者大都依靠本身所掌握知识与经验来进行灌溉,因,此难以达到节水目标。

1.3园林用水体系不完善,水资源利用率低

在园林绿地中,经常会有水景的设置,包括人工湖泊、喷泉以及瀑布等,这些人工营造的水景大多与城市的天然水系相互独立,景观的维持需要依赖于城市自来水系统。人工水景对水资源的耗费量是巨大的。此外,人工湖泊、喷泉和瀑布用水也没有得到有效的再利用,大多直接排放到下水道中,造成水资源浪费;相较于发达国家,国内绿地灌溉设备比较落后,而且管理不完善。人工水管式灌溉依然是目前国内城市园林绿地的主要灌溉方式,节水型灌溉方式没有得到有效的推广和利用。部分城市园林绿地在浇灌过程中采用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导致灌溉水量、灌溉均匀性得不到有效保障,造成灌溉过度,不仅严重浪费水资源,而且不利于植物生长发育。

2 园林绿化设计中的节水措施

2.1科学优化植被配置及水景分布

在园林绿化设计中,要想真正保障水资源的科学合理化运用,就必须切实优化植被的配置水平,明确划分不同生活习性的植被。同时在保护园林绿地美观性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化地安排园林植被的生长范围,也可直接采取本土植被实施绿化。通过科学合理化的方式来优化分布,才能便于园林灌溉,才更加容易实现水资源的节省。一般在园林绿化中,因为水景的分布消耗了大量的水资源。由此,园林设计人员可适当减少相应的水景数量,从而有效缓解水资源过度消耗情况。

2.2重视节水型园林规划设计

在园林规划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当始终坚持节约用水的设计理念,并将其贯彻、落实到园林规划设计的各个阶段。将节水型园林的建设真正落到实处 ;在园林项目规划设计阶段,认真审核设计图纸,及时发现图纸上的错误和疏漏之处,以免影响工程施工;在设计节水型园林时,设计师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如布局、选材等,站在整体的角度上进行节水型园林的规划设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使用先进的灌溉技术

先进灌溉技术的使用可以最大限度避免水资源的浪费,还能够促进植被生长。例如,喷灌技术是一种新型节水技术,利用水源的位差,使水能够在压力的作用下喷洒至空中。自动化技术的使用可以实现对系统的无人化控制,保证喷洒量与地表流径等得到精确控制,有效实现水资源的节约。滴灌则是在毛管上安装滴头、孔口等,使水流能够成滴进入到土壤中,使土壤长时间保持湿润,达到了更显著的节水效果。此外,地下滴管也是一种新型的高效节水技术,其是利用埋毛管的形式,将水与肥的混合液体渗入到土壤中,在重力作用下,水分扩散至植被的根系层。该技术操作简单,且对土层结构破坏较小,不仅保持了植物根茎的生长,还使土壤更加蓬松,极大减少了水分的蒸发与流失。

2.4合理选择园林植物

园林植物作为园林绿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种类的园林植物能够起到不同的节水效果,其在园林绿化节水设计中有着较高的影响作用。在选择园林植物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重视乡土树种的开发及利用,合理选择耐寒植物、耐旱植物,使园林植物的用水需求有效减少,进一步增强园林植物景观的特色美,为园林绿化工程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同时,设计人员还可以采用复层结构对乔、灌、草进行结合运用,从而有效提高植物配置的合理性、科学性及可行性。

2.5天然水资源科学合理化利用

天然水资源对园林绿化设计而言,是一个良好的水源利用渠道,在实际的园林绿化设计中,需要充分结合节水本质,直接存储天然水资源,也可直接在园林地表采用引流的方式来促使降水更加容易被吸收。也可直接采用保水剂来固定好水资源,以此来促使其难以快速流失。而针对绝大多数处理后的城市废弃用水,一旦符合其国内灌溉标准,则可直接应用到绿地灌溉中,有效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的情况。

2.6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目前,大部分园林相关人员不了解国内水资源紧张局面,对节水型园林的发展和建设缺乏正确认识。在园林工程的后期管理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此外,在园林设计过程中,尽管喷灌法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利用,但是许多管网控制依然需要手动进行,难以对灌溉水量、灌溉时间等进行有效控制,导致积水、渗漏现象较为普遍。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园林绿地的灌溉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要确保节水型园林建设的实效性,提高园林绿地灌溉管理水平是关键,也是基础。因此,园林企业需要做好对员工的节水教育和宣传工作,使节水理念深入到每一个园林从业者心中。同时,企业还要积极引进优秀人才,不断研究新型园林节水灌溉技术,以此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升。在人才培养方面,国家和政府也要发挥自身的作用,园林行业需要多种类型和层次的专业人才,国家不仅要开设专业学校和园林相关专业进行人才培养,还要加强对园林相关人员的继续教育。园林从业人员应当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具备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更新设计理念,积极学习和积累节水型园林相关知识,加强实践锻炼,在实践中提高自身能力,在生态园林的建设道路上不断探索,为国内节水型园林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城市化建设发展背景下,人们对水资源的利用需求日益增长,使得我国城市的供水问题越来越紧张,许多城市常常出现断水、浊水等不良现象,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用水。在这种情况下,逐渐加强了节水理念的宣传和运用,对园林绿化工程的节水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这给园林绿化工程的设计带来诸多挑战和难题。因此,为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节水能力,有必要对园林绿化设计中的用水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为我国园林绿化事业的健康发展构建有利环境。基于此,以上内容就园林绿化设计中的节水举措进行了分析。

参考文献:

[1]许锡锋,李玲蔚.节约理念影响下的园林景观设计[J].现代园艺,2017(24):105-106.

[2]景毅.园林绿化中的节水措施分析[J].居舍,2017(30):74.

论文作者:赵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6

标签:;  ;  ;  ;  ;  ;  ;  ;  

园林绿化设计中的节水举措分析论文_赵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