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97株不动杆菌抗生素敏感性检测(论文文献综述)
张亚丽,张江峰[1](2021)在《河南省某医院10502株血培养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文中提出目的了解血培养分离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为临床相关感染的治疗和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河南省人民医院2013-2019年10 502株血培养阳性分离菌,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仪Phoenix 100和VITEK 2 Compact、纸片扩散法(K-B法)或E-test法对其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用Whonet 5.6软件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 502株分离菌中革兰阴性菌占55.40%(5 818株),革兰阳性菌占44.60%(4 684株)。排前五位的分离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2 676株(25.48%)、肺炎克雷伯菌1 419株(13.51%)、表皮葡萄球菌774株(7.37%)、金黄色葡萄球菌612株(5.83%)以及人葡萄球菌462株(4.4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222株,占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的36.27%。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出1 445株,占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78.49%。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在肠杆菌科中检出率为25.91%(1 136/4 384)。不动杆菌属细菌的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均大于80%,对替加环素的敏感率为95.97%。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率大于80%。结论细菌的耐药形式依然严峻,仍需加强监测,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杨资冬,程逸文,张振兴,吴昊天,王成强,陈巧玲,陈思,满初日嘎[2](2021)在《牛源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鉴定》文中指出牛源鲍曼不动杆菌属于机会性致病细菌,不仅感染动物,还可通过接触传播感染人,引起严重的医源性感染。为了预防人畜感染鲍曼不动杆菌,并为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本实验鉴定了海南省东方市某牛场病死牛致病菌,深入探究该牛场牛病死具体原因,对该患病牛肺脏组织进行采集,分离纯化致病菌株,通过16S r DNA及生化鉴定等方法确定致病菌遗传背景,同时测定该致病菌对6周龄昆明小鼠的半数致死量及其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表明:该致病菌株与鲍曼不动杆菌的同源性高达99.8%;对实验小鼠体致病力强,对半数致死量为8.89×107 CFU·mL-1;药物敏感试验表明,该菌株对羧苄青霉素、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敏感。
汤英贤,张慈,温伟洪,李玉珍,陈凌娟,徐令清[3](2021)在《广东某医院2018—2020年临床分离菌耐药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2018—2020年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化。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或全自动仪器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照CLSI2020年标准判读结果,采用whonet5.6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17 555株非重复细菌中革兰阳性菌4 604株,占26.2%;革兰阴性菌12 951株,占73.8%。金黄色葡萄球菌菌中MRSA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37.3%和74.6%,未发现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葡萄球菌株。屎肠球菌对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性均显着高于粪肠球菌,检出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屎肠球菌各一株。检出非脑膜炎肺炎链球菌394株,儿童和成人分离株各占60.2%和39.8%,儿童和成人青霉素敏感率分别为76.8%和86.2%。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检出率最高,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中产ESBL的检出率分别为46.9%和30.2%。3年间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和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分别为1.9%(144/7 780)、11.4%(171/1 506)和75.2%(1 126/1 498);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有上升趋势,其余菌种变化不大。流感嗜血杆菌2020年检出减少至5.1%(35/685)。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和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各相关部门协作采取有效措施以遏制细菌耐药。
冯春晓,郭海鹏,白光锐,徐莹,杨田田[4](2021)在《2014—2019年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老年患者临床分离菌耐药性监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2014—2019年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老年患者临床常见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和全自动仪器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2018年标准判读结果,使用WHONET 5.6软件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老年临床分离菌1096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23.22%;革兰阴性杆菌占76.78%。排名前5位的细菌为大肠埃希菌19.49%、克雷伯菌属16.04%、铜绿假单胞菌13.71%、不动杆菌属10.93%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0.6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34.1%、72.4%,MRSA和MRCNS的耐药率显着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MSSA和MSCNS),未发现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株。肠球菌属中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各占53.0%和44.5%,屎肠球菌对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显着高于粪肠球菌,有6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中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35.2%、25.7%和28.4%。肠杆菌目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高度敏感,耐药率低于10.0%。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2.4%和73.7%。结论多重耐药菌株在老年患者中的感染形势严峻,对抗感染治疗构成严重威胁,应重视细菌耐药监测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院内感染。
秦晓青[5](2021)在《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变迁及耐药的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咸宁市某三甲综合性医院在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鲍曼不动杆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情况及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为降低该菌的耐药率和预防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收集来自2017-2019年所有住院患者各类送检标本(非重复合格标本)的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药敏监测结果,并分析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特征,根据药敏结果分为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组(CRAB组)和碳青霉烯类敏感的鲍曼不动杆菌组(CSAB组),分析两组在标本及科室来源的分布情况。2.收集来自2017-2019年所有感染鲍曼不动杆菌住院患者各类送检标本(非重复合格标本)的药敏监测结果,并分析鲍曼不动杆菌对各类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变化。3.通过查询HIS电子病历数据库,统计2017-2019年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的基本信息。对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确定感染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1.从2017至2019年,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率最低但CRAB的检出率最高。标本来源主要是痰液,CRAB组和CSAB组的标本来源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菌分布的科室较广泛,且CRAB组分布在神经外科和重症医学科的数量明显较CSAB组多(P<0.05)。2.从2017至2019年,鲍曼不动杆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无明显变化趋势,且耐药率都较高。鲍曼不动杆菌对哌拉西林、复方新诺明、米诺环素及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仅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米诺环素的耐药性较低,耐药率不超过30%。3.单因素分析CRAB感染与患者年龄(≥70岁)、住院时长(≥14天)、应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抗菌药联用(≥3种)、低蛋白血症、严重创伤、气管切开/插管、动静脉置管、有创机械通气与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有关联(P<0.05)。因此将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一步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住院时长、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抗菌药物联用、低蛋白血症及有创机械通气是CRAB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且OR>1)。结论:常见耐药菌的检出率具有一定的差异,其中CRAB的检出率最高。该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且对哌拉西林、复方新诺明、米诺环素及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呈现上升的趋势。为防止耐药率不断上升,临床需继续积极监测细菌的耐药率,以便为合理用药及政策制定等提供数据支持。分析结果显示CRAB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较多,包括:年龄较大、住院时间较长、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抗菌药联用种类较多、低蛋白血症及有创机械通气。因此还需加强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相关影响因素的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不必要的感染因素。
马剑钢[6](2021)在《动物源携带tet(X3)/tet(X4)基因的细菌耐药性及传播特性研究》文中认为携带tet(X)基因变体的质粒的流行,将对临床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Enterobacteriaceae,CRE)的治疗带来威胁,也给畜禽养殖治疗药物的选择加大了难度。tet(X3)和tet(X4)基因是近两年发现可通过质粒介导细菌对替加环素产生高水平耐药性,同时也可以对四环素及其它四环素类衍生物产生高水平耐药。尽管替加环素未在兽医临床上应用,但已在多地区猪、鸡、牛等多种动物源细菌中鉴定出tet(X3)/tet(X4)基因,其产生机制及流行趋势尚不清楚。明确携带tet(X3)/tet(X4)基因细菌在各地区中的流行及耐药趋势,阐明耐药基因的传播机制对临床用药和防范耐药基因的传播具有指导意义。本研究从陕西、宁夏、山西、四川、青海等8省市采集猪、羊和朱鹮粪便样品共计1362份,分离替加环素耐药菌,对tet(X3)/tet(X4)基因的分布进行了调查,同时对分离到的tet(X3)/tet(X4)基因阳性菌株进行药敏试验,了解这些菌株对其他类别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对部分菌株进行全基因测序分析,分析tet(X3)/tet(X4)基因阳性菌株的遗传多态性以及基因定位情况,对不同菌种中tet(X3)/tet(X4)基因的核心结构进行分析;最后通过接合实验、适应性代价及基因稳定性试验研究tet(X3)/tet(X4)基因的传播特性。具体研究如下:1.将采集的1362份样品通过替加环素抗性琼脂培养基筛选耐药菌,建立多重PCR检测方法对分离到的耐药菌进行tet(X3)/tet(X4)基因的检测,并进行风险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仅在猪源样品中分离到218株替加环素耐药菌,各地区的分离率分别为宁夏56%(14/25)、广西54.9%(112/204)、陕西51.33%(58/113)、山西26.67%(4/15)和四川8.73%(11/126),包括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和多种不动杆菌属细菌;风险因素分析不同地区和不同规模养殖场的耐药菌阳性率差异显着。本研究发现宁夏、广西和陕西的猪场中广泛存在携带tet(X3)/tet(X4)基因的细菌。2.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对分离到的203株携带tet(X3)/tet(X4)基因的菌株进行了14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并对药敏结果进行差异分析。结果显示携带tet(X3)/tet(X4)基因的菌株均对四环素、多西环素和替加环素表现出高度耐药,对氟苯尼考和磺胺异恶唑共同耐药性分别为100%和99.51%,对氨苄西林(91.63%)、复方阿莫西林(79.31%)和恩诺沙星(73.99%)耐药严重,多重耐药性严重;所有菌株均对美罗培南和多粘菌素敏感;不同地区之间菌株对头孢噻呋、头孢他啶、亚胺培南、庆大霉素和恩诺沙星的耐药性差异较大。本研究发现携带tet(X3)/tet(X4)基因的菌株多重耐药性严重,氟苯尼考、磺胺异恶唑和氨苄西林是耐药性最严重的抗生素。3.为了获得携带tet(X3)/tet(X4)基因的菌株基因组信息和质粒谱信息,通过二代全基因测序、脉冲场凝胶电泳以及Southern blot印记杂交对部分菌株进行遗传特性分析。结果显示大肠杆菌未发现明显的克隆传播,91.02%的大肠杆菌菌株中tet(X4)基因位于其质粒DNA上,并且这些菌株中多携带Inc X1型复制子的质粒;肺炎克雷伯菌存在一定克隆传播,ST727型最多(占84.62%),但tet(X4)基因均位于质粒上;多种不动杆菌携带的tet(X3)基因位于质粒上,主要通过质粒传播耐药基因。本研究发现质粒是传播tet(X3)/tet(X4)基因的重要因素,其中Inc X1型质粒是大肠杆菌间传播tet(X4)基因的主要原因。4.为进一步获得不同菌种中携带tet(X3)/tet(X4)基因的基因组精细结构信息,通过三代全基因测序对携带tet(X3)/tet(X4)基因的不同菌种进行全基因组测序,比较质粒信息以及核心遗传结构。结果显示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中携带的质粒骨架结构相似,由Inc HI1型质粒介导。Towneri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towneri)中携带tet(X3)基因的质粒与肠杆菌科细菌中携带tet(X4)的质粒无相关性。Indicus不动杆菌(A.indicus)携带的tet(X4)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并且有串联排列的17个拷贝。插入元件IS26和ISCR2与tet(X3)/tet(X4)基因的转移存在相关性,tet(X3)的核心遗传结构为?ISCR2-IS26-Lys R-aph(3’)-Ia-IS26-xer D-tet(X3)-resolvase-hp-ISCR2,tet(X4)的核心遗传结构为abh-tet(X4)-ISCR2和ISCR2-abhtet(X4)-ISCR2。5.对携带tet(X3)/tet(X4)基因的菌株进行接合实验,以大肠杆菌26R 793为接合受体研究野生菌株中质粒的转移能力;通过分子克隆获得表达tet(X3)/tet(X4)基因的大肠杆菌DH10β-tet(X3)和DH10β-tet(X4),比较菌株的生长速率;此外还通过对tet(X4)基因不同拷贝数的菌株进行传代培养,研究其多拷贝形成机制。结果显示57.14%的大肠杆菌和50%阴沟肠杆菌可通过接合转移将携带tet(X4)基因的质粒传递到受体菌中,同时将多种耐药性共同传递给受体菌;比较大肠杆菌DH10β、DH10β-tet(X3)和DH10β-tet(X4)的生长曲线并未表现出明显的适应性代价;对不同拷贝tet(X4)基因的菌株传代结果显示替加环素对多拷贝的形成和维持具有重要作用,菌株通过插入元件ISCR2进行滚环复制形成串联重复基因,能一定程度上提高菌株对替加环素的耐药值。本研究证实大肠杆菌主要通过质粒进行tet(X4)基因的传递,其中插入序列ISCR2基因可介导串联重复tet(X4)基因的产生。虽然医院临床上还很少检测到携带tet(X)变体的细菌,但已在多省市的动物中发现,且多数细菌可通过接合转移的形式水平传播tet(X)基因变体。不仅会造成tet(X)变体在动物中广泛传播,限制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应用,还可能在未来某种压力作用下从动物源细菌大量传播到人源细菌中,对CRE感染病人的治疗造成威胁。本研究调查了多省市动物源细菌中tet(X3)/tet(X4)基因的流行现状,并对tet(X3)/tet(X4)基因的遗传环境进行了分析,初步阐明替加环素耐药菌株的流行规律以及tet(X3)/tet(X4)基因的传播特性,为替加环素耐药菌的有效防控提供相关数据支持。
王佳佳[7](2021)在《葛根芩连汤干预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课题研究通过收集临床湿热泻患儿的粪便样本,以耐药性大肠埃希菌为研究对象,运用药敏检测方法分析儿童粪便源性大肠埃希菌的抗生素耐药谱。应用中医经典方剂葛根芩连汤,主要针对群体感应系统(quorum sensing,QS)及生物膜(bacterial biofilm,BBF),分析葛根芩连汤对耐药性大肠埃希菌生物膜的干预作用及生物膜与细菌群体感应系统的相关性,在分子水平阐释葛根芩连汤对耐药性大肠埃希菌的作用机制。方法:1.耐药性大肠埃希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检测儿童粪便源性大肠埃希菌的分离、纯化、鉴定及耐药谱检测,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最小杀菌浓度(MBC)测定,革兰氏染色(快速法)。2.耐药性大肠埃希菌生物膜(BBF)的形态学观察结晶紫染色法筛选强成膜菌株,应用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刀豆蛋白A(FITC-Con A)和碘化吡啶(PI)荧光染色,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观察的实验方法,镜下观察葛根芩连汤对儿童粪便源性耐药性大肠埃希菌生物膜形成的形态学改变。3.葛根芩连汤对耐药性大肠埃希菌群体感应系统(QS)的影响运用实时定量荧光PCR(RT-PCR)分析葛根芩连汤对儿童粪便源性耐药性大肠埃希菌生物膜的作用是否与群体感应系统相关。结果:1.对儿童粪便源性大肠埃希菌分离株进行了包含氨基糖苷类、碳青霉烯类、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喹诺酮类和四环素类等11大类共计21种抗生素敏感性检测。分离菌株对21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为6%~86%,多药耐药菌菌株比例高达88%。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耐药率为56.5%(CAZ%18%,CZ%74%,FEP%66%,CTX%68%)、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率约为46.7%(CIP%44%,LVX%46%,MXF%50%)。分离菌株对阿米卡星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较低(0%和8%)。头孢唑林、头孢吡肟和氨苄西林对ESBL表型大肠埃希菌的MIC最高值均为>16μg/ml、头孢噻肟对ESBL表型大肠埃希菌的MIC最高值为>32μg/ml、庆大霉素、四环素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对ESBL表型大肠埃希菌的MIC最高值均为>8μg/ml,甲氧苄啶/磺胺甲基异恶唑对ESBL表型大肠埃希菌的MIC最高值为>32μg/ml、环丙沙星和莫西沙星的MIC最高值分别为>2μg/ml和>4μg/ml,粘菌素MIC最高值为1μg/ml,均呈现高水平耐药。2.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镜下观察儿童粪便源性耐药性大肠埃希菌生物膜的形态学改变,药物作用48小时绿色荧光逐渐增强增多,红色信号开始有小团聚集,表示生物膜已逐步增多,并比较稳定。临床分离耐药性大肠埃希菌经不同浓度黄连、黄芩处理后均粘附力降低,菌体形态发生改变。3.临床分离菌株菌经1/4MIC(400μg/m)的黄芩作用后,hflX、LuxS、motA、pfS、sdiA共5个基因的mRNA表达量下调。结合共聚焦显微镜镜下观察及RT-PCR的结果,1/4MIC(400μg/ml)黄芩是抑制生物膜的最适浓度。菌株经1/4MIC(400μg/ml)黄连作用后,pfS、motA、hfl A共3个基因的mRNA表达量均下调,fitsQ、hflX、omp A、sdiA共4个基因的表达则出现不同程度的上调。1/8MIC(200μg/ml)黄芩、黄连作用后,基因mRNA表达量均上调。但是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1/8MIC(200μg/ml)的黄芩、黄连对于生物膜的形成均具有抑制作用。结论:1.临床分离鉴定大肠埃希菌显示多药耐药菌菌株比例高。其中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56.5%和46.7%,儿童抗生素耐药严峻。2.黄连、黄芩对儿童粪便源性耐药性大肠埃希菌的生物膜形成具有抑制作用,相同浓度情况下,对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黄芩强于黄连,相同药物情况下,对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药物浓度更大,其作用越强。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RT-PCR,其中1/4MIC(400μg/ml)黄芩为生物膜形成的最佳抑制浓度。3.1/4MIC(400μg/ml)黄芩抑制耐药性大肠埃希菌的生物膜形成,其机制是通过下调hflX、LuxS、motA、pfS、sdiA共5个基因的mRNA表达量,抑制LuxS/AI-2介导的种间QS系统的AI-2信号分子的合成阶段。1/4MIC(400μg/ml)黄连抑制耐药性大肠埃希菌的生物膜形成,其机制是抑制了与大肠埃希菌鞭毛驱动紧密相连的双组分系统qse BC,进而AI-2生成减少。1/8MIC(200μg/ml)黄芩、黄连作用后,基因mRNA表达量均上调,但是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1/8MIC(200μg/ml)的黄芩、黄连对于生物膜的形成均具有抑制作用,经RT-PCR后考虑可能与其他机制相关,后续可从其它角度研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朱瑞奇[8](2021)在《猪源大肠埃希菌替加环素耐药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替加环素是新一代四环素类衍生物,具有超广谱的优点,并能克服传统四环素类药物的耐药机制,常被作为最后一道防线药物应用于临床。但近年来替加环素耐药性的报道越来越多,包括ICU常见细菌,这引起了科学家们的重视。大肠埃希菌作为6大致死性微生物之一,也已经被报道出对多种类型的抗菌药耐药。替加环素虽未应用于兽医临床,但对来源于畜牧行业的大肠埃希菌替加环素耐药菌株耐药机制进行研究,对了解替加环素与其他抗菌药之间的交叉耐药性,防范重大的人畜共患疾病和指导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采用分离于未使用过替加环素的环境中分离出的兽医临床猪源性大肠埃希菌替加环素耐药的菌株,探究其耐药机制掌握耐药趋势,找出菌株对替加环素产生耐药的诱因及其机制,为医学和兽医学充分认识替加环素非接触性耐药与其他耐药的相关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为临床如何更加安全,应用抗菌药物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依据。1、耐药菌对替加环素耐药机制的初探将试验室2007-2008年从重庆周边地区采集分离的未接触替加环素的猪源性大肠埃希菌对替加环素耐药的菌株作为受试菌株。通过菌株对替加环素耐药机制的分析,检测acrB、acrF、rpsJ、tet(B)、oqxA、tet(X4)及tet(M)基因的转录量,选取合适的外排泵抑制剂,联合替加环素,测定耐药菌株的MIC。绘制不同浓度联合外排泵抑制剂对耐药菌株的影响与时间的关系曲线。采取结合位点rpsJ si RNA干扰试验,用吸光度测定耐药菌株在替加环素亚抑菌的浓度下的存活率。结果:外排泵acrF及结合位点rpsJ基因转录量差异显着。外排泵抑制剂试验显示耐药菌株MIC下降,在1/2MIC替加环素浓度下联合外排泵抑制剂效果明显。结合位点rpsJ siRNA干扰试验部分时间OD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性显着。结论:外排泵acrF及结合位点rpsJ共同介导大肠埃希菌对替加环素的耐药。2、人工体外诱导替加环素耐药菌株以大肠杆菌质控菌ATCC2599和临床分离替加环素敏感菌73-2做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多步1/2MIC方法用亚抑菌浓度的恩诺沙星,多西环素,苯扎溴铵为起点对质控菌株ATCC2599和临床分离替加环素敏感菌73-2进行体外人工诱导,最终得到稳定性替加环素耐药菌株。通过体外抑菌试验测定质控菌ATCC25922和临床分离替加环素敏感菌株73-2人工体外诱导常见抗菌药耐药谱包括替加环素,对受试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变化情况。结果:由多西环素成功诱导的质控菌株对替加环素产生耐药,诱导后的菌株替加环素MIC与质控菌相比增加256倍,临床分离替加环素敏感菌株经多西环素诱导成功对替加环素产生耐药,耐药菌株与诱导前后相比MIC增加256倍。结论:替加环素耐药菌株的产生并不需要直接接触,它们可能同过其他途径产生突变,与其药物具有共同的耐药机制,从而表现出于同类或它类抗菌药交叉耐药。3、体外诱导菌株的耐药机制研究检测诱导菌株A(DOX)及73-2(DOX)的acrB、acrF、rpsJ、tet(X4)诱导后基因表达量的变化以及细菌结合位点rpsJ诱导前后的变异情况,并观察CCCP联合替加环素对耐药菌株的影响。结果:外排泵抑制剂试验显示耐药菌株MIC下降,在1/2MIC替加环素浓度下联合外排泵抑制剂效果明显。外排泵acrF及结合位点rpsJ基因转录量差异显着,人工诱导的临床分离替加环素敏感菌株,主要还发现了tet(X4)存在。结论:人工通过多西环素诱导的质控菌株由外排泵acrF及结合位点rpsJ共同介导大肠埃希菌对替加环素的耐药,人工诱导的临床分离替加环素敏感菌株,主要还有tet(X4)共同介导。
高倩倩[9](2021)在《酸枣果提取物的抗菌增敏作用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重要的野生果木和药用植物资源库中,酸枣(Ziziphus jujuba Mill.var.spinosa(Bunge)Hu ex H.F.Chow)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重大的开发利用潜力。酸枣果中活性分具有镇定催眠、抗肿瘤、抗菌、抗氧化、细胞免疫等多种生物学功能。我们先前的研究发现酸枣果经氯仿浸提后的提取物具有抗菌增敏活性,并经活性追踪的柱层析分离纯化进一步得到活性提取物Fr.2a,发现Fr.2a与多种抗生素联用显示出广泛的协同抗菌作用。经GC-MS初步分析显示,Fr.2a由15种化合物组成[1]。本研究对这15种化合物进行抗菌增敏活性的筛选并探究其作用机制。在Fr.2a的基础上,本研究还利用硅胶柱层析对酸枣果氯仿提取物中其他极性范围的活性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得到精制物Fr.B。对精制物Fr.B进行组成成分分析、抗菌增敏活性分析和抗菌增敏机制的研究,并将精制物Fr.B制备成软膏,从体内和体外评价该软膏对抗生素的增敏效果。该研究为克服抗生素的耐药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实验结果如下:1.对Fr.2a中的化合物进行活性筛选,其中化合物1,1-二氯甲醚和1,3-二氯丙醇均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但不具有增敏活性;而化合物油酸酰胺单独使用不具有抗菌活性,但是与氨苄青霉素(Amp)联合使用时可显着增强其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制作用,探究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油酸酰胺并不是通过干扰生物被膜的形成或者抑制β-内酰胺酶的活性和表达来增强Amp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活性的。2.本研究还利用硅胶柱层析结合活性追踪对酸枣氯仿提取物中其他极性范围的活性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将分离得到Fr.B确定为抗菌增敏活性精制物,对Fr.B组分经过GC-MS、红外色谱、核磁氢谱分析,其主要成分有:30.07%反油酸、24.08%油酸、11.54%顺-10-十六碳烯醇、10.54%棕榈酸、3.97%1-二十四烯、2.89%岩芹酸、2.12%顺-11-十八碳烯酸、2.08%反-13-十八碳烯酸、2.06%顺,顺-13,16二十二碳二烯酸、1.96%二十五烷、1.36%亚油酸、1.08%亚油酸甲酯、1.07%顺-11-二十碳烯酸、1.05%芥酸、0.98%顺-13-十八碳烯醛、0.85%反-9-十八碳烯酸甲酯、0.64%顺-11二十烯酸、0.32%顺-9-十四碳烯-1-醇乙酸酯、0.32%顺,顺-9,12-十六碳二烯酸、0.12%1-棕榈酸单甘油酯、0.07%1-十三烯、0.05%13-甲基十四烷酸甲酯、0.05%己酸、0.03%2-氨基丁酸和0.02%庚酸等。3.对精制物Fr.B进行抗菌增敏活性研究,结果显示Fr.B与多种抗生素联用时显示出广泛的协同抗菌作用,并可与抗生素联用抑制MRSA和白色念珠菌的生长。而Fr.B的抗菌增敏机制是通过改变细胞的通透性从而增强抗生素对细菌抗菌作用。4.以Fr.B以及1%Em为主要原料制备软膏(命名为抗霸)。通过测定不同处理下小鼠伤口直径以及伤口处菌落情况,来测定抗霸软膏的治疗效果。相比红霉素软膏,抗霸软膏对由MRSA引发的伤口感染有更好的治疗效果,暗示其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本研究将为解决抗生素耐药提供理论依据,为新型抗菌增敏剂的开发奠定基础,同时拓展酸枣果功能成分在治疗伤口感染方面的应用。
周永林[10](2021)在《齐墩果酸抑制β-内酰胺酶和细菌性溶血素活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抗菌药物在畜牧养殖过程中的广泛应用与细菌耐药性形成已成恶性循环,同时诱导和加速多种耐药菌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出现和流行,导致抗生素治疗日趋无效。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兽医临床上重要的病原菌,可导致乳房炎和肺炎等多种疾病,严重威胁畜禽养殖业的发展。金黄色葡萄球菌可通过分泌β-内酰胺酶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抗性,舒巴坦等竞争性酶抑制剂对B类金属β-内酰胺酶抑制作用差,而MRSA如USA300携带多种金属β-内酰胺酶,这使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防控难度加大。此外,在NDM-1耐药酶未报道之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一直被用于治疗临床上严重耐药肠杆菌的感染。然而,随着NDMs和KPCs等碳青霉烯酶的出现和广泛传播,导致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碳青霉烯酶阳性菌感染后治疗无效。而且临床上已经出现同时携带ndm和mcr基因的大肠杆菌等革兰氏阴性菌。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研发广谱β-内酰胺酶抑制剂协同抗菌药物以控制携带β-内酰胺酶耐药菌尤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细菌性溶血素是细菌在致病过程中所分泌的一类重要毒力蛋白,常见的细菌性溶血素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Hla,李斯特菌溶血素LLO、肺炎链球菌溶血素PLY和猪链球菌溶血素SLY等。细菌性溶血素可裂解组织细胞和协助细菌逃避机体免疫攻击和获取营养,在细菌感染建立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敲除菌株在细菌性肺炎、乳房炎和肾炎等模型中毒力显着减弱,甚至缺失。因此,以细菌性溶血素为药物靶点进行抑制剂筛选是抑制细菌致病性的一种有效策略。综上,筛选获得一种可同时抑制耐药酶和毒力因子的天然化合物,这将可能极大的提高耐药致病菌感染的治疗效果,同时减少开发药物的成本。本研究最初的目标是通过酶活性抑制试验从天然化合物中筛选出一种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的β-内酰胺酶活性的抑制剂。经筛选发现,齐墩果酸可显着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的β-内酰胺酶的水解活性,同时对主要碳青霉烯酶如NDM-1、KPC-2和VIM-1也有显着的抑制作用,而对头孢菌素酶Amp C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抑制作用不显着。此外,加入不同金属离子进行酶活性抑制试验发现,齐墩果酸仅在锌离子存在的缓冲液中对NDM-1的抑制作用受到影响,在其它金属离子存在的缓冲液中无显着影响,提示齐墩果酸并非特异性金属离子螯合剂。本研究进一步通过棋盘法最小抑菌浓度试验、生长曲线试验、时间-杀菌曲线试验和细菌染色试验等验证了齐墩果酸及其类似物可显着增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β-内酰胺酶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碳青霉烯酶阳性肠杆菌的抗菌作用(FIC≤0.33±0.07),而舒巴坦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显着的协同效果,而与美罗培南联合对NDM-1阳性大肠杆菌无显着的协同效果。齐墩果酸在远大于32μg/m L浓度条件下对受试菌株的生长无显着影响。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齐墩果酸单独使用不会诱导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USA300和NDM-1阳性大肠杆菌ZJ487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USA300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压力下可产生严重的耐药性。为确定齐墩果酸联合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体内协同效果,本研究建立了小鼠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肺炎模型,通过小鼠存活率、肺组织菌落定殖、肺组织β-内酰胺酶活性检测、靶器官病理变化和炎症反应等指标评价齐墩果酸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体内协同效果。与单独青霉素G钠治疗相比,齐墩果酸联合青霉素G钠治疗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的存活率提高50.0%,而舒巴坦联合青霉素G钠治疗后的存活率提高37.5%,略差于齐墩果酸联合组。此外,单独齐墩果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这提示齐墩果酸在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过程还具有其它药理学作用,我们推测其可能抑制了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相关毒力因子。为验证上述推测,本研究通过溶血试验和细胞保护试验等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齐墩果酸及其类似物在4μg/m L浓度条件下可显着抑制多种不同的细菌性溶血素的溶红细胞活性,齐墩果酸可显着降低MH-S细胞和A549细胞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Hla介导的损伤。这一结果进一步证实了齐墩果酸单独使用可降低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性从而发挥保护作用。本研究通过酶活性抑制试验、溶血试验、荧光定量PCR试验、蛋白免疫印迹试验、分子动力学模拟、氨基酸定点突变和荧光淬灭等试验确定了齐墩果酸不影响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的β-内酰胺酶和金属β-内酰胺酶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Hla蛋白的分泌和表达,而是与NDM-1蛋白和Hla蛋白通过范德华力直接结合发挥抑制作用。进一步通过对突变子蛋白进行酶活性抑制试验、溶血试验和突变子菌株最小抑菌浓度检测试验确证了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的可靠性。综上所述,作为β-内酰胺酶和细菌性溶血素双靶标抑制剂,齐墩果酸可显着降低由细菌性溶血素对机体造成的损伤和显着恢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体内外抗菌活性。为基于抑制细菌致病性和耐药性的双靶标抗耐药致病菌感染新药研发奠定了良好的前期试验基础和提供了先导化合物。
二、97株不动杆菌抗生素敏感性检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97株不动杆菌抗生素敏感性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1)河南省某医院10502株血培养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菌株 |
1.2 仪器与试剂 |
1.3 方法 |
1.3.1 鉴定和药敏试验 |
1.3.1. 1 Phoenix 100系统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 |
1.3.1. 2 VITEK 2 Compact系统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 |
1.3.1. 3 纸片扩散法(K-B法) |
1.3.2 质控菌株 |
1.3.3 药敏结果判断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菌株分布 |
2.2 分离菌株的年度变迁 |
2.3 不同属细菌的药敏结果 |
2.3.1 葡萄球菌属 |
2.3.2 肠球菌属 |
2.3.3 链球菌属 |
2.3.4 肠杆菌科 |
2.3.5 非发酵菌 |
3 讨论 |
(3)广东某医院2018—2020年临床分离菌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菌株来源 |
1.1.2 培养基 |
1.1.3 药敏 |
1.1.4 仪器 |
1.2 方法 |
1.2.1 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 |
1.2.2 β内酰胺酶检测 |
1.2.3 特殊耐药菌株定义 |
1.2.4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细菌种类及分布 |
2.2 革兰阳性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和敏感率 |
2.2.1 葡萄球菌属 |
2.2.2 肠球菌属 |
2.2.3 链球菌属 |
2.3 革兰阴性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和耐药率 |
2.3.1 肠杆菌科细菌 |
2.3.2 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 |
3 讨论 |
(4)2014—2019年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老年患者临床分离菌耐药性监测(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菌株来源 |
1.1.2 试剂 |
1.2 方法 |
1.2.1 细菌鉴定 |
1.2.2 药敏试验 |
1.2.3 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VRE) |
1.2.4 青霉素不敏感的肺炎链球菌 |
1.2.5 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肠杆菌目细菌(CRE) |
1.2.6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标本来源和细菌分布 |
2.2 革兰阳性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
2.2.1 葡萄球菌属 |
2.2.2 肠球菌属 |
2.2.3 链球菌属 |
2.3 革兰阴性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
2.3.1 肠杆菌目 |
2.3.2 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 |
3 讨论 |
(5)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变迁及耐药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来源 |
2 研究对象 |
3 数据分析 |
结果 |
1 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特征 |
1.1 常见细菌的分离及多重耐药菌的检出情况 |
1.2 鲍曼不动杆菌的标本分布 |
1.3 鲍曼不动杆菌在各科室的分布 |
2 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变迁 |
2.1 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变化 |
3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 CRAB感染的单因素分析 |
3.2 CRAB感染的多因素分析 |
讨论 |
1 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特征 |
1.1 常见多重耐药菌的检出情况 |
1.2 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特征 |
2 鲍曼不动杆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 |
2.1 β-内酰胺类抗菌药 |
2.2 氨基糖苷类抗菌药 |
2.3 喹诺酮类抗菌药 |
2.4 磺胺类抗菌药 |
2.5 四环素类抗菌药 |
2.6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 |
3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 患者自身因素 |
3.2 药物因素 |
3.3 侵入性操作 |
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新型药物在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中的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动物源携带tet(X3)/tet(X4)基因的细菌耐药性及传播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四环素类抗生素及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
1.1 四环素类抗生素概述 |
1.2 四环素类抗生素抗菌机制 |
1.3 替加环素抗菌谱 |
1.4 细菌对替加环素的耐药机制 |
1.5 tet(X)基因家族的发现 |
1.6 tet(X)基因家族的流行现状 |
1.7 tet(X3)/tet(X4)基因的遗传环境 |
1.8 研究意义和目的 |
试验研究 |
第二章 动物源tet(X3)/tet(X4)基因阳性细菌的分离鉴定 |
2.1 实验材料 |
2.1.1 样品及菌株 |
2.1.2 试剂耗材 |
2.1.3 仪器设备 |
2.1.4 试剂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样品采集 |
2.2.2 耐药菌的分离保存 |
2.2.3 多重PCR方法建立及应用 |
2.2.4 菌种鉴定 |
2.2.5 数据分析 |
2.3 结果 |
2.3.1 各地区样品耐药菌的分离鉴定 |
2.3.2 PCR检测方法建立及应用 |
2.3.3 tet(X3)和tet(X4)基因的分布 |
2.3.4 风险因素统计分析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携带tet(X3)/tet(X4)基因菌株的耐药性分析 |
3.1 实验材料 |
3.1.1 菌株 |
3.1.2 试剂耗材 |
3.2 研究方法 |
3.2.1 菌株复苏 |
3.2.2 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 |
3.2.3 数据分析 |
3.3 结果 |
3.3.1 四环素类抗生素MIC分布 |
3.3.2 其他抗生素体外药敏结果 |
3.3.3 多重耐药情况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携带tet(X3)/tet(X4)基因菌株遗传多态性和基因定位 |
4.1 实验材料 |
4.1.1 菌株 |
4.1.2 试剂耗材 |
4.1.3 仪器设备 |
4.1.4 试剂配制 |
4.2 研究方法 |
4.2.1 基因组和质粒DNA提取 |
4.2.2 二代全基因测序 |
4.2.3 生物信息学分析 |
4.2.4 脉冲场凝胶电泳(S1-PFGE) |
4.2.5 Southern blot印记杂交 |
4.3 结果 |
4.3.1 MLST分型 |
4.3.2 不同菌种耐药基因谱 |
4.3.3 质粒谱和基因定位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携带tet(X3)/tet(X4)基因菌株的比较基因组分析 |
5.1 实验材料 |
5.1.1 菌株 |
5.1.2 试剂耗材 |
5.1.3 仪器设备 |
5.1.4 试剂配制 |
5.2 研究方法 |
5.2.1 基因组DNA提取 |
5.2.2 全基因测序 |
5.2.3 生物信息学分析 |
5.2.4 反向PCR |
5.3 结果 |
5.3.1 携带tet(X4)基因大肠杆菌基因组分析 |
5.3.2 携带tet(X3)/tet(X4)基因不动杆菌基因组分析 |
5.3.3 携带tet(X4)基因肺炎克雷伯菌基因组分析 |
5.3.4 携带tet(X4)基因阴沟肠杆菌基因组分析 |
5.3.5 菌种间tet(X3)/tet(X4)核心基因比较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tet(X3)/tet(X4)基因传播特性研究 |
6.1 实验材料 |
6.1.1 菌株 |
6.1.2 试剂耗材 |
6.1.3 仪器设备 |
6.1.4 试剂配制 |
6.2 研究方法 |
6.2.1 接合转移实验 |
6.2.2 适应性代价 |
6.2.3 传代突变 |
6.2.4 绝对定量 |
6.3 结果 |
6.3.1 接合转移结果 |
6.3.2 生长曲线 |
6.3.3 传代菌株稳定性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葛根芩连汤干预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大肠埃希菌耐药现状 |
2 大肠埃希菌耐药机制 |
3 葛根芩连汤的研究进展 |
4 其他中药缓解细菌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
5 小结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一、耐药性大肠埃希菌分离鉴定及药敏检测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菌株 |
1.2 实验药物 |
2 实验试剂与器械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器械 |
3 实验方法 |
3.1 样本采集 |
3.2 样品的处理保存 |
3.3 耐药性大肠埃希菌的分离 |
3.4 革兰氏染色(快速法) |
3.5 生化鉴定及药敏检测 |
3.6 药物的配备 |
3.7 微量肉汤稀释法改良法测定MIC、MBC |
4 实验结果 |
4.1 患儿基本信息 |
4.2 耐药性大肠埃希菌分离结果 |
4.3 革兰氏染色(快速法)结果 |
4.4 药敏检测结果 |
4.5 MIC、MBC 测定的结果 |
5.小结 |
二、葛根芩连汤干预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的作用机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大肠埃希菌的培养 |
2.2 生长曲线的绘制 |
2.3 结晶紫染色法筛选强成膜菌株 |
2.4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观察 |
2.5 中药对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表达及QS的影响 |
3 统计方法 |
4 实验结果 |
4.1 生长曲线的绘制 |
4.2 强成膜菌株的筛选 |
4.3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CM)观察 |
4.4 RT-PCR(荧光实时定量PCR) |
5 小结 |
第三章 讨论与分析 |
第四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原晓风教授辨证治疗儿科疾病学术经验粹集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8)猪源大肠埃希菌替加环素耐药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替加环素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
1.2 替加环素耐药机制 |
1.3 四环素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
第2章 引言 |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2 研究范围和内容 |
第3章 临床分离替加环素耐药菌耐药机制初探 |
3.1 替加环素常见耐药基因转录量的测定 |
3.2 替加环素耐药菌株外排耐药机制的验证 |
3.3 替加环素耐药菌株rpsJ基因结合位点的验证 |
第4章 人工体外诱导替加环素耐药菌株 |
4.1 人工诱导替加环素耐药菌株 |
4.2 分析讨论 |
第5章 体外诱导菌株耐药分子机制的研究 |
5.1 替加环素相关耐药基因转录量的测定 |
5.2 替加环素联合CCCP对诱导菌株的时间杀菌曲线 |
5.3 诱导菌株结合位点基因突变检测 |
5.4 分析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研究生在读期间参与的课题 |
(9)酸枣果提取物的抗菌增敏作用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酸枣概述 |
1.1.1 酸枣的简介 |
1.1.2 酸枣的分布 |
1.1.3 酸枣的功效 |
1.2 植物源抗菌增敏物质研究现状 |
1.2.1 植物源抗菌增敏物质概述 |
1.2.2 植物源抗菌增敏活性化合物分类 |
1.3 植物源活性提取物对MRSA菌株引起感染的治疗研究现状 |
1.3.1 MRSA菌株的概述 |
1.3.2 治疗由MRSA菌株引起感染的传统疗法 |
1.3.3 植物源活性提取物用于治疗MRSA菌株现状 |
1.4 植物源活性物质作为药物用于治疗皮肤伤口感染的研究现状 |
1.5 酸枣果抗菌增敏活性成分研究现状 |
1.6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6.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酸枣果抗菌增敏精提物Fr.2a中活性成分的鉴定 |
2.1 材料 |
2.1.1 菌株 |
2.1.2 仪器与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菌液的制备 |
2.2.2 培养基的制备 |
2.2.3 样品的制备 |
2.2.4 抑菌圈直径测定 |
2.2.5 MIC读取、FIC测定 |
2.2.6 生物被膜影响实验 |
2.2.7 所需的菌株、载体和引物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抑菌圈直径的测定 |
2.3.2 1,1-二氯甲醚与1,3-二氯丙醇抗菌增敏活性测定 |
2.3.3 其他化合物抗菌增敏活性测定 |
2.3.4 油酸酰胺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影响 |
2.3.5 油酸酰胺对铜绿假单胞菌抗性基因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酸枣果抗菌增敏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
3.1 材料 |
3.1.1 样品 |
3.1.2 仪器与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酸枣果抗菌增敏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及鉴定方法 |
3.2.2 氯仿提取物分离过程中各组分的活性评价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以抗菌增敏活性为导向的酸枣果氯仿提取物的分离纯化 |
3.3.2 Fr.B组分的GC-MS、核磁氢谱、红外光谱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酸枣果抗菌增敏精制物Fr.B的活性评价及其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 |
4.1 材料 |
4.1.1 样品 |
4.1.2 仪器与试剂 |
4.1.3 菌株 |
4.2 实验方法 |
4.2.1 培养基的配制 |
4.2.2 广谱抗菌增敏活性研究 |
4.2.3 时间杀伤曲线 |
4.2.4 Fr.B对 MRSA菌株细胞壁通透性的影响 |
4.2.5 Fr.B对 MRSA菌株培养液中电导率和核酸大分子含量的影响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Fr.B的广谱抗菌增敏活性研究 |
4.3.2 Fr.B与抗生素联合使用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
4.3.3 Fr.B对 MRSA菌株细胞壁通透性的影响 |
4.3.4 Fr.B对 MRSA菌株细胞膜通透性和完整性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精制物Fr.B的抗菌软膏制备及其活性评价 |
5.1 材料 |
5.1.1 样品 |
5.1.2 仪器与试剂 |
5.1.3 动物 |
5.1.4 菌株 |
5.2 实验方法 |
5.2.1 培养基的配制 |
5.2.2 筛选红霉素+Fr.B最佳配比 |
5.2.3 红霉素+Fr.B软膏的制备 |
5.2.4 软膏体内活性检测 |
5.2.5 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筛选红霉素+Fr.B最佳配比 |
5.3.2 伤口感染模型的建立 |
5.3.3 评估抗菌软膏对伤口创面的影响 |
5.3.4 评估抗菌软膏对小鼠创面菌落数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10)齐墩果酸抑制β-内酰胺酶和细菌性溶血素活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章 革兰氏阴性菌耐药性研究进展 |
1.1 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性研究现状 |
1.2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研究现状 |
1.3 不动杆菌耐药性研究现状 |
第2章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研究进展 |
2.1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研究 |
2.2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性研究 |
2.3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
2.4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四环素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
2.5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磷霉素耐药性研究 |
2.6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氯霉素耐药性研究 |
2.7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
2.8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磺胺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
2.9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其它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
第3章 细菌性溶血素研究进展 |
3.1 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在其致病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
3.2 单增李斯特菌溶血素(LLO) |
3.3 肺炎球菌溶血素(PLY) |
3.4 猪链球菌溶血素(SLY) |
3.5 产气荚膜梭菌溶血素(PFO) |
3.6 大肠杆菌溶血素 |
第4章 主要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的药理学作用研究进展 |
4.1 齐墩果酸 |
4.2 熊果酸 |
4.3 山楂酸 |
4.4 科罗索酸 |
4.5 其它五环三萜化合物 |
第5章 新型抗耐药菌感染药物研究进展 |
5.1 现有抗生素的改造和联合使用研究 |
5.2 新型抗菌药物的研究 |
5.3 天然化合物在抗耐药菌感染中的替代策略研究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1章 广谱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筛选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1.5 小结 |
第2章 齐墩果酸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体外协同作用研究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3章 齐墩果酸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体内协同作用研究 |
3.1 材料 |
3.2 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齐墩果酸抑制细菌性溶血素活性作用的发现 |
4.1 材料 |
4.2 方法 |
4.3 结果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5章 齐墩果酸抑制Β-内酰胺酶和细菌性溶血素活性作用机制的确证 |
5.1 材料 |
5.2 方法 |
5.3 结果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本硕博连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四、97株不动杆菌抗生素敏感性检测(论文参考文献)
- [1]河南省某医院10502株血培养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 张亚丽,张江峰.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21(12)
- [2]牛源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鉴定[J]. 杨资冬,程逸文,张振兴,吴昊天,王成强,陈巧玲,陈思,满初日嘎. 热带生物学报, 2021(04)
- [3]广东某医院2018—2020年临床分离菌耐药性分析[J]. 汤英贤,张慈,温伟洪,李玉珍,陈凌娟,徐令清. 现代医院, 2021(10)
- [4]2014—2019年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老年患者临床分离菌耐药性监测[J]. 冯春晓,郭海鹏,白光锐,徐莹,杨田田.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2021(04)
- [5]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变迁及耐药的影响因素分析[D]. 秦晓青. 湖北科技学院, 2021(07)
- [6]动物源携带tet(X3)/tet(X4)基因的细菌耐药性及传播特性研究[D]. 马剑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7]葛根芩连汤干预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的作用机制研究[D]. 王佳佳.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猪源大肠埃希菌替加环素耐药机制研究[D]. 朱瑞奇. 西南大学, 2021(01)
- [9]酸枣果提取物的抗菌增敏作用及其应用研究[D]. 高倩倩. 延安大学, 2021(11)
- [10]齐墩果酸抑制β-内酰胺酶和细菌性溶血素活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周永林. 吉林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