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
赖作莲
摘 要: 对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效能的客观评价,有助于改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方式,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良性发展。本文从满足公众基本文化需求的视角,采用层次分析法,并从公共文化投入、公共文化设施完备程度、公共文化设施的使用程度及公众的参与程度三个维度,对西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进行评估。评估结果表明:西部十省(市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明显低于上海、北京,但就总体而言,并不明显低于东、中部地区;设施利用及公众参与程度指数总体低于效能指数,但西部地区更为明显;西部各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平衡;提升西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仍将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要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由设施建设为主向效能建设为主转变,依据农村人口特征及需求偏好,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结构,为农民量身订做公共文化服务。
关键词: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层次分析法 评价 西部农村
一、引言
为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必须对其进行客观评价,通过准确客观评价,可以把握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状况,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政策,促进其健康稳步发展。对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效能的客观评价,有助于改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方式,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良性发展。《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要求,完善公共文化考核评价,探索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自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绩效、效能考评的要求提出后,学界业界加大了对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定量评估研究和实践的力度。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和侧重点对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评价进行了研究,都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围内对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做出了合理的评价和解释,也为继续对公共文化服务进行持续跟踪评价奠定了基础和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本文试图采用层次分析法,从满足公众基本文化需求的角度,对西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进行评估,为提升西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供一定的基础支撑。
二、指标体系与评价
(一)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
因为满足公众基本文化需求是公共文化服务最基本最主要的功能,公共文化服务最根本的体现就是要以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本文主要从满足公众基本文化需求上构建评估指标体系。虽然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还体现在引领社会生活风尚、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构建共有精神家园等方面,但缺乏明确的量化指标和相应的数据,故未予采纳。
公共文化服务公益性、公平性、基本性的特征和内在要求,决定了对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评价,需要从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完备程度、公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使用与参与等进行全面的评价。对公共文化服务的使用与参与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公众的需求,因此赋予“公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使用与参与”这一指标较高的权重。
(二)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上述分析,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孙邈,2014、2015;苏祥、周长城,2016),本文选取公共文化投入、公共文化设施完备程度、公共文化设施的使用程度及公众的参与程度为一级指标,具体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指数指标体系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及获取主要依托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文化活动室为主体的公共文化设施,本文的目的又在于考察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因而,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选取县市级公共图书馆、县市级文化馆、乡镇文化站的相关指标作为二级指标,具体指标见表1。
西部各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平衡既表现在公共文化服务总体效能指数上的参差不齐,也表现在投入、设施完备和设施利用及公众参与程度上的差别,还体现同一省份在投入、设施完备和设施利用及公众参与程度上的差距。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广大农村地区,广播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中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广播“村村通”的推进,各地广播覆盖率差别很小。另外,随着农村手机的不断普及和WIFI信号的覆盖,广播的作用不断弱化。因此,本文未选取广播进行考察。
(三)评价方法和过程
西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
建筑劳务企业在各方面都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应当给予建筑劳务企业一定的关注。建筑劳务企业应当仔细考察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且对这些问题加以改进。建筑劳务企业应当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工程效率以及工程质量的提高,并且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长远发展。
影像融合首先用QuickBird多光谱影像和全色影像进行几何配准;然后分别采用彩色合成变换[4]、IHS 变换、K-L 变换[5,6]和 Brovey 变换[7]进行融合处理;最后通过统计平均值、标准差、偏差指数、信息熵和相关系数,比较不同方法[8]的融合效果。
由于上海、北京农村人口数量相对较少,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所需惠及的面更小,因而更容易提升其服务效能水平,况且上海、北京经济、文化发达,更具提升农村居民公共文化服务的条件和经济实力。评价结果显示,上海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指数为89.98%,位居第1,北京为67.7%,位居第2。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投入、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完备程度和设施利用及公众参与程度上海和北京也分居第1和第2。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县市级公共图书馆和文化馆的服务对象包括城镇人口,因而以农村人口数量为基数测算的人均拥有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可能会因为农村人口比重低,而抬高县市级公共图书馆和文化馆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但是乡镇文化站,其服务对象主要是农村人口,上海、北京在乡镇文化站的人均投入指数、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完备程度和设施使用及公众参与程度也位居一、二。因此,评估结果可能会受评估方法的影响,但是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换句话说,评估方法和过程,可以保证评估结果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2.计算指标的实现指数:各指标以各省份的最大值为参考值,计算各省(区)相对于最大值的比值,即实现指数(相对比值)=某省观测原值/所有省观测值最大值。因此,如果某地区实现指数为100%,则意味着该地区各项指标均为全国最大。
从公共文化服务总体效能指数看,宁夏、西藏、重庆分别40.07%、36.69%、35.02%,位居西部地区的前三,而贵州、甘肃分别为18.79%、21.77%,居于后位。而公共文化投入指数,位居前三的是西藏、青海、宁夏,分别 达79.15%、57.43%、41.38%,贵州、云南分别为17.94%、22.44%,居于后位一、二;设施完备程度指数,西藏、宁夏、陕西分别为71.03%、44.98%、43.97%,分别为前一、二、三位;而设施利用及公众参与程度指数,居于前三位的是宁夏、重庆、新疆,分别为38.48%、34.56%、31.26%。可见,西部十省(区)之间无论是总体效能指数,还是公共文化服务投入、设施完备和设施利用及公众参与程度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
三、评价结果
本研究的任务和主题是西部农村公共文化效能。但是不能就西部论西部,必须把西部放在全国,看西部在全国的相对水平,才能更好地看待西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所取得成绩和差距。因此,将全国各省(市)一并按同一指标体系进行评估。
(一)西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不明显低于东、中部地区
1.计算指标值:为了使各地区具有可比性,以农村人口数为基数,计算人均占有水平。
表2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实现指数(%)
长期以来,普遍认为西部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落后于东、中部地区,但是根据评估结果,从总体上看,西部地区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并不明显低于东、中部地区。西部十省(区)效能指数平均为29.38%,中部地区平均为21.27%,东部地区,不包括上海、北京,平均为32.68%。这应是近年来加大西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投入和建设的结果,也是国家持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结果。西藏人均公共文化事业经费位居全国各省(市、区)第1,青海也紧随上海、北京之后,位居全国第4。西藏、青海公共文化投入指数也位居前列。在公共文化设施的完备程度上,西部地区一些省区也很突出。西藏文化馆的设施完备程度为全国第1,其指数为81.81%,乡镇文化站的设施完备程度为67.2%,仅次于上海,居全国第2,整体设施完备程度指数为71.03%,仅低于上海,居全国第2,高于北京。
有关企业战略管理研究中必然存在着许多被相关研究人士忽视的研究点,本文就针对此研究点,从如何从根本上开始创新、企业应该怎样可持续发展,以及时代背景对于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重要作用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探究,希望能够为企业的有效战略管理研究贡献一份力量。
设施利用及公众参与程度指数总体低于效能指数,但西部地区更为明显。除上海、北京和浙江等为数不多的省(市),设施利用及公众参与程度指数高于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指数外,大多数省(市、区)设施利用及公众参与程度指数低于效能指数。也就是,大多数省(市)都存在设施利用及公众参与未达到与公共文化服务投入和设施建设相对应水平的问题,存在投入效率不高和设施利用及公众参与率低的问题。而这一点,西部省区更为突出。
(二)设施利用及公众参与程度指数低于效能指数
由表2可知,在1h时12T-103菌株对Cry1Ac蛋白降解降较为明显,由15. 95 μg·L-1降低至0. 68 μg·L-1,降低程度达极显著水平(p<0. 01),其降解率达92. 26%,此后12T-103菌株对Cry1Ac蛋白降解较为缓慢且不显著。由此,12T-103菌株对Cry1Ac蛋白的降解能力较强。
如上所述,西部十省(区)效能指数平均为29.38%,中部地区平均为21.27%,东部地区,不包括上海、北京,平均为32.68%。而设施利用与公众参与指数,西部平均为24.66%,中部平均为19.13%,东部(不包括上海、北京)平均为32.88%。不难看出,总体效能指数和设施利用与公众参与指数之间的差距,西部地区大于中、东部地区。
具体西部省份看,西藏、陕西、青海、甘肃、新疆的效能指数分别达36.69%、28.62%、31.55%、21.77%、33.98%,而设施利用程度及公众参与程度指数只分别达19.26%、24.05%、24.3%、17.86%、31.26%,均明显低于效能指数。特别是西藏,投入指数、设施完备指数达79.15%、71.03%,处于全国前列,但设施利用程度及公众参与程度指数却排在后列。只有重庆,效能指数与设施利用程度及公众参与程度指数基本相当。
(三)西部各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平衡
该模式下,社会资本方中标PPP项目后,一般与政府授权企业成立项目公司,在项目公司满足最低资本金要求的前提下,商业银行向项目公司提供用于PPP项目建设的项目贷款,并以该PPP项目回报机制作为还款来源,通常要求社会资本方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项目贷款的用途通常是用于建造一个或一组大型生产装置、基础设施、房地产项目或其他项目,包括对在建或已建项目的再融资。在此种模式下,商业银行对社会资本方筛选标准较为严格,一般选择实力较强的央企、国企,以及现金流充足或长期合作的民营企业,即使PPP项目遭遇失败,通常也不会对这些企业的还款能力造成太大影响。
3.确定指标权重:采用专家打分法对相应指标进行打分,通过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计算指标权重和进行一致性检验等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的步骤,确定各层级指标的权重。
各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中,虽然在管材选用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取得了很大成绩,但通过调查发现,还存在一些问题。
同一省(区)在公共文化服务的不同方面也不平衡。西部地区最突出的是西藏,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指数、设施完备指数都位居全国前列,分别达79.15%、71.03%,但设施利用程度及公众参与程度指数却排在后列,只有19.26%。
四、提升西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对策
评估结果表明,西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是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化发展,提升服务效能,仍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要坚持提质增效,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转型升级,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效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
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由设施建设为主向效能建设为主转变。围绕提升设施利用率、社会参与率、群众满意率,推进设施标准化、资源共享化、服务网络化、运行一体化、参与便捷化,实现由设施建设为主向效能建设为主的转变。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增加相应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激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的利用率。
充分考虑农民自身特征,为农民量身订做公共文化服务。农民自身特征影响其公共文化消费,因此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要切实为农民量身订做公共文化供给。满足农民文化生活需求是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根本目的,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时一定要注意受众自身的特点。
依据农村人口特征及需求偏好,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结构。公共文化服务应该积极回应公众的文化需求。根据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收入等人口特征所形成的群体文化偏好差异,有针对性地提供差异性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依据农村人口特征及其变动趋势,具体规划、设计和实施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既确保农村人口能获得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又确保公共文化服务满足尽可能多人群的需求,从而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参考文献:
[1]任珺. 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水平的测度及绩效评估[M].公共文化服务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2]高宏存. 公共文化设施运行机制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6.
[3]王国红. 我国政策执行评估机制的缺陷及其完善[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4).
[4]李国新.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思考[EB.OL]. http://diyitui.com.content-1461111980.39498330.html,2016-10-9/2018-6-7
[5]李少惠、余君萍. 公共治理视野下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研究[J.图书与情报, 2009,(6).
[6]胡守勇. 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4,(2).
[7]孙逊主编. 2014年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8]王洛忠,李帆. 我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指标体系构建与地区差距测量.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3,(1).
(作者单位: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农业所)
责任编辑:康伟
标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论文; 层次分析法论文; 评价论文; 西部农村论文;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农业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