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10419921014xxxx
摘要:随着社会主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发展,我国土木工程事业也得到了发展,土木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全面的普及和应用。当今,我们国家越来越重视土木工程的建设,所以,对土木工程的建筑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对混凝土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对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并对提高工程质量提出一定的见解。?
关键词:建筑;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技术分析
1、混凝土结构概述?
混凝土结构作为一种被大量运用于建筑工程以及土木工程的材料,它具有以下几种特点 :第一,具有良好的可被运输的能力 ;第二,良好的耐久性,混凝土结构在一般环境下不易被腐蚀和非人为的破坏 ;第三,混凝土结构具有良好的耐火性,因为混凝土是热的不良导体;第四,可塑性好,尚未凝结的混凝土可以根据设计的要求被模板塑造成各式各样的形状 ;第五,混凝土结构可以通过内部钢筋等材料从而拥有良好的整体性,可用于抗震、抗爆等用途。第六,组成混凝土结构的大部分材料都为砂石,产地广泛,便于制作。
2、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原因?
2.1混凝土自缩?
水泥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主要材料,水泥硬化过程中会对混凝土中水分造成损失,并且在气候及温度条件下混凝土自身存在蒸发现象,水分流失使得混凝土出现自缩,最终形成混凝土裂缝。混凝土施工中为促进混凝土流动,一般通过高效减水剂作为催化剂,此种情况下混凝土流动度明显较大,使得水泥自缩值发生变化,影响混凝土自缩值,从而出现混凝土裂缝。一旦硅灰等矿物质掺入到混凝土中,会对混凝土自缩形成促进作用,这也是导致混凝土裂缝的重要原因。?
2.2温度变化?
由于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具有一定复杂性,且施工环境大多为户外,此时混凝土结构施工受到外界气候及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混凝土性能也会受到一定影响,导致温度应力发生变化。一旦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所产生的温度应力也比较大,就会导致温度裂缝出现。除此之外,混凝土面积较大时,混凝土结构较厚,地基约束也随之增大,极易引发混凝土裂缝问题。混凝土结构内部约束力与外界温度变化也存在密切联系,温度效率的出现也会对混凝土结构产生一定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3.1混凝土的浇筑技术
建筑物混凝土施工中,涉及到混凝土的浇筑,其中主要有墙体混凝土浇筑、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顶板混凝土浇筑、楼体混凝土浇筑等。因为基础底板一般来说都比较厚,混凝土的施工工作量比较大,所以要充分的考虑到混凝土的散热问题,避免产生温度裂缝,并且完好的保持混凝土的受力能力,所以施工中不能留有施工缝,注意材料和设备选择以及供应,从而确保基础底板浇筑的连续性。在墙体混凝土浇筑时,需要事先在地步浇筑 5 厘米与墙体所用混凝土成分相同的砂浆,浇筑要均匀,并且选用铁锹下料替代吊斗直接灌模,还要控制浇筑的高度在 40 厘米左右最佳。分层浇筑时,上下相邻层面见的浇筑时间间隔不能超过 2 个小时。进行顶板浇筑时,要保证虚铺的厚度大于板厚度,振捣器要选择平板类的,沿着垂直的方向往返的振捣。当板顶比较厚时,要根据实际状况选用插入式的振捣器来进行振捣。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用木抹子完成找平处理。
3.2温度应力的有效把握?
控制好混凝土的温度应力是预防裂缝的有效对策,温度应力的把握,需要从三方面出发,第一,要把握好水泥的使用,水泥在水化时,会散发热量,热量的散发受到混凝土的影响,热量散发受到阻碍,导致热量集中在混凝土当中,生成温度应力。降低温度应力的方式就是控制水泥的使用,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减少用量,达到降低混凝土内部热量的目的。另外,在混凝土加工中,可采用材料代替的方式来降低水泥的含量,必要时放入一定量的减水剂,搅拌工作由搅拌技术高超的施工人员完成,保证搅拌效果,促进混凝土内部热量的散发。其次,做好混凝土浇筑温度的控制工作,混凝土浇筑温度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致使混凝土产生温度应力,此时,土木工程建筑施工开展混凝土浇筑时,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下开展,若是必须在高温的环境下进行浇筑,则要做好降温工作,使混凝土浇筑操作冷却,达到降温的效果。最后为了保证土木工程混凝土浇筑质量,结合实际情况,采用强制性的降温方法来降低混凝土的温度,例如,混凝土结构当中,设计水管,将水注入到混凝土结构内部进行降温,从而把握好温度应力,降低裂缝的发生率。?
3.3钢纤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的施工,对于钢纤维混凝土的施工特别是其搅拌的过程要进行严格监管。在搅拌过程中,混凝土内含的钢纤维要均匀的分布,需要使用强制的搅拌机,从而保证搅拌的均匀度能够到达要求。同时,要不定时的进行施工抽查,确保施工的质量。在搅拌方式的选择上,主要有干拌和湿拌。搅拌时间和投料顺序也是需要注意的,这主要是要确保钢纤维在混凝土中能够结成团状,进而有利于施工进程和确保工程的质量。??
3.4混凝土拆模技术
对于混凝土模板的拆除,一般是按照后支先拆、先支后拆的顺序进行,并且要先拆除不承重的部分,再拆除承重的部分。拆模的时间也会影响到混凝土最终的质量,时间的设计应该根据要求、气温以及强度等级这些情况综合确定。对于不承重的部分,要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 后拆除这样就可以不会破坏其表面和棱角;对于承重的部件,需要在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规定的设计标号后才可拆除。模板的拆除不能对楼层造成冲击负荷并且拆掉的支架和模板要及时的运走。??
3.5混凝土养护技术
混凝土在完成浇筑以及振捣之后,需要在12 个小时以内,对混凝土进行覆盖处理,浇水和养护。在拆模之后,要对混凝土进行喷水,通常条件下这种喷水养护要大于7 天,喷水的频率需要根据混凝土自身的湿润情况而且混凝土要保证具有足够的湿润状态。现在,常用的养护方法主要有围水养护法、浸水养护法、覆盖浇水养护法以及塑料薄膜法等,但是常用的通常为覆盖浇水发、浸水养护法以及塑料薄膜法这三种。在冬季施工时,如果气温连续 5 天平均低于 5℃,就要按照冬季施工进行处理,采用蓄热法以及添加外加剂等方法进行养护,防治混凝土受冻而降低强度。??
结语
在土木工程建设中,混凝土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必须确保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采用有效的施工技术,对相应的工程建设进行有效的分析,能够减少混凝上施工技术问题的产生,并促进土木工程建筑行业的发展。因此,在进行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上结构的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施工技术的使用,相应的采用现代化的技术,进行有效的管理,最终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刚. 浅析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7:183.
[2]李彩玲,卢延坤.交通工程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38):278.
[3]刘兴臣.土建施工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初探[J].居舍,2018(21):48.
[4]郑毅.建筑工程土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初探[J].智能城市,2018,4(11):110-111.
论文作者:罗长森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9
标签:混凝土论文; 土木工程论文; 温度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应力论文; 裂缝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