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研究

当代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研究

许清德[1]2010年在《对社会转型期大学生道德倾向的社会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转型期大学生道德倾向是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问题。“独一代”大学生的道德社会化面临着“人的社会化”与社会角色的双重转型。这一时期,大学生道德倾向出现了由狂热政治意识为中心向价值取向多元化的转变,独立及竞争意识强烈,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并存,自我责任感、公德意识及民主法制意识得到强化,注重工具理性,追求个性自由,务实倾向明显,呈现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但少数大学生内心与外力之间矛盾所形成的“剪刀差”,带来了道德人格的扭曲:冷漠、仇视而同情心缺乏,道德评价模糊;重智轻德造成了部分大学生道德人格的迷失:人文精神失落,理想信仰缺失;受功利主义影响,淡化理想信念的追求和过度注重自我发展导致了部分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失衡……本研究从道德社会化这一宏观视角出发,以社会系统论、社会冲突论、结构功能论、社会场域论、文化变迁论、道德内化论、现代化理论,结合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学、德育社会学等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并搜集新闻报道等有关数据资料结合本人的所见所闻,从社会大环境与生活环境两个层面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分析当代大学生在社会转型期的道德倾向,进而研究其道德社会化主体功能的变化,提出道德人格的自我与社会重塑,强调高校德育的重要地位。转型期大学生道德倾向取决于道德社会化主体功能变化所产生的“合力”,包括宏观环境、微观环境和大学生自身。宏观环境主要指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之间存在的文化“堕距”,社会主义主流道德体系的缺位和媒体掌控权的转移,微观环境包括家庭教育功能的变迁、邻里社区“熟人社会”的瓦解、同龄群体亚文化的影响增强、网络文化的冲突、教育主体功能的变化及高教改革。社会转型呼唤大学生道德人格的重塑这一时代课题:树立崇高的道德价值目标,并坚持通过社会实践、反省和慎独自觉加强基础文明等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抵制各种不良影响的侵袭。这一重塑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构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主流道德体系和促进优秀精神文化的传播以完成第叁次革命——精神文化的革命,需要加强家庭教育的基础性地位,重视家庭、高校和大学生的叁方联络,充分尊重大学生主体地位,扭转当前单一片面的人才观,实现教育管理的“二元结构”。当前高校道德建设的转型要围绕德育目标双管齐下,既推进“大文化”建设,又要于微观处见精神:树立德育新观念、思政课改革、建立立体德育网络、解决德育队伍建设中的问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抢占网络新阵地、师德建设等。

田庆军[2]2010年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是近年来理论界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因疏离社会而导致的教条化、孤立化和形式化的弊端,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它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加面向社会、关注社会和回应社会,为培养社会适应性强的大学生,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可行方案。本论文借鉴社会学中人的社会化理论,提出了大学生社会化的命题,同时对大学生社会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初步论证,明晰了什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什么样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当前理论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众说纷纭的情况下,提出了新的定义。所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是指由社会发展需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矛盾引发的,由高校主导的,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下,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适应社会又改造社会的双向互动过程和结果。其根本目的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这个定义的独特之处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指导下,找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是引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根本动力。由于这个矛盾的客观实在性和人们不断地解决矛盾的运动,引起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运动,从而根本地解决了是什么引起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它不是客观的外界环境变化的结果,也不是人们思维运动的结果,而是矛盾运动的结果。一切主观的、外在的因素,都是促进的力量而不是决定力量。解决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动力源问题,就使本研究的有关工作取得了存在的合理性。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事实,而且是一种社会历史实践。因此实践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最突出的特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也必然展现出实践的特征。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高度重视理论研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自觉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且倾力注意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为了切实构建能指导实践的理论体系,论文把更多的笔墨用在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应遵循的原则和应注意的问题方面,提出了应遵循的四大原则和应注意的两个问题。试图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指引出一条可行的实践路径。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本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实现路径的研究中,从要素社会化的视角构建了一条独特的研究理路,提出了教育主体社会化、教育目标的社会化、教育环境优化的理论。在理论研究的同时,本研究对实现途径的实践问题格外关注,提出了政府要在实现途径的实践中发挥作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社会化。而且,在社会化的视角下,对大学生中普遍开展的实践活动进行了必要的再设计,在实践活动的设计中,摒弃了重形式而轻内容;重结果而轻过程;重阶段性而轻长期性的弊端,注重了实践与学生生活的结合;与社会需求的结合;与课堂教学的结合。这些活动的设计为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提供了有益的范例。

郑金福[3]2004年在《当代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正处在一个重大的历史转变时期,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必将对大学生的道德产生影响。大学生如何在变化的社会环境中更好促进自身的道德社会化是个时代课题,但目前国内外较少系统地把大学生道德与大学生社会化的理论研究结合起来,在实践上各高校还没有充分将教育、引导、规范大学生的道德社会化问题纳入大学生培养体系,对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研究基础较为薄弱,实践经验不多。本文尝试从福建省高校学生道德社会化现状入手,通过文献检索、问卷调查、实地调研、个案研究等形式收集资料,利用量表和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深入、系统探索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创新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思路,并尝试建立大学生道德评价体系,争取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中能有点滴突破。全文主要讨论四方面的内容:第一、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现状与特点; 第二、影响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宏观和微观因素,如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技,还有学校、家庭、同龄群体、个体等; 第叁、促进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基本思路; 第四、应当建立怎样的大学生道德社会化评价体系。

向哲玲[4]2012年在《社会转型期女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的急剧变化使人们的道德观念发生了很明显的变化。女大学生正处于道德观念形成与确立的关键时期,社会的巨大变革对女大学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女大学生是中国女性中最年轻、知识层次较高的部分,是中国女性中的佼佼者。女大学生肩负着孕育与培养下一代接班人的重任,一个人一生中最早接触的教育大都来自母亲,母亲的道德素质对后代的发育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女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现状如何,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顺利进行,关系到我国在世界竞争中的优势,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兴衰成败。全文由导论和叁章共四个部分构成。导论介绍了选题的缘由和文献综述,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意义,并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第一章主要分析了社会转型期女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状况。主要分成了四部分:一、社会转型期女大学生道德社会化面临的挑战;二、社会转型期女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特征;叁、社会转型期女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现状;四、社会转型期女大学生道德社会化存在的问题。第二章主要分析了社会转型期女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人因素和外在因素两个方面。第叁章是对女大学生道德社会化顺利实现的途径的探索。促进女大学生道德社会化顺利实现的途径可以采取以下四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学习道德知识,提高女大学生自身的文化教育水平;二是积极营造有利于培养女大学生良好道德情感的学校教育氛围;叁是积极营造有利于培养女大学生良好道德意志的社会道德氛围;四是加强女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引导女大学生践行知行合一。

段立新[5]2007年在《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从主体性的视角,以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为研究对象,从政治社会化的一般理论入手,对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中主体性的发挥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论文较为深入的阐述了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基本理论,指出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研究,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人的本质观和人的主体性理论为指导。在借鉴国外政治社会化研究的相关成果,以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政治社会化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自身的政治文化传统以及当前的实际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时代特征的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方式。剖析了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了影响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健全和完善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对策与建议。

于娜[6]2007年在《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高等教育实行扩招政策以来,大学生作为社会结构中一个迅速壮大的群体,已经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重要政治力量。其政治社会化的结果不仅关系到他们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更关系着国家的稳定、发展和兴衰、存亡。正因如此,研究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融合政治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青年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等各学科的相关理论,对高校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与探索。除导论和结语外,全文共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政治社会化的内涵、本质、方式方法和功能。政治社会化是在特定的政治体系中,社会成员接受社会政治塑造,学习政治知识,参与政治实践,完善政治人格的辩证过程,是政治生活的重要环节,它对于政治系统的正常运作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主要表现为: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促进社会政治发展;政治主张的受众支持。第二部分:界定了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涵义,即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指大学生在与社会的政治互动中,逐渐形成正确的政治认知、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合格公民的过程。此外,本部分还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特征以及意义进行了相应的分析。第叁部分:全面分析了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现状。指出目前我国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主流是好的,呈现出积极向上的发展趋势,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结论为:政治价值取向上自主意识增强,但又存在政治功利化倾向;政治认同意识提升,但又存在政治认同模糊现象;政治参与行为积极、健康,但又部分存在政治冷漠现象;日益重视社会实践,但又存在忽视政治理论学习的倾向;民主意识增强,但民主素质较差;思想解放,富有开拓精神,但部分学生民族精神淡漠。在分析的基础上,本部分也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因素从积极因素、消极因素两方面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在前叁部分论述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和优化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八点对策,即深化对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重要性的认识;明确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目标;坚持正确的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理论指导;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结构;重视大学生的政治实践参与环节;加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队伍建设;优化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社会坏境;发挥大众传媒特别是互联网的载体作用。

戴春平[7]2012年在《当代大学生道德社会化调查分析——来自广东省部分高职院校的问卷调查》文中研究指明以广东省叁所有代表性的高职院校大学生为对象,进行当代大学生道德社会化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道德社会化面临大学生道德素养与社会道德现状存在差异的困境。要摆脱困境,应竭力转变社会道德风气,营造更好的社会道德氛围;同时,通过大学道德教育让学生树立自我高尚意识;此外,鼓励学校、家庭、社会之间建立起联动的大学生道德教育机制。

林晓[8]2010年在《后现代语境下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研究》文中提出大学生道德社会化指大学生将特定社会所肯定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加以内化,形成合乎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的过程。大学生道德社会化问题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问题。当代部分大学生道德社会化呈现出明显的后现代特性:不确定性与多元化;反叛性与解权威化;娱乐性与大众化。这就导致他们在道德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在“消解”权威中道德认知日益模糊;在“解构”价值中道德情感趋于淡漠;在“颠覆”主流中道德意志渐趋软弱;在“否定”现实中道德实践走向虚无。究其原因,主要有叁方面:后现代思想迎合了大学生的个性需求;学校德育忽视了后现代主义对大学生的影响;后现代境遇下的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消解效应。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以及在现实中大学生难以实现道德的社会化,给当今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肃的新课题。后现代语境下大学生道德社会化顺利实现可以从叁方面着手:在思想观念层面上,秉承后现代创造的精神,更新高校德育观念;在方法层面上,借鉴后现代伦理的合理主张,在道德教育目标、内容、手段、关系和评价上实现创新;在个体道德建设层面上,要加强大学生道德社会化主体能力建设。

唐敬儒[9]2014年在《团体社会工作模式下大学生的道德社会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优秀群体,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栋梁之才。但近年来,大学生校园内不良事件频频发生,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的批判。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出现了滑坡,甚者做出了违法犯罪的行为。在犯罪和违法事件的背后隐藏的是道德的缺失。社会是由个体来构成的,个体又在社会中,个体的意识和行为受社会的驱使和影响,个体的行为表现透显的就是社会潜在影响和驱使力量。所以,大学生的道德缺失现象,透显的也就是大学生群体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对其产生影响的作用。本文依托多学科的理论成果作为依据,运用专业社会工作模式和方法,从大学生的道德教化和道德内化两方面同时入手,组建临时团体来构建一个道德空间,以话题讨论和具体活动为途径,对大学生的道德社会化进行系统的探索和研究。本研究分为准备、开始、转换、工作和结束五个阶段,在叁期活动内完成。开始阶段,成员都澄清了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判断;在转换阶段,成员能够深入的思考活动的问题并进入角色;在工作阶段,成员通过移情来判断道德选择,并体会在活动中自身的心理变化,内化道德场对自身道德意识的影响从而提高道德水平;结束阶段,成员们能够评估自己的改变和成长。结论证明,团体社会工作模式对大学生的道德社会化的影响起到了实质性的积极作用。

余丹[10]2018年在《大学生社会化研究的历程、焦点与展望——基于1990—2016年CNKI的文献述评》文中研究说明采用文献分析法对1990—2016年中国知网(CNKI)中与大学生社会化主题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梳理。结果显示:大学生社会化研究历程主要经历了潜在性发生、持续性发散、稳定性发展叁个阶段;从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透视大学生社会化研究的四个焦点,即大学生社会化的内涵和外延、存在问题、类别、影响因素;已有的研究虽然已呈现出研究角度多元、研究内容丰富、研究层次广泛的特点,但也存在研究视角较窄、研究方法较单一、研究理论体系不够健全等问题。未来大学生社会化研究可以与立德树人、核心素养、创新创业教育等领域相互交叉融合,聚焦于当今时代的大框架。

参考文献:

[1]. 对社会转型期大学生道德倾向的社会学研究[D]. 许清德. 福州大学. 2010

[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D]. 田庆军. 辽宁大学. 2010

[3]. 当代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研究[D]. 郑金福. 福州大学. 2004

[4]. 社会转型期女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研究[D]. 向哲玲. 广西师范学院. 2012

[5]. 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D]. 段立新. 吉林大学. 2007

[6]. 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D]. 于娜. 华中师范大学. 2007

[7]. 当代大学生道德社会化调查分析——来自广东省部分高职院校的问卷调查[J]. 戴春平.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2

[8]. 后现代语境下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研究[D]. 林晓. 漳州师范学院. 2010

[9]. 团体社会工作模式下大学生的道德社会化研究[D]. 唐敬儒. 吉林农业大学. 2014

[10]. 大学生社会化研究的历程、焦点与展望——基于1990—2016年CNKI的文献述评[J]. 余丹. 纺织服装教育. 2018

标签:;  ;  ;  ;  ;  ;  

当代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