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住院日及人均医疗费用支出的比较论文_崔明迪

崔明迪

(山东省莱芜市人民医院 山东莱芜 271100)

【摘要】目的:运用我院财务分析的方法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住院日及人均医疗费用支出进行比较,为2型糖尿病患者选择疗效好且费用低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80例病人,以血糖值为健康效果测量指标,运用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评价口服降糖药三种给药方案(A组:格列吡嗪十二甲双胍缓释片;B组:格列吡嗪+阿卡波糖;C组:格列吡嗪+罗格列酮)治疗Ⅱ型搪尿病的药物经济学效果.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3种方案的有效率分别为83.3%、86.7%、96.7%,C方案疗效要优于A、B方案。使平均血糖下降一个百分点,三方案费用分别为15.29元、27.29元、34.14元。结论:3种治疗方案都能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从药物经学的角度分析,格列吡嗪十二甲双胍方案为佳;格列吡嗪+罗格列酮疗效最好,但成本效果比最高。

【关键词】2型糖尿病;成本效果分析;费用对比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0-0023-02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method of financial analysis of our hospital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verage hospitalization days and medical expense per capita spending compared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treatment has good effect and low cost. Methods By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e selected 80 cases of patients, the blood glucose value as the measurement index of health effect of applying the evaluation method of oral hypoglycemic agents of three regimens of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 (A group: Twelve metformin glipizide sustained-release tablets; group B: glipizide + acarbose; group C: glipizide + rosiglitazone) effect of pharmacoeconomics treatment diabetes and sensitivity analysis. Results 3 Schemes of the effective rate were 83.3%, 86.7%, 96.7%.C regimen is better than A and B. The average blood glucose decreased by one percentage point, the three program costs were 15.29 yuan, 27.29 yuan, 34.14 yuan. Conclusion 3 The therapeutic schemes were able to control the blood glucose in the ideal rang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drug by the analysis, the treatment of the twelve a double regimen of metformin hydrochloride is better than the best.

【Key words】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Cost effectiveness analysis; Cost comparison

糖尿病是世界范围最常见的流行病之一,已经成为继心血管肿瘤之后的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非传染病。我国已经成为仅次于印度的糖尿病第二大国,患者将近4000万人。人口老龄化和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我国的糖尿病患病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1]。糖尿病的病程长,治疗费用昂贵,不仅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和生命质量.也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2]。因此,在重视糖尿病的治疗和预防的同时,必须加紧对其进行卫生经济学的研究,合理分配有限医疗资源。

格列吡嗪是磺脲类代表药,其疗效稳定,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强,现正获得越来越多的应用。临床研究表明[1],格列吡嗪与多种口服降糖药合用后表现出协同降糖作用,临床疗效良好。因此,我们选用三种治疗方案(A组:格列吡嗪十二甲双胍;B组:格列吡嗪+阿卡波糖;C组格列吡嗪+罗格列酮)来进行研究,在比较临床疗效的同时,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其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为Ⅱ型糖尿病病人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1.临床资料和治疗方法

1.l 临床资料

资料来源于山东省莱芜市人民医院,共80例,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其用药前、后的空腹血糖、空腹血浆胰岛素及用药名称、剂量,时间、年龄、病程等数据完整。经统汁学处理,3种治疗方案的各项基础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l.2 治疗方案

对入选病例分成三组进行目顾性分析。A组:格列吡嗪十二甲双胍缓释片:格列吡嗪,l~2周时,qd,一次l片;3~12周.bid.一次l片;二甲双胍缓释片.1~2周时.qd.一次l片;3~12周.bid.一次l片;B组:格列吡嗪+阿卡波糖,格列吡嗪.1~2周时,qd.一次1 片;3~1 2周.bid.一次1片;阿卡波糖,bid.一次l~2片,C组:格列吡嗪+罗格列酮:格列吡嗪.1~2周时,qd.一次l片;3~12周,bid.一次l片;罗格列嗣.qd.一次l片。

l.3 疗技观察及评价指标

治疗前后均行如下检查各一次:血糖、血脂、尿微量蛋白,血肌苷、尿常规,必要时可酌情增加检查次数。治疗2、4、8周末进行血糖检查。疗效判断根据卫生部疗效制定标准”。

2.成本效果分析

2.l 成本、效果的确定

成本以人民币(元)表示,根据医疗卫生服务项目的收费价格来测算。为简化计算,本试验研究的成本只包括直接治疗成本和间接成本,略去直接非医疗成本和无形成本。为了使结果分析具有可比性,费用价格均以

2010年3月价格计算。直接治疗成本测算时剔除了用于治疗基础疾病或合并症的项目。效果采用血糖下降百分率来表示。通过计算各个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比(C/E).即单位效果所花费的医疗成本,来比较各组治疗方案的优劣。

2.2 增量分析

增量成本效果分析代表个方案的成本效果与另一个方案比较而得的结果,以最低成本为参照,其他方案与之对比而得△C/△E。这一比值越低,则表明增加一个效果单位所需的追加费用较低,该方案的实际意义就越大。

2.3 敏感度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劳动和时间价值必然相应获得提高。由此进行相应的“医疗制度改革”,使得较高药物价格的下降成为必然趋势。本实验中假设药品费用可“下降10%,再次比较三种治疗方案的C/E,

看是否对结果判断产生影响。

2.4 统计分析

应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所有的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均利用SPSS11.0分析软件进行。实验数据以x-±s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样本均数两两比较的q检验(Newman-Keuls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 病例数

80例,A组25例,B组26例,C组29例。

3.2 疗效比较

3.2.1三种治疗方案在给药2周后四个检测时间点的血糖值均有明显下降,治疗4周后,餐后血糖出现更明显下降,治疗8周后空腹血糖出现更明显下降。以卫生部糖尿病治疗有效标准判断,其12周的有效率分别为83.3%、86.7%和96.7%(见表1)。

表1 三组治疗方案有效率比较

注:与C组比较,* *P<0.01

3.3 成本-效果分析

由图l~3可见,治疗4周、8周、12周后,三组的成本效果比值,A、B、C组方案的C/E值具有显著性差异,C组>B组>A组,即A方案在单位效果所花费的成本最低。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C组的C/E值没有明显变化,而A组C/E值明显增加。本研究以成本最低的A方案为参照进行增量成本效果(△C/△E)分析。由表3~5可见,A方案为成本最低方案;B方案相对于A方案,治疗4、8周后的△C/△E为负值,治疗12周后的△C/△E远大于1,说明B方案追加成本并不能很好增加疗效;C方案相对于A方案,三个时间点的△C/△E均大于l,说明每增加1个单位效果所需追加的成本要高于A方案,即A方案要忧于C方案。以上说明,单纯从药物经济学上分析,A方案是效价比最高的方案。

图1 治疗4周后三组治疗方案成本—效果比与A组比较:* *P<0.01;与B组比较:△P<0.05,△△P<0.01.

图2 治疗8周后三组治疗方案成本—效果比与A组比较:* *P<0.01;与B组比较:△P<0.05,△△P<0.01.

图3 治疗12周后三组治疗方案成本——效果比与A组比较:* *P<0.01;与B组比较:△P<0.05,△△P<0.01.

4.讨论

格列吡嗪是新一代磺脲类口服抗糖尿病药物,具有较少刺激胰岛索分泌,较强的胰外作用,起效迅速,药效维持时间长,低血糖反应和体重增加较少。格列吡嗪由于与受体结合后分离较快,极少引起低血糖,且具有较强的胰岛外降糖作用,每日 l次的给药方案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格列吡嗪与二甲双胍、阿卡渡糖”、罗格列酮的作用机制不同,临床合用后表现出协同降糖作用,临床疗效良好。本实验选择格列吡嗪分别联合其他三种药物治疗Ⅱ型糖尿病患者,治疗12周后.空腹及餐后2h血糖均明显下降,临床疗效良好[3]。

在所选的3种治疗方案中,“格列吡嗪+罗格列酮方案(C方案)的有效率最高(96.7%),降血糖的效果也最好(治疗12周后可使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下降30~40%),这与上述文献报道相符。但其治疗费用较高(其平均直接治疗成本达400元/月以上,而A方寨为l00~150元/月),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患者来说,长期用药会造成根大的经济负担。从药物经济学上考虑,格列吡嗪+阿卡波糖方案(B方案)的疗效与格列吡嗪+二甲双胍缓释片方案(A方案)相当(A、B方案有效率分别为83.3%、86.7%,治疗12周后血糖平均下降28.5%.28.6%)。但B方案的治疗费用较高(平均直接治疗成本为210~260元/月)。C/E明显高于A方案(分别为l5.6、27.3);增量分析显示,B方案随着治疗成本增加,疗效增加不明显,甚至反而下降,因此,A方案优于B 方案[4]。

成本效果最佳的治疗方案,不一定费用最小。成本效果分析不是简单的降低成本,而是在取得最佳治疗效果的同时治疗费用达到最合理的水平。成本效果优化统一,意味着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即使费用有所增加也证明是合理的。本实验研究表明.虽然A方案的有效率和降低血糖幅度不如C方案,但也能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将血糖控制在有效范围内。因此,从药物经济学上考虑,本课题组建议,Ⅱ型糖尿病患者联合用药时优先选用A方案(格列吡嗪+二甲双胍缓释片)。药物经济学研究也常用于个体化用药,为不同的病人制定成本效果最好的方案.因为病人存在个体差异。如有些病人对普遍认为的成本效果最好的药物过敏,或是遭受未知的治疗失败等等。在A方案效果较差的情况下,可选用降糖效果最好的C方案(格列吡嗪+罗格列酮) [5]。

【参考文献】

[1]陈宝兴,唐玲,陈慧云.2型糖尿病并发症对患者治疗费用的影响评估 2003(01)

[2]唐玲,陈宝兴,陈慧云.中国城市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经济负担 2003(12)

[3]玉山江,哈丽达.常见降糖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146例临床疗效评估[J].实用糖尿病杂志,2008,5(6):36-37.

[4]孔晓东.药物经济学:概念,方法和应用[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8,2(3):45-46.

[5]赵志刚,李晔,陈旭.药物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及应用[J].中国医药导刊,2009,(2):49-50.

论文作者:崔明迪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2

标签:;  ;  ;  ;  ;  ;  ;  ;  

我院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住院日及人均医疗费用支出的比较论文_崔明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