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个工程的成本管理作为贯穿整个施工过程的一个管理系统,对工程项目的费用起到一个控制的作用,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和施工时间上都有重要影响。工程造价从投资预算开始,设计工程方案,绘制施工图到施工过程,最终的工程验收阶段会直接影响整个工程造价管理。本文就把BIM的技术深入运用到工程造价精细化的管理方面,使造价管理精细化的水平得到提高,解决实际问题,并提高效益。
关键词:BIM技术;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
引言: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的目的,从决策阶段开始,到工程的竣工阶段,都必须要严格落实管理细则,利用BIM技术对每个阶段的数据进行分析、统计,最终得出最佳的管理方案,最大限度降低工程造价。
1、BIM的概念分析
BIM是建筑信息模型,其主要是搜集建设工程项目中的各类工程信息,并将所采集到的工程信息数据作为基础来建设模型,以实现工程项目各个方面的信息化、数字化。BIM充分应用了计算机信息技术,具有时代特点,能够对建设工程造价进行动态管理。
2、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的含义和内容
所谓工程造价精细化主要是指在开展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时候,要遵循精、准、细和严等原则,要能将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融入到每一个细小的环节中,重视对工程成本造价的控制,充分利用人力、物力等资源,既要对技术施工方面的成本费用进行管理,又要加强对工程合同的控制。在BIM建筑信息模型中,其具有一定的透明度,整个工程造价的管理过程都具有可视性,有利于对其进行有效地监督。基于BIM建筑信息模型的工程造价,能够通过大数据的运用来细化每个阶段的施工成本,呈现出每个阶段的施工状况,以掌握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建材和问题;而且BIM技术能够准确的深化钢筋、现浇混凝土,并且可在图纸中体现出来。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要求实施工程全寿命周期的成本管理,避免出现“三超”现象。
3、现阶段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在工程造价管理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其主要问题来自于以下方面:第一,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贯穿于整个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但是各个环节的工程造价过程过于独立,彼此之间毫无联系,导致各部门的工程造价信息无法实现共享,这种工程造价管理较为被动,难以对建设工程实施有效的造价控制;第二,在工程造价管理中,造价信息数据是其重要的依据,是保障工程造价管理质量的重要因素。就目前而言,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并未在第一时间就获得有效的工程造价数据,所搜集的信息数据在准确性上还有所争议。由于工程造价数据的实时性未得到保障,从而导致工程造价管理的质量有待提高。充分应用BIM技术,能够有效地积累所需要的数据,使各个部门相互协调合作,实现施工资源的共享,可增强施工各单位的交流与沟通,以制定出完善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并严格按照相应的流程来执行造价管理工作,从而实现全过程造价管理。
4、BIM在工程造价精细化中的应用
4.1BIM信息表达更加直接
BIM最大的特点是可视化,BIM模型的构建可以按照相似的项目来进行改造,也可以另外建立新的项目,从而使空间设计的准确度更高,并且还实施全过程的虚拟施工。BIM模型具有立体的特性,其可以更加准确地表现设计的内容,而且能够借助所建立的模型,获取设计产品中可以计算的部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BIM的模型非常形象,看图的人不需要具备太高的技巧便能看懂,建筑企业在进行项目之前,也能够对建筑物的虚拟成品进行了解。不仅如此,企业还能借助BIM模型来表达自身对项目的预期,从而减少设计变更的次数,避免增加成本。此外,BIM模型可视性的特点也为造价核算检查带来了一些便利,其3D的空间特性使得审核造价过程更加直观,便于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降低风险。
4.2BIM信息计算速度非常快
BIM模型的计算功能有两个:一是信息的收存;二是信息的计算。BIM模型中的所有构件都能包含不同的属性信息,如构件种类、性能、价钱等。在进行决策的时候,工程造价必须要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可以将已有的工程数据放入模型里去、存储在所制定的成本计划当中去,最后再将工程造价得出的结果存储在BIM模型里。BIM模型里的构件的属性是可以进行更改的,这使得工程动态能够得到及时的更新。虽然数据的更改次数非常多,但是前期的有效数据不会被更改。而且,对更改行为也有一定的限制,不能随意、无限制地进行更改。因此,借助BIM掌握项目全过程中的工程信息,会促使施工阶段的造价调整更加合理有序,方便业主更好地对施工进行监督。
4.3BIM信息可以促进沟通
在过去的造价管控中,进行设计的时候必须要对建筑的结构、节能等各个方面的资料进行搜集,实施协调后才能得到有效的信息。由于每一个设计单位采用的软件不一样,涉及机密信息的时候容易出现很多问题,但是又不方便进行协调。如果采用BIM模型,借助一个标准来对建筑物的性能体系进行描述,完成信息的共享,那么就能防止冲突,降低风险。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以BIM为基础有利于实现设计的远程协调,减少修改的次数和成本,降低设计中的错误。此外,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实施信息共享能够对项目的预测更加准确。
4.4BIM信息传递更加准确
由于建筑施工的时间非常长,每一个部分的工作主体不同且采用的软件也不一样,数据信息各自存储,形成了信息传递的障碍。如果采用IBM模型来统一整合信息,将信息存储在同一个模型里,就能很好地避免因为软件不同、转换不易而产生信息传递的问题。同时,通过BIM将每一个阶段的信息进行完善的传输,能有效地衔接每一个部分,如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等。因此,BIM模型有利于信息传递得更加快速。此外,在进行设计的时候,施工企业需要向设计单位表达自身的要求,但由于2D技术无法达到施工需要,设计单位往往只能关注到设计方面的要求,而不会考虑到整个建筑施工的情况。比如,设计单位只会考虑建筑企业提出的美观大方的要求,而不会关心具体的预算和资金控制。如果采用BIM的3D空间视图,则可以使建筑企业更好地表达自身的要求和意图,较好地对资金和成本进行控制,从而通过BIM来传递完整的信息,使双方的沟通更加通畅。
结束语
当前,是一个信息化时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不断地创新和改进,其发展已经成为社会生产中的重要应用技术之一。在充分应用BIM技术,满足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现代化的要求下,也打破了传统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树立了全新的工程造价管理理念,将建设工程实体与模型相结合,为工程项目提供可靠的信息数据,以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树捷.BIM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经济,2012
[2]刘海华.基于BIM的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
[3]金国林.基于BIM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
论文作者:侯宏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0
标签:工程造价论文; 模型论文; 信息论文; 工程造价管理论文; 精细化论文; 数据论文; 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