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通气联合抗生素阶梯疗法对小儿重症肺炎肺泡-动脉氧分压差的影响论文_魏秋云 杨彤 何江

高频通气联合抗生素阶梯疗法对小儿重症肺炎肺泡-动脉氧分压差的影响论文_魏秋云 杨彤 何江

江油市人民医院 魏秋云 杨彤 何江【摘要】目的 观察联合使用高频通气(HFV)和抗生素阶梯疗法(DEAT)对患有重症肺炎的患儿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2017.12至2018.12间82例患有重症肺炎的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联合使用常频通气和抗生素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HFV和DEAT,观察两组治疗前后A-aDO2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PaO2和SaO2的上升程度和PaCO2和A-aDO2的下降程度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小儿重症肺炎的治疗中联合使用HFV和DEAT可以有效的降低A-aDO2数值,缓解患儿的呼吸情况,改善患儿的肺功能,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高频通气;抗生素阶梯疗法;重症肺炎;肺泡-动脉分压差

[中图分类号]R725.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6-ZM

肺炎根病情的轻重程度可分为轻症肺炎和重症肺炎。重症肺炎的患者除患有典型的肺炎症状外,还累计全身多个系统,造成全身中毒症状和循环、神经、消化等系统受累,严重者可以发患儿出现休克或多器官功能衰竭,是引发患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而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的变化可以直接反应重症肺炎患儿实施机械通气时的呼吸情况,对此,本文分析研究高频通气(HFV)和抗生素阶梯治疗(DEAT)联合治疗对患儿A-aDO2的差异。

1 基线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取本院重症肺炎的患儿82例,均于2017.12-2018.12在本院接受治疗。按照住院号末尾数奇偶的差异将其中41例纳入对照组,男女性别分布比例为21:20,年龄在5个月-4岁,平均值为(2.8±0.9)岁;剩余的41例患儿顺位进入观察组,男女性别分布比例为22:19,年龄在4个月-5岁,平均值为(2.7±1.1)岁。本项研究已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和患儿家属的批准及同意,患儿家属已签订知情同意书。两组患儿基线资料对比结果P﹥0.05,组间可以比较。

1.2 方法

所有患儿均实施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的基础治疗。在机械通气方面,对照组采用常频通气;观察组采用高频通气:FiO2为0.4-1.0,频率为9-15Hz,振幅由0位逐渐调至可触摸到胸廓的起伏为止,100次/min<P<200次/min,100次/min<供氧喷射频率<150次/min,0.1kg/cm2<驱动气压<0.2kg/cm2,呼吸比为1:2-1:3之间。通气开始后每2h测定一次动脉血气分析,维持一定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和动脉血氧分压(PaO2)。当患儿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时在调整为常频通气。

在抗生素选择方面,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生素治疗方式;而观察组实施DEAT,在治疗的第一阶段选择广谱强效的抗生素联合使用,以迅速杀死致病菌为主要目的,在使用抗生前需留取合格的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当治疗2-3天并且患儿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时再根据药敏试验好微生物学检查结果,选择相对窄谱的抗生素进行针对性的第二阶段治疗。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后记录两组患儿的血气分析结果P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以及SaO2的数值,借助A-aDO2的计算公式[2]计算出结果,观察治疗前后包括A-aDO2在内各项指标之间的差异。

1.4 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SPSS21.0软件中的t检测,以 ±s表示,检测结果为P,当P<0.05时,表示结果有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前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2和SaO2的上升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而PaCO2和A-aDO2的下降程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差异比较[ ±s,n]

组别 PaO2(kPa) PaCO2(kPa) SaO2(%) A-aDO2(kPa)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n=41) 8.42±1.16 9.53±1.23 8.86±1.25 7.99±1.22 83.47±1.33 88.65±1.34 1.49±0.73 0.98±0.51 观察组(n=41) 8.41±1.21 17.21±1.16 8.91±1.19 6.32±1.04 83.39±1.28 92.18±1.40 1.48±0.78 0.71±0.24 t 0.038 29.086 0.186 6.670 0.278 11.663 0.060 3.067 P 0.970 0.000 0.853 0.000 0.782 0.000 0.952 0.003 3 讨论

对于重症肺炎患儿的治疗临床主要以改善通换气功能和抗感染为主要目的,但因患儿呼吸系统解剖结构的特殊性,所以常借助机械通气的方式维持呼吸。据临床研究显示[3],对于重症肺炎的患儿,在机械通气的基础上辅之以抗感染治疗可以有效的缓解患儿的症状。

HFV相较于常频通气而言所需的潮气量较少,可有效的促进气体之间的交换,有利于二氧化碳的排除。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有效的缩短通气的时间,促进肺部表面活性物质的消耗,减少机械通气对肺部的损伤,降低肺部炎性介质的浓度,改变肺部的病理化结构,提高了治疗效果[4]。而DEAT在初阶段用药的过程中选择广谱强效的抗生素可以尽可能多的覆盖致病菌,在第二阶段再针对性的选择抗生素保障了致病菌的清除率[5],因此两者联合使用可以有效的缓解患儿的症状,降低A-aDO2的数值,与本文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在使用高频通气的基础上辅之以抗生素阶梯疗法可以有效的降低重症肺炎患儿的肺泡-动脉氧分压差,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郭义军,郝现伟,张丽等.高频通气联合抗生素阶梯疗法对小儿重症肺炎肺泡-动脉氧分压差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14):80-83.

[2]杨轶男,王海燕,朝鲁门其其格等.氧合指数及肺泡动脉氧分压差监测对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8,15(1):72-75.

[3] 焦淑芳.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及预后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13):2117-2118.

[4]沈金鑫.无创高频通气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J].国际儿科学杂志,2017,44(12):835-838.

[5]田沁.抗生素降阶梯疗法在重症肺炎患儿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6,21(6):1038-1040.

论文作者:魏秋云 杨彤 何江

论文发表刊物:《药物与人》2019年6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8

标签:;  ;  ;  ;  ;  ;  ;  ;  

高频通气联合抗生素阶梯疗法对小儿重症肺炎肺泡-动脉氧分压差的影响论文_魏秋云 杨彤 何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