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的临床预后分析论文_查天宝 蔡军 袁晓冠

胆结石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的临床预后分析论文_查天宝 蔡军 袁晓冠

合肥市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 查天宝 蔡军 袁晓冠【摘要】目的 分析胆结石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从2018年7月到2019年3月于我院中进行治疗的胆结石病人88例,依照病人的住院顺序分为两组,其中前44病人为D组,后44例病人为R组,前者给予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后者给予传统手术治疗,对比D组与R组病人的治疗效果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通过D组与R组的数据可知,治疗前,两组病人生活质量评分并不明显不同,(P>0.05)。治疗后,D组与R组病人生活质量皆高于治疗前,前者明显高于后者,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D组与R组的数据可知,前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后者,两对比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D组与R组的数据可知,前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后者,通过对比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D组与R组的数据可知,前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显著低于后者,通过对比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胆结石病人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不但能够降低病人并发症发生率,还能切实提高治疗效果,减小病人创伤面。同时,还有助于病人尽早康复,为一种高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广泛利用。

【关键词】胆结石;腹腔镜;胆道镜;手术方式;临床预后

[中图分类号]R65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6-YS

胆结石属于结石性疾病,具有变化快与病情急的特点。在临床上,胆结石疾病治疗首选手术法,但传统手术法,不但创伤大,还易出现并发症等,从而影响病人治疗效果。基于此,此文选择从2018年7月到2019年3月于我院中进行治疗的胆结石病人88例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其中的二分之一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获得了显著效果,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择从2018年7月到2019年3月于我院中进行治疗的胆结石病人88例,依照病人的住院顺序分为两组,其中前44病人为D组,后44例病人为R组,前者给予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后者给予传统手术治疗。D组女性病人24例,男性病人20例,年纪最小25岁,最大64岁;R组女性病人21例,男性病人23例,年纪最小24岁,最大65岁。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无太大差距(P>0.05)。

1.2方法

R组应用传统手术治疗,全麻,切开胆总管拿出结石,之后进行引流,术后给予抗生素与止痛药等。R组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全麻以后保持平卧位,给予四孔穿刺法,建立气腹,随后置入腹腔镜和胆道境,结石取完后冲洗胆道,利用胆道境对胆道情况进行观察,之后结合胆总管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引流,术后给予病人抗感染治疗。

1.3评定标准

第一,对比D组与R组病人生活质量;第二,比较D组与R组病人治疗效果;第三,对比D组与R组病人不良反应发生率;第四,对比D组与R组病人手术效果。应用医院自制的生活质量测量表对病人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D组与R组病人生活质量

通过D组与R组的数据可知,治疗前,两组病人生活质量评分并不明显不同,(P>0.05)。治疗后,D组与R组病人生活质量皆高于治疗前,前者明显高于后者,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病人治疗前后ADL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s,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D组 44 40.75±10.46 53.68±11.68 R组 44 41.25±10.56 45.69±10.68 注P<0.05

2.2比较D组与R组病人治疗效果

通过D组与R组的数据可知,前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后者,两对比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2。

表2 D组与R组病人治疗效果对比[例,例(%)]

组别 例数 显效[n(%)] 有效[n(%)] 无效[n(%)] 总有效率[n(%)] D组 44 20(45.45) 22(50.00) 2(4.55) 42 (95.45) R组 44 19(43.18) 18(40.91) 7(15.91) 37(84.09) 注P<0.05

2.3对比D组与R组病人不良反应发生率

通过D组与R组的数据可知,前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后者,通过对比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3 D组与R组病人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组别 不良反应发生率(n) 合计(n/%) 疼痛 切口感染 胆瘘 切口疝 D组(n=44) 1 0 1 0 2(4.55)* R组(n=44) 3 1 2 1 7(15.91) 注解:与R组相比,*χ2=5.254,P=0.021;

2.4对比D组与R组病人手术效果

通过D组与R组的数据可知,前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显著低于后者,通过对比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D组与R组病人手术效果对比( ±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分钟) 住院时间(天) 术中出血量(毫升) 肛门排气时间(小时) D组 44 95.1±41.13 5.36±1.21 46.56±13.4 32.24±4.68 R组 44 190.2±72.42 14.21±2.23 179.1±49.2 63.06±9.89 注P<0.05

3讨论

胆结石的病因比较繁杂,其发病率同年龄成正比,且女性高于男性,饮食规律同生活水平等也是致使患者发病的主要因素。胆结石有两种,其中包含胆管结石、胆囊结石,通过手术将结石取出,临床上长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此研究结果显示,通过D组与R组的数据可知,治疗前,两组病人生活质量评分并不明显不同,(P>0.05)。治疗后,D组与R组病人生活质量皆高于治疗前,前者明显高于后者,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D组与R组的数据可知,前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后者,两对比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D组与R组的数据可知,前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后者,通过对比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D组与R组的数据可知,前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显著低于后者,通过对比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对于胆结石病人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不但能够降低病人并发症发生率,还能切实提高治疗效果,减小病人创伤面。同时,还有助于病人尽早康复,为一种高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广泛利用。

【参考文献】

[1]王焕.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在胆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16):16-18.

[2]刘坤.开腹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70例胆结石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16):33-34.

[3]徐祥成,杨华,刘学磊.胆结石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的手术方式及临床预后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91):17875-17876.

[4]陈尚锋.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胆结石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19):112-113.

[5]唐先斌.腹腔镜结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96例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02):313-314.

论文作者:查天宝 蔡军 袁晓冠

论文发表刊物:《药物与人》2019年6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8

标签:;  ;  ;  ;  ;  ;  ;  ;  

胆结石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的临床预后分析论文_查天宝 蔡军 袁晓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