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政治哲学建构的焦点话题、主要议题及研究方法反思
文/张师伟
任何一个时代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政治哲学体系,盛世有盛世的政治哲学体系,衰世有衰世的政治哲学体系,转折时代有转折时代的政治哲学体系。人类社会在一个较长历史时段上的政治稳定,必然伴随有一个体系健全、逻辑严谨、覆盖全面且有较大说服力的政治哲学体系,而政治哲学体系的过渡性也必然伴随着一个跌跌撞撞的过渡时代。当代中国政治哲学建构实质上就是主流政治哲学体系在时代刺激和社会问题拷问之下的一次重构,其重构的理论结果必将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段上决定着中国的社会形态及政治格局。
当代中国因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取得了重大成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更加接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即将达成,最重要的是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系统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所以就整体态势而言,当代中国具备了进行系统完善政治哲学建构的根本条件。这些根本条件决定了当代中国政治哲学建构必须自觉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凝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价值共识,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共同理想。
纳入标准:(1)存在肩关节前脱位病史;(2)术前三维CT提示骨性bankart损伤;(3)手术方式采用关节镜下双排技术修复关节盂唇的患者。排除标准:(1)多发韧带松弛病例;(2)合并骨折、盂肱韧带撕裂或关节盂上方等其他部位盂唇损伤的病例;(3)病例资料不完善者。
记录体检采血人员皮下血肿形成率(穿刺位置有血肿以及瘀斑表现,针眼扩大明显)、采血期间护理工作满意度(科室自制护理工作满意度问卷进行调查)[4]。
焦点话题:什么样的政治价值和政治理想最适合中国
当代中国政治哲学虽然看上去议题广泛,但是焦点议题却仍然聚焦在政治理想与政治价值上,各家各派不同的政治哲学观点实际上都在探讨什么样的政治价值和政治理想最合适当代中国,而当代中国政治哲学建构的核心也就在于为当代中国提供一套关于政治价值的共识及相应的共同政治理想。
马克思主义者也在积极应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变化中,在政治价值与政治理想上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一方面是坚守新中国建立以来的马克思主义政治价值观,从政治价值的层面维护社会主义,立意高远;另一方面从个体层面上确立独特的理想人格内容,从个人品行的层面提出了文明行为的一般要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政治价值与政治理想上,一方面比较偏向于发展问题,强调发展就是硬道理,中国共产党要成为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及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都有明显的发展论倾向;另一方面又比较突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主题,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来充实政治价值与政治理想的社会吸引力与说服力,中共十八大以来提出的中国梦也是用民族性内容来增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价值与政治理想的社会吸引力与说服力。
新中国的政治制度体系是建立在社会主义政治价值和政治理想的基础之上,政治权力依据政权和意识形态关系的辩证原理,在20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的近30年时间里,一直保持着对政治价值和政治理想的强势影响。随着政治权力全面支配社会生活的控制与动员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政治权力倡导和推行的政治价值与政治理想全面覆盖了整个社会,除了官方所推行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与政治理想之外,其他的政治价值与政治理想都暂时偃旗息鼓了。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实践的推进,一系列极其重大的理论问题再次涌现了出来,亟待解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什么要在理论上提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怎样才能有中国特色?又怎样就算有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怎样处理与儒家的关系?中国的发展要面向世界,要坚持对外开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怎样看待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性?怎么样看待现代西方发展起来的政治理论?在一系列重大问题的逼问之下,古今中西之争又在学术上恢复了生机,什么样的政治价值和政治理想最适合中国的问题,再度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哲学领域的焦点议题。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问题上的理论思考,带动了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学术理论界也在理论上开始探索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追问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何以可能等问题。这就引发了人们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反传统的批判性反思,并激发了人们从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学文化中寻找现代化之中国特色的兴趣。随着大陆新儒家的兴起及尊孔读经热的流行,传统儒学的概念、范畴及理论提法在当代中国的政治哲学领域产生了主要影响,在根本上冲击了人们在政治价值及政治理想上的认知,许多人或者认同传统儒家中的现代价值,或者努力发掘传统儒家中的现代思想资源,更有甚者认为中国传统儒家里有一个独立于西方的现代。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立足于当代中国,既然不能回避中国在现代性上的民族特色,就必然要在政治哲学的层面上寻找民族特色之所在、之所由,在政治价值及政治理想上迥异于西方政治哲学。
近20年来,中国共产党一方面着力于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以系统地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什么样的核心价值内容来支撑,并由此而系统地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价值是什么的问题;另一方面又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共同理想的命题,强调当代中国的共同政治理想只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要求从整体上确立起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及文化的高度自信。这就不仅提供了当代中国政治哲学建构之价值前提的核心议题,而且也提出了当代中国政治哲学建构的基本要求和根本任务就是要确立起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自信,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政治价值共识,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当代中国的共同政治理想。
主要议题:现代化的民族性、现代性及独创性的多重奏
中国学术理论界在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领域的理论自觉,首先表现为在理论上自觉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要积极服务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强调要把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实践相结合,积极服务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中国学术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理论自觉,其次还表现在学术界自觉地梳理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范畴与命题体系,不仅要在学术上建立起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理论谱系,更要求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要继承和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基础和核心。
西化派也同样在研究方法上自我禁锢在“概念分析”的藩篱里,与大陆现代新儒家等从传统儒学里寻找分析、比对的概念对象不同,西化派从西方近现代政治哲学那里寻找分析、比对的政治概念,把当代中国政治哲学建构当作是从西方近现代主流政治哲学中寻找和拼接精心选择的概念,并在中国形成一个汉化了的西方主流政治哲学的理论逻辑。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就斐然,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综合国力极大提高,生产力水平极大提高,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改革开放时代同步发展起来的人文社会科学,而人文社会科学的大发展又往往与西方学术理论大量输入及其润物细无声的长期影响密不可分。但这也在理论上带来了一种认识上的明显偏颇,将现代化简单地等同于西方化,以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在中国实现西方化的政治、经济、社会及文化体制,强调中国的政治现代化就是要在政治理想和政治价值上搞全盘西化,其主要的代表作是《河殇》。20世纪90年代以来,尽管极端西方化的学术及舆论受到了制约,但这并不意味着政治现代化就是在政治上的西方化的观点减少了在政治价值与政治理想方面的影响力。实际上,在政治上以西方化来解释现代化的观点在政治价值和政治理想领域的影响力,通过一些受西方影响较大的学者在接受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中产生了虽然平和却十分强劲的影响力。更多的芸芸众生则通过流行的通俗文化、娱乐文化等接受了西化观点的影响,在政治价值、政治理想、政治思维方式及政治行为习惯上,受到了明显影响。
当代中国政治哲学建构所遇到的政治价值共识与共同政治理想认同,在中国并不是一个新问题,而是自鸦片战争以来就遭遇到了的老问题。面对挟现代化潮流汹涌而来的西方势力,中国传统的政治价值与政治理想虽然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还是在古今中西之争的进程中被碾压成了碎片,在不同层次坚守中国传统政治价值与政治理想的人物,也都相继被汹涌的时代潮流晾晒在了沙滩上。中国近现代主张向西方学习的人,也因为西方国家现代化方式的多样化及世界政治思潮的新近分化,而分化出了不同的政治价值倾向与政治理想内容。中国之命运在当时集中表现为一个具体的政体选择问题。这个选择最终因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建立而在实践层面上得到了解决,这就是由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所实现的中国之命运。社会主义政治价值和政治理想成为中国近现代政治哲学建构成果的基本核心与精神魂魄。
大体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下的政治哲学,比较突出的是哲学思辨方法在政治领域的运用,并刻意强调运用哲学思辨方法的政治哲学与运用社会科学方法的政治科学的不同,在政治哲学的建构上具有强烈的学科意识,强调政治哲学作为哲学分支学科的学科归属。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视野下的政治哲学,比较关注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与中国政治诸多经验问题的关系,突出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经验维度,强调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在政治价值共识、共同政治理想、政治认同与政治文化安全等方面的价值与意义。从解决政治问题的角度、倡导问题导向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凸显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政治学学科属性。
夹具的结构如图3。根据拉力试验机的空间尺寸,确定安装板的外形尺寸560 mm×260 mm×30 mm。拉力试验机的上部夹头,夹住拉杆;拉力试验机的下部夹头,夹住支撑柱的圆杆部分。拉杆和支撑柱的圆杆部分直径均为Φ36 mm。
方法反思:突破概念分析藩篱与走出立场僵化的死角
我国是一个地域广大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在建筑上形成了不同地域迥异的建筑形式和风格,例如徽派建筑、福建土楼等等,共同构成了我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民居。这些传统民居反映了一个地区特有的自然、社会、历史、文化,是我国建筑文化的重要标志。
当代中国的文化保守主义者在研究方法上明显局限于概念分析的藩篱,他们把当代中国政治哲学建构当作是一件政治哲学概念的复古处理,似乎只要从中国传统儒家那里找到具有政治哲学价值的概念,并把它们按照儒家的逻辑拼接起来,就完成了当代中国政治哲学建构的任务。
当代中国政治哲学建构遭遇的一个普遍困境,就是迈不过来自历史深处各种所谓绝对真理的羁绊,这个羁绊的研究方法根源就在于从观念到观念、由理论到理论的概念分析法。这种分析方法首先假定存在着一种永恒普遍的政治哲学真理,而这套真理的呈现方式就是一套含义明晰的概念构成了一个逻辑自洽的理论,政治哲学建构的全部方法就是概念分析,他们确信通过概念分析,就可以呈现出中国现代政治哲学的整体面貌及精神魂魄。如果当代中国政治哲学建构当真就是在当代中国呈现政治哲学的普遍真理,那么概念分析的方法就足够了,因为政治哲学建构不过是寻找和拼接最合适的概念。
中国自晚清以来就一直急切地呼吁着现代化,并一直为现代化的匮乏所苦恼。晚清民国时期的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等各种救国主张,都凸显了国人对现代化的急迫诉求。新中国建立后,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文化方面在新中国前30年的巨变,也都贯穿着一个现代化的主线。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这对于突破“左”的禁忌,激发现代化议题的讨论,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中国追求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在舆论上并不存在反对者,但诸多具体的现代化议题的讨论则需要突破两重防线:第一重防线是自晚清就存在的坚守传统以排斥外来事物的文化保守主义防线,第二重防线就是中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流行的“左”的教条。
当研究者将自己禁锢在“概念分析”的研究方法藩篱中,试图通过筛选和拼接历史上其他政治哲学的概念来完成建构任务的时候,他就势必不仅要维护政治哲学概念在某个政治哲学体系中的含义完整,更要在概念的属性上推崇他所分析的政治哲学概念,忽略概念所包含的时代性特殊内容,而只承认特定政治哲学概念的经验超越性,从而使得他自以为自己所分析的政治哲学概念都只是纯粹的哲学概念,具有时间和空间的绝对超越性,可以放之四海而含义不变。任何一个可以提供普遍概念的政治哲学,它的概念和范畴都体现着特定时代的特殊性,并不能真的放之四海而不变,其命题、判断及理论体系则都拥有与其所产生时代相对应的完整性,从而不论是其中的概念、范畴,还是其中的命题、判断及整个理论体系,都不能被原封不动地搬用,照搬照抄某个时代特定的政治哲学概念、范畴、命题及判断等,在政治哲学建构上无疑属于削足适履。
当代中国政治哲学建构在研究方法上就必须要走出“概念分析”的藩篱,不仅要用当代中国丰富的政治实践,来选择、检验、矫正、补充和发展从其他政治哲学里借来的概念、范畴、命题和判断等,更要将当代中国政治实践的关键内容和核心环节予以概念化、范畴化及逻辑化。
近几年来,在我国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并逐渐改变了高中生物教学的理念和方式。在此背景下,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逐渐被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所取代。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的整合,能为生物教学带来新的契机,能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信息量大、表现形式丰富、人机互动性强等优势,不断优化与重组教学资源,改变学习方式,促使学生获得更全面性发展。
当代中国政治哲学建构已经不得不面对着多样化政治思潮交错重叠带来的立场困境。多样化的政治思潮各自有一套自己的政治哲学观念体系,每一种政治哲学观念体系都因为使用了哲学的方法而拥有彼此各不相同且又非常强硬的思想立场。一个时代的政治思潮如果没有自身特定的哲学方法及思想立场,就不能产生比较广泛的时代意义,而产生了广泛时代意义的政治思潮,就必然会在哲学方法特色及思想立场上非常地显眼。
当代中国多样化的政治思潮,如果都只是站在自己独特的思想立场上,各自都坚持着自以为是的绝对真理,那么多样化政治思潮在接触、交流中发生思想渗透、观念融合与交叉共识的道路就被堵塞了。中国政治哲学领域的教条主义者,一方面以绝对普遍真理看待自己信以为真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也不愿意直面他们信以为真的政治哲学知识也具有时代的特殊性和历史的局限性,他们孜孜不倦所追求的东西只是特定政治知识体系的普遍性,他们所乐意奉献给时代的贡献物也就只是抽象的普遍真理。
教条主义者都试图在政治实践中努力论证、践行和推广历史上的政治哲学普遍真理,不同教条的信仰者之间,既不相互妥协,也无相互说服,更没有面向政治实践的权衡变通。教条主义者关闭了政治哲学的认识功能,而仅仅开启了政治哲学的信仰窗口。但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建构都不能寄希望于教条主义者之间的信仰交锋来完成。当代中国政治哲学建构必须走出思想立场的死角,告别教条主义者的信仰,开启政治哲学的认识功能,往返于政治实践与政治哲学探索之间,用生动活泼的政治实践筛选、检验、矫正、补充和发展政治哲学的概念体系,将死概念盘活,化古为今,化西为中,这是当代中国政治哲学建构的基本路径。
审计组长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对审计项目质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选配高素质的审计组长是做好审计工作和保障审计质量的重要前提。
【作者系西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中华法系与法治文明研究院教授;摘自《岭南学刊》2019年第4期;本文系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传统的国家治理思想及其现代化研究”(15BZZ013)、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政治伦理思想通史”(16ZDA1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标签:哲学建构论文; 概念分析论文; 价值共识论文; 当代中国政治论文;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论文;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论文; 焦点话题论文; 西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论文; 中华法系与法治文明研究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