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探索活动中让幼儿“try”,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幼儿论文,科学论文,活动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try”是英语中使用率较高的一个词,它的意思就是“试”。西方的教育比较推崇“try”,课堂就是孩子们“try”的场所。孩子们从小就接受“try”的教育,“try”不仅挂在嘴上,更表现在行为上。
“试”在中文里的意思是:按照预定的想法非正式地做。而敢想敢做,就是创造的表现。因此,这与“try”的意义并不相悖。但在传统教育观念里,中文里的“试”却常常变化为“考”了。
其实,一个“try”,反映出东西方教育观念上的差别。鼓励孩子“try”,激发孩子“try”,反映的是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观念。本文试就“try”这种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在科学探索活动中的具体体现作一些总结。
导入活动:产生“try”的动机
游戏导入
科学探索活动的内容丰富多样,有的内容在操作方法上有一定的规则要求,还有的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幼儿必须在教师示范介绍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操作。此时,教师应该把复杂的操作转化成游戏,在游戏中完成示范和介绍。但游戏仅仅是导入,并不告知活动结果,幼儿仍需要通过自己的操作去发现结果,从而激发幼儿“try”的动机。
如探索活动“玩色”是幼儿比较喜欢的活动。整个操作过程富有动态,活动结果也呈现多样性,因此对小班幼儿而言就有些复杂。在开展活动时,教师从玩法导入,边示范边用儿歌介绍如何用勺选择颜料等。通过教师的示范,幼儿看到颜色由一小块变成了一大片,由一种颜色变成了多种颜色,幼儿产生了自己也想玩一玩的愿望,这时,幼儿主动“try”的动机被激发了。
材料导入
众所周知,幼儿的探索活动常常发源于幼儿对探索对象的兴趣。兴趣越浓,幼儿的探索活动就越持久。因此,在科学探索活动材料的选择上,我们往往选择色彩鲜艳、形象有趣、富有变化和操作简便的材料,从而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如在探索活动“不同的车速”中,操作对象是幼儿熟悉和喜欢的小汽车。教师在介绍了用毛巾、绒布、丝绸三种不同材料制作成的车道后,让幼儿在实践中发现不同质地的材料会影响车速的快慢。因幼儿喜欢小汽车而引起的对材料的探索热情激发了幼儿“try”的动机。
结果导入
在探索活动中,有些实验活动的结果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如果教师先用图片或语言将结果告诉幼儿,奸奇、新奇会引发幼儿产生“try”的动机。
如在探索活动“沉与浮”中,教师在导入阶段就用图片展示了塑料花片在水中的三个位置,这个结果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不易见到,因而感到很新奇。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幼儿用所提供的相同材料,分别得到图示的结果。幼儿在此过程中大胆尝试,探索各种操作方法,体现了鲜明的自主意识。因此,幼儿对活动结果的追求,激发了探索的动机。
问题导入
思维是由问题开始的,有了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有了调动思维的积极性。设疑提问或创设问题情境,从情感入手使幼儿产生寻求答案的欲望,从而生发“try”的兴趣,萌发动手操作的愿望。
如探索活动“看谁站得稳”,在操作之前,教师先提问“这些东西都能站起来吗?”幼儿的答案众说纷纭。教师并不回答,而让幼儿带着问题去操作。为了解决问题,寻求答案,幼儿积极主动地投入了“try”。
关注过程:体验“try”的价值
罗杰斯说:“我知道我不能将任何东西都教给学生,我只能为学生提供一个促使他学习的环境。”我以为这里的学习环境是指学生者的心理环境。在探索活动中,教师时刻关注活动过程,适时适当地介入活动过程,以此让幼儿感受到自己是活动的主人,体验到“try”的价值。本人总结了以下介入方式。
平等介入
教师以活动伙伴的身份介入幼儿的探索活动,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幼儿,而不是强加给幼儿。
如探索活动“摩擦起电”。幼儿用塑料棒摩擦头发,教师在一旁饶有兴趣地用塑料棒摩擦身体的其它部位。幼儿可以模仿教师,也可以自己尝试,并不担心活动的结果,但教师的行为却对幼儿的认知带来启发。
帮助性介入
由于幼儿年幼,在探索活动中常常碰到困难,造成情绪不稳定甚至放弃探索。此时如果教师及时地提出建议,可以帮助幼儿产生克服困难的勇气。
如探索活动“有趣的蜡”。幼儿在将熔化的蜡倒入印模时容易烫伤,教师应告知安全操作的方法,鼓励幼儿大胆、细心地上操作。此时,幼儿在拥有安全感的同时也拥有了自信。
倾听介入
在探索活动中当幼儿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时,常常很愿意向别人讲述自己成功的过程。此时的教师应成为一名最耐心的倾听者,在了解幼儿活动过程中,去分享幼儿成功的快乐,去增强幼儿不断探索的决心。
此外,探索活动中的评价环节也是对幼儿“try”的一种肯定。引用区域活动评价的三个模式——交流经验、分享快乐和提出问题,就幼儿科学探索活动的评价而言,无疑应突出交流“try”的经验、演示和分享“try”的快乐、提出“try”中的问题等三个方面,来强化“try”的价值。我们认为:只有关注幼儿,才能使“try”的本意得以完美地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