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架梁施工是铁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具有专业性强、工序复杂、设备体量大、施工荷载重等特点,一旦发生架桥机倾覆或梁体坠落事故,往往会带来严重后果,因此架梁施工历来是铁路建设安全管理的重点。本文分析了铁路架梁面临的主要安全隐患,并提出了加强安全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铁路;架梁施工;安全管理
一、铁路架梁面临的主要安全隐患
1.人员的不安全行为
在铁路架梁作业过程中需要较多的人员配合,但人在生理、心理和行为等方面各有差异,以及对工作岗位的操作技能、工作环境掌握得不够全面,出现操作不当的现象,严重会导致险情发生或出现安全事故。第一,高空坠落事故。由于人的健康状况各不相同,在作业过程中的表现也不尽相同,若在工作中不能被及时检查发现,极易发生坠落或人员伤亡事故。第二,机械伤害事故。施工人员掌握操作技能和操作的熟练程度不同,易出现错误动作和错误作业,而且铺架作业所用的工具均属于钢性材料,所以易造成机械损伤或物体打击伤害。第三,坍塌事故。由于提运架设备均属于大型钢结构,许多部位采用螺栓等连接方式,人员对安装质量控制的好坏以及作业中的错误操作或违规操作指挥均有可能造成部分构件受损,发生架体坍塌等安全事故。第四,物体打击。由于人员的不安全行为,不能严格按照相关规则进行施工作业,可能出现高空抛物、随意停放机械等现象,极易导致人员受物体打击等伤害。由此可以看出,如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不能及时得到有效控制,轻则会出现操作失误、部分构件受损,严重时会发生梁体垮塌、机体破坏等恶性的群死群伤的重大安全事故。
2.机械的不安全状态
对于铁路施工所用的大型机械设备,由于机械设备本身的不完善而诱发一些安全事故。例如,由于机械设备设计的不合理、部分制动或限位等零件的失灵等现象,在高空运行的机械,极易发生出轨或出现高空坠落或机械伤害事故。还有操作人员的误动作或错误指挥,或检算不合理,极易使机械出现失控现象,严重会出现侧翻等机械事故。此外,由于机械的疲劳或人员的检修、维修、保养不当,造成零部件飞出或断裂,导致人员受到伤害,出现机械损伤的出现。
3.高空作业方面
铺架作业大部分为高空作业,由于人员身体素质的差异、作业位置的不同,其安全系数也不完全相同,所引发的安全事故类型也不相同,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空坠落事故。高空作业人员未按规定正确佩戴安全防护用品;人员存在酒后作业、患禁忌病进行高空作业的;作业时嬉戏、打闹、跳跃等;操作不慎、安全措施不当等因素均会诱发高空坠落事故。第二,机械伤害。在高空的作业的人员,由于操作不当、安全防护不到位或采取措施不当等极易发生和旋转构件接触等现象。第三,人员伤害。作业的随意抛弃物体或放置散乱的构件等极易发生高空落物,造成人员伤害。第四,坍塌事故。高空设备安装不牢固、拆装设备的无序性或操作不当等使得设备构件不能够承受设计应力,从而发生架体坍塌事故,造成重大安全事故。因此,铺架作业过程控制主要集中在针对高空作业的人员上,高空这一危险源的控制能较大程度地减小事故发生几率,降低安全风险。
4.施工用电方面
设备的电器线路的布置以及拉接,都必须严格按照施工用电规范执行,否则会诱发多种安全事故。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火灾事故。由于电器的超负荷运转、线路错接、线路的短路或接触易燃物品,极易诱发火灾事故。第二,触电事故。配电线路的断路、用电设备漏电、私拉乱接或带电作业等均有发生触电事故的危险。第三,机械伤害。在对机械进行操作时,由于人员对机械性能的了解程度不同,其操作技能也有差异,容易由于操作不当导致机械伤害等安全事故。因此施工用电的安全是提、运、架设备重要的危险源,设置专职的电工和电器工程师对线路进行维护和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才会避免发生触电事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5.其他因素
在人机相互配合进行提、运、架梁作业时,许多作业工序需要人员对部分机械进行操作或对部分钢构件进行搬运等工作。能否顺利地开展工作,必须有一定的先决条件,必须消除不安全因素。例如,自然条件因素的影响。如遇到大风、大雨、大雾等恶劣天气,使得设备或人员在这种环境下作业,存在安全隐患或容易造成导致安全事故,如高空坠落、物体打击等。夜间光线不明或昏暗的条件下作业。在能见度、光照度低的条件下进行作业,使得人员无法清晰辨别事物,无法准确定位,更不能掌握周围作业环境,且容易产生视觉疲劳,这样可能产生安全事故。最常发生的事故有:误操作、误指挥,特别是在架梁过程中,高空作业人员易发生高空坠落事故等。根据作业人员掌握技能的熟练程度不同、身体状况及灵活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容易诱发轧伤、挤压等机械伤害。
二、加强铁路架梁安全管理的主要措施
1.健全完善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全面的过程,特别是高危行业人员的安全管理,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通过对铁路的考察、研究,管理组织机构和安全管理体系是保证施工作业的先决条件。有了这个机构和体系,才能确保政策、管理有效实施运行,才能进一步明确各主要领导层、各部门、各作业班组在工作中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才能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制定出能保持企业持续稳定的管理制度。
2.做好安全检查,及时排除隐患
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管理,确保对机械的检测进行日检和周检,以及月检和年检。还通过感官和测试仪,以及仪表等检验方式,获取设备的安全信息。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隐患、故障及时整改完善,形成闭环作业过程。通过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使设备正常、安全的运行。
3.对铁路架梁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监督管理
关注大型设备日常架梁过程以及设备安装、拆除、过隧道作业等特殊工况。这些情况,是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通过作业方案审批、安全交底、现场人员监控等方式进行安全管理,并在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加强科学技术手段。建立对施工现场的远程视频监控以及完善设备自身自动化、智能化程度,实现运行、检测一体化,提高安全使用性能。
4.注重设备的养护和人员安全培训
建立设备的维护保养制度,利用科学的手段进行维护,根据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实际状况进行计划性的维修管理,以确保机械运行的安全可控。采用科学的诊断技术对其进行检测,通过检测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及时发现安全问题,针对出现的状况进行合理的检修。
建立完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加强岗位安全技能培训、安全意识教育等方面工作,切实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技能水平和遵章守法的自觉行为,有效促进安全生产。
三、总结
综上所述,应提高铁路架梁作业安全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需要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法制意识,建立一个严密、高效、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网络,从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设备本身的安全、高空作业、施工用电、环境等方面的危险源进行监控,采取有效、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确保整个过程和各个环节的可操控性、可靠性。
参考文献:
[1]渠红亮.浅析桥梁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与措施[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5(06)[2]姚世军. 我国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现状与发展方向[J]. 交通标准化. 2014(04)
[3]蔚建华主编,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技术要点[M].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论文作者:王霞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
标签:作业论文; 人员论文; 机械论文; 高空论文; 事故论文; 发生论文; 操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