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中期安徽基层社会的宗族势力——以捻军、淮军为中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捻军论文,宗族论文,安徽论文,基层论文,势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587(2001)04-0014-10
19世纪中期,中国传统社会尚未从鸦片战争的打击下舒缓过来,其内部又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和稍后在皖北兴起的捻军运动。原有的统治秩序被打破,上层政权特别是州县一级政权大面积坍塌,国家经制军队绿营纷纷败北,而基层社会的宗族势力则以各种形式凸显出来,有了更加引人瞩目的发展。
就安徽而言,此时兴起的捻军与淮军,是两种完全对立的政治力量,但其背景和基础,却无一不与宗族势力有关。
一
安徽亳州、蒙城、宿州、阜阳、颍上、霍丘、怀远、灵璧等广袤的皖北大地,是捻军发祥和活动的中心区域。
捻军前身称“捻子”或“捻党”(注:“每一股谓之一捻子,小捻子数人数十人,大捻子一二百人不等。”陶澍《条陈缉捕豫皖等省红胡匪徒折子》,载于《捻军资料别集》第6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是结成“一捻一捻”,谋生、打降、抢掠、互保的团体,早于嘉庆年间便形成了规模,遍及整个皖北及豫东地区,以致出现整村整族均“结捻”的现象,所谓“一村有捻一村安,一族有捻一族幸。村有捻,外捻不入,曰:‘某某我们都是混家子’;族有捻,则曰:‘某某叔也、兄也,虽及第之荣不若是其赫赫也。’由此,庄族有稍悍者,众怂曰:‘何不出头混着!’既或帮以资粮,纠众而捻矣”(注:方玉澜:《星烈日记汇要》卷三二,《捻逆述略》。)。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特别是在北伐军进军皖北的推动下,捻首张乐行“与龚瞎子、王冠三、苏添福、韩朗子,各竖旗帜”,举兵抗清,先“纠邀”攻打河南马牧集,继围亳州13昼夜,后回师老家雉河集(注:一档馆藏《军机处录副奏折》,《革命运动类·捻军》281号,《张乐行自述》。)。咸丰三年(1853)正月,皖、豫边境冯金标、张凤山,亳州宋洪占、陈起生、邓作仁、尹甲、王怀山、孙玉标、倪中平、朱天保,蒙城胡元众、张狗、史鸭、陈小爱、江怀勤,凤台刘洪立、王之重,宿州李殿元等18铺捻首于宿、亳、蒙共管亦即三不管的雉河集会盟,共奉张乐行为盟主,分五色旗,祭旗起事。从此,捻党成为捻军。
无论捻党还是捻军,均有着深刻的宗族背景。
聚族而居,是包括皖北在内的安徽极其显著的特点。一族一姓,经数十世,历千百年,不轻去其乡。“多或万余家,少亦数百家”。仅从捻军看,张乐行始祖于明末自山西迁来,传至三世有大排行兄弟8人,后称“老八门”,到第五世繁衍为20门,除张老家外,分居在张楼、张单庄、张小庙、张双庄、张大楼、张大庄、张瓦房、张土楼、擂鼓张、洼张庄、小梁庄、甲庄、马套楼、上肘庄、梁园庄、胡庄等9里18庄,好几千人。龚德一族数千人;侯士维一族号称“9里13侯”数千人;苏天福一族数万人,分居百余村;任柱一族分布在蒙城、宿州,人数多得难以统计等。(注:张珊:《捻军史研究》第53页,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年版。)各宗族同一男性祖先后裔的小家庭,具有相同性质的生产生活方式、观念意识(传统文化、风俗、归属感等)和血缘联系的纽带。皖北宗族没有皖南宗族那样严整的组织,但同样有共同的祖先、墓地、聚居村落,斩不断的血缘纽带、传统的孝悌观念,以及文化、娱乐、祭祀等方面的共同追求,水利、集市、治安等方面的共同利益,因此仍然成为一个个无形的整体,仍然习惯于听命宗族和族中大户、士绅、强悍者的统治和召唤。
而19世纪中期战乱以前皖北的政治经济状况,更加强化了皖北基层社会宗族乡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更加强化了族人乡人对宗族乡族的纵向依赖。
政治上,皖北是清朝统治最薄弱的地区之一。自古以来,中国实行的是“国”与“家”的双重统治,在如此广袤的领土上,中央集权制行政的实际状态极为粗放。安徽县一级政权多数只有一名知县和一名不入流的典史;绿营兵额属全国最少者,共8千余人。(注:《清朝通典》卷三四,《职官志》;《清史稿》卷一一六,《职官志》;《清史稿》卷一三一,《兵志》;魏源《圣武记》第469-470页,中华书局1984年版。)皖北的情况更差。从军政建置看,“东西方一千二百里,南北袤一千里”的皖北,康熙以前仅设一凤阳府,“知府鞭长莫及,巡历难周。”(注:《安徽通志》卷十七,《舆地志》,《建置沿革》。)后陆续增设,到咸丰初年定格在二府(凤阳府、颍州府)一直隶州(泗州直隶州)。时清朝分别以“冲”、“繁”、“疲”、“难”四字考量各府州县的状况,皖北凤阳府是安徽8府5直隶州中唯一四字俱备的府;灵璧、宿州是安徽55州县中仅有四字俱备的州县,然皖北13县3州所辖地域约为6万多平方公里,平均每州县约4000平方公里;安徽其他39州县所辖地域约9万多平方公里,平均每州县2300平方公里。(注:据《中国历史地图集》8册,中国地图出版社1987年版。)基层里社保甲等行政组织亦极其混乱。里甲自乾隆以来“章程大坏,钱粮同一里,而花户散处三乡,烟户同一册,而村庄参附各保,奸民借此抗粮避差”,“公事无一不误,而百姓亦不得宁居”(注:民国《灵璧县志略》卷一,《舆地志》,《乡里》。)。保甲“华离参错,烟灶本属同村,门牌忽入他保。甚至有一村数十家分属三四保者”。“本村甲长不能约束,左右壁邻又不能稽查。平时则窝匪藏奸,有事则巧为委卸”,“一遇报灾,点查饥口”,则“蒙混冒支”。“保甲原以防奸,今则缘保甲以作奸。”(注:民国《灵璧县志略》卷四,《艺文志》。)绿营则直至乾隆二年(1737)方设寿春镇,共马步兵3956名,减去属皖中地区的庐州、六安两营,加上属徐州镇的宿州营,皖北兵力约为4100余名。其中,寿州、宿州等重镇只七八百名;分到各州县城守汛的仅十几二十名。(注:光绪《寿州志》卷十,《武备志》,《兵志》;光绪《宿州志》卷九,《武备志》,《兵志》;光绪《续修庐州府志》卷二十,《兵备志》。)皖北又是清朝统治最黑暗的地区之一。即便镇压捻党捻军最为狠毒、残暴的周天爵也说:“现在州县无一不是罪人!书役之毒,民间醉骨痛心。再加地方刁徒、凶棍,互相朋比,计一日所行之暗,不知损伤多少生灵。重以赋敛之横暴,以弟所处,只觉功少而罪魁也。”(注:周天爵:《周文忠公尺牍》卷上,《与同年王柳溪书》。)各级官吏惟以贪污勒索、欺压百姓为能事。催征赋役时,“指一派十,通同分肥”;“叫哮乎东西,隳突乎南北,遇人则拴”,“小民倾家破产,甚至流离死徙”。(注:光绪《宿州志》卷七,《食货志》,《徭役》;《蒙城县志》卷十一,《艺文志》等。)每遇词讼时,“纳钱请票,而数倍取偿于百姓”(注:黄钧宰:《金壶七墨》,《浪墨》。),“即有民间被害,其辞投报,杀人若干、焚房若干、抢货若干,官惟曰‘汝且回去,我替你办案就是了’,究未知获案与否”,“卒至养成逆叛,莫之能御”(注:方玉澜:《星烈日记汇要》卷三二,《捻逆述略》。)。有“失事案件”,“辄互相推诿,以图免于处分,而盗贼即利此为窝矣。”(注:陶澍:《陶文毅公全集》卷二四,载于《捻军资料别集》第7页。)
经济上,皖北大部地处淮北平原,以传统农业为主。嘉道时,皖北税亩13万6千3百顷,占安徽全省税亩32万7千顷的40.8%。然而一则皖北土地大多贫瘠硗薄,特别是蒙城、宿州、亳州、阜阳之地多有坚硬如石、大如瓜小如卵的砂礓,称砂礓地。砂礓地土层薄,非旱即涝,产量极低。还有不少不能耕种的盐碱地;二则皖北土地集中严重,租佃经营以剥削率高的分成租为主。皖北盛行的“拉鞭地”、“赔牛地”、“户下”三种形式,前两种是分成制,剥削率达40-70%,后一种是更为落后的佃仆制,农民生活普遍贫苦;三则清代商品经济总体上有了很大发展,形成了全国性乃至各个层次的市场网络。皖北也不例外,沿淮河及其支流的水陆商道上分布着大大小小繁荣的市镇。诸捻会盟的雉河集,即是襟带二州一县(注:雉河集三街一巷——老街属亳州雉河堡;小街子属宿州曹寺村;姚街子和南京巷属蒙城县草桥村。)、水运发达的商业中心,集上有晋商的字号和会馆,也有本地大姓开的买卖,所谓“南王北马势力大,大桥头上数郑家”(注:《涡阳史话》第2页,政协安徽省涡阳县文史资料委员会1986年编,内部发行。)。商品经济的发展,加之国家赋役征收的货币化,给皖北传统的农业经济带来深刻影响,其中消极方面,是进一步加深了传统农业人口的贫困化;四则皖北地处黄泛区,旱涝交替,十年九灾。每次灾荒灾民流离失所,卖儿鬻女,饿殍塞途,乃至“人相食”。即便城镇也凋残之至。如灵璧县“频年被水,日就凋残。邑无城垣,野无道路,田无沟洫,钱粮无仓库,士无学舍,养无济院,育婴无堂,地亩无鳞册,赋役无全书……”(注:民国《灵璧县志略》卷四,《艺文志》。)咸丰元年(1851)诸捻“大反”前一年,大雨成灾,民谣道:“咸丰坐殿闰八月,大雨下够两个月,黄河两岸开口子,人死大半显不着。”“大反”当年,又是大雨成灾。传有“当时人死了,就把尸首煮熟吃掉。蒙城城内,有卖人肉包子的”(注:张珊:《捻军史研究集》第35页,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年版。)。
政治上清朝政权的薄弱、统治的黑暗,给了皖北基层社会宗族势力发展的余地,使其具有更大的向心力与凝聚力;经济上族人乡人生存基本条件的丧失和生存竞争能力的低下,使其更加增强了对宗族组织共生共存的纵向依赖。他们已不是习惯听命于宗族和族中大户、士绅、强悍者的统治和召唤,而是只有听命于、主动听命于宗族和族中大户、士绅、强悍者的统治和召唤。
这里应该说明,一个宗族中既有穷人,也有富人;既有“日子主”,也有“穷光蛋”。确有族中穷人起来反抗本族富人,但多数是以族为单位共同行动——或结捻掠食;或结寨自保;或助官剿捻。如时人方江记载:皖北淮河流域颍上、寿州“捻匪啸聚,动辄累万,主之者多绅宦旧族。始以团练召集豪强,既而资粮不给,又闻皖宁皆陷,遂谓江南无长吏,纵之大掠,有十大帅主、十三天尊之号。掠四轮车数千,叠架为垒,借河为濠,官兵至则枪炮出自车隙,兵不能渡。”(注:方江:《家园记》卷二,载于《安徽史学》,1986年1期。)
从捻军的情况看,其首领不少家境富裕,如韩老万家有180亩地;江老台家有200多亩地;张朝阶家有300亩地,张宗禹家有1000多亩地等。(注:马昌华:《捻军调查与研究》,《捻军调查记》,安徽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而即便他们家境富裕,却有时与贫族有共同的经济利益(如大灾之年江集有3顷地的刘家、大韩庄韩老万家也是饿着没的吃(注:张珊:《捻军史研究集》第35页,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年版。));却时时以带领族人为己任。捻军首领张乐行可以看作是号召族人的典型。
张乐行家住亳州张老家村,原较富有,其父张慰祖有140~150亩地。张乐行兄弟三人,大哥张问行过继给伯父;二哥张敏行搬至离张老家七八里的袁小楼岳丈家,当了几百亩地的大日子主。张乐行与二哥分家得70多亩地,据说还捐过秀才,有一首民谣谓“张乐行,鸿门监,自称盟主胆包天”。张乐行有影响、有势力,成为全族惟其马首是瞻的人物,除了经济实力较强外,还有两个原因。
其一,张乐行为人仗义疏财,爱打抱不平,出了名的好“保事”。族人有了困难,他都会出钱出力为之帮忙、撑腰;有了纠纷只须找到他,三言两语便可解决问题。在如上述统治如此黑暗的皖北,有人能为族人说话,其意义绝对非同小可。时人蒋湘南曾写道:捻首“蚁拥蜂转,地方官莫敢谁何”,人们称其为“响老”。“响老者,人有不平事辄为之平,久之,赴诉者众,赞口洋溢轰远近,如风鼓雷鸣,则成响捻子也”。蒋湘南问乡人:国家为民设官,你等有事,为何不赴官而定要赴捻?乡人答:“官衙如神庙然,神不可得而见。司阍之威狞于鬼卒,无钱不能投一辞也。投矣而官或不准,准矣而胥或不传,传矣而质或无期,质矣而曲直又不能尽明。然已胥有费、吏有费、传卷有费、铺堂有费,守候之费又不可以数计。故中人之产,一讼破家者有之。何如诉诸‘响老’(捻首),不费一钱而曲直立判,弱者伸,强者抑,即在一日之间乎?”蒋湘南叹道:“捻子其汉代之游侠耶?当其闻难则排,见纷则能,不顾其身,以殉人之急,合于太史公所谓救急镇(赈)赡,有仁义行者。”(注:蒋湘南:《蒋子潇先生遗集》,《七经楼文钞》卷三,《读汉书游侠传》。)族人乡人恰恰尊称张乐行为“仁义光棍”而拥戴之。民谣说:“张老乐,会说做,四面八方送烙馍。”
其二,张乐行能够为族人解决生存问题。清代全国划分11个盐区,规定各盐区的盐只能在规定地区(称引岸)限额出售,否则立捕严办。皖北地跨两淮、长芦两盐区,除宿州属芦盐区外,其他各州县均属淮盐区。芦盐价低味好;淮盐味苦价高。很多人冒险将宿州芦盐私贩到其他州县谋利求生。随着生存条件不断恶化,贩私盐发展到全村、全族或结成大规模的盐枭集团集体行动。张乐行故乡雉河集的地理位置尤其特殊,襟带二州一县,集北的鸿沟,既是宿、亳两州的界河,又是两盐区的分界线——沟北为宿州芦盐区,沟南为亳州淮盐区。张乐行一族穷人多,居住条件又得天独厚,早即贩私盐,张乐行则是当然的领袖。他手下聚集了一批身强力壮的打手,号称18枪手,后又发展到50枪手、100枪手,专门保护族人贩私盐。雉河集旁又有通往河南永城等地的大道,为河南私盐贩必经之途。于是张乐行进而成了保运私盐车的“盐趟主”。张乐行势力大,声名远播,匪盗不敢抢,官府盐巡不敢查,这不但使他有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和族中更加稳固的地位,也使他结识了不少其他宗族组织首领,如后来的宿州捻首李大喜、亳州大花旗捻首雷彦、河北固始捻首李昭寿等。在皖北这样恶劣的经济条件下,不只是贩私盐,就是首领带领全族去掠去抢去吃大户,也会得到族人的由衷拥戴。早在嘉庆年间便有人指出:皖北多盗贼、光棍、私贩。他们原来都是“耕耨者”,“能因杀而遂不为盗贼、光棍、私贩乎?且夫凶荒在前,鼎镬在后;当其凶荒,不知有鼎镬也”(注:查揆:《筼谷诗文钞》,《安徽吏制》三,载于《捻军资料别集》第30页。)。捻军时民谣“跟着张老乐,有得吃来有得喝”、“跟着龚瞎子,吃得鸡鸭子”、“跟着韩老万,穿着绫罗缎”、“跟着江老台,包谷揣满怀”等,(注:张珊:《捻军史研究集》,《附录》,《捻军民歌65首》。)均可看出,族人乡人是在求生存的渴望下,增强了对宗族乡族及宗族乡族代表人物的纵向依赖。
而皖北捻党捻军绝大多数正是以宗族为基础组成的,《涡阳县志》称之为“宗贼”。每一捻往往就是一族。同族的人越多,其捻力量越大,反之则小。前述捻军各著名首领多属聚族而居的大族大姓;手下只四五百人的义门西南趟主韩卯、西北趟主高九,其族则均不足百户。也有捻党非宗族结合,如义门集五方杂处,杂姓居多,其捻首是自山东逃荒来的刘尿(即刘学渊、大老渊)、刘狗(即刘玉渊、二老渊)、刘三疯子、刘四麻兄弟。然刘氏兄弟本是一个家族,与其他一家一族的逃荒者及同行数百脚夫,应该说结成了具有互动共生关系的乡族组织。在这样的组织中,政治上经济上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应该与宗族组织相埒。这些大大小小的宗族乡族,以相同的大背景和不同的小背景,在各自的聚居地“结捻”,各竖旗帜、各立圩寨、分兵把守,所辖地域自一二里至数十里不等。
张乐行就是以自己居住的村庄为基地,先本支,后本族,将范围逐渐扩大到附近的张大庄、张楼、张双庄、张小庙等张姓居住地,形成9里18张的捻军队伍。张氏宗族第五世为20门,其中第11门张振光有4个儿子,老三张英是张乐行本支六世祖。(注:张氏小宗图碑;张氏大宗图碑。)从张振光算起第七世,即张乐行这一辈,明确记载的有45人参加了捻军,其中张乐行二哥张敏行等担任旗主、首领、将领的达20余人,连妇女也随军作战(注:张乐行的妻子杜金蝉与张永行的妻子等都参加了战斗。)。第八世53人几乎全部参加捻军,大部分战死,如张敏行五子——张瑨、张玳、张琛、张瑗、张琢(张五孩)均黄旗主要将领,除张玳病故、张瑗随张宗禹不知所终外,三人尽皆战死。到第九世非战死即遭清军捕杀,只剩下38人。(注:《捻军研究》1集第94页,捻军研究学会1998年出版,内部发行。)张乐行本族中最有名的捻军将领是张宗禹。张宗禹与张乐行同为始祖张桂次子张德庆的后代,张宗禹低张乐行一辈,称其为叔。张宗禹家住张大庄,离张乐行的张老家村5里。张宗禹弟张宗道、张宗先;子张葵儿亦为捻,均战死。
本家本族之外,首先联合的便是姻亲之族。捻军各旗首领中,不少与张家具有姻亲关系或间接的姻亲关系。例如,黄旗白边旗主尹自兴是尹沟张乐行娘舅家族的人;红旗旗主侯士维是张乐行之兄敏行妻子的堂兄;八卦旗主杨兴泰是张乐行的姑表兄弟;杨兴泰又与黑旗白边旗主刘玉渊是儿女亲家;(注:《捻军研究》1集第94页,捻军研究学会1998年出版,内部发行。)蓝旗首领鹿利科(一作“陆利科”)因其族兄是邓家外孙,故最先“领的是姓邓的旗”。加入捻军的绝不仅仅是侯、杨、刘、鹿几个人,还包括他们身后庞大的家族队伍。如鹿利科投身捻军后,除了他自己居住的鹿楼村外,鹿小寨、鹿小营、鹿小庄、鹿庄、桥头鹿等鹿姓聚居的村庄都变成了捻军的势力范围(注:《鹿利科》,来自1958年安徽科学分院历史研究室捻军调查组田野调查的未刊口碑资料,以下简称《口碑》。)。
姻亲之族的联合过程中,婚姻不是唯一的纽带,往往还需辅以暴力,或夹杂着暴力。侯氏宗族在当地是与张家一样的大族,素有九里十三侯之称(侯老营、东侯楼、侯小桥、侯新楼、侯老楼、侯瓦房等十三个村庄),其族虽与张乐行之族有姻亲关系——张乐行之兄张敏行娶侯氏为妻,然族中势力强大的侯永清、侯龙标父子与张乐行作对,张乐行乃出手杀掉侯永清、侯龙标父子,帮助愿意与自己合作的侯士维在族中树立起权威,使之成为红旗旗主,实现了张侯二大姓亦即黄旗红旗的联合。而侯士维准备起事响应张乐行时,他的堂兄、张敏行的妻兄侯士忠为阻碍他“起反”,借端将他送进监狱。侯士维出狱后并不顾侯士忠是张族姻亲而杀了他。(注:张珊:《侯士维历史调查记》,自《口碑》。侯士忠是张敏行的妻弟,敏行婚娶时,侯氏陪嫁甚丰,除衣物钱财之外,还将袁小楼两顷多地连庄园房屋都作陪嫁赠送。张敏行婚后一直住在袁小楼,与岳父家相处甚密。(见《涡阳史话》3集,政协安徽省涡阳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1986年编。)
亲缘关系之外,捻军还利用地缘、朋友等关系发展壮大队伍。临近的宗族聚居村落,由于平时建立了密切的近邻关系,在思想意识形态上是趋同的,一村一族揭竿而起,其他村庄、家族也往往群起响应。离张老家几十里内的赵屯、吴桥等许多村庄都举族加入了捻军的队伍。而白旗首领龚德、黑旗首领苏天福、蓝旗首领韩老万均与张乐行是知交,据说苏天福还和张乐行拜把子,结了兄弟。朋友外,尚有朋友的亲友,如蓝旗另一位首领任柱,其加入捻军是因为他的伯父与张乐行是朋友。
捻军就是这样,一人带动一个家庭,一家带动一个宗族,一族带动一片地方,扯起了一张与官府对抗的大网。如吴士楼世代居住着吴侯两姓,姓吴的住庄东头,姓侯的住庄西头。吴姓因是捻军黄旗首领张振江姑母娘家,遂全部加入黄旗;侯姓因是捻军红旗首领侯士维本家,遂全部加入红旗。不单这个村,皖北“姓张的都是黄旗,姓侯的都是红旗。”(注:马昌华:《捻军调查与研究》第13、16页,安徽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二
安徽庐州府特别是合肥东西乡、舒城、庐江合肥、共辖的三河,以及安庆府桐城、太湖等皖中地区,是淮军发祥和早期活动的中心区域。
淮军主体的前身,是以庐州合肥东乡李文安、李鸿章父子李氏家族、合肥西乡三山周公山张荫谷、张树声父子张氏家族;大潜山刘铭传刘氏家族;紫蓬山周盛华、周盛传、周盛波兄弟周氏家族以及三河潘璞、潘鼎新父子潘氏家族为首的皖中团练。皖中团练自保由来已久。咸丰三年(1853),李鸿章受命回籍倡办团练时,即在原有的各支团练中集勇编练,出队征战,直至七年(1857)李遭妒被参,回乡为亡父补行“守制”,各勇纷散乡里。张荫谷张树声父子以为“练勇散处可御小寇,不足御大敌”,遂于周公山下殷家畈筑堡,阻河环山以为险,“远近归者万计”。“邑人刘铭传、潘鼎新、周盛波、盛传及董凤高等均相率筑堡坞峙糗粮储械”,“百里之内,互为声援”,“屹立贼薮”中凡四五年。(注:《合肥张氏族谱》卷五,李鸿章《张公荫谷墓表》;《皖志列传》卷七,《张树珊传》;《张靖达公(树声)奏议》卷首。)咸丰十一年(1861),湘军攻下安庆。年底,时为曾国藩幕府的李鸿章奉命募淮勇东征,至同治元年(1862)初,以皖中团练淮勇为主体的淮军组成。经过3年的发展,自同治四年(1865)北上剿捻,到同治七年(1868)西捻军最后覆亡,淮军成了捻军最凶恶的敌人。
然无论淮勇还是淮军,均同捻党、捻军一样,有着深厚的宗族背景。
聚族而居的现象,在皖中尤为突出。如刘铭传、刘盛藻家族自元末明初以来,“群聚而处于(大潜)山之前后左右,不下二千家”(注:《六修刘氏宗谱》卷十六,刘朝班《书先阁学公轶事》。);唐定奎、唐殿奎家族始祖自江西迁来肥南,“支派繁衍,九族克敦,丁口之众,五千有奇”(注:《五修唐氏宗谱》卷四,李宗仁《五修唐氏宗谱弁序》。)。各大家族中多有沦为小康乃至贫穷却仍保持耕读之风的小家庭。如刘铭传“家贫”,却“读私塾”,惟“时有断续”;唐定奎兄弟之父早死,家贫,但世守耕读,虽务农帮工,却通文墨;周氏家族15世、万丁以上,周盛波兄弟则属几十亩地、半耕半读的小康家庭。(注:《六修刘氏宗谱》卷八,《绅衿总记》;《唐氏家乘》卷十五,《五伦公传》;周焘《周盛波家世与轶事》,载于《肥西淮军人物》第109页,黄山书社1992年版。)这样的小家庭势必对于宗族有强烈的纵向依赖性。《合肥风俗记》遂有:“四乡之民,多聚族而居,故宗法极重。每族各设一祠堂,族大者多至四五处,祠内供历代祖先牌位。每届清明、冬至二节,族人群赴祠中祭祀。或族中有重大事件发生,亦于祠中开会决之。祠有田房等不动产,每岁有族中年高有德者管理之,其所得之利息,则存放以谋合族之公益。”“族中规例极严重,颇具自治之雏形”。“族中有不法而败坏一族之名誉者,族人得召集会议,于宗祠中处分之,或罚以金钱酒席,或责以杖,重且至于绞死。”(注:《中华全国风俗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而19世纪中期皖中的政治经济状况,同皖北一样更加强化了基层社会宗族乡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更加强化了族人乡人对宗族乡族的纵向依赖。
清朝吏治在皖中同样腐败,如龚自珍谓“官益久,则气愈媮;望愈崇,则谄愈固;地益近,则媚亦益工。”官吏“每逢听讼,未看词纸,先查粮册,量你家资取得几何。有钱曲可为直,无钱是反为非。”(注:李汝昭:《镜山野史》,《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国》第3页,神州国光社1953年版。)连曾国藩都说:“官吏害民,甚于强盗。”(注:王安定:《求阙斋弟子记》卷三,曾国藩《备陈民间疾苦疏》。)庐州府驻绿营兵庐州营属寿春镇,兵力比皖北更弱,共马步兵350名,却须负责庐州府城守汛、合肥县汛、巢县汛、无为县汛、梁县镇汛,还要派兵分防每县以下各十数小汛。由于差操不分、军政不分等弊病,绿营军纪弛废,斗志涣散。合肥竟“有戍兵自江上来,鬻烟土于市”,问之,坦然作答道:“炮药所易也”。(注:徐子苓:《敦艮吉斋文存》卷一。)至太平军一路攻到皖中,号称兵力最强、防备最严的省城安庆,“随到随下”,其他“所过郡县本无所谓守,亦无所谓陷,望风奔溃,一切财物粮米全以资贼。”(注:《周尔墉日记》,载于《江浙豫皖太平天国史料选编》第378页,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过后近一个月,沿江各州县仍为空城,“俱无官长”,地方之事“无官料理”(注:《向荣奏稿》,载于《中国近代史料丛刊》,《太平天国》(7)第59页,神州国光社1953年版。)。太平军未及之地亦大乱,桐城“知县某莫知所往,奸民蜂起,百十成群”(注:《柏堂集》次编卷六,《马征君传》。);合肥知县某竟开狱放囚,“赏给钱文,以为盘费”(注:耕石老农:《皖碧吟》,载于《太平天国史料丛刊简辑》(6)第426、428页,中华书局1963年版。);谢家大户谢四老虎“招纳亡命,联络十余村庄”,“建旗称顺天王,刻期攻城”(注:方江:《家园记》卷二,载于《安徽史学》,1986年1期。)。政不能料理民事,军不足保卫平安,各宗族遂纷纷结寨自保。而各团各堡又互相攻杀争雄,各族各姓亦互相需索抢掠,致安徽巡抚李嘉端称皖中“遍地皆贼,遍地皆抢,蹂躏至于通省,蔓延祸及天下”(注:李嘉端:《皖抚疏稿》,载于《太平天国北伐资料选编》第172、139、167页,齐鲁书社1984年版。)。
皖中地区人口多,耕地少。据嘉庆二十四年(1819)统计,安庆府与庐州府的人口总数分别居安徽省第一位与第三位,其中安庆府桐城县以2,216,052人、庐州府合肥县以1,831,409人高居全省各州县第一、二位,相当于全省州县平均人口数3~4倍有余,(注:据《皖省志略》(安徽省图书馆藏,道光元年刻本)1819年安徽各县人口数。所计人数是“常额当差人丁”与“滋生人丁”之和。)而皖中多为丘陵地带,可耕种的土地较淮北少,加之皖中地区沿江濒湖,从而使该地商业相对发达,市场网络相对完备。皖中地区沿江濒湖的地理位置和稻作经营,又使“圩”成为这一地区的特色。圩,是低洼地区防水护田的土坝。很多圩中不仅有田,也有民居、村落,中等以上的甚至有十几、几十个村落。庐州府巢县沿湖百余圩;合肥有东大圩西大圩;无为州圩居十之七八,中等以上便有450余圩。面对共同的经济环境和自然环境,市场网络、水利设施,均使各个宗族发生组织上和技术上的联系,产生共生共存的依赖关系,形成在其中起协调和领导作用的乡族组织。另一方面,皖中地区土地兼并严重,生存竞争激烈,而几乎每个宗族均有公产、义田、义仓,均有对贫族抚恤赡养的规定,如庐州龚氏规定对族中“无以为生者共同帮助若干,以期不致流离失所,以重一本之情”(注:庐州《龚氏宗谱》卷首,《合邑家规》。)等,这也便更加强了贫困族人对宗族的依赖。清朝政权、军队的腐败同样给了皖中基层社会宗族势力发展的余地,同样使普通族人百姓更加紧密地依靠宗族、求得宗族势力的保护。而皖中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又使不少宗族组织之间存在互动共生的关系、结合成为一个个乡族组织,使宗族势力在此基础上、在特定的环境中,能够进一步扩大发展。
办团练勇的宗族势力,不一定支持清朝政权,多数是结寨自保。咸丰三年(1853)底,庐州将破,新任安徽巡抚江忠源穷途末路,绝望地问合肥名士徐子苓:昨日有人献书,“促我开门战,谓诸团练愿助剿者,今亦未见一队来。团练果何如?”徐子苓嗫嚅道:生郡人以乱避乡,各团只可以靖小盗,皆无足挡巨寇。(注:《续修庐州府志》卷二二,《兵事志》二,徐子苓《庐州战守记》。)而太平军盛时,据说连肥西三山张、刘、周、唐诸寨都曾计议投靠,碰巧歃血会盟时大风吹断了旗杆,又闻太平天国内讧,方才作罢。
从淮勇乃至淮军的形成和发展中,可明显看到宗族势力的背景和作用。
最早的淮勇、也是后来淮军“树字营”的骨干“三山”之一周公山张氏,是一个典型。张氏先祖于明朝时从江西迁至皖中合肥,历代繁衍,“族浸以大”,“巍然众望”,影响及于乡里的大族。道咸年间,府学生员张荫谷“三举不第,遂弃诗书,督家政”,“正躬齐俗门内外,具有法度,教诸子文武各职,毋敢荒嬉”。同时,“孝友任恤,推之族姻里闾,敬爱如一家,衮然巨乡硕望矣”。张荫谷有张树声、树珊等九子,早于道光年间便开始留意办团练勇。时“寿州盗起”,“入掠”肥西周公山,老谋深算的张荫谷率族人“以兵法击之走”后,意识到“天下将乱”,遂“广纳豪健材武之士,与诸子往来相习,谆谆以忠孝大义譬晓之”,人皆“莫测其意”。不久,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很快蔓延到江淮。张荫谷立刻“大出资,赈贫户”,“倡率团练,为官军声援,”并挑选精锐,命树声、树珊统带,出队“从剿巢、英、霍、太、潜诸邑,所向有功。”但当时官军溃败如水,“诸将帅拥亲军自卫”,将攻剿之任竟皆推诿乡兵练勇。张荫谷知无望而兵祸亟将到来,遂招乡人筑堡屯粮,“保境待时”。刘铭传、潘鼎新、周盛波、周盛传及董凤高等“诣公奉条约”,张荫谷虚怀酬答,命诸子与之结为昆弟,忧乐共之。(注:《合肥张氏族谱》卷五,李鸿章《张公荫谷墓表》。)
可见,张荫谷张树声父子办团练勇,是由严整的宗族组织顺理成章而为。“督家政”、“率族人”的张荫谷本人正是该族族长,同时又与他族联络有声,成为乡族首领“巨乡硕望”。其族“有法度”;有凝聚族人的“孝友任恤”、“忠孝大义”;在经济上能够成为族人的靠山——“大出资,赈贫户”;在战乱时能够保护宗族乡里。这些均成为张荫谷张树声父子办团练勇得到族人支持的先决条件,加入团练的多为张氏本族之人。而张荫谷作为绅衿,起到了双重统治之间的桥梁作用。开始他本能地“为官军声援”,后见官军不足恃,方率族人“保境待时”,并与其他团练组成新的乡族组织。一旦李鸿章相召,其子树声、树珊等即积极联络其他团练,共率淮勇入营。故有云:“淮军之兴,自张氏始。”(注:《清史列传》卷五一,《张树珊传》。)
淮军“铭字营”首领、同为“三山”之一的大潜山刘铭传刘氏,则属另一类典型。刘铭传家贫。咸丰四年(1854)太平军攻克庐州后,豪族地主纷纷筑寨团练,借筹饷蹂躏四乡。一日一土豪诃骂刘家“供给不时”,刘铭传夺其刀猝斩之,乘其马手其头,登高大呼道:“某豪虐乡里,吾斩之,能从吾者当保若里!”(注:陈淡然:《书刘壮肃公碑荫》。)当即响应者数百人,推刘铭传为长,始办团练勇。六年(1856)江淮大旱,颗粒无收。刘铭传率众哄抢了金桥镇首富吴二鬼的粮食并烧了他家当铺。战乱之际,肯出头保卫乡里;大荒之年,能为大家谋活路,有这样两件事足以奠定刘铭传在族中的地位。刘铭传一族分为山前老长房和山后老二房,其中老长房又分为老八房,老二房又分为老七房。庞大的宗族为刘铭传的团练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储备,“壮肃(刘铭传谥号)同先君(即刘盛藻)各募团勇二三百人,以族中子弟为最多,训练成军,旗帜鲜明,纪律严整,纵横扫荡六、合、舒交界三百里以内,不特粤、捻畏威,即土匪亦闻风敛迹。”(注:《六修刘氏宗谱》卷十六,刘朝班《书先阁学公轶事》。)据《六修刘氏宗谱》记载,“铭军”中武官参将以上、文官知县以上的刘氏族人共53人。老七房中刘盛藻、刘盛休所在的四房21人,刘铭传所在的五房24人。此外族中还有99人任参将和知县以下各官。无怪乎袁甲三称“铭军”为“刘家子弟兵”。刘铭传晚年回忆这段经历道:咸丰年间“吾乡巨富大族,家破人亡,不可胜数。惟吾族僻处山隅,得余筑圩守御,受灾甚浅,子弟有随军从事者,多名成业就”。他从中对宗族尤有深刻认识,说:“人之有宗族,犹树之有枝叶也。枝叶茂盛则本干不枯,欲茂枝叶必先培植根本。”因建义庄并作序,中有:“宗枝远近,虽异派而同源”,“如遇颠危之际,有能保顾之人,或弭患未萌,或转危为安,则光前裕后之功,不可忽灭”。(注:《六修刘氏宗谱》卷十四,刘铭传《义庄序》。)
而淮军“盛字营”首领、亦为“三山”之一的紫蓬山周盛波兄弟的周氏宗族,又是一种类型。周盛波兄弟6人原住肥西大柏店乡枣林岗附近。咸丰初年,有胡氏大族趁战乱围攻之,企图灭门夺产。周盛波兄弟逃回老家紫蓬山,寄居罗坝圩。周氏宗族族长周方策财大胆小,面对太平军及地方匪寇,惟召集亡命,遂使周盛波兄弟办团练勇,一切粮饷兵械,全由宗族给予支持。周盛波兄弟乃逐渐发达起来。(注:周焘:《周盛波家世与轶事》,载于《肥西淮军人物》第109页,黄山书社1992年版。)
据《淮系人物列传》、《淮系集团武职人员表》46个表(注:马昌华主编《淮系人物列传》第333-389页,黄山书社1995年版。)进行再统计得知:其武职人员共516人,除259人出身不明外,已知出身者257人,太平军、捻军降者28人,占10%;湘军22人,占8.6%;其他83人,占32%;原皖中团练124人,占48%。可知以皖中宗族势力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团练队伍是淮军的主要力量。
在淮军形成、稳固和发展的过程中,其主要力量——原出身皖中团练各将领通过各种纽带建立起紧密联系。其中婚姻是最重要的纽带。以李鸿章家族和张绍棠家庭为例。张绍棠是合肥团练早期首领,后为李鸿章幕府、记名提督。李家与张家世代联姻,现存的记载可追溯到李鸿章与张绍棠的祖父一辈。李鸿章的祖父与张绍棠的祖母为亲兄妹,张绍棠是李鸿章的二从姑表弟,张绍棠娶李鸿章的妹妹玉英为妻,又成为李鸿章的妹夫。此后,张李两家亲上加亲,继续联姻。张绍棠长子席珍与次子士瑜分别娶李蕴章、李鹤章女儿为妻;张绍棠的三个孙女(长子席珍女、次子士瑜三女与三子士珩女)又成为李鸿章、李昭庆的孙媳(李国焘、李国燕和李国栋之妻)。如此,累世交互的婚姻将张李两家紧紧联系在一起。中国古老的婚姻定义“婚姻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将“合二姓之好”置前,可知“联姻”之义。淮军各将领通过联姻,逐步形成一张休戚与共、俱损俱荣的姻亲网络,一个将其网罗在一起的更加扩大了的宗族。
以下是李鸿章家族与淮军将领姻亲关系、淮军将领之间姻亲关系示例表及淮军将领姻亲连线示意图。
李鸿章家族与淮军将领姻亲关系示例(注:据《肥西淮军人物》、《淮系人物列传》、《李氏大同族谱》、《朱卷集成》等。)
李瀚章
三子经滇之子国炽娶刘秉璋五子刘体智之女
大哥九子经淮娶潘鼎新女
长子经方娶刘秉璋长女
李鸿章经方子国焘娶张绍棠长子张席珍之女
经方女嫁潘鼎新之孙潘定谟
次子经述之子国燕娶张绍棠三子张士珩之女
李鹤章 娶周沛霖长女、周世臣之妹周世宜
三弟女嫁张绍棠次子张士瑜
四子经钰娶吴长庆次女
五子经达娶刘秉钧六女
李蕴章
经达子从衍娶刘体蕃长女
四弟
长女嫁张绍棠长子张席珍
次女嫁刘秉璋长子刘诒生
三女嫁张树声次子张华珍
次子经榘之子国栋娶张绍棠次子张士瑜之女
李昭庆
四女嫁刘秉璋次子刘体乾
李玉英 本人嫁张绍棠
(又名益妹) 长子席珍娶李蕴章女
次子士瑜娶李鹤章女
淮军将领之间姻亲关系示例(注:据《肥西淮军人物》、《淮系人物列传》。)
刘铭传长女嫁张树珊长子云逵
刘盛藻
长孙刘朝仰娶唐定奎四女
次子朝班娶唐定奎长女
刘盛休次子朝端娶唐定奎三女
女嫁程孔德
刘励儒
长孙朝珩娶叶志超长子御璜之女
刘秉璋 三子体仁娶张树声女
四子体信娶吴长庆女
潘鼎琛子潘永龄娶唐定奎次女
吴毓芳 女嫁唐定奎侄孙
长女嫁周盛传长子
吴秉权
次女嫁周家熙
三女嫁吴宏洛之孙
四女嫁黄瑞兰子
淮军主体力量——出身原皖中团练各宗族的将领,除了内部的相互联姻外,对于有利于淮军发展的其他势力也往往联以婚姻纽带。安徽太湖人赵畇与李鸿章同时被派回原籍办理团练,李鸿章在原配周氏亡后,即娶赵畇次女赵小莲,与合肥以外的团练势力建立姻亲关系。此后两家继续联姻:李鹤章三子经义娶赵畇孙女、经义之子国筠娶赵畇曾孙女。(注:《朱卷集成》201册,《李筠寿履历》。)同治元年(1862),李鸿章率领新组建的淮军赴上海镇压太平天国。为了尽快打开局面、站稳脚跟,李氏家族以联姻为手段,加强同当地官员的联系。如江苏巡抚薛焕即是李家主要的联姻对象——李瀚章长子经畲娶薛焕长女;次子经楚娶薛焕三女;李蕴章四子娶薛焕五女。淮军其他将领也以婚姻手段联合本地势力。刘铭传故乡有郭也鲁、黄家文二人,其宗族“富于资,结寨自卫,未毁于贼”。族侄刘盛藻曾“向其称贷”,其“拒而绝之”,致与刘铭传刘氏宗族“有交哄之事”。后来,刘、郭、黄三族相互联姻,遂“和好如初”,所谓“迭结朱陈,婚姻世世”(注:《六修刘氏宗谱》卷十六,刘朝班《书先阁学公轶事》。),成为淮军巩固的联盟。
淮军将领姻亲连线示意图
淮军内部及与其他势力的联姻,都不仅仅是“门当户对”选择的结果,通过联姻,宗族之间发生横向联系,提高和巩固各自的地位,进而以姻亲形成更加庞大而坚固的宗族势力,在各类政治力量风云际会的晚清基层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
综上所述,无论是捻军还是淮军,他们产生的背景、构成的基础、组织的纽带、行动的宗旨、整体的后盾与依托,甚至失败或成功的缘由,都离不开宗族势力。
捻军与淮军,这两种原本对立的政治力量,在以宗族为背景、为基础方面,全无二致。加之以苗沛霖为典型的首鼠两端、时降时叛的宗族势力以及对政权变化漠然视之、惟结寨自保的宗族势力,均可深刻说明:不管有影响、有势力的族绅族豪族长带领族人选择了什么样的道路,宗族势力是19世纪中期安徽基层社会实在的主宰者。而这些实在的主宰者对于各种不同道路的选择,又进一步说明19世纪中期安徽原有双重统治的格局已发生了根本的动摇。
[收稿日期]2001-5-15
标签:十九世纪论文; 中国近代史论文; 安徽宿州论文; 合肥论文; 清朝论文; 历史论文; 捻军论文; 张乐行论文; 艺文志论文; 工业革命论文; 历史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