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兴隆中心卫生院 河北承德 067300
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陡子峪乡卫生院 河北承德 067300
【摘 要】目的:探讨急性胃穿孔患者的临床手术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3年06月~2014年06月50例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胃穿孔患者,按双盲法将其分成实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经患者自身同意,实验组患者行单纯修补术,对照组患者行胃大部分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为(45.21±6.62)min,术中出血量为(85.21±10.61)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15.65±3.45)h,初次下床时间为(30.65±4.45)h,住院时间为(9.65±2.45)d,并发症发生率为20.0%,疾病复发率为16.0%,以上数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胃大部分切除术相比,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初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疾病复发率较高。
【关键词】单纯修补术;胃大部分切除术;急性胃穿孔;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R656.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764-8999(2015)7-0708-02
胃穿孔为胃溃疡常见严重并发症,具有发病急、病情重的特点,及时诊疗具有积极的意义。手术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常用方案。本文将比较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在胃穿孔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对比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资料来源 收集2013年06月~2014年06月入住我院的急性胃穿孔患者50例,按双盲法将其分成实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全部病例腹部有局限性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均经实验室检查确诊。实验组:男女比例11:14,年龄20~57岁不等,平均(35.14±3.44)岁,空腹穿孔10例,饱餐后穿孔15例;对照组:男女比例10:15,年龄21~58岁不等,平均(35.32±3.41)岁,空腹穿孔9例,饱餐后穿孔16例。比较两组急性胃穿孔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存在可比性(P>0.05)。
1.2一般方法
1.2.1对照组 本组患者行胃大部分切除术,硬膜外麻醉,于患者上腹部正中做切口,长度以10~15cm为宜,探查穿孔部位,冲洗腹腔,将病变胃组织切除。本组25例患者中,12例行胃十二指肠吻合术,13例行胃空肠吻合术。
1.2.2实验组 本组患者接受单纯修补术,硬膜外麻醉,于右上腹直肌做切口,了解穿孔部位,借助7号丝线全层缝合穿孔病灶,并应用大网膜覆盖结扎固定,常规放置引流管,术后常规胃肠减压,应制酸剂及抗生素治疗。饮食恢复后,为患者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
1.3疗效评定 统计两组急性胃穿孔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初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疾病复发率。
1.4数据处理 应用SPSS12.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选用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以(±s)表示,计数资料选用卡方检验比较差异,用比率表达。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急性胃穿孔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等临床观察指标比较 两组手术均顺利进行,实验组手术时间为(45.21±6.62)min,术中出血量为(85.21±10.61)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15.65±3.45)h,初次下床时间为(30.65±4.45)h,住院时间为(9.65±2.45)d,以上数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急性胃穿孔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等临床观察指标比较(±s)
2.2两组急性胃穿孔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疾病复发率比较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疾病复发率为16.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疾病复发率为8.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胃穿孔为外科急腹症,多由暴饮暴食引起,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早诊断、早治疗可减少胃肠液侵蚀,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预防后期并发症[1]。
本研究比较了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胃穿孔患者的实际效果,结果显示,实验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初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疾病复发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似于相关研究结果[2],提示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各有优缺点。
急性胃穿孔发病后,大量胃液流入腹腔,造成化学性腹膜炎,使患者出现剧烈疼痛,腹膜炎若得不到控制,可引发休克,影响患者预后。胃大部分切除术是治疗胃穿孔的传统方法,该术式能一次性彻底解决穿孔问题,适用于出血量多、幽门梗阻、穿孔时间<24h的患者。但胃大部切除术可减少患者胃容量,改变胃肠道,使患者出现食量减少、消瘦等不良反应,继而影响患者后期生活质量。
单纯修补术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的优点,适用于出血症状轻、穿孔时间<24h、无幽门梗阻的患者,但单纯修补术术后复发率较高。临床研究指出[3],单纯修补术的安全性高于胃大部分切除术,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相关研究结果不一致,认为与纳入病例较少相关。
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各有优缺点,医师应综合评价患者病情,为其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若为穿孔时间长、污染严重、全身情况差的患者或老年体弱不能耐受大手术的患者,可行单纯修补术;若患者年龄较轻、全身症状良好、无溃疡病史或溃疡病史较短,也可行单纯修补术;若患者穿孔严重且能耐受手术,则给予胃大部分切除术。
单纯修补术可有效治疗穿孔时间短、空洞小、无梗阻、出血少的胃穿孔患者;胃大部分切除术适用于出血多、病情严重的胃穿孔患者。单纯修补术在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优于胃大部分切除术,胃大部分切除术在控制疾病复发方面优于单纯修补术。
综上所述,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在急性胃穿孔患者中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各级医院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布和,李迎春,郑林.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3,11(15):49-50.
[2] 辛永利.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疗效对比[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02(01):63-64.
[3] 文海强.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疗效比较[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11(25):2806-2807.
论文作者:张孟书,蔡红民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学报》2015年7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9
标签:胃穿孔论文; 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切除术论文; 时间论文; 修补术论文; 手术论文; 《中医学报》2015年7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