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思维方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思维方式

高海珍[1]2004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思维方式》文中研究说明一定的思维方式会产生相应的道德意识;而一种道德意识、道德规范的历代传承也必然会促成某种思维方式的沉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过程中,人们的实践方式、交往方式必然产生相应的变化,这也必然触动传统的思维方式、以及传统理解和建设道德的思维方式。本文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研究道德建设的逻辑起点,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所具有的道德文化的特征为依据,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分析道德建设与思维方式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思维方式。论文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道德与道德思维方式。主要分析道德、道德思维方式概念,重点对道德思维方式的特性加以阐述;第二部分: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揭示思维方式和道德之间的内在联系;第叁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思维方式。这是本篇论文的主体部分,也是结论部分,概括了五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道德建设的思维方式,前叁种是认识道德的思维方式,即实践思维方式、类我思维方式、“真”“善”“美”相统一的思维方式。另外还简要地谈到两种操作领域的一般思维方式,即自下而上的思维方式和“源”与“流”的思维方式;第四部分是本文的结论之结论。论文的目的是要阐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的思维方式,这在第叁部分就完成了。但是有这样的思维方式必然会随之而来产生相应的道德,而且最主要的就是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原则——“集体主义”,所以本文提供了一些新解“集体主义”的依据,作为对当前我国道德建设的探讨。

宫敏燕[2]2012年在《新农村建设中新型农民培育问题研究》文中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是党中央、国务院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为背景而做出的与时俱进的历史性抉择。新农村建设既包括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也包括农民素质的提高,培育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题中之义和根本要求。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农民培育的理论出发,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基本素质的现状及成因,以此为基础,全面论述了培育新型农民的主要内容和路径选择。全文包括导论、五章正文和结束语。摘要如下:导论阐述了选题的缘由、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第一章概述了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农民培育的一般理论。新农村建设提出的背景、基本内容、特点和意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民提出的基本要求,新型农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加强对农民教育的理论根据和重要意义。第二章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基本素质的现状。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的素质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总体看农民的知识水平、劳动能力及精神境界等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主要表现为:市场经济意识不断增强、民主法制观念逐步确立、崇尚科学之风正在形成、思想道德素质明显提升。但是农民基本素质方面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封建迷信沉渣泛起、宗教观念浓厚、集体意识淡漠、政治理性精神不足、组织合作意识较低、消费观念畸形等。第叁章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基本素质存在问题的成因。首先是历史的原因。其中包括传统自足自给的自然经济的制约,封建专制制度以及思想的影响。其次是现实的原因。其中包括城乡二元体制的制约,农民阶层分化的影响以及农民受教育程度偏低的影响。最后是组织领导方面的原因。主要包括基层党政领导重视不够、农民教育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农民教育资金投入不足、社会舆论导向欠缺等。第四章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培育新型农民的主要内容。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培育新型农民的主要内容是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农民的思想实际而确定的,并随着农村生活实际的变化而更新和丰富。其内容主要有: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现代思想观念、健全心理素质、增强民主法制意识、提高道德品质境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等。第五章探讨了新农村建设中培育新型农民的路径选择。首先,培育新型农民要坚持正确的指导原则,即坚持以农民为本原则、“叁贴近”原则、层次性原则。其次,创新农民教育的思维方式,主要包括求实性思维、整合性思维、发展性思维以及创新性思维。再次,要有科学的工作机制,坚持农民教育与农民自我教育相结合、物质利益与精神鼓励相结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农民文化创新相结合、理论宣传与民主管理制度相结合、尊重历史传统与借鉴国外经验相结合等。最后,培育新型新型农民还要有合理的制度安排和得力的政策措施,包括推动公共财政投资向农村倾斜、废除城乡二元户籍管理模式、明确政府职能,从“全能型”政府向“有限型”政府角色转换等。

施一满[3]2012年在《大学生“道德银行”建构论》文中认为如何进行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的问题。社区“道德银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公民道德教育的全新尝试。借鉴社区“道德银行”的做法,高校建立了大学生“道德银行”,并在全国各地开始盛行。大学生“道德银行”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与文化多元状态下,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途径、新方法。如何建构大学生“道德银行”?如何通过大学生“道德银行”来实现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升华,养成向善的道德习性?这正是本选题研究的重大意义与价值所在。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视角审视,大学生“道德银行”建设本质上是对当今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现状的回应,是对良好首先品德行为的激励;是借助“银行”这个功利化的外在手段来推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载体,它的运行过程就是道德素质提升的过程。它具有时代性、实践性、创新性、工具性和激励性。从“道德银行”的发展历程来看,“道德银行”从社区开始萌芽和产生,经由中小学而形成和发展,最后到以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为代表的大学生“道德银行”得以完善和创新。社会转型、时代发展和现实冲突是“道德银行”产生的动因和困境。建构大学生“道德银行”的理论支撑的源泉是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教育理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理论、优秀文化传统中的思想道德教化理论、西方社会公民道德教育理论。对这些理论进行梳理、整合为构建大学生“道德银行”的理论体系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道德提升与思想升华并重的方向性准则、价值导向与实践体验融合的主导性准则、引导激励与规范养成并举的行为性准则是建构大学生“道德银行”的主体原则;以厘清理论依据、确立基本原则为基础,以开发主体功能、注重价值拓展为目标,以搭建组织框架、揭示主要方法为关键、以完善运行机制,实施绩效评估为保障是建构大学生“道德银行”的基本思路;虚实结合、层级统筹的主体方式,网络运行、道德实践的基本途径,思想教育、道德评价的主要手段是建构大学生“道德银行”的主要方法。大学生“道德银行”的组织机构有叁个层次,学校“道德银行”指导委员会是决策机关,校级“道德银行”是指挥机关,院系基层“道德银行”是执行机构。“道德储蓄”提升道德品味、“道德贷款”持续道德行为、“道德奖励”激发道德追求、“道德处罚”规范道德行为是大学生“道德银行”的主体功能。建立以“道德币”为载体的运行平台、以“道德奖励”为核心的激励机制、以“道德处罚”为核心的约束机制和以“道德利息”为核心回报机制是大学生“道德银行”有效运行的保障。通过明确绩效校验的标的、制定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规定绩效评估的基本程序对大学生“道德银行”进行绩效评估。

颜峰[4]2012年在《论耻》文中指出耻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种文明意识,也是社会正常运转的预警机制。耻德作为基于否定性价值基础上的内在精神活动和道德约束力量,既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人的基本情感构成,也是“类存在物”人的本质实现和推己及人的意志超越,是人与动物鲜明的旗帜分野,是人之为人的道德底线,更是人类社会在奔涌历史长河中弦歌不绝、川流不息的动力源泉。本文主要从心理和社会两纬度揭示耻德的本质内涵及价值意义:第一,耻德是人生存本质和生活本质所共有的先验禀赋,是塑造人本体以及建立与整个宇宙循环系统依归联系的德性力量,是建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视阈下的“公共理性”和“重迭共识”,是当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诉求。第二,原有耻德体系遭受社会转型的巨大冲击而摇摇欲坠,在新体系难以瞬时建立且完善的耻德真空背景下,个体行为充满不确定性,团体行为缺乏道德指引性,社会公共行为丧失和谐性,褪去朴素原始的道德外衣,耻德内核在工业和后工业化文明的蚕食鲸吞下已变得岌岌可危。面对耻德的现实窘境,本文从耻的诠释和生成及耻的心理机制入手,确定耻德自律和他律的向善倾向,并从物质基础、认知结构、情感表现、意志行动等四方面勾勒耻的心理机制,并进行结构论证,反思耻德形成的内在机理。从耻阂影响、耻的觉知内容、耻之滥等四领域刻画评估当代耻伦理,并进行内容印证,力图揭示现代性不成熟耻德结构紊乱、规范式微,以及当下耻德由于与传统断裂、文化趋魅和远离现实生活导致人们的行为屡屡突破社会底线的内外因素。提出耻德的重建必须突破功利化耻德裂变、全球化耻德疏离、虚拟化耻德杂芜、智力化耻德丧失等困境。以此为切入点试图建立洽合耻德原发方位、价值涵摄、现实诉求的伦理和制度架构,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耻德内容体系、运行体系和保障体系,实现耻德力量的重新规制和耻德文化的复兴勃发,为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提供合理建议和理性思考。

黄继飞[5]2014年在《现实语境中的公民道德素质与提升策略》文中研究说明公民道德素质是建构公民素质的核心要件,是衡量社会道德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与民族精神凝聚力的关键力量。道德的历史性要求用发展的观点对待公民道德素质,不断提升公民道德素质。以发展的观点对待公民道德素质,客观、全面地把握公民道德的现实语境非常重要。本文以公民道德素质界定与现实语境的理论探析为切入点,以细化、界定公民道德素质的微观语境为前提,以探索现实语境中的公民道德素质构成、特征、问题情境及提升公民道德素质的价值意蕴为依据,以探索提升公民道德素质的原则与路径为目的,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现实语境是现时客观实际所呈现的宏大视野,是限定、认知事物的话语体系,为理论研究创设由前提条件、历史背景、社会形态、时代特征等要素构筑的综合话语体系。现实语境呈现宏大理论范式,对其把握要进行细化、具体化,即现实语境主要包括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全球化、市场化和法制化六个微观语境。它们深刻影响、制约着群体生存方式、社会意识形态及个体思想意识。依据微观语境的效能界定,公民道德素质的“应然性”构成包括:健康的道德审美、正确的价值观念、坚定的道德立场、高尚的道德追求、稳固的道德信仰和笃定的法制精神。公民道德素质具有复杂性、根基虚空性、实践性、意识形态性的特点。在现实语境中的公民道德素质呈现道德冲突、道德缺失、道德风险、道德危机的问题情境。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势在必行。提升公民道德素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义,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现代社会德育发展进步。发挥“物化批判”原则、“总体性”原则、“以人为本”原则、“疏导渗透”原则和“批判继承与甄别借鉴”原则的指导作用,结合现实语境,从科学化、生活化、品牌化、导向化、机制化、人性化六个方面探索提升公民道德素质的策略选择,协调推进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

黄海[6]2015年在《通识教育背景下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问题,不仅是高等学校,而且也是整个社会都在关注的重大问题。事实上,一直以来,针对中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改革与实践就从未松懈过,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多种创新方案,但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成效却越来越受到质疑。这之中,不但有教育体制方面不适应当代社会发展要求的客观因素,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也同样面临着改革的困境。现行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体系与实践模式存在着诸多不能适应新的教育需求的地方。在充分认识变化和冲突的世界,深刻理解教育主体自主需求的基础上,探索解决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问题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本论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出发点,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逻辑主线,从分析通识教育的兴起及其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和中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问题入手,研究了通识教育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关系维度,在此基础上探析了二者融合的新维度,提出了通识教育背景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创新路径。探索中国通识教育背景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改革之路,或者说,探索中国大学生德育的通识教育转型之路,顺应了高等教育全球化语境下,实现中国高等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德才兼备的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的时代诉求,体现了现代高等教育"大德育"的发展思路,理应成为今后中国高校德育发展的观念共识与理想之境。论文研究思路如下:第一,在综述中外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通识教育的兴起及其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梳理了通识教育的谱系,探讨了通识教育兴起的动因,论证了中国通识教育的态势。第二,剖析了中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问题。回溯了中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历史嬗变,分析审思了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在目标、方法、内容、形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论证了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旨归。第叁,探析了通识教育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关系维度。辨析了通识教育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整体关系,指出了中国高校通识教育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关系现状与趋势,并从教育逻辑一致与教育功能互补的学理依据分析入手,提出了"融合关系"是处理二者关系的应然选择。第四,探究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创新维度。揭示了通识教育背景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义,详细探讨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逻辑起点:道德价值观教育,论证了通识教育背景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创新的方法、内容和形式。最后,指出了通识教育背景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路径构想。从思想道德教育的个体心理机制、思想道德教育的社会调控机制和思想道德教育的互动机制等层面,论证了大学生个体与社会思想道德教育耦合机制建构路径;从改革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教学方式、优化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课程设置和丰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教学内容等方面,论证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教学路径: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渗透模式、环境模式和互动模式等要素,论证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隐性路径。据此,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探讨通识教育背景下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创新路径,既要坚持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行之有效的优秀传统方法,又要结合时代特点,充分梳理和选择经过社会历史筛选与检验的思想道德教育经典,不断吸收通识教育的经验成果,探究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通识教育融合的新方法与新路径,推广中国特色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本文做出了一系列有益的理论探索,以期对解决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等具体实践问题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高建华[7]2012年在《互联网时代我国意识形态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互联网时代正处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互联网从发展到普及仅仅用了十多年的时间,但是它给社会带来的变化却是翻天覆地的。网络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作为一种社会变革的力量,深刻地改变了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互联网推动着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社会环境,搭建起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新平台。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革,使得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与交锋呈现出新的特点。作为一把“双刃剑”,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在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机遇的同时,也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面对着当前社会的新形势、新特征与新挑战,意识形态工作需要站在时代和战略发展的高度,科学分析互联网对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造成的影响,理性认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原则,采取有效措施主动应对,通过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在互联网时代的说服力、凝聚力与吸引力,巩固马克思主义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确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在互联网时代的安全性。本文以互联网时代社会的变迁为出发点,分析了互联网时代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与网络中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两个方面的内容。本文既充分肯定与认识了网络社会的积极影响与社会功能,又不回避它带来的负面效应和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观点与建设策略,力争在建设一个坚定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网络阵地的同时,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时刻保持先进性,与时俱进。第一章本文试图从互联网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联性与发展趋势出发,分析了互联网时代现代人生存与发展的社会境遇,指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互联网时代的功能拓展,并进一步探讨了互联网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互联网时代实现了虚拟的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融合,促进了社会的平等与开放程度,削弱了国家对信息的控制,促进了公民社会的发展。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通过网络渠道发挥的政治、经济、文化引导作用,则有利于应对互联网对意识形态的传统价值生态、政治生态与文化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充分发挥用马克思主义思想引领社会思潮的作用。第二章本文具体论述了网络意识形态。这包括了对网络意识形态的概念、基本特征、传播机制、构成要素的分析与考察。网络意识形态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性认知的深化对于优化与扩展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第叁章主要探讨了互联网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带来的机遇。互联网搭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平台,为政府与公众进行沟通提供了新的途径,拉近了受众与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距离,为社会思潮的整合与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意识形态工作方式与方法的改变则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第四章着重分析了互联网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出的挑战问题。西方国家的话语霸权与技术优势、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泛滥、网络舆论推手的推波助澜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效力,冲击着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一元化地位。加之,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动适应性不强等问题的存在,使得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举步维艰,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第五章主要关注并研究了互联网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观点。互联网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需要建立新的价值追求,争取促进意识形态建设与公民教育、道德建设、经济同步发展。同时我们还需要改变意识形态的传统建设路径,实现政府治理与社会自律、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新媒体应用与教育思路创新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建设一批高质量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通过多方面的思想教育提高公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认同程度。第六章明确提出了利用互联网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策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需要理论研究与现实应用并重,促进大众化进程,从而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说服力与战斗力。针对社会思潮多元化的社会现实,意识形态工作要进一步巩固党领导下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的同时,包容与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的实效性。同时针对网络违法行为要进一步加大打击力度,促进网络立法,确保互联网时代的社会稳定与国家安全。

冯芸[8]2013年在《和谐道德教育的实现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我们面临的历史重任,“实现社会和谐是从古至今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人类的一个道德理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成为了中国共产党自十六大以来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同时也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和道德选择。”①这一历史任务的提出要求我们在新的时代对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作出调整。同时,作为社会价值体系主要传播途径的道德教育也必须在和谐理念指导下进行与时俱进的提升和创新。和谐道德教育是进入21世纪以后伴随着人们对“和谐”问题的关注而在道德教育领域出现的研究热点问题。和谐道德教育就是要把和谐的精神实质和基本内涵全面渗透到道德教育的各个方面,以遵循道德教育和社会发展的规律为前提,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为基础,致力于实现道德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良性互动以及道德教育本身与外部系统间的共同繁荣与进步。具体而言,所谓和谐道德教育就是指道德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协调有序的运作从而实现其内在机制的和谐,同时道德教育与其外在因素之间的彼此配合与互动从而实现道德教育与外部世界的和谐与功能优化。可以说,和谐道德教育就是力图通过对道德教育内部机制的和谐调节为道德教育的发展提供内部的动力,同时又致力于将道德教育置于整个社会大系统中,使其符合、适应、配合于社会的要求来为道德教育功能的发挥提供外部的保障。本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综合运用系统理论、教育学理论、社会学以及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通过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方法、历史考察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尝试对和谐道德教育的实现问题进行研究,意在建构和谐道德教育实现模式的雏形,期望对和谐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有所贡献。文章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和谐道德教育实现的立论基础。这一部分是本课题研究的基础,主要是对相关概念等前提的澄清和研究依据的阐述。在这一部分中首先对道德教育、和谐、和谐道德教育、和谐道德教育实现等基本概念的内涵进行了阐释。和谐视角是本课题研究的基本依据,对这一基本问题的合理阐释是从事本课题研究必须澄清的前提。同时,在这一部分中分别从历史渊源、现实依据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支撑这叁个方面分析了从事和谐道德教育实现问题研究的理论可能与现实必要。和谐道德教育实现的内部系统分析。道德教育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是整体,要素是部分,它们之间互相依存、互为条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彼此构成对立统一的关系。各要素是系统形成的构成要件,是系统得以形成的基础,要素的结构变化是导致系统变化、影响系统发展的根本原因。这一部分主要是对影响和谐道德教育实现的内部系统中的要素进行分析。具体而言,道德教育的内在要素主要包括:道德教育的目标,道德教育主体、道德教育客体、道德教育内容等。和谐道德教育的实现有赖于这些要素的共同作用,它们是影响道德教育和谐性的基础要件。用和谐的视角对当前我国道德教育系统中目标的设定、主客体关系的确立、内容体系的建构以及功能的实现等问题进行分析,找出“不和谐音符”,并分析出问题出现的原因是我们促进和谐道德教育实现的重要环节。和谐道德教育实现的外部系统分析。道德教育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部分。道德教育系统只有和外界环境保持连续不断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才能维持自身结构的动态有序,这种交换必须保持常态,否则,道德教育系统本身将很快失去其存在的价值和发展的动力。因此,我们在对和谐道德教育实现问题进行研究时,除了要对道德教育内部系统进行和谐性分析以外,以和谐的视角审视道德教育所处的外部环境系统也是十分必要的。这一部分内容通过对道德教育外部系统的研究,指出当前和谐道德教育实现过程中主要面临的来自于宏观、微观层面的外部环境困境。困境产生的原因必然是多方面的,我们从环境系统自身机能的失调、环境与道德教育关系的错位、实践中对环境优化原则的漠视和人对环境主观能动性的缺失这四个方面分析了目前困境形成的原因。和谐道德教育内部系统要素耦合关系的实现。道德教育内部系统的构成丰富而严谨,和谐道德教育实现的基础就是要达到道德教育内部要素的耦合。所谓道德教育内部要素的耦合就是指各个内部要素之间不仅要达到纵向贯通,而且应实现横向的密切联系,构成一个多维的、网络化的、开放的、动态的、互动的道德教育内部机制。在这个机制中,各个要素既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和不同的功能作用,又能够相互关联、彼此制约,只有各个要素间实现了耦合才能最终保证和谐道德教育的实现。具体而言,内部要素的耦合首先有赖于目标的指引,实现道德教育目标的完善是首当其冲的任务。只有以社会经济条件为基础,符合道德自身结构需求并最大限度的满足了人的需要的道德教育目标才能够真正实现社会需要与个体需要的统一、主导性与层次性的协调、知识丰富与能力培养的相结合。在具有和谐性的道德教育目标下,道德教育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协调问题是影响和谐道德教育实现的关键。在尊重主客体特性基础上建构双方的理解性和谐关系是实现道德教育主客体关系和谐的基本思路。连接道德教育主客体之间的桥梁就是道德教育内容,针对当前我国道德教育内容体系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旨在构建一种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道德需要为目标,由五个彼此交叉却各有针对的部分构成,具有和谐性的道德教育内容模式。在实现了目标的完善、主客体关系的协调、内容模式的重构之后,道德教育的功能就顺理成章的从传统的、单一的育人层面拓展到了社会发展与生态层面。道德教育内部要素的耦合是和谐道德教育实现的动力之源。和谐道德教育外部环境系统优化的实现。马克思主义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而外因则是事物发展的重要条件。道德教育不是孤立的过程,更不可能在真空的状态下进行,那种企图将道德教育限定在单纯境遇中的思维方式是不切实际的,更是无益于和谐道德教育实现的。道德教育比较于其他教育而言,更是一项复杂、长期的过程,在保持自身体系健康运行的同时,必然的要依赖于社会经济基础的支持和政治、文化环境的保障。因此,积极应对自身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诸多来自于外部环境的挑战,进行道德教环境的合理优化才能实现道德教育的和谐发展。当今的世界,全球化与网络化已经成为人们必须要面对的发展态势;当今的中国,现代化与多元化的深入是人们必须要经历的发展阶段。可以说,这些现实的社会境遇颠覆性的改变着传统道德教育发展的理念和模式,面对这一切,理性的分析与积极的面对是道德教育应有的作为。全球化时代道德教育开放性与民族性的和谐、网络化背景下道德教育虚拟性与现实性的和谐、现代化进程中道德教育传统性与现代化的和谐、多元化困境中新型道德教育模式的运筹是我们面对挑战提出的路径选择。和谐道德教育整体实现的途径探索。道德教育作为对人们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涉及众多内部要素的复杂系统工程,同时,道德教育的发展又有赖于道德教育本身与其它教育领域甚至是社会大系统的协同与互动。从道德教育系统既作为“整体”又作为“部分”的双重性来讲,和谐道德教育的整体实现应包含两个层次:一是从道德教育作为独立系统本身来看,要保持系统内部诸要素间的内在协调。二是从道德教育所处的大系统来看,要保持道德教育系统与其平行系统间和更高级别系统间的协同。任何企图将两者割裂的思维方式最终只能造成和谐道德教育实现过程中整体和谐性的缺失。只有确立了整体和谐的理念,遵循和谐互动的原则,始终围绕“以人为本”的发展核心,运用科学的方法才能最终实现道德教育和谐发展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道德教育理论的改革与发展面临着社会形态转型和世界性文化创新的双重压力。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我们对和谐道德教育实现问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就在于:进一步丰富道德教育理论的发展;为实现人的全面而和谐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准备;为和谐社会的建构提供方法论指导。实践意义在于:通过研究致力于解决我国道德教育实践中存在的不和谐问题,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促进现代道德教育观念在实践中的践行;推动实践中道德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开展。

孙泊[9]2016年在《道德榜样论》文中研究表明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道德国度的美誉。中国传统文化以道德为内核,道德建设从古至今,走过几千年的求索之旅,依然在路上。中国传统社会,崇拜道德理性,道德人格盈满理想主义色调。但中华传统道德榜样,彰显道德理想,自成独特体系,塑造核心价值,成就中华民族道德的整体性、连贯性和发展性,对于现代性道德建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深远的理论参照意义和实践示范价值。无论是道德批判基础上的道德解构重建论调还是唯物史观基石上的道德转型升级逻辑,都可以从中华传统道德榜样思想史的长河中找寻到认识问题的理念、解决问题的路径。超越传统,映照现实,继往开来,这或许就是中华传统道德榜样思想史的真正价值所在。道德榜样研究既要传承历史宝贵的精神财富,更要直面现实道德领域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历史的终极意蕴是为了推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创造人类的文明和幸福。现代性意义上的道德建设,就是以社会转型为特定生态语境,以榜样疏离为问题境域,以榜样认同提升、彰显道德力量为价值旨归,以建构中华民族道德信仰、构建国家道德共同体为发展愿景。研究坚持“一个指导观”研究始终坚持唯物史观为指导,全文贯穿“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以唯物史观全面梳理中华传统道德榜样演进史,全面分析中华传统道德榜样的价值观念和实践指向,努力探寻中华传统道德榜样观与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机制;以唯物史观科学探析现代道德榜样观建构与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契合机制,有力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研究秉承“两大方法论”一是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围绕“塑造人、提升人、发展人”的教育理念,整体上采用多学科视域交融,加强文献查阅与实证调研相结合,把研究从现象上升为本质,从理论分析延伸到实践运用,秉持强烈厚重的人文精神。全面梳理古代道德榜样思想精华,深层思考社会转型的道德困境,多维剖析榜样疏离的动因机制,努力建构榜样认同的实践路径。二是坚持以整体发展观为研究视野,拓展道德榜样的研究论域。将道德榜样理论研究置身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之中,探讨道德榜样的演进逻辑和文化特性;将道德榜样实践研究择取在社会转型期的特定形态之中,探索道德榜样的现代意义和时代困惑;将道德榜样承接传统道德修养,探析传统道德修养模式的文化特质和现代转型;将道德榜样契合社会转型,探望社会整体道德秩序的建构和完善。研究抓住“叁大着力点”一是基本厘清了中华传统道德榜样的演进谱系,提炼了中华传统道德榜样的价值观念,明晰了中华传统道德榜样的实践导向,梳理了中华传统道德榜样的现实关照。二是多维描述了现代意义道德榜样的出场境域,洞察了社会转型道德榜样的疏离困境,建构了社会转型道德榜样的认同路径。叁是科学阐释了传统道德修养模式的逻辑进路,推动了传统道德修养模式的现代转型,展望了社会转型道德秩序的全面建构。研究凸显“四个问题域”一是对道德榜样疏离与认同从道德动因视域探究,有利于夯实道德榜样问题的理论之基,从根本上解决道德榜样认同问题;有利于厘清道德榜样问题与社会转型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社会转型期道德榜样应肯定的内容、应防止的倾向、应消解的问题,梳理出社会转型期道德榜样生成和培育的着力点。二是对道德动因的多元透析和解读,可以为道德榜样认同提升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实践准则、实践路向提供有针对性的理性支撑;更是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路径的有益探索。叁是全面系统深入挖掘社会转型期道德榜样疏离的时代困境,探析道德榜样疏离的时代表征、原因机理、影响危害、矫正对策,为进一步提升和彰显道德榜样影响力和作用力提供参照和路径;有利于彰显道德榜样的“叁个自信”即道德榜样研究的理论自信,道德榜样示范的道路自信,道德榜样教育的制度自信。四是运用科学理论指导研究道德榜样论,坚持问题导向,寻求治理之道,实现时代转换和社会转型,以整体研究逻辑架构道德榜样学的立论之基,全面总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道德榜样的历史演进和理论体系,系统整体研究马克思主义道德思想史,深入挖掘中国共产党人道德榜样文化资源,形成道德榜样思想理论体系,用科学的理论有力指导和不断推动当代道德实践的良性发展。总之,现代性道德建构,面对的是人类生存的意义危机,关怀的是人类发展的终极价值,唤醒的是被欲望遮蔽的人文情怀。在道德信仰建构的争论和反思中,我们既不能无限迷恋自身的道德文化传统,又不能彻底否定我们的时代精神而加以深刻批判,而应该始终秉承中华民族道德文化的一贯性、连续性、发展性和超越性姿态,以传承创新发展的科学理念进入一个全新的道德天地,建构一种以感性生命和人文精神的现代性道德,在厚重深邃的历史传统道德基础之上,不断彰显榜样的道德力,提升公民的道德感,塑造社会的道德风尚,建构国家的道德意识,培育民族的道德信仰,努力开发人的本真精神世界,弘扬人性的完整和丰富;全面建构社会优美和谐的道德秩序,助推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积极培育民族的共同道德信仰,实现国家的繁荣与昌盛。这就是我们的道德理想,也是我们的价值追求。

罗湘明[10]2012年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思想政治工作功能拓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设和谐社会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目标。如何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功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如何抓住机遇,在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同时实现自身学科原理和方法理论的现代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当前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亦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的历史使命。因此,找准和谐社会建设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定位,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原有功能,大力拓展其新功能,切实解决思想政治工作应该为构建和谐社会“做什么”、“如何做”等问题,就是本选题研究的重大意义与价值所在。学术界对和谐社会构建中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作用的必要性、重要性的看法高度一致,但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相应功能的系统研究则很鲜见,给本文的研究留下了很大空间,也留下了较大难度。和谐社会建设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拓展,本质上是思想政治工作地位、作用在新的社会需要中的新彰显,是传统政治优势与当今时代要求的辩证统一。其功能拓展的理论依据,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功能的学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中国共产党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地位与作用的学说、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原理与方法理论,还需借鉴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理论以及西方在社会建设方面的相关理论与做法。顺应和谐社会的时代需求和学科理论的本质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大力拓展自身在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方面的系列功能,即服务人与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服务个体身心的和谐发展,服务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当前,拓展思想政治工作时代功能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发展。具体指向包涵:着眼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注重和谐社会的发展导向,倾心和谐社会的矛盾调节,致力和谐社会的运行保障。首先,要大力弘扬中华和谐神韵,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导向功能。既要承继“以和为贵”思想底蕴,建树社会和谐的共同愿景;又要努力开掘“仁和中庸”的时代内涵,导引人际关系和合友善;还要彰显“和谐社会”时代魅力,导航现代社会的发展方向。其次,要着眼全面和谐发展,大力开发思想政治工作的素质培育功能。既要推进思想观念更新,促进思维与时代同步发展;又要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品格与行为和谐发展;还要注重开发人的内在潜能,促进智力与技能协调发展。第叁,要坚持核心价值取向,大力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意志凝聚功能。既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凝铸主体灵魂;又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整合群体意志,还要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主导社会思潮鼓舞全民斗志,以社会主义荣辱观规范行为引领时代新风。第四,要彰显公平正义,大力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精神激励功能。既要彰显公平理念,注重弱势群体的精神激励;又要推进民主建设,注重各级干部的政治激励;还要弘扬社会正气,注重社会和谐的行为激励。第五,要注重统筹兼顾,大力开发思想政治工作的矛盾协调功能。既要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环境和谐;又要注意化解思想矛盾,维护群体行为和谐;还要注重身心冲突的调适,维护个体内在的和谐。第六,要加强和谐人格的塑造,大力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转化功能。既要以情感人,增进思想与态度的认同;又要以情动人,推进观念与认知的变革;还要以理服人,促进个体与整体相一致。第七,要注重人文关怀,大力拓展思想政治工作和谐保障功能。既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保障思想前进方向;又要强化以人为本宗旨,保障人民心情舒畅;还要贯彻民主法治精神,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思想政治工作功能的拓展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其功能效应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本质上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他们辩证统一于一个新型的思想政治工作功能体系,即“和谐型”功能体系之中。该功能体系的理论架构至少包含基础因子、手段因子、和目标因子叁个组成部分。前者包括社会导向功能与素质培育功能;后者包括意志凝聚功能、精神激励功能与矛盾协调功能;再者包括观念转化功能与和谐保障功能。“和谐型”思想政治工作功能体系具有自身特色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叁个相互支撑、协调互动的具体操作机制,即和谐目标的制导机制、体系功能的共振机制、功能运行的协控机制。

参考文献: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思维方式[D]. 高海珍. 中共中央党校. 2004

[2]. 新农村建设中新型农民培育问题研究[D]. 宫敏燕. 陕西师范大学. 2012

[3]. 大学生“道德银行”建构论[D]. 施一满. 中南大学. 2012

[4]. 论耻[D]. 颜峰. 中南大学. 2012

[5]. 现实语境中的公民道德素质与提升策略[D]. 黄继飞. 南京师范大学. 2014

[6]. 通识教育背景下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D]. 黄海. 南京理工大学. 2015

[7]. 互联网时代我国意识形态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研究[D]. 高建华. 南开大学. 2012

[8]. 和谐道德教育的实现问题研究[D]. 冯芸. 山东师范大学. 2013

[9]. 道德榜样论[D]. 孙泊. 苏州大学. 2016

[10]. 和谐社会建设中思想政治工作功能拓展研究[D]. 罗湘明. 中南大学. 2012

标签:;  ;  ;  ;  ;  ;  ;  ;  ;  ;  ;  ;  ;  ;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思维方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