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编制工作牵涉到参建部门的点点滴滴,是非常复杂的一个系统工程,也是加强项目系统化管理的基础,所以一定要保证施工质量资料的齐全,这是建筑工程竣工验收过程中的重要条件。本文重点于某工程建设钻孔灌注桩实例进行结合,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其建筑施工质量资料编制和管理的情况,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质量;资料编制;依据;管理措施
1 建筑施工质量资料编制依据
1.1 钻孔灌注桩施工原始记录
第一需要注意孔底标高,孔底标高主要是护筒顶标高和累积钻进深度的差值;其次是孔内水位,如果出现护筒顶和原地面出现齐平的时候,孔内水位就是整个护筒顶标高;如果出现护筒顶比原地面高的时候,通常条件下会在护筒顶下约30cm处设置孔洞,保证水可以正常流出,这个时候孔内水位指的是护筒顶标高和护筒开口口底标高的差值;第三需要注意泥浆比重,如果泥浆比较浓,会将冲击能大量吸收,对冲击锥的转动产生很大的妨碍;如果泥浆比较稀,会导致塌孔等情况的出现。
1.2 钻孔桩终孔后浇筑混凝土前原始记录
首先需要重视孔位偏差,主要通过全站仪来进行测量工作;其次需要测量孔底沉渣厚度,主要是“支承桩”,不能低于设计的要求,如果设计过程中没有明确注明,则认为控制在50mm以下。
1.3 钢筋安装现场质检报告
首先需要关注受力钢筋间距,尤其需要关注对“每构件检查两个断面”的检查,需要确保达到所有主筋数量的2倍,比如说:如果的1个断面34根主筋,那么需要检查的数量为2个断面,一共是34×2=68个点,需要保证偏差值的总和应闭合(也就是差值总和为0)。接着需要记录横向水平钢筋、箍筋、螺旋筋等材料的间距,需要注意的问题在于“横向水平钢筋”主要在一些盖梁、承台等横向结构物上使用,“螺旋筋”主要是在一些墩柱、圆形桩基等结构物上使用。另外,还需要计算钢筋骨架的尺寸,按骨架总数30%检查进行检查,比如说,如果骨架的总数达到了34根,也就是需要检查的点数达到了34×30%=10.2>10,所以需要检查11点。弯起钢筋位置主要是在一些抗弯构件当中使用,主要是一些桥台、盖梁等设备上,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台帽不需要这样操作。
1.4 钢筋工程中间原始记录
首先需要对钢筋的外观进行检查,需要做好外观检定工作,需要和评定表中的外观鉴定标准相对应。其次,需要注意箍筋的最大偏差,重视钢筋的现场质量,另外需要对应报告单中箍筋最大偏差。分析钢筋焊接或搭接情况,焊接的过程中需要保证“焊缝饱满”;套筒连接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外观完好,无丝口外露”。依照现场的使用情况来进行填写。
1.5 钻孔灌注桩现场质检报告
混凝土强度主要是依照28d试验强度报告来进行填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桩位进行质检的过程中主要和“孔位偏差”计算方法相同。在对沉淀厚度进行计算的过程中需要和“孔底沉渣厚度”规定。钢筋骨架底面高程的计算方法和“钢筋骨架底面高程”计算方法一致。
1.6 混凝土施工原始记录
首先对施工配合比进行记录,尤其需要关注这里指的是施工配合比,并不是试验室当中设计的理论配合比;需要根据施工配合比来对原材料规格及用量进行填写。
2 建筑施工质量资料编制与管理措施
2.1 做好工程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确定单位工程项目之后,首先需要在工程的开工前进一步划分相关的职责,并且对分部工程名称分项审批方案划分出来,并且保证资料制作过程中各个单位工程、名称信息等方面准确的进行填写,防止由于审批分项、分部过程中出现不统一或者划分错误的问题而导致资料制作的返工。
2.2 确保资料与施工同步、内容正确
在对施工质量管理进行强化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实践和执行的综合性工作,比如说在编制资料整理的过程中,往往涉及到很多人员的资料,比如说事业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质检人员工程师等,如果没有合理的对他们进行交流,往往会无法依照施工工程进度来进行管理,严重影响整个资料的管理工作,所以一定要通过交叉检查的方式来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在施工资料检查的过程中,这种方法的具有很好的效果,在抽查各分项检验批质量验收资料的过程中,需要全面审查员材料的质保资料,达到规范的要求。与此同时,资料管理人员还需要到达现场,保证施工和现场的同步性,保证施工资料内容的真实性,防止出现资料后补或者闭门造车做资料等情况,资料管理人员还需要对变更签证施工图纸的情况进行了解,时刻对施工进度进行掌握,确保施工资料的及时性和真实性。
2.3 资料编制严格依据规范要求进行
首先需要根据国家规范的具体要求,对材料取样送检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需要依照相关的标准进行取样,确保取样工作的合理性,取得的试样具有代表性,要想保证式样真实和准确正确,取样是非常关键的,可以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进行正确反映。另外需要将检验报告的复印件注明原件的所存放的位置,还有抄送的日期和时间等相关数据,对材料的质量和性能进行真实体现,加盖相关单位的印章。
其次需要严格根据相关规范对报表进行填写保证,填写的报表具有规范性和完整性,比如在对结构分项工程隐蔽验收记录进行填写的过程中,要保证具有齐全的内容,各内容填写的位置要明确,需要保证时间和填写的真实时间相符,并且保证完善各种程序依照这些备案的原始资料,作为决算的主要依据。
最后需要根据分包由总包负责的原则来对竣工资料进行收集,保证竣工资料的真实性和及时性,为竣工验收提供有效有力的条件,在工程建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依照相关的规范和原则,积极的对分包单位的工程资料进行核查,确保资料的完整性,及时提出相关的质疑,避免分包单位出现资料不合格等情况,催促相关单位进行整改,防止因为个别分包资料出现问题而对整体工程的竣工验收产生影响,另外还需要对施工单位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及时进行资料的研究,防止出现责任不清,相互推诿等情况。
2.4 加强人员综合素质
要想让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就需要具有过硬的技术技能,所以一定要定期对施工资料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让他们的管理水平大幅提高,确保队伍具有综合的素养,让资料管理的工作效率有效加强来保证整个施工资料管理的水平进一步提高。
结束语
在施工资料管理的过程中,具有系统性、复杂性等特点,因为施工的时候,会涉及到很多的内容,这也就造成施工资料的内容种类繁多,如果在收集管理资料的过程中产生问题,可能会对资料的准确性、完整性、真实性产生影响,所以一定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进一步对资料管理的水平提高,只有如此才能将资料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确保整个施工工程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
参考文献:
[1]公路工程施工资料编制与立卷/李美民主编.--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2.3.
[2]任惠娟.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8(10):233.
[3]王华洁.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探讨[J].江西建材,2014(13):304,307
论文作者:武彦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4
标签:资料论文; 过程中论文; 钢筋论文; 标高论文; 情况论文; 骨架论文; 工程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