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师范学校,佳木斯市 154002)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对于小学的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越来越看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利用数学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技能。所以,这也对老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将小学数学教学内容进行生活化处理,一步一个脚印的为学生培养正确的思维模式,进而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生活问题中。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生活化;策略
一、为什么要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一)可以让学生的数学创造思维得到锻炼
数学充满在生活的每个角落,数学的主要来源也是生活。在整个小学数学学习中,知识难度不大,和生活联系比较密切[1]。在整个讲课过程中可以借助学生生活中比较容易见到的生活情境或者是喜欢的实体物质作为问题的牵引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清楚抽象的数学结构,让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都得到质的提升,进而方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中去解决问题,真正意义上实现学以致用。
(二)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更好的掌握和理解
小学作为学生思维和感情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这就要求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不能单纯的看重学生的成绩,更应该关注于学生全方位的综合素养提升。以往的教学方式过于看重学生的成绩,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提升,学生很难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所以最后很难取得理想的成绩,而且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以及基础知识掌握能力都达不到新课改的标准。
二、通过哪些途径可以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一)合理的使用生活案例,保证小学数学的正常进行
通常情况来看,小学生这个年纪他们的思维能力也不够成熟,人生的阅历也不够多,他们更容易对外界新鲜的事物感兴趣,也更容易接受新鲜的知识。因此,老师要针对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借助一些科学有效的辅助手段来更好的提高教学的质量,尤其是讲授新鲜的知识的时候,可以将学生之前比较熟悉的事物进行合理的引入,这样就可以很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举个例子来看,在讲解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关内容的时候,老师可以借助一些周围较为常见的物体比如:粉笔盒、课桌等,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之处,进而可以获取到图形中具体有多少个面,多少个棱角等[3]。因此,学生就可以将基础的知识理论和实际的生活中的图形进行有效的结合,提升了他们的理解和掌握能力。通过这样的实际生活中的实例,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生活化教学,不断的提高学生的个人综合素养,而且也可以让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更好的应用于实际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多种问题,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
(二)走进学生的生活,不断的归纳数学知识点
数学本质上是空间和时间的有效集合,想要很好的学会数学这对初中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如果不能够将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进行有效的联合,只是一味地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将知识传输给学生,这不仅仅会让学生感受到更大的学习压力,而且也会失去学习的动力。所以,数学的学习和生活实际有着非常重要的关联,想要实现生活化教学就要对数学知识进行有效的提炼。老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做游戏的方式,更好的贴合学生的生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举个例子来看,老师可以和学生玩鸡兔同笼的游戏,让8个同学扮成小鸡,10个同学扮演成小白兔,让剩下的同学来解决这个应用题。老师可以加大问题的难度,向学生提问,如果在原有的基础上适当的增添三个小鸡和两个兔子,那么一共会有多少只脚?或者问鸡一共有多少条腿,兔子一共有多少条腿?将数学问题和生活实际进行有效的关联,老师通过增删已知条件都可以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具象生活,从而也会减小问题的难度,学生学习起来也就会具有更强的动力,学生也更愿意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因此,想要更好的学习数学并不能够仅仅将数学公式或者是基础理论填鸭式的方式灌输给学生,需要借助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情况,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提炼出数学知识点,让数学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和具象,最终保证数学教学的生动精彩。
(三)生活化数学教既要做好动手实践也要将基础的知识理论进行合理讲授
众所周知,数学科目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抽象性,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有着很严格的标准,所以,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和掌握,就要在数学的课堂学习过程中做好相关的动手实践操作,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获取基础的数学知识理论,进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举个例子来看,在讲授关于三角形的相关内容的时候,其中会涉及到三角形的任意两边长度之和是远大于第三条边的,老师如果单处单纯的将结论向学生讲授,学生很可能就会感到很迷茫而且也不能够更进一步的去理解相关的内容,这个时候老师可以正确的引导学生进行动手实践,利用不同长度的火柴棍,拼组成一个个三角形,这样就可以发现哪种长度的火柴棍可以拼成,哪些不可以拼成,进而就会更深入的了解定理的意义,明确三边的关系。
(四)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
想要实现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先要做好基础工作,也就是改变老师的思想理念,让老师具备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思想,这样也可以进一步提升教学的质量。现在很多的数学问题都是依据实际生活为基础,所以绝大多数的数学问题中的模型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匹配。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老师就可以合理利用这一点,借助数学问题为主体,一步步引导学生的思维进入到生活中,然后带领学生创造出科学合理的现实情境来处理问题[4]。不仅如此,还要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学习技巧以及学习思想等进行正确的指引,要避免让他们觉得数学的学习是枯燥无味的。举个例子来说,在进行圆的周长讲解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在课前准备一个圆形,然后依据自己对圆形的认识,借助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问题探讨,明确圆的周长的定义,然后通过小组合作测量出圆的周长数值,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对圆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还能够提升课堂学习的乐趣。
总结:
根据上文所说,随着教育改革力度的加大,小学数学教学也在朝着生活化的方向进步。通过生活化教学可以让小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而且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不要拘泥于以往的经典教学方式,要真正的让数学走向生活,全面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可以更好的提高数学教学水平,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谢称松浅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J]青年时代,2016(3):197.
[2]马玉娜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J]新校园:中旬刊,2016(1):78
[3]邱岳.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11:219-220.
[4]宋晓玉.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综合素养的评价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3,50:111-112.
作者简介:闫颖(1978.12-),女,佳木斯市人,当前职务:师范学校数学教师,当前职称:中讲,学历:本科,研究方向:数学,数学教育。
论文作者:闫颖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5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9/3/5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生活化论文; 老师论文; 知识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生活中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5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