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初中地理的参与式教学——“森林资源”一节的教学体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森林资源论文,地理论文,初中论文,式教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参与式教学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参与认知活动,锻炼智能,陶冶情操的教学方式。它强调师生多边教学活动,重在学生参与意识和行为的培养。
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无论是内容、结构编排,还是教材的表达形式,都有较大的改革。如安排了“读图”、“想一想”、“做一做”、“读一读”栏目,编入了众多直观图像,这些教材改革都为参与式教学提供了充分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初中学生具有明显的好动性和表现欲,自制力较差。因此,结合地理新教材,正确引导他们个性发展,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势在必行。参与式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地理素质教育水平,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改途径。
参与式教学与传统的注入式教学的明显区别在于:
1.师生关系的情感性与多边性
和谐的师生关系,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是进行参与式教学的前提条件。参与式教学贵在民主参与,课堂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充分发挥民主,进行多边活动,使教学信息交流得以畅通。教学信息包括知识信息与情感信息。情感交流是知识交流的润滑剂。实验表明,课堂上教学信息传输的有效度与师生关系的和谐度呈正比。参与式师生关系的形式如图所示。这种师生关系充分发挥了情感作用和学生的主动性,提高了教学效率。
←→表示教学信息交流
2.教学活动的参与性
传统的注入式教学只注重教师单方面的授课行为,忽视了学生实际认知过程和参与意识、行为的培养。参与式教学要求教师精心设计适合初中生认知心理规律的教学活动,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功能。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活动主要包括:自学并归纳教材内容;阅读和观察教师设置的辅导补充材料与直观教具;探索和回答教师与教材设计的问题;动手操作习题;以及学生间相互讨论和师生间谈话问答等。教师根据学生参与活动所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措施,组织和引导学生完成教学目标。参与式教学活动模式如下所示:
下面以人教版第一册“森林资源”一节为例,谈一谈我所做的参与式教学的几个处理:
1.指导学生阅读数据和示意图,在表格中归纳森林保护环境的作用
森林——“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为了引导学生理解森林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我根据课文材料设计了上述填空表格,并设置了以下三个教学步骤:(1)学生自学课文,并做表格填空;(2)教师引导学生读图、析图,用色笔边讲边绘边提问;(3)师生在问答谈话的方式下共同归纳表格中的森林作用。以上步骤师生共同参与教学,学生通过自学、观察和填空,从感性认识(阅读数据与图像)发展到理性认识(理解森林的环境作用),从形象思维上升到抽象思维。
2.学生进行改图练习,知识、技能和环境教育融为一体。
在引导学生分析了“水土保持护坡林带的作用”示意图后,教师话锋一转,设置悬念:“如果图中森林一旦被伐毁,将会出现什么后果?”并从泥沙径流、河水含沙量、表土层厚薄及地下水位的变化提示中,要求学生进行改图练习,同时让一位学生上台示范,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改图说明。这名同学这样表述:“此时乌云密布,大雨倾盆,光秃秃的山坡泥水俱下,混浊的河水哗哗直流。这里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贫瘠。”
教师在讲评学生改图的基础上,再让学生从课本“小鸟的悲哀”漫画中受到启迪,强调森林在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衔上是何等重要。至此,教学活动气氛达到高潮,智能教育与德育水乳交融,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油然而生。而后教师很自然地引导学生读一读“大力营造人工林”的辅充教材部分。
3.学生自由讨论,发表见解
对教材中10000公顷森林处理的三种意见,留有一定时间让学生自由讨论,要求他们分别讲出三种处理方式的利弊,并鼓励他们提出不同的处理办法。其中有些同学提出了发展交通,从外地运进木材满足当地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而把本地的森林资源保护起来的意见,我及时给予表扬这种创新思想。
最后,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本课,谈一谈你对每年3月12日植树节意义的认识和投入植树造林运动的决心,师生在热烈的民主气氛中结束了这堂课的学习。
以上教学实例说明,应用参与式教学方式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在宽松愉快的教学情景下,掌握重点(森林的环境作用),突破难点(两张示意图的分析),取得了德智两育的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