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中国画教学之趣 促进艺术素养提升
陈 磊
摘 要: 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是当下美术教育的核心问题之一。当前中国画教学存在两种倾向:一种过于重视画理规范,束缚学生创造。另一种不得法,失去国画特征。究其原因:没有将中国画教学内容有机地整合成有利于学生传承创新的探究活动。针对这两种倾向,笔者认为根据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提炼中国画的核心原理,从笔墨趣味、情感立意、造型意趣三个方面入手,注重观察、体验、想象、分析、感悟,通过趣味性的探究活动深入浅出地让学生感受传统艺术的特色,并借以表达自我,提升传统艺术修养。
关键词: 笔墨立意;造型趣味;素养策略
一、 聚焦问题
笔者事先针对实验对象本校三四五年级的学生进行的教学跟踪,发现实验前学生的国画水平主要存在的两类问题:第一类,有传统无自我,照搬程式化符号,为临摹而临摹,学习主动性不高。第二类,有自我,富童趣,但不得法,画得没有中国画的特点。
二、 归因分析
究其原因第一类:教学过于注重程式规范,束缚学生创新。第二类:教学不得法,失去国画特征,无法有效传承中国画的艺术,提升艺术素养。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孕育出传统中国画艺术,中国画是东方艺术与中华美学精神重要表率。中国画讲求借笔墨以形写神、通过迁想妙得、寄情于物来表现心灵感受。这种东方美学观念下的国画艺术如何让小学生积极主动地感知理解并内化为艺术素养,是小学阶段中国画教学的核心问题。
三、 改进策略
因此,笔者认为应当以学生为本,以趣味为核心,以创造为导向,联系学生自身经历、激发情感,为创作而汲取中国画的营养,提炼思想形成立意,运用笔墨造型表现意趣。明确学生学习中国画的目的和意义,将中国画优秀的传统转化为学生的美术素养。中国画在绘画语言、造型、达意方面都集中反映着优秀的中华文化。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从笔墨趣味、情感立意、造型趣味三个方面入手挖掘中国画的审美趣味,通过趣味性的探究活动深入浅出地让学生理解传统艺术的特色,感受探究的乐趣,并大胆地表达自我,提升艺术素养。
利用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效果分析,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等级,显效是指患者治疗后的功能缺损分值减少超过90%。有效是指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分值减少超过50%,未达到90%。无效是指患者治疗后分值减少情况低于50%[3]。
(一) 以多元观念探究笔墨之趣感受笔质墨韵
笔墨是中国绘画独特的造型语言,是中国画直接付诸的物质材料。画面的形象必须通过笔墨才能具体化。它是构图、造型的前提。正是由于中国画工具和媒材的特点,画面产生的独特肌理效果和绘画语言本身就极富有韵味和美感,给我们带来不同于其他画种的审美趣味。
1. 从实验入手探究浓淡墨趣
2. 借想象激发童心童趣
消费者应该增强自身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意识,增强法律意识和危险防范意识,保护自身的隐私信息和资金安全,一旦遭遇信息泄露、资金被盗等要及时保存证据,寻求法律保护。尤其是当代大学生,更要关注社会动态,不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具备识别违法行为的能力,不参与校园贷等违法行为,了解网络诈骗的防范方法,一旦自身合法利益遭受侵害应该及时寻求学校和法律的保护。
中国画常常以心观景,是创作中想象的结果。小学阶段是儿童的想象力发展最快的时期。表现的对象是客观的,但内心是丰富的、饱含情感的、主观的。小学生看待事物无一不是带着自己的情感带着主观的好恶。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开展教学,有助于发挥学生积极地展开想象。
宣纸假想成一片土地,墨迹假想成河流。放大让学生观察笔墨迹向外扩散的过程。大的墨块是如同湖泊沼泽落笔之后借着水力继续向外扩张,尤其是边缘晕开的水迹,放射状若隐若现,似雾似烟。正是这种偶然的物理反应,才使中国画具备独特的笔墨韵味。如水墨画鱼一课,正是运用浓淡虚实的变化才恰当地表现出鱼儿在水的若隐若现。
(2)隐去法挖掘立意
古人在中国画发展中,不断地总结形成了中国画程式化的语言和表现形式。花鸟、山水、人物都有它不同的程式。而这些经典的程式对快速掌握前人的表现技法十分有益。但同时也阻碍了学生的创新。吴冠中先生对绘画点线面语言的挖掘给了我们极大的启示。因此,教学的着力点就是让学生理解中国画的程式性语言——点线面,根据表现对象组合可以千变万化。为学生创新开辟了空间。创造自己的个性绘画语言就成了教学追求的目标。
如在水墨画鱼教学中通过分析齐白石画的鳜鱼和鲶鱼,认识中侧锋的画法表现不同鱼的差异,课件演示将鱼的造型打散为点线面的笔墨语言,通过解构让学生理解的点线墨块就是千变万化的基本零件,通过不同的组合能表现形态各异的鱼。
(二) 紧抓契合点提炼立意之趣提升主旨内涵
立意在中国画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价值。画家的创作立意源自情感。只有深刻的情感体验才能为创造萌芽。由于传统中国画与当今生活的脱节,唯有准确对接传统艺术与学生的审美趣味的契合点,才能有效地引起学生对中国画的共鸣。笔者从经典作品、学生内心、传统文化三个维度挖掘趣味、寻求对接。借鉴传统文化的精神和内涵,经典作品为借鉴范例、激发学生内心世界的情感和思想。
3、围堰平整土地。对于缓起伏沙地地形,水分流失、肥力不足问题显著。相对高度在5米以上的大中型沙丘采用乔灌木封育措施;5米以下的小沙丘或缓起伏沙地进行高地高平、低地低平,然后打埂围堰种植。
3. 以诗词升华立意之品味
在柔性垂直防渗技术实施完成后,对调节池内渗沥液和监测孔内地下水进行取样检测,检测结果表明柔性垂直阻隔系统对污染物的阻隔作用明显。检测结果见图5。
名词单复数形式错误也不少见。许多词的单数、复数形式表达的意思不一样。我们以The shell of the bronze was as thin as papers and needed exquisite technique and high qualification,which is unprecedented一句话为例来看。(这句话还有别的错误,下文会提到)这句译文中的paper用了复数形式,但是原语却是“这类器胎薄如纸”。当paper表示“纸”的意思时,应为不可数名词;当paper为复数时,应表示为“论文、文献”等意思。所以本句中应改为单数形式。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梳理和研究动态分析,发现研究可以分成以下3个方面:1) 关于多模态语料库创建和应用研究;2) 关于翻译工作坊研究;3) 关于教学与实训平台创建研究.
(1)对照法挖掘立意
在水墨画鱼教学中教师通过分析李苦禅的《上游图》,让学生观察画作中鱼的神态和姿态,引导学生联想生活中类似的经历。提供校运动会短跑冲刺的抓拍照片,让学生探究人物与鱼神态和动态的联系,将这两点作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发现本画取名上游的含义,达到准确解读画面立意的目的。所以,挖掘中国画趣味要把握两点:一是对重点欣赏作品的精心严选。二是要充分了解学生,让学生生活经验与作品精神内核进行有效接轨。
一般而言,成为AS后可通过邮件去联系负责MS考试的大师,申请参加大师考试。但“僧多粥少”,每年能参加考试的人有限,因此协会制定“waiting list”,只有拿到考试名额的AS,才有资格去参加考试。今年10月,Arneis获得了考试资格,但他选择了放弃。
3. 以解构的方式探究笔墨语言
朱耷的作品相比较于齐白石的离学生的精神世界更远。怎样让学生在欣赏朱耷作品是感受并理解朱耷的寄情于鱼的表达方式。除了了解朱耷的身世和经历,更重要的是找到学生能接受的破解朱耷作品的密码——神态。鱼的眼神和嘴形就是观察探究的重点,教师将鱼头与鱼身隐去,只留下鱼的眼和嘴,学生通过眼珠的大小、位置和嘴形感受到不满、胆怯、愤怒、惊恐的心情——联系自己生活中的感受和画家的经历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表现鱼。最后学生认识到鱼已经成了朱耷的代言人,是八大山人的情感寄托物。
本文以绝热加速量热仪为实验平台,如图7所示,以3 g浓度分别为20%、30%、40%、60% DTBP-甲苯溶液为样品对上述动态补偿模型进行验证和分析,其中,经PSO寻优算法得到的动态补偿器参数分别为τ1=0.664 7 s、τ2=20.576 5 s和τ3=53.148 2 s。实验过程中,STM32硬件平台负责温度采集(采样频率10 Hz)、数据发送和动态特性补偿算法的实现,温度数据通过上位机接收并记录,实验完成后,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水、宣纸、墨是一种物理反映。水分的多少、墨量的多少、用笔的徐急都会产生不同的画面效果。用实验的眼光培养学生对中国画工具媒材使用的敏感性。让学生理解产生浓淡干湿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用笔的速度、水分的多少,以及宣纸渗透的效果。比如墨分五色就适合通过实验了解焦、浓、重、淡、清的水墨配比,提高调墨的准确度。在水墨画鱼的教学中学习齐白石草鱼鱼鳞的画法,通过观察学生发现鱼鳞的背深腹浅的特点,让学生进行调墨实验从墨多到水多,体验墨色的丰富层次。
传统中国画有许多富有趣味的作品,其中蕴含着真挚的情感,同时也体现着画家对待生活的乐观态度。这一类中国画名家如齐白石,他笔下可爱的草虫、小动物饱含着孩子般的天真和对美好世界的期许。《它日相呼》就是两只正在抢食的小鸡,看似不起眼的生活情境,齐白石爷爷却向欣赏者揭示了一个人生的道理。而这借鸡抒情的表意正是表现出生活的真实,此画极贴近学生的年龄,唤醒了学生的生活经历,产生了情感的共鸣。
2. 用生命的眼光探究肌理趣味
除了具象的想象,抽象的笔墨语言同样也能萌发出丰富的想象。在水墨画鱼的教学中,根据鱼在水中自由自在的生动姿态这一主要特征,教学从画有不同粗细浓淡长短的曲线画面中展开想象,通过添画形成不同姿态的鱼,请学生为画作取名,有的说欣欣向荣、有的说子孙满堂,最后展示齐白石的画题《年年有余》。让学生从抽象到具象,由具象升华立意,领会中国画的写形达意。
1. 品名作借鉴立意之趣
叙事语体是以人为本的,以主要人物的活动为线索,展开事件活动,注重时间线性;而描写语体则是以物为本,描述场景中的各种事物状态,注重空间性状的凸显性。在叙事语体当中,动词的功能必须强化,而在描写语体中,动词的功能则表现出弱化的倾向。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中国文化来自生活又蕴含哲理,古代的诗词典故都能为作品的立意带来启示。如在巡视指导学生创作时,有位学生已画好鱼,可不巧的是墨误滴于纸上,他是手足无措,准备重画时笔者想起了苏轼的“水清石出鱼可数”帮他将墨迹改画成溪中石块,这样既升华了画面的立意,也让此画“起死回生”了。
(三) 注重创造性强化造型之趣寄托情感意味
儿童时期造型特点就是不准确、比例的失调,这是儿童造型发展阶段的规律。这一时期造型还有一个特点强调自我感受和个性,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因此,儿童这个时期的绘画造型就表现出原始而质朴的变形,具有稚拙天真的趣味。而这种变形如果加以适当的启发引导就会形成符合中国画观念的造型意趣。中国画不求形似,但求达意,北宋的欧阳修更是主张忘形得意。夸张变形就成为中国画独具特色造型的手段。因此根据主观感受,采取主动地夸张变形,形成造型的意趣,达到借物抒情的目的。
1. 把握对象特征同中求异
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特征,作为借物抒情的作品形象,把握特征是第一位的。因为形象特征正是创作者与欣赏者对话的纽带。把握形象的特征就要处理好造型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同一类事物的共性结构,还要进一步比较发现个体事物的个性特征。在水墨画鱼的教学中,笔者侧锋画了一条头粗尾细的曲线,通过添画变成一条鱼。引发学生反思为什么简单的几笔就能变成一条鱼,老师添上的是什么。让学生认识鱼的共性特征——基本结构。只表现共性的鱼会走入了概念化。笔者提供造型各异、特征不同的鱼图片,引导观察快速捕捉鱼的特征。通过讨论学生发现适当强化有助于特征的突出,提升造型的生动性。
2. 强化自身感受激发个性
造型的生动除了写形还要写神,没有情感的形象只是木偶,失去了灵魂,也失去了创作的能动性。因此,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的情绪迸发出来,是造型教学的关键。在运用夸张变形画出鱼的特征之后,出示生动的漫画式表情,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喜怒哀乐的情感经历,发散性地探讨生活中的不同情感(亲情、友情、对周遭人与物的态度等)。笔者借机提问,假设这些表情出现在鱼的身上,画家想通过鱼表达什么?借鉴八大山人寄情于鱼的情感表达方式。
3. 根据情感立意夸张变形
请学生鉴别赏析更能够表达情感立意的造型,发现夸张变形所产生的情态,是富有意趣的造型,是寄托着情感的形象。探究如何通过鱼的形象抒发自己的情感,归纳出夸张变形鱼的神态和姿态的方法。通过整体和局部的夸张变形,表达学生充满灵性的悟对。学生的作品有的题为重逢,有的题为渴望,有的题为双鱼飞舞、有的题为自由自在。夸张变形是主观以心思物创造出的富有情态的形象,是学生内心情感的表象。
中国画艺术的发展需要少年儿童的传承。只有充分探求中国画教学笔墨、造型、立意的审美趣味,才能将中国画的人文内涵与儿童精神世界接轨,最终达到传承人文精神,提升艺术素养,以美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黎荔.视觉素养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尹少淳.走进美术[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8.
[3]刘剑虹.具象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陈磊,福建省福州市,福州市宁化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