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治疗法应用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体会论文_黄惠文

中医外治疗法应用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体会论文_黄惠文

湖北省中医院肝病科 430061

【摘要】文章通过从中医外治疗法的应用理论基础,应用策略和笔者所在研究所多年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的临床体会,总结了局部皮肤穴位贴敷法、脐疗法, 黏膜吸收,针灸等常见外治法应用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体会。为临床治疗原发性肝癌提供了多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和思路。

【关键词】中医外治疗法;原发性肝癌;临床体会

【中图分类号】R73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8-153-02

原发性肝癌( 简称肝癌)是世界上流行最广的10种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每年约有13万患者死于该病。其起病隐匿、病程短,进展快,病死率高,并发症多,目前中医药方法治疗原发性肝癌日渐成为不可缺少的治疗手段。而作为中医药疗法之一的中医外治法具有疗效明显、无创、价廉、易接受、易推广、无成瘾性的特点,日益受到中医、中西医结合肿瘤专科医生的重视和应用。尤其对于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无手术指征,无放、化疗机会,伴有进食困难(恶病质状态)、恶心、呕吐、黄疸、腹水等多种并发症,内服药困难者更为适宜。本肝病研究所肿瘤专科在多年临床实践应用中发现,中医外治疗法治疗肝癌晚期患者,具有改善肝癌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生存质量的较好疗效。现笔者总结肝病所肝癌患者多年临床应用,叙及临床体会如下:

1.外治法在肝癌患者中应用的理论基础

中医外治疗法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施于体表或从体外进行治疗的方法。主要通过药物直接作用于肌表、肢体病变部位,具有调和气血、疏通经脉、透达腠理、扶正祛邪、温经散寒、消肿散结、通络止痛等作用,是中医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外治法的应用范围和适应症,理论上说只要中医内治法可以治疗的疾病就可以应用外治法治疗,《理瀹骈文》云:“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清朝徐灵胎指出“若其病既有定处,在皮肤筋骨之间,可按而得着,用膏药贴之,闭塞其气,使药物从毛孔而入腠理,通经达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服药尤有力”。明确指出了外治疗法应用的最宜疾病和机制。

基于以上理论依据,笔者认为,体表肌肤可扪及的肝占位病变可适宜肿块外部直接敷贴治疗,药物通过敷贴,透过表皮屏障,药物不仅达到五脏六腑而至全身而发挥药效,而且还有部分药物在发散药物的作用下,直接透达肿块。对于小的局限性肝脏肿块,表面不能扪及的可使用药物直接填脐或敷贴神阙穴(脐部)治疗,以脐为用药或刺激部位,可以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调整人体阴阳与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治疗原发性肝癌。

2.中医外治疗法应用的策略

中医认为肝癌的病因多为气滞、血瘀、痰瘀、湿聚、热毒等相互聚结,日久致正气内虚而成。病理机制归结为本虚标实,故而其针对性的治疗原则为攻实之邪,防虚之本。

2.1 肝癌晚期患者正气大伤,不耐攻伐,当以扶正培本以抗邪气的同时予以攻肝癌肿块之实。攻实之药多为辛辣、芳香、气味浓烈的窜透性药物和活血化瘀力强的药物,这些药物多能透皮吸收。而用于扶正的众多补益药物是难于透皮吸收的,故中医外治法用于肝癌肿瘤扶正治疗较少选用中药外敷治疗,而是通过艾灸,针灸针刺的补益方法达到扶正培本。

2.2 根据所处不同年龄、体质阶段制定相对应的治疗策略。青壮之年,正气旺盛,并发症不多之患者,抵御癌毒能力较好,可以攻为主,兼为扶正;耄耋之年,正气虚衰,并发症众多,抵御癌毒能力较差,宜补益扶正为主,尽量少用活血耗气,峻猛攻下之品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肝癌患者临床治疗中常用外治法

笔者所在肝病研究所早在30余年前开始中西医结合、内外合治治疗系列慢性肝病,肝脏肿瘤等疾病,总结有下列几种有效、简便、安全、有效、可行的中医外治法方法。

.1 局部皮肤穴位贴敷法:用中药外敷有关穴位,既有穴位刺激作用,又通过经络使药物充分发挥其功效。常适用于肝癌伴有胁肋疼痛者,选用水红花籽、冰片、麝香、乳香、没药等药物研粉末后白酒或米醋浸泡后,蜂蜜调匀敷贴期门穴、章门穴、神阙穴、肺俞穴等,随症选穴;还常用吴茱萸醋调贴于涌泉穴,神阙穴引火归元、降逆止血、温摄止血,用于并发的上消化道出血、失眠症。院内制剂消胀散由甘草、大戟、黄芪、沉香、厚朴、槟榔等组成,敷贴局部患处,具有行气逐水,扶正化瘀的功效,用于原发性肝癌合并腹胀者,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

3.2 脐疗法:是原发性肝癌治疗中应用最广泛,疗效最佳,较为安全的方法。通过脐部给药比口服给药能更稳定地直接进入血液。常取百部粉、樟脑、冰片适量,白酒调匀,敷于神阙穴治疗属黄疸之阳黄者;取苍术、陈皮、厚朴、甘草研末,用米醋将上药调和如膏状,治疗属黄疸之阴黄者,敷于神阙穴,盖以纱布,胶布固定,每晚临睡前更换一次;还选用吴茱萸、玄明粉、砂仁、冰片、枳壳、厚朴、商陆等姜汁或黄酒调,辨证敷脐治疗肝癌并发臌胀之属气臌、水臌的患者。3.3 黏膜吸收: 主要是指从鼻、眼、口及前后二阴给药的一种方法,药物疗效主要从黏膜吸收。我们常应用瓜蒂散研末喷鼻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黄疸,大剂量地骨皮煎水含漱治疗口腔溃疡,牙龈出血,紫花烧伤膏外涂治疗晚期肝癌患者长期抽放腹水后致的皮下瘀斑瘀点、静脉注射和抽血后瘀斑;中药辨证组方煎水灌肠治疗原发性肝癌晚期合并大便不通、肝源性胃肠功能衰竭、肝性脑病等症。

3.4 针灸法: 分为针刺法和艾灸法。针刺内关,足三里等穴位可以止肝癌晚期合并的顽固性呕吐、呃逆、便秘等症。灸法具有调节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抗肿瘤作用,尤其在肿瘤镇痛、改善放化疗的副反应、肿瘤并发症方面疗效显著。我们对肝癌患者治疗取双侧足三里、神阙穴、阳陵泉以及肝俞等穴位进行直接灸,对改善肝癌患者整体机能十分有益,特别是配合西医常规局部治疗(介入、放疗、微波)配合灸法的患者,我们发现其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最终达到带病生存,持续缓解的作用。

4.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癌疼痛

脐部连接经络、血管丰富,药效直接,快速,常用于中医外治法治疗癌性疼痛的常见穴位,疗效可。肝区疼痛是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目前对于肝癌疼痛的治疗,现代医学强调WHO 推广的三阶梯疗效法,有学者[1]认为肝癌疼痛三阶梯治疗药物在临床使用中存在诱发出血、便秘、药物依赖等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进一步治疗。中药外敷疗法为治疗肝癌疼痛一个重要手段,它可以弥补西医止痛药作用时间短,需连续给药,患者容易产生戒断性、成瘾性、便秘等不足之处,特别晚期肝癌患者,正气已虚,不耐攻伐,脾胃吸收功能减弱,单靠内服药效果欠佳,中药外治更具优势。我们临床应用中分为痛处直接外敷法和痛处直接外敷法+穴位外敷法,我们采用活血化瘀、软坚散结、解毒止痛等中药,研末外敷肝区局部或穴位上(期门穴),达到消散肿块、活血止痛之目的。常用外敷药物有炮穿山甲、乳香、没药、延胡索、莪术、冰片等。具体操作步骤:取穿山甲免煎颗粒1包、丹参、当归、乳香、没药免煎颗粒或中药饮片打磨细粉(100目过筛)各5g,米醋浸泡软,蜂蜜调匀,涂于胶布中心,贴肺俞穴和期门穴及疼痛阿是穴。每日换药1次,持续贴敷6-8小时,7天为1疗程。院内制剂肝宁Ⅰ号由蟾酥、洋金花、玄胡、红花、马前子、三棱、莪术、虎杖、冰片、泽兰、夏枯草、白花蛇舌草等研末,外敷肝区止癌痛,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行气止痛之功效[2]。

临床中我们也常把中药外治与WHO三阶梯止痛药物治疗相结合,止痛效果可能更显著,更能减轻肝癌患者的疼痛。

5.外治疗法应用注意提示

应用外用药物应注意所选药对部位的刺激性,否则患者难以接受;注意根据作用部位调整酸碱度,如鼻腔给药pH为7.4,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注意给药持续时间和药物作用持续时间,以便合理用药,敷贴每次贴8-12小时或贴至皮肤发痒时除掉,如有过敏、皮疹,可局部使用肤轻松软膏外涂,待皮疹消失或不痒时可继续敷贴;还应注意敷贴反应,如阴黄患者宜睡觉前使用,敷药后令患者覆被而睡,若汗出并泻下黄水者疗效佳;不同部位所选用的剂型不同,应根据部位选用最适合的剂型,最大限度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1]刘文奇,朱德增,太加斌.肝癌并发疼痛的中医治疗[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5,15(1):63~64.

[2]唐娟,徐建良.肝宁I号治疗肝癌疼痛37例[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9,19(2):122-123.

论文作者:黄惠文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9

标签:;  ;  ;  ;  ;  ;  ;  ;  

中医外治疗法应用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体会论文_黄惠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