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产业—职业就业结构的演变研究

浙江省产业—职业就业结构的演变研究

王其锋[1]2004年在《浙江省产业—职业就业结构的演变研究》文中提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浙江省经济飞速增长,从而引起就业结构的巨大变化。国内外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资料非常丰富,角度也各种各样,但是针对浙江省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还不太多。 本文对浙江省就业结构演变的论述从两方面展开,首先是产业分类的角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就是量的角度。以叁次产业分类法和卡斯特的六个部门分类法依次分析了浙江省就业结构的演变历程,认为由于浙江省独特的资源禀赋、投资结构、技术进步、劳动力素质和政策体制等普遍因素的影响使得就业结构的演变具有自身的特征:浙江省产业就业结构的变化速度快于全国平均水平,更迅速的趋向合理化和高级化;但相对于世界上就业结构发展的一般规律,浙江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离度递减的趋势并不明显,而且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差距也没有缩小。而长叁角一体化、全球化的加速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等非普遍因素将对浙江省产业就业结构的未来演变方向产生很重要的影响。 其次是职业分类的角度,也可以说是质的角度。以七个职业大类的分类方法描述了浙江省改革开放以来职业结构的演变历程,通过与全国职业结构演变的比较得出其演变特征:浙江省职业结构的演变速度快于全国平均水平,九十年代的职业结构变动程度比八十年代更加剧烈,职业多样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但就业比例变化比较大的都是商业和服务性工作人员、农林牧渔劳动者、生产工人、运输工人和有关人员等劳动力素质要求不高的职业,人员素质要求较高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虽然提高速度快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就业比例增加幅度仍然很小。并且认为浙江省的政策体制、产业结构与对外贸易的变动是促进其职业结构变动的直接原因。 最后,本文提出四条促进浙江省就业结构转换的政策建议:提高劳动力素质;改变投资结构,引导投资方向;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服务业;加快某些行业技术进步,消除制度性障碍,实现劳动力充分流动。

喻磊[2]2007年在《浙江省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浙江处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经济体制正处在从计划转向市场的转型期,虽然近十年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绩效,然后结构性(二元结构、产业结构)矛盾是浙江省现阶段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结构调整也因此成为现阶段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然而,对于浙江这样一个劳动力供给过剩、但总体素质不高的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必然会影响到劳动者的就业。而劳动者就业结构是否合理、劳动力的配置是否有效率,也会成为影响经济结构调整的因素。因此,在结构剧烈变动和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双重背景下,如何促使就业结构在演进的同时能够增加就业,促进国民经济更加和谐的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通过对浙江省就业的产业结构、行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的演变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浙江省就业结构总体趋于优化、新兴行业有所发展、就业的所有制结构趋向多元化的同时,农业就业人口比重依然过大,第叁产业的发展还很不足,就业结构转换的步伐也因此滞后于标准模型下的就业结构。为探讨浙江省就业结构演变的内在原因,本文运用规范与实证分析、制度分析、比较分析等的相关分析方法,以浙江省就业结构演变的特征为逻辑起点,从劳动供给、需求、制度变迁叁个维度对就业结构演变的机制进行一般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该理论分析浙江省的就业结构演变。同时,本文分析了浙江省就业结构演变带来的效应。最后,以就业结构演变机制为依托,并结合浙江省的实际情况,从改善劳动供给与提高非农产业的劳动需求两个方面提出了优化就业结构的政策建议。

乔红学[3]2016年在《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结构的影响》文中提出目前,浙江省处于产业升级的重要时期,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对就业结构产生影响。本文选取1978年—2014年的相关数据,分析浙江省产业结构对就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发展不均衡,第一产业占GDP比重明显下降,导致产业内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第二产业仍然是浙江经济发展的主力,但该产业吸纳劳动力的空间逐步缩小;第叁产业蓬勃发展,占GDP比重明显提高,具有吸纳劳动力的空间,但产值增加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有限。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就业增长,推动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协调发展。

孙昱淇[4]2013年在《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变及关系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分绪论、正文、结论3个篇章,从逻辑上看,总共分5个部分。第1部分由第1章构成,对国内外关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研究进行了述评,对主要概念进行了界定,并给出了本研究的逻辑框架和研究方法。第2部分由第2章构成,是本文研究的理论部分,为后续各章的研究和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该部分主要对关于产业结构经典和关于劳动力就业的理论进行了梳理和述评。第3部分是本论文研究的重点,由第3章-第6章构成。第3章阐述了我国叁次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从叁次产业的产值结构“二一叁”模式向“二叁一”模式转移,我国就业结构的演变方向与产值结构的演变方向一致,但是,就业结构的演变滞后于产值结构。第4章是关于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关联性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第一产业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呈现高度相关关系。我国第叁产业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亦呈现高度的相关关系。我国第二产业产值和就业结构不相关。第5章是关于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偏离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从宏观趋势看,我国就业结构对产业结构的总偏离度经历了直线下降、波动上升、直线上升、直线下降等阶段。其数据从1978年的84.6%下降到2012年的45.6%,数据下降了近50%。说明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偏离正在逐步得到纠正。第6章给出了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演变及偏离的区域差异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浙江省和吉林省这叁个省均出现就业结构的演变滞后于产值结构的现象,但是叁个省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偏离程度各不相同。第4部分由第7章构成,是思考与对策部分。针对上述章节的实证分析后,给出了关于对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关系的思考,进而给出了关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以及关于我国就业结构调整的对策。第5部分是结论。对全部各章进行总结,给出结论性的叙述。

林宇[5]2013年在《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结构的影响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一个关键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经济增长转变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的关键时期。当今世界是经济实力的竞争,我国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关系到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在世界各个国家中的地位和话语权等方面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也日益突出。值得注意的是,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是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我国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为推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必须把经济结构调整和就业结构作为今后五年的主要目标。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就业结构的不合理势必将影响到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而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又将阻碍我国经济向更高层次的发展。由于我国当前的就业结构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劳动力的供给不能满足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这将对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造成不利的影响,进而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势在必行,在此过程中实施怎样的政策和措施来实现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优化、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解决就业等问题显得尤为重要,需要我们亟待解决。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产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核心,而经济增长表现为各个产业的发展,就业问题则体现在就业结构上。随着经济的发展,大批的生产要素将由生产初级产品的部门流向工业部门,然后,向服务部门流动,从而使各个产业部门间的生产率达到基本均衡状态。与产业结构很类似,就业结构也呈现出第一产业就业比例不断减少,第二、叁产业就业比例不断上升趋势。值得注意的是,经济发展水平将对我国沿海沿江的经济布局产生一定影响。根据浙江省地方年度统计公报显示,2011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318.85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22.47亿元,比上年增长16.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257.65亿元,比上年增长15.8%;第叁产业实现增加值2116.41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年末全市就业人员3674.11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就业535.27万人,比上年减少1.43%;第二产业就业1868.83万人,增长1.07%:第叁产业就业1270.01万人,增长0.36%。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叁产业就业比重分别为14.57%、50.86%、34.57%。从分析中发现,浙江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整体上符合一般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展规律,但是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二者发展还不够协调,就业结构转换滞后于产业结构。鉴于此,对浙江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变关系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这样可以得知二者的演变关系,找出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相互演变的规律,旨在为浙江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调整提供参考建议。本文运用劳动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以及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相关理论进行综述的基础上,以浙江省作为研究的地域和时间范围,以1980年——2011年的数据为基础,采用实证分析方法,详细描述浙江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演变过程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从五个指标来分析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结构的影响。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理论回顾,这部分主要是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扬长避短,己有研究文献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可靠的指导方法。第二部分:浙江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现状分析,这部分主要是对浙江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基本情况的介绍。为后面的实证分析做好准备。第叁部分:浙江省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分析,通过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相关性分析说明浙江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存在的相关性,这是本文的基本问题,存在的相关性可以使得通过改变一个变量来达到调整另一个变量的关系。这是第一个层次。第四部分:浙江就业结构演变趋势分析,也是第二个层次分析。比较各个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指标能够指出劳动力转移的趋势,进而通过比较就业弹性分析指出各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最后通过产业扩张弹性指标来指出产业扩张的趋势。第五部分:也是第叁个层次,产业结构偏离度指标分析,该指标可以反映出该阶段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是否均衡。在结构上采取一个总分总的模式,全面反映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结构的影响。并得出了浙江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发展特征上的非同步性,且就业结构的演变调整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演变。第六部分:得出本研究结论并提出了促进浙江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优化调整的相关参考性对策建议。本文所使用的主要研究方法:(1)文献参考法。本文通过阅读和梳理文献,了解了当前国内外有关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理论演变与研究现状,并进行总结,在一般理论的基础上,与实际相联系,以浙江省为例验证理论的可行性。(2)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本文在对浙江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研究时,首先,根据规范分析法进行定性分析,以此来研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其次根据实证分析方法进行定量分析,以此来描述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的运动规律。(3)统计与分析方法。本文搜集了浙江省的相关产业数据和就业统计数据,运用图表分析方法,同时采用劳动生产率、就业弹性、扩张弹性、结构偏离度等指标工具研究浙江省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问题,从而找出其发展规律。本文的创新点:1、方法创新,本文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与现有的研究模式相比,这是一个新的突破。2、本文在开展实证研究时,运用劳动生产率、就业弹性和扩张弹性、结构偏离度等工具对浙江省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进行了定量分析。不足:由于本人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品和时间有限,本文就地区主导产业选择影响和未来浙江省的产业升级问题几乎没有涉及,希望在以后的学习和研究中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邬雪芬[6]2008年在《浙江省劳动就业特征的实证研究》文中认为就业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大问题,许多国家都为就业问题所困扰。我国是一个世界人口大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人均资源相对匮乏,就业矛盾较其他国家更加突出。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经济结构调整造成大量城镇职工下岗,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将大批农业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他们大量涌入城市,这些使得原本棘手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现阶段以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供给总量过大以及劳动力素质和技能与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不相适应的就业矛盾已经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作为经济快速增长的地区,浙江在解决就业问题上走出了独特的路子,取得了许多成就,同时营造了富有吸引力的就业环境,不仅使浙江成为农民工就业的乐土,而且成为海内外各类人才向往的地方。但是,近年来浙江各地遭遇了严重的“技工荒”,技术工人大量短缺,与此同时,大学生找工作难,无一技之长的劳动者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岗位空缺与失业现象并存,结构性矛盾凸现。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问题直接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改革的深化和社会的稳定,就业问题的解决与否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成功与否。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经济发展各具特色,就业矛盾也各不相同。要解决就业问题必须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点,以及各地区的就业主要矛盾,综合考虑环境、资源等因素,实现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经济发展带动就业机会的增加,缓解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长期以来,大多数对我国就业问题的研究主要着眼于由于劳动力需求总量不足而引起的周期性失业,对浙江就业问题的研究也大抵如此。因此,在论及就业矛盾的解决对策时主要从如何增加劳动力的需求或减少劳动力的供给等方面出发,较少涉及劳动力供给质量的提高,近几年虽有这方面的论述,但多就对策而对策,很少有具有说服力的实证研究。本文希望通过对浙江省劳动就业特征的实证研究,提供有说服力的证据,说明由需求不足引起的周期性失业矛盾已经不再是浙江省就业的主要矛盾,由劳动力素质与产业结构调整不相适应的结构性失业才是浙江就业的主要矛盾。本文从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宏观经济的视角研究浙江的就业问题,将浙江经济发展置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环境,以经济增长就业理论、产业结构理论、投入产出核算理论等理论为基础,以投入产出核算方法、生产要素贡献法、比较研究法等为主要研究方法,考察浙江经济增长过程中就业增长的特征、产业结构演变过程中就业结构的特征,以及需求决定和供给约束的浙江省劳动就业特征。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几个创新性的结论:(1)经济增长对就业拉动作用的加大依赖于劳动力素质的提高;(2)浙江省的就业结构将在较长时期内维持在“二、叁、一”状态;(3)结构性失业矛盾才是浙江劳动就业的主要矛盾。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要解决浙江的就业矛盾,应在确立“就业优先”的经济增长模式基础上,实施劳动力教育与培训的系统工程的解决对策。全文共由七章内容组成。第一章导论。本章主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简要综述了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了研究思路、方法及可能创新之处。第二章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本章在界定了相关概念后,梳理了劳动就业的相关理论,回顾了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述说了行业吸纳就业能力投入产出核算方法,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叁章浙江省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就业增长特征。本章在研究浙江省经济增长率与城镇登记失业率、就业增长率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利用生产要素贡献法测算了浙江劳动就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测算时不仅测算了劳动就业对总产出的就业贡献率,还分别测算了叁次产业劳动就业对产出的贡献率,并将其与部分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劳动就业贡献率进行比较分析。针对浙江非国有经济发达的特点,分析了浙江非国有经济与就业增长的关系。通过分析,得出浙江较高的经济增长率没有带来与之相适应的较高的就业增长率,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明显偏低,无论是整个经济的劳动就业贡献率还是非国有经济的劳动就业贡献率均偏小的结论。第四章浙江省产业结构变化过程中的就业结构特征。本章运用比较分析法,将浙江省产业结构变化过程中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演变与世界各国的产值结构和产业结构演变规律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浙江省的产值结构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停留在“二、叁、一”阶段,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离程度有所改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逐步趋向平衡的结论。第五章需求决定的浙江省劳动就业特征。本章从劳动力需求发展趋势、行业吸纳就业能力、劳动力市场结构等叁个劳动力需求的重要方面进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由劳动力需求决定的浙江省劳动就业特征。第六章供给约束的浙江省劳动就业特征。本章从劳动力人口状况,劳动力供给发展趋势等劳动力供给的两个方面分析由劳动力供给约束的浙江省劳动就业特征。第七章结论与对策。本章在第3-6章的研究基础上,概括结论并提出解决对策。

张祥晶[7]2010年在《中国在业人口区域分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业人口又称就业人口,指从事一定的社会劳动或经营活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口。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在业人口可分为不同类别的产业人口和职业人口。1982年以来中国在业人口变动的总体趋势是:规模增减并存且空间分布变动较大。其一,省域分异度高且不同省域在差异格局中的位序变动幅度较大;其二,呈东部和南方密集、中西部和北方稀疏相对稳定格局,但疏密程度发生了变化;其叁,既发生了相对集中同相对分散互相逆转的突变,又存在集中与分散格局相对稳定的渐变。以1990年为界,此前在业人口区域分布相对稳定,变动较小。此后区域分布变动大并呈两个特点:其一,分异剧烈,重心变动显着。第一产业人口重心北迁,第二、叁产业人口和四类职业人口(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商业、服务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重心南移。其二,集中化与分散化、均衡化与非均衡化并存。在业人口和第一产业人口分布趋于分散化和均衡化;第二、叁产业人口和四类职业人口分布趋于非均衡化和集中化。中国在业人口区域分异是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自然环境是基础性和前提性因素,经济条件是关键原因,人口因素其区域分异是直接原因,社会因素是其分异的重要条件,而历史文化也是解释其分异的重要原因。具体而言:在业人口在低海拔地区和“临海”地区集中分布,并且在平原地带、近水区域和耕地质量较好的地区密集。区域经济发展对在业人口具有较强的集聚能力,其中对第二、叁产业人口和四类职业人口集聚能力强,对第一产业人口集聚能力逐渐弱化。对在业人口的集聚能力,第一产业弱而第二产业强,第叁产业的作用尚未充分体现。人口因素对在业人口分布影响最为直接,劳动年龄人口区域分布同在业人口区域分布具有相似特征。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化具有增强区域在业人口集聚的能力。多元回归表明,中国在业人口区域分异可以直接由人均DGP、人口迁移率、水域比例所代表的叁类变量解释89.9%,第二、叁产业人口区域分异可以由此叁类变量解释89.9%以上,四类职业人口区域分异可以由此叁类变量解释84.6%以上。通过测算,资源因子和经济因子影响在业人口分异的贡献度为65对35,说明自然环境基础性作用和经济条件的关键性作用。中国在业人口区域不平衡分布是一个客观存在,但不平衡并非意味着不合理。GINI系数和锡尔指数表明,在业人口同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和经济因素之间调和性高,而同土地面积、水域面积以及综合影响因素的调和性低。资源因素、经济因素和综合因素的相对偏系数表明,尽管中国在业人口区域分布非均衡性明显,但其分布是合理的。论文最后提出:配置区域在业人口,需关注在业人口分布的内在规律;合理评价中国在业人口的分布,避免“均衡即合理”的思想等政策建议。

况媛[8]2014年在《浙江省制造业升级的就业效应》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产业升级政策的不断推进,我国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此同时,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也发生了结构性改变,出现“招工难"与“大学生就业难”的两难问题,劳动力市场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属于沿海开放省份的浙江省,制造业是其工业经济的支柱,长期以来,制造业既是推动产业升级的实现部门,又是促进浙江就业总量增加的重要部门。因此,本文利用浙江省行业面板数据来分析浙江制造业升级的就业效应,为解决浙江当前的就业问题建言献策,也期望能为其他沿海开放省份就此问题提供参考价值。本文利用Ward聚类分析法把制造业分为叁组,即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中间型以及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在清晰界定产业升级概念的基础上,用浙江省制造业总产值的变化、叁个组的产值占比以及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来描述制造业的产业升级现状;用制造业的就业增长率变动、制造业就业人数占浙江省就业总人数比重、叁个组的劳动力就业人数占比来描述浙江省制造业的就业现状;最后利用叁个组的产值数据与就业数据计算出了制造业产业就业结构偏离度。发现就业结构的变动随同产值结构的变动,在中间型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产值增加的同时就业也在增加;在对比产业就业结构偏离度时发现,中间型制造业的就业结构偏离度最低且近些年来表现为下降趋势。因此,中间型制造业产值增长对就业具有较好的拉动效果。将浙江省制造业各行业吸纳就业能力划分为直接吸纳能力和间接吸纳能力,并利用就业弹性分析法来分析制造业的直接吸纳能力,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来分析制造业各细分行业的间接吸纳能力和综合吸纳能力。在直接吸纳能力方面,发现制造业整体的就业弹性呈下降趋势,就细分行业而言,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纸制品业、金属制品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这些行业就业弹性为正且有明显增长趋势;在间接吸纳能力方面,研究发现,制造业产业中的废品废料、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金属制品业的间接就业效应较高,高于第叁产业;对比调整前后的综合就业系数,发现下降幅度最低的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且具有较高的直接就业效应和间接就业效应。然后,利用浙江省制造业的行业面板数据,以制造业产业发展、产业结构变动和产业价值链升级叁个层次内容的衡量指标作为自变量,制造业就业人数为因变量,建立制造业产业升级对就业数量的影响模型。研究发现,产业升级过程中的产出增长、产业结构变动对就业有促进作用,衡量价值链升级的全要素生产率对就业有负的效应,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后的技术效率提升对就业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最后,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本文解释了我国目前出现的“两难”现象。认为造成浙江省劳动力市场出现“两难”即劳动力供需错位的结构性问题这一矛盾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产业升级的速度未跟上劳动力结构转变的速度。鉴于此,本文提出了如下政策建议:合理选择产业升级的行业次序、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加快产业价值链升级、发展服务性制造以加强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优化提升、调整高校专业与人才的配置、加强技能人才培养以推进高质量就业以及转变大学生就业理念,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刘潇琦[9]2012年在《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与劳动力结构优化的互动关系研究》文中认为产业结构升级和劳动力结构优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学者们对此做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些很好的效果。产业结构与劳动力结构的协调发展研究,对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结构优化有重要意义。综述了产业结构与劳动力结构互动的国外相关理论,国内研究的进展和主要的研究方法。总结出产业结构与劳动力结构互动的一般机理。通过收集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研究山东省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的变化趋势,并与国内外进行比较,得知山东省的产业结构和国内外相比有较大升级空间,劳动力结构和国内外相比明显落后。通过计算山东省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就业弹性、结构偏离度和协调系数指标研究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可以得知,山东省现阶段第二产业仍是吸纳劳动力的主力军,山东省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的协调性需要进一步调整完善,二者之间依然存在偏离。运用EVIEWS5.0软件进行协整检验,可以得知,山东省第一产业增加值与就业人数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第二产业和第叁产业增加值与就业人数存在着协整关系,第叁产业的发展是山东省重点应该关注的问题,是解决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对山东省产业结构与劳动力结构的互动发展,提出以下建议: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强化政府的政策引导作用;消除劳动力流动的外在壁垒、加快市场信息化建设、加强市场服务机构建设;创新发展第一产业、巩固发展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叁产业、城市化进程合理发展;加大教育投资和培训力度、创造就业条件。

成祥东[10]2017年在《叁次产业结构演变视角下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叁次产业结构演变为研究视角,以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为研究对象,基于2000-2015年江苏省13个地级市叁次产业结构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趋势及叁次产业结构演变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旨在探明叁次产业结构演变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之间的内在关系,从而为促进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结构优化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首先,本文在梳理了国内外研究成果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江苏省的产业结构演变过程进行了分析,发现1978年以来,江苏省第一产业产值比重持续下降,二、叁产值比重持续上升,并且在2015年江苏省产业结构首次实现了由“二>叁>一”向“叁>二>一”模式的转变;其次,分析了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以及地区差异,发现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仍在不断扩大,但其增长量和增长率在2003年已出现拐点,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增长态势放缓,增幅收窄。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区域间差异明显,苏北地区转移比例较低,约为60%,仍需要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苏南地区转移比例较高,超过80%,需要重点关注转移劳动力内部的结构优化;最后,通过产业结构偏离度、就业弹性等指标分析了叁次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均衡性,并建立计量经济模型,研究叁次产业发展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影响力度。实证结果显示,第一产业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存在显着的负偏离,这表明第一产业生产率较低,劳动力存在过剩的可能性;二、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呈现较弱的正偏离,表明二、叁产业存在劳动力转入的可能性,但吸纳能力较弱。计量结果显示,工业、建筑业、第叁产业中的传统服务业产值比重与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比例具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农业产值比重与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比例呈现显着的负相关关系,这说明江苏省产业结构重心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叁产业演变有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除产业因素外,控制变量中人均GDP、人口流动性、全国产业结构非农化演变程度与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比例之间呈现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城乡收入差距、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比率与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比例之间呈现显着的负相关关系。文章的最后,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和江苏省自身发展特点,提出了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优化转移结构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 浙江省产业—职业就业结构的演变研究[D]. 王其锋. 浙江大学. 2004

[2]. 浙江省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D]. 喻磊. 浙江大学. 2007

[3]. 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结构的影响[J]. 乔红学. 中国经贸导刊. 2016

[4]. 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变及关系实证研究[D]. 孙昱淇. 吉林大学. 2013

[5]. 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结构的影响分析[D]. 林宇. 东北财经大学. 2013

[6]. 浙江省劳动就业特征的实证研究[D]. 邬雪芬.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7]. 中国在业人口区域分布研究[D]. 张祥晶. 浙江大学. 2010

[8]. 浙江省制造业升级的就业效应[D]. 况媛. 浙江工商大学. 2014

[9]. 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与劳动力结构优化的互动关系研究[D]. 刘潇琦. 青岛大学. 2012

[10]. 叁次产业结构演变视角下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D]. 成祥东.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2017

标签:;  ;  ;  ;  ;  ;  ;  ;  ;  

浙江省产业—职业就业结构的演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