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即终身发展所需的基本知识、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语文教师的紧迫任务。学生核心素养的高低,取决于语文教师学科素养高低。文章概述教师的学科素养内涵,着重探索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践。
关键词:核心素养;学科素养;语文教师;必备品格;关键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8-149-01
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终身发展所需的最基本的知识、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当前全球化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正在转型。培育出怎样的新一代,取决于教师能够给学生怎样的教育,取决于广大教师学科素养的高低。学科教学必然呈现“新常态”,立足学科,审视当下,展望未来,提高教师学科素养是必然趋势。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要从语文学科特点出发,要将素质教育理念寓于课堂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要学、爱学、会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因此如何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这是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下面笔者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谈谈培养学生语文素质的一些思考和做法。
一、教师的学科素养概述
学科素养是指在学科学习和教学实践活动中养成的具有该学科特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品质和基本经验的综合。系统的学科知识、学科技能、学科信仰、学科思维方式以及人格特征,是教师学科素养的灵魂。当前,语文学科教师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例如,课堂主问题得不到准确的切入,教师不能有效把握某篇课文的真问题、重难点,以致课前导学单不能规范地设计出来。这些问题,归根到底是学科素养问题。要提高教师的学科素养,关键在于勤学乐学,勇于实践。教师要认真学习各种教育教学专著,了解教育前沿理论,理解具体学科的思想方法、学科的知识体系、知识间的内在关联,以及学科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策略。对于学科知识,要做到脉络清晰、框架分明,深谙学科内涵。要通过具体学科的教学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合格人才。
二、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践
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要通过语文学科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而这需要语文教师有深厚的学科素养,有驾驭课堂的能力,考验的是教师的睿智,教师的素养。语文核心素养,是指终身发展所需的最基本的语文知识、必备品格和语言应用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文本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创新。因此,语文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科素养,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实施探究式教学等策略,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对于中小学语文教学来说,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突出表现。当前语文教学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小组讨论流于形式、文本解读缺乏深度、语言表达有时缺乏条理性和逻辑性、忽视表达中的人文情怀。这些反映出学生语文功底不足、实践经验欠缺,也反映出学科素养的低水平状态,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正确的价值观、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优秀的品格。“照着做”“我以为”“找问题”,是一个能力与素养提升的过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据此精心设计导学案,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无形中培养学生终身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让学生着力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教师仅仅靠课堂时间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微不足道的。所以,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
利用班会时间,举行辩论会,学生四处搜集论据,用简练的语言写在小卡片上。辩论的过程中,他们针锋相对、互不相让。在争论中,他们的思辨能力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我仿佛看到了他们思想碰撞出的火花。
我们开展了“我爱记歌词”的活动。其实,学生们很喜欢唱歌,那我就借势发挥他们的爱好。借助他们的兴趣和爱好进行教学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周杰伦的歌曲是学生们的最爱,他们不仅喜欢那与众不同的曲风,更喜欢方文山作的词,方文山的作品词藻华丽、意象丰富,并不似普通的流行歌曲那样直白,他能营造出很朦胧,很凄美的意境,比一般词作者要高上一筹。再比如,学生们也很喜欢汪峰的作品,他的歌总是能触碰到人的心灵深处那最柔软的部分,让人产生共鸣;同时,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激情总能给他们带来正面的力量,能够激励人的斗志。
总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即终身发展所需的最基本的知识、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语文教师的紧迫任务。于永正老师说,我是在用自己的素养教学生。学生核心素养的高低,取决于语文教师学科素养的高低。教师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只有具备过硬的学科素养,才能更好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教师要加强学习,勤于反思,勇于实践,注重锤炼教学基本功,牢固掌握专业知识,强化专业能力,培养专业情感,有效促进学科素养迅速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向明.对教师实践性知识构成要素的探讨[J].教育研究,2009(10).
[2]韦芳.在文本细读中实现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J].教育探索,2010(10).
[3]黄淑琴.语文学科特殊性与语文教师专业发展[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04).
[4]孙菊霞.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
论文作者:郭建辉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8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9
标签:素养论文; 学科论文; 能力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语文论文; 核心论文; 教师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8月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