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君泽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山东 临沂 276000
摘要:城市黑臭水体是百姓反映比较强烈的水环境污染问题,它不仅损害了城市人居环境,也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本文为城市黑臭水体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治理提供些许建议。
关键词:城市黑臭水体;成因;治理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种原因导致的环境污染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尤其城市黑臭水体是百姓反映比较强烈的水环境污染问题,它不仅损害了城市人居环境,也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近年来,“让市长下河游泳”的呼声直接反映了对解决和治理城市黑臭水体的强烈愿望和迫切要求。
“水十条”明确要求,由住建部牵头,会同环保部、水利部、农业部等部委指导地方落实并提出目标,2017年年底前,地级以上城市实现河面无大面积漂浮物,河岸无垃圾,无违法排污口,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2020年年底前,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到2030年,全国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
政府从国家战略高度提出了明确目标,时间紧,任务重,如何打造宜居城市让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就必须从根本上将黑臭水体治理好。
笔者通过对城市黑臭水体的成因作一初步阐述,力求从成因到城市水体现状,再到治理历程,为城市黑臭水体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治理提供些许建议。
一、形成原因
主要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
1、点源污染
排放口直排污废水,合流制管道雨季溢流,分流制雨水管初期雨水或旱流水、非常规水源补水等。
2、面源污染
降水所携带的污染负荷,城乡结合部地区分散式禽畜养殖废水的污染等。
3、内源污染
底泥污染、生物体污染、漂浮物、悬浮物、岸边垃圾、未清理的水生植物、水华藻类等。
4、其他污染
城镇污水厂尾水超标、工业企业事故排放、秋季落叶等。
二、污染现状
根据第一轮全国黑臭水体摸底排查结果,截至2016年2月16日,全国295座地级及以上城市中,218座城市排查出黑臭水体,已认定的黑臭水体总数1861个。在排查上报的全部黑臭水体中,河流数量占比最高,共1595条,占85.7%,总长度约为5596公里。湖、塘共266个,占比14.3%。而重污染水体数量占比则达到33.5%。
从黑臭水体地域分布情况看,经济发达且水系发达的中东部占比较大,中南区域和华东区域占比达到71%,且南方多于北方,南方占比达到64.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从省份看,60%的黑臭水体分布在广东、安徽、山东、湖南、湖北、河南、江苏等东南沿海、经济相对发达地区。
三、治理历程
笔者所在城市是提出城市内河治理比较早的城市之一,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城市内河成了臭水河,早在本世纪之初,市委、市政府就提出来城市内河治理开发的重大决策,有关部门狠下决心,通过科学规划,大力投入,终于通过截污、清淤、引水、涵闸改造、生态修复等措施,将其打造为了一条集商业、景观旅游、交通为一体的城市生命线。
然而,许多城市的黑臭水体形成已久,也有的进行了治理,但是由于以下原因没能取得应有的效果,造成黑臭水体问题久拖不决。
1、不标本兼治
缺乏科学规划,不进行系统治理,手段方法单一。比如引水稀释,笔者曾参与了多条河道的污染治理,可是由于规划、资金以及地方领导追求GDP等原因,到现在为止,个别河道两岸仍是工业兴旺,臭水依旧,水体里的有害成分已经渗透到两岸数百米范围内。
2、思维定势
水务部门长期采用工程性思维,环保部门只测静态数据不管动态过程,严重缺乏实时监控、监测、监管,水务部门和环保部门各自为政,加之雨污合流、面源污染等多种因素,即使投入了大量资金,仍然难以达到治理效果。
3、资金限制
疏于污染治理,资金投入极少,缺乏公共安全意识,使用中央资金的中央下拨资金不能完全投入实际需要
4、低价中标
随意解释招标法,无原则低价中标,治理过程水过地皮湿,治理活动流于形式。
四、治理方法
黑臭水体治理,模式比技术更重要。治理应该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水文水质特征、不同的治理目标、不同阶段,综合采用不同的技术,综合、系统、具有联动机制的对城市黑臭水体进行治理。
(一)综合治理法
采取“七字法”统筹化综合治理法进行系统全面有针对性的治理,即“截、引、净、减、调、养、测”。
1、截:切断点源污染产生的污水。
2、引:将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产生的污水通过对应手段引入湿地或生态岸带等功能体。
3、净:通过湿地、生态岸带、以及其他净化功能体处理污染水体与降水、径流。
4、减:将水体中的有机质成分降低,淤泥减量。
5、调:调入新水体补入水道、湖体等。
6、养:整治内源污染,通过微生物复合菌进行水体营养结构恢复,稳定或重建生态系统和食物链结构。
7、测:数据检测与水体实时监测,应对突发状况,保证水体治理的数据精确。
(二)三位一体治理
无论是大气降水,还是直接排放的污水,以及水土流失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质,最终都汇集到水体中进行积累与富集,从而导致水体水质恶劣变化。水体治理是立体治理,通过立体治理达到消除污染物质,从而避免有害物质再次通过水体循环重新污染环境。
(三)技术路线
应遵循“外源减排、内源清淤、水质净化、清水补给、生态恢复的技术路线”。其中,外源减排和内源清淤是基础和前提,水质净化是阶段性手段,清水补给和生态恢复是长效保障措施。
1、外源减排
外源减排主要是采用外源阻断技术减少或者阻断污染源,外源阻断包括城市截污纳管和面源控制两种情况。
2、内源清淤
清淤主要有干水作业、带水作业和环保清淤三种。清淤疏浚能相对较快的改善水质,但由于清淤过程的扰动易导致污染物大量进入水体,影响到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因而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不能作为一种治理污染
论文作者:李官宝,王之云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2
标签:水体论文; 城市论文; 清淤论文; 水质论文; 成因论文; 建成区论文; 污水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