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许多贫困家庭放弃了“最低保障”_低保论文

为什么许多贫困家庭放弃了“最低保障”_低保论文

大批贫困家庭为何放弃“低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低保论文,贫困家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重点,已由过去的传统民政救济对象向企事业单位在职、下岗、退休及失业“四类人”转移。“四类人”中的“低保”家庭人口累计已有1320万人,目前纳入保障的只占25%左右。

据民政部最新提供的数字,截至目前,我国已有381.8万名城市贫困人口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但尚有1000万名贫困人口未能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究其原因,多种多样,有资金困难问题,有工作不到位问题,也有来自社会、企事业单位的障碍等等。这其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在有些大中城市,政府动员困难家庭申报“低保”,而相当一批困难家庭却不愿意申报,不买政府的账。

这些家庭担心什么?他们的生活如何支撑呢?近日记者就此在北京进行了采访,发现贫困家庭的顾虑主要来自3方面。

一是担心寒碜、难看,怕丢人。这种情况尤以国有企业在职、下岗和失业人员中的困难家庭为甚,其中担任过一些职务和当前30岁至50岁的人员想法最多。他们的普遍心态是:我领什么“低保”,这不等于说我无能、窝囊、没本事吗?街道上不公示还可以,一公示我这脸往哪放?这些家庭的生活多由亲友接济、靠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政府动员他们申报时,他们往往表示“不给政府添麻烦”。

二是担心子女受歧视。许多困难家庭表示,孩子正在上学阶段,家里申请“低保”,孩子在校也抬不起头来。有的家长甚至担心孩子被打、受辱、遭欺负,担心吃“低保”今后孩子找不到对象。一些困难家庭的子女也反对家里申请“低保”。他们的心态是:吃了“低保”,我在社会上、学校里还有什么地位?

三担心再就业受影响。有些下岗、失业人员认为,现在有的用人单位怕给本单位带来经济和其他负担,不愿意招用家庭有困难的人。申请“低保”也拿不了几个钱,反可能给自己再就业造成麻烦。

据悉,目前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重点已由过去的传统民政救济对象向企事业单位在职、下岗、退休及失业“四类人”转移。“四类人”中的“低保”家庭人口累计已有1320万人,目前纳入保障的只占25%左右。北京的“低保”覆盖面还是比较宽的,但仍然有24.4%的困难人口未能纳入其中。

民政部官员对记者说,以上这些现象,基本上都属于思想观念或思想障碍方面的问题。推进“低保”全覆盖是政府的责任,但是困难家庭自己不申报,有关政府也很难把他们强拉硬拽进来。不申报固然减轻了政府的负担,但政府也为此感到忐忑不安。我们希望符合条件的“低保”对象都能克服思想障碍,认真申报,同时也希望社会各方面尊重“低保”对象的政治、经济权利和人格尊严,不能对他们有任何的歧视、贬低和伤害。

36个中心城市(城区部分)当前执行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以标准高低为序 单位:元/每人每月)

01 深圳 319 13 青岛200

25 郑州 169

02 广州 300 14 长沙200

26 重庆 169

03 北京 280 15 沈阳195

27 银川 160

04 上海 280 16 武汉195

28 太原 156

05 厦门 265-315 17 南宁183

29 成都 156

06 天津 241 18 石家庄 182

30 贵阳 156

07 大连 221 19 哈尔滨 182

31 西安 156

08 海口 221 20 昆明182

32 兰州 156

09 杭州 220 21 南京180

33 乌鲁木齐 156

10 宁波 215 22 拉萨170

34 西宁 155

11 济南 208 23 长春169

35 呼和浩特 143

12 福州 200-220 24 合肥169

36 南昌 143

民政部救灾救济司提供

标签:;  

为什么许多贫困家庭放弃了“最低保障”_低保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