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智能配电网以及配电自动化是电力系统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其主要意义在于:在正常运行情况下,通过监视配网运行状况,优化配网运行方式;当配网发生故障或异常运行时,迅速查出故障区段及异常情况,快速隔离故障区段,即时恢复非故障区域用户的供电,缩短对用户的停电时间,减少停电面积;根据配网电压合理控制无功负荷和电压水平,改善供电质量,达到经济运行的目的,合理控制用电负荷,从而提高设备利用率,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并可为用户提供自动化的用电信息服务等。
关键词:配电网;自动化;问题;措施
1 配电自动化的概念
配电自动化是一种结合计算机、通信、网络等技术于一体的自动化系统,以便于配电网的正常运行和监测,即使发生了故障也会得到因监测及时而迅速得到控制,将事故降低到最低点,达到提高供电质量、降低能源消耗、节省成本的目的。
2配电网自动化现状及存在问题
2.1功能设计单一
在过去,对配网自动化进行功能设计的过程中,主要是运用配网自动化系统来实现供电可靠性的增强。但是根据有关数据资料显示,当前有大约存在四分之三的供电问题及故障都是因为进行例行检查时人为因素导致的停电事故,而配电网产生的故障不是产生停电事故的主要原因。因此,传统的设计思路仅仅把提升供电可靠性作为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设计的思路,这是比较狭隘的。配电网自动化技术逐渐从过去的单一进行数据采集、监控以及配电自动系统向地理信息、配电管理以及配电自动化组成的具有较强综合性的自动化系统。
2.2 设备盲目求新
一些供电企业在进行配电网自动化相关设备设施的选购上存在盲目性,他们没有对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讨论,也不考虑新旧设备的兼容性等条件,常常造成新设备与老设备产生冲突的情况,旧设备不能很好的和新设备进行匹配,整体性的优化工作做得不够好,从而让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工作效率降低。
2.3系统结构设计不合理
配网自动化系统结构设计时,经常会发生顾此失彼的情况。在系统设计时,没有统筹兼顾,主站和控制端时常会出现不匹配的现象,设备之间相互冲突,通信通道容量难以满足使用要求。有时,甚至在陈旧、老化的配电网上安装最先进的自动化系统,难以充分发挥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作用。最后,管理机制不完善。在现行的配电网自动化管理中,仍然存在着较多的漏洞。如果没有科学的管理措施,协调配电网自动化的运营,再好的自动化系统也难以发挥自身的作用。虽然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行业规范早已颁布,但是配电网自动化运营中存在的一些不规范问题要想得到有效地解决,仍然需要一定的时间。
3优化配电网自动化的措施
3.1加强通信系统建设
在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各个子层与主站之间要进行信息交流,必然需要通信系统的技术支持。建立一个具有较高稳定性的安全可靠的通讯系统是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建设的保障。通常来说,配电网的系统结构比较复杂且覆盖面积较广,各个终端所产生的信息量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必须结合运营的现实情况来进行通信方式的选择。一般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各个设备常常处在一个相对比较差的运行环境之中,因此在选择通信设备的时候要着重考虑到设备的可靠性以及将来是否便于维护。应当选择一些抗干扰能力较强又能够适应较差的运行环境的通信设备。通常情况下,我们主要对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搭配的通信方式有电话线、光纤、双绞线以及无线通信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光钎通信的可靠性比较高,传输的信息容量也比较多,但是它的成本也相对来说要高一些,施工的灵活性不够强;通信电缆则相反,它的施工简单,成本也比较低廉,但是存在线路衰耗严重的问题,且不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因此在进行选择时我们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通信方式。此外,还必须对现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运用,将老化陈旧的设备进行改造升级,选择混合通信的形式来提升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效率。配电站进出线使用纯电缆时,可以选择电缆屏蔽载波或者光纤通信;而当配电站进出线主要使用的是架空线与电缆时,则可以选择多种通信方式结合的形式;当配电站的进出线使用架空线时,可以选择载波通信和光纤结合的办法。
3.2完善运营管理机制
要对配电网自动化实施科学合理的管理,需要调动各个部门的力量,在运营管理的过程中主要需要进行调度、配电以及通信等环节的管理。通常来说,配电网自动化的建设规模都比较大,覆盖面积广泛,需要用到的设备设施数量较多,产生的相应的数据信息量也比较庞大,在运营管理方面确实存在一些困难。如果不做好运营管理工作,那么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就不能很好的发挥出来,因此,完善运营管理机制,做好运营管理,努力提升管理维护工作人员的自身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是非常重要也是必要的。在实际管控过程中,一是在人员的选择上,要尽量的选择一些经验丰富、对配电网自动化技术比较熟悉的技术员,让他们进行难度比较高的工作,如硬件改造、开发等;二是要积极进行后期维护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努力组建一支综合业务水平过硬的队伍,在对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故障处理、设备维护和操作等工作中能够尽快上岗并且能够胜任;三是要建立健全现行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运营管理机制,完善各种管理制度,让配电网自动化的管控工作能够朝着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方向迈进,让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工作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3.3 加强运营管理
配电网自动化的运营管理涉及多个部门,主要工作包括调度、配电、通信等。由于配电网自动化工程项目规模较大,覆盖面广、设备数量多、数据量大,运行维护管理的工作较为艰巨。如果运营管理不到位,就容易导致配电网自动化系统难以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加强运营管理,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提高运营维护人员的业务素质,是非常必要的。在实际的配电网运营管理中,可以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选派具有一定经验的、熟悉配电自动化网络的生产技术人员,从事配电网自动化的硬件改造、软件开发等工作,使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能够符合电网实际情况。这样做还有利于培养后期的配电网自动化维护管理人员。其次,加强配电网自动化运营、维护、管理人员的培训,使相关人员接受、掌握新技术,熟悉新设备,建立一直专业素质过硬的员工队伍,使其在配电网自动化设备的故障处理、维护、验收、操作方面,在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数据维护、数据处理方面能够胜任。第三,制定、完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维护管理的制度,促进配电网自动化运营的标准化、规范化,全面提高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效率。
4结语
综上所述,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是一项集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网络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管理系统,在促进配电网自动化、电网稳定运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配电网自动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设备盲目求新、系统结构设计不合理、管理机制不完善等。因此,相关部分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优化馈线自动化、加强通信系统建设等,提高配电网自动化的运用水平。
参考文献:
[1]王莎,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规划设计与实现[J].科技资讯,2012(06).
[2]谢斌、吴健,、陈丁剑,基于GIS的配电网自动化实时监控系统的设计[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1(01).
[3]蒋小昌,浅谈配电网自动化构成及难点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1).
[4]张英、李红蕾、崔琪等,西安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升级改造建设的研究[J].陕西电力,2011(02)
论文作者:李旭阳,刘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0
标签:配电网论文; 自动化系统论文; 设备论文; 通信论文; 运营管理论文; 故障论文; 工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