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红色引擎”驱动企业文化建设落地论文_彭东生

支部“红色引擎”驱动企业文化建设落地论文_彭东生

[摘要]国网德州供电公司强化党内政治文化引领企业文化建设,发挥党支部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启动红色精神、亮德精神、专业精神“三大引擎”,以“四大基地”为依托弘扬红色革命精神,以“五大先锋”凝聚亮德精神,以“六种符号”诠释专业精神,全力构建红色政治文化强引领,地域传统文化融特色,专业文化促落地的新格局,促进企业文化建设要求在基层党支部落地落实。

关键词:红色精神、亮德精神、专业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党内政治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革命文化为源头、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党性的文化。”从理论指南、文化根基、历史源泉、主体内容、鲜明特征层面为党内政治文化指明了基本方向。国家电网公司提出要坚持以党内政治文化为引领,传承红色基因,锐意变革创新,培育与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相适应的优秀企业文化,为开创新时代公司工作新局面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基层支部既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最前沿,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难点和落脚点,近年来,虽然持续加强基层党支部企业文化建设,但仍然存在作用发挥不明显、文化渗透力不强等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创新方式方法,促进企业文化建设要求在基层党支部落地落实。

一、主要做法

(一)驱动红色精神“引擎”,激发支部文化建设新动能

在中国共产党98年的光辉历程中,形成了很多可歌可泣的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宝贵财富,现已成为中国大步迈向世界的动力和源泉。支部作为党组织的基本单元,传承红色精神,弘扬传统文化,是职能所在。

红色革命精神铸魂。以德州大运河红色展览馆、山东渤海军区教导旅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冀鲁边区革命纪念园、齐河党员教育体验基地四大宣传教育基地为依托,把握好“七一”“十一”等重大时间节点,用好“主题党日”“党员轮训”等载体,开好革命教育现场教学。高标准建设公司党员教育·体验馆,突出“快捷、方便、按需”学习,达到了有效传播、展示红色文化双重成效。

红色地域文化育人。深入分析德州地域红色文化资源概况,广泛征集革命母亲“常大娘”、渤海教导旅等红色事迹,形成《德州地域红色文化汇编》,与《中国共产党红色足迹寻根与传承》《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探源与践行》共同纳入党支部“三会一课”、班组“十分钟文化课堂”等学习宣贯内容,引导广大干部职工铭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文化。

红色支部文化塑形。发布党建微信表情包,制作“上党课啦”“不忘初心”等卡通表情,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生动演绎、高效传播党建红色文化。定制“向我看、跟我干、让我来”“党员带头反违章”等胸标、臂章,亮明党员身份,展示先锋形象。

(二)驱动亮德精神“引擎”,焕发支部文化建设新活力

依托“两队一区一岗”建设,以党员“五大先锋”争创提升“亮”字内涵,以服务队“六德实践”厚植“德”字底蕴,感召干部员工岗位建功,推进企业文化在基层落地融合。

“五大先锋”争创提升“亮”字内涵。聚焦中心,围绕党建统领、安全稳定等重点工作,设立“亮旗、亮安、亮网、亮心、亮产”五大先锋岗,开展“红色‘锋’向标”竞赛活动,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开展“善小·亮德”特色实践,所属10个县公司结合地域特色文化和工作优势,认领“十德”(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符号,锤炼自身特色,形成市县一体、亮点纷呈的创建模式。

“六德实践”厚植“德”字底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依托服务队、突击队,深化“六德”实践(亮德、品德、明德、厚德、润德、惠德),突出一专业一特色,主动对接“五大服务”,创新实行“12345”服务创优工程,即“一面红旗”引领政治服务、“两张地图”对接增值服务、“三盏明灯”电靓志愿服务、“四轮驱动”助力营销服务、“五个一体系”提速抢修服务。

(三)驱动专业精神“引擎”,释放支部文化建设新动力

精准挖掘企业文化与专业工作的结合点,从“运维、调控、营销”三大专业入手,标注“六大符号”,将新时代企业文化与党支部专业特点结合,着力解决企业文化落地有形无神的问题。

驱动“运维引擎”。践行“线圈精神”。在支部管理上,甘做支部“红色引擎”小线圈,服从组织、忠于职守;融入到“人民电业为人民”的践行中,干一行、爱一行,全心全意为人民守光明;在线路运维上,如线圈一样,孜孜不倦,永不停歇。铸就“印章品质”。工作作风上,踏石留印、落地有声。坚持“精品理念”,拒绝平庸,做就做最好,争就争第一。在电网建设上,立足创建优质精品工程,让每条输配线路,每座变电设备都成为齐鲁大地上的一枚枚“印章”,熠熠生辉。

驱动“营销引擎”。甘做优化营商环境的“小蜜蜂”。在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中,发挥“小蜜蜂”勤劳合作,无私奉献、求实自律的优良品质。全心全意解决客户用电难点问题,针对客户需求,践行“四心”,落实党员包保“四上门”服务。“开窗”供电服务新举措。创新服务形式,秉承优质服务无止境,不满足现状,为客户打开一扇又一扇新窗户,呈现国网服务新形象,打造为民服务的亮丽窗口。针对用电性质不同,创新开展安全“三防”“保姆+参谋”等新服务举措。

驱动“调控引擎”。做建网护网的“蜘蛛侠”。作为智能电网的中枢,调控专业发扬“蛛网”精神,立足本职专业,如蜘蛛般智慧织网,用心护网,将电网建设的如同蛛网一般,增强蛛网架构的稳固性、捕猎的灵活性、修复的动态性。发挥精准细致的“秒针”。作为电气操作现场最多的主战场,发扬秒针“一丝不苟,精准细致;永不怠倦,持之以恒”从业做事的准则。每次操作都精准正确,每个步骤都细致谨慎,做调控专业的标兵,技术攻坚的专家。

二、工作成效

一是画好市县一体文化建设“同心圆”。深入挖掘了省市县一体化管理的共性与差异,通过一体化运作文化基础固化、地域特色融合落地、提炼亮点提升管控等工作措施辐射落实至县公司,达到“聚无形、融无界、润无声”的境界,突出解决了各县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根基弱、亮点小、特色少的问题。

二是凝成支部文化引领“同向流”。各支部积极参与,突出解决了党支部作用发挥不明显的问题。广大党员在“三大精神”感召引领下,主动担当作为,奋勇争先,公司1个党支部获得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4个党支部获得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三是聚焦基层文化融合“同心靶”。推动了基层文化落地,突出解决了传播载体困乏单一,形式载体少、氛围不够等问题。公司员工干事创业激情高涨,先进典型相继涌现。今年以来,公司11人获省部级荣誉,1人获评“中国好人”,4人获评“山东好人”,4人获评德州市第七届道德模范,2人获评“2018感动德州十大人物”。

三、分析与思考

项目实施以来,深刻感受到了红色文化的内涵与力量,真切感受到了地域特色文化的亲近力和感染力,看到了与专业文化落地融合在基层迸发出的活力与魅力。企业文化建设的主阵地在基层,特色亮点在一线,也正是内容丰富、特色突出的基层文化,厚植着企业文化的内涵,沉淀着传统文化的底蕴。只有坚持以党内政治文化为引领,以新时代企业文化为主导,驱动支部“红色引擎”,才能推进基层企业文化落地有声,奏响澎湃的新时代文化交响曲。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唯有以党内政治文化铸魂,以新时代企业文化铸根,以中华传统文化铸基,才能为基层文化建设筑梦,也唯有为基层文化建设圆梦,才能为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文艺高峰贡献更大力量。

论文作者:彭东生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2

标签:;  ;  ;  ;  ;  ;  ;  ;  

支部“红色引擎”驱动企业文化建设落地论文_彭东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