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网规模不断增大,变电站数量越来越多,运维管理存在较大压力。通过对在运行变电站的技术改造升级,可实现变电倒闸操作的远程化、可视化,完成对在运行110千伏变电站“一键顺控”改造,在改造工程实施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经验。
关键词:一键顺控、工程、管理
随着当前智能变电站数量的增多,变电站电气设备操作复杂,运维工作量剧增,导致当前变电站控制方式与电网发展及运维需求不符。“一键顺控”技术在智能变电站中应用,对操作前设备运行状态可由系统自动核对,使变电站倒闸操作智能化程度提高,运维人员的工作量减轻,使变电站电气设备操作的有效性、准确性、快捷性大幅提升,与当前电网发展需求相符。本文主要针对千伏变电站“一键顺控”改造工作管理经验进行总结与分析。
一、背景
为了缓解110千伏变电站运维管理过程中日益凸显出运维力量与电网规模不相匹配的难点,引入“一键顺控”技术和理念,应用远程或就地的智能化操作方式,化解传统倒闸操作模式对防误操作要求高、操作耗时长、工作效率和劳动强度大等问题。
通过组建改造工程项目组,优化完善分工,开展前期目标站点选择、现场勘查、设计管理、过程管控等全过程闭环管理,完成了对某110千伏变电站“一键顺控”改造,在改造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管理经验。
二、改造前期准备
1、建立组织架构
在本次“一键顺控“改造过程中,采用了市县联动的方式,即市公司提供专业指导,县公司属地化设施改造,各专业部门、技术支撑小组联动,全面展开对目标站的一键顺控改造工程前期踏勘、设计、施工管理、调试试验等。为此,改造工程成立项目组,由公司分管领导负主责,项目负责人现场负责,根据改造工程专业特点,设置继保专业调试组、传感器改造组、微机五防改造组、辅助视频改造组等工程小组,完成各方面的安装调试改造工作,由于前期开会讨论比较充分,制定的工作计划很有针对性,各部分职责明确,组织架构完善,为本次改造工作顺利完成提供了组织保证。
具体组织措施安排如下:
2、落实职责分工
(1)公司分管领导:对整体项目负总责。
(2)项目负责人:实施工程项目管理,负责组织措施;保障项目作业指导书汇编的有效执行,并对本次工作计划完成负责;每天开工前的交底,明确危险源、工作内容、环境因素的控制措施并提出要求;组织施工质量进行自验收;完成项目总结,并处理项目实施的善后工作。
(3)项目安全员:负责前日危险预控及不安全因素的点评、当天工作危险点分析及注意事项;负责组织针对现场实际工作的安全活动,对存在危险点进行分析;负责组织现场安全活动,并对作业现场的安全控制措施、质量控制措施、环境控制措施、及工作人员的违章进行稽查。
(4)项目技术员:对作业指导书(卡)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对现场项目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负责作业技术把关和指导,对计划内项目进行督促、检查、指导;对前日作业质量和技术要求点评、当天工作的技术要求作交底。
(5)各专业小组负责人:服从项目负责人安排,并及时向项目负责人通告项目实施情况;组织工作人员实施分项目,对本次工作计划完成负责;每天开工前的交底,明确危险源、工作内容;按照“作业指导书汇编”的要求严格执行;并对本工作面内施工质量、安全、环境管理负责;对现场发生的安全、质量、环境问题及时汇报项目负责人。
(6)各工作小组成员:服从项目负责人的工作安排,按照作业指导书(卡)的要求规范实施;认真参加现场交底,对当天停电设备、工作范围、危险点及防范措施心中有数;相互关心工作安全,并监督现场安全措施的实施;检查个人工器具、安全工器具是否符合作业要求,正确使用工器具;执行工区现场质量、安全、环境管理和作息时间要求;工作结束工完料尽场地清,工器具摆放定置区,垃圾分类倒入垃圾箱。
三、勘查及准备
本次“一键顺控”改造选择的目标变电站为常规户内GIS变电站,改造前一次设备方面,110kV部分采用GIS设备,开关、闸刀、地刀都支持遥控;二次设备方面,全站自动监控系统采用常规监控系统,五防系统采用独立五防机。
正式进入改造实施前,及时完成“一键顺控”典型操作票编制及审核,开展“一键顺控”典型操作票的对接及相关界面问题的讨论确定,完成一键顺控系统制作,数据库、画面部署。确保电缆及相关辅材到位,对施工情况摸底,重点是电缆敷设走向、主控室屏柜位置等前期准备工作。
四、改造实施
改造目标变电站供给负荷侧满足双回路供电要求,能够实现变电站站内全部停役8天,整个变电站及110kV进线全停3天的可能,为后续施工调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具体改造工程分为两个阶段实施:
1、第一阶段
历时8天时间,主要完成站内“一键顺控”服务器屏及测控屏屏柜配线及顺控票下装及新后台界面审核、调试;智能防误系统就位,五防接线图采码,系统安装调试,接收装置柜就位及接收装置安装;远动机升级;姿态传感器安装及电缆敷设;视频联动二次电缆敷设、摄像头支架安装;完成新上屏柜设备交、直流电源配线及接入。
2、第二阶段
历时三天时间,主要完成顺控系统安装调试,界面审核;智能五防系统安装调试、试运行,传统五防系统退役;站内顺控系统带设备调试;新上监控系统四遥核对工作,现场远动实时数据的核对及遥控预置测试;姿态传感器及传感器接收装置调试,位置信号核对;摄像头日夜间24h模式调试,正向隔离装置安装及联动功能调试;人脸识别系统配线安装,人员信息库建立,人脸识别校验;调控端一键顺控系统页面制作及调试;顺控调试,顺控票正、反逻辑校验;调控端界面制作完成,顺控远方操作调试;原监控系统退役等。
3、闭环:防火涂料、孔洞封堵,现场环境卫生整治。
五、结束语
本次改造历经现场勘查、方案制定、顺控票编制等大量前期工作准备,有效开展现场实施、系统验收等关键过程环节,历时16天,最终顺利投运。改造后变电站具备厂站110kV设备多间隔顺控操作及调控端的设备的顺控操作。此外,本次改造引入了多项物联网技术,闸刀姿态传感技术、人脸识别技术、视频联动技术等,提高了站内设备感知能力,实现物-人的智能交互。
参考文献:
1、《Q/GDW1799.1-2013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
2、《国家电网公司施工工艺示范手册变电工程分册 电气部分》
3、《Q/GDW1799.1-2013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
4、《变电站一键顺控改造技术规范(试行)》
论文作者:何东皓,黄红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2
标签:变电站论文; 一键论文; 现场论文; 操作论文; 作业论文; 工作论文; 设备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