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好一满意”活动在结肠造口病人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吴雪

吴雪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目的:探讨“三好一满意”活动在结肠造口病人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8月到2015年9月选择在我院确诊为结直肠癌并行永久结肠造口患者120例,根据护理内容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由病区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常规造口健康宣教和护理指导,观察组给予基于“三好一满意”活动的护理指导,由造口专科护士采用一对一的方式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自理、造口自理与造口康复比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总生活质量量表、功能量表、症状量表、症状子量表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好一满意”活动在结肠造口病人的应用能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与康复情况,从而提高预后生活质量。

【关键词】“三好一满意”活动;结肠造口;自理能力;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4-0201-02

结肠造口为用人为方法将肠腔与体外相通,多应用于结直肠癌术后患者[1]。结肠造口可给患者的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多伴随有应激反应,表现为焦虑抑郁症状,容易造成社交障碍等心理变化,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当前我国卫生系统正在开展“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的“三好一满意”活动,其注重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不断提升服务水平[3]。本文具体探讨了“三好一满意”活动在结肠造口病人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8月到2015年9月选择在我院确诊为结直肠癌并行永久结肠造口患者120例,纳入标准:18岁及以上;有阅读或言词表达能力,能理解调查表所述内容;知情同意本研究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排除标准:精神疾病史患者;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76例,女44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70岁,平均年龄54.32±2.14岁;平均体重指数为21.23±3.12kg/m2;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5.33±2.12年;平均结直肠癌病程为4.55±0.67年。根据护理内容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上述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由病区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常规造口健康宣教和护理指导。观察组:给予基于“三好一满意”活动的护理指导,由造口专科护士采用一对一的方式进行护理,积极评估患者自我护理知识及技能的掌握程度对合理应用者进行积极评价,同时缓和纠正不合理应用者。进行与造口有关的心理护理,观看相关健康教育影像学资料,内容包括造口方法的介绍,造口并发症的介绍及处理。鼓励患者自行更换造口袋,并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真正做到尊重病人、关爱病人,为患者提供细心、爱心、耐心的服务。患者出院后每两周组织一次造口联谊会,鼓励患者自我护理,同时组织患者之间相互交流,促进患者恢复自信,重返社会;每周电话随访一次,主动询问病情,及时给予心理疏导与行为护理。两组护理干预观察时间为6周。

1.3 观察指标

患者恢复情况调查表:根据结肠造口患者护理后常见康复状况进行调查,主要包括生活自理、造口自理与造口康复程度情况。

生活质量调查:在护理后选择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的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C30)进行调查,包括功能量表、症状量表、症状子量表和总生活质量量表等四个维度,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方法

选择SPSS14.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数据以(x-±s)进行描述,两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百分比表示,对比采用卡方分析,P<0.05代表差异显著。

2.结果

2.1 恢复情况对比

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自理、造口自理与造口康复比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后恢复情况对比(n)

3.讨论

结直肠癌是消化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根治性结直肠癌切除术是最有可能治愈的方法,但是很多患者需要施行永久性结肠造口干预。特别是很多结肠造口患者有抵触情绪,其不能在短时间内适应主观上又急于恢复而产生焦虑情绪,甚至厌恶自己,为此对于护理的要求比较高[4]。

“三好一满意”活动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把优质服务贯穿于医疗服务的全过程,其能建立良性的护患关系,使患者敞开心扉,减少了不良情绪的蓄积,造口专科护士也能为造口患者提供直接有效的心理指导和帮助,促进患者自我护理[5]。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自理、造口自理与造口康复比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三好一满意”活动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着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特别能够对患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及思想变化进行及时了解,让患者对未来充满希望,并做出相应的指导,较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6]。本研究显示护理后观察组的总生活质量量表、功能量表、症状量表、症状子量表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总之,“三好一满意”活动在结肠造口病人的应用能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与康复情况,从而提高预后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祝辉.电话回访健康宣教在结肠癌造口术后出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3,27(10): 120-121.

[2]葛琤.一件式与两件式尿路造口袋临床使用比较[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2,7(17):85-86.

[3]王伦英,连方方,邱彩萍.乡村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出院后造口情况调查[J].中国临床研究,2013,26(1):94-95.

[4]王慧英.直肠癌Miles术后结肠造瘘口的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0):216-217.

[5]Tan ST. Sclerotherapy for rare bleeding stomal varices after ileal conduit urinary diversion: an effective and noninvasive method[J].Scott Med J,2014,59(4):5-7.

[6]冯志仙,王飞霞.直肠癌前切除低位直肠吻合术患者自闭保护性肠造口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9):784-786.

论文作者:吴雪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1

标签:;  ;  ;  ;  ;  ;  ;  ;  

“三好一满意”活动在结肠造口病人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吴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