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如今电网拓展规模持续增加,设备种类变得非常丰富,运行状态和线路也相对繁琐。基于此,企业应加大电力系统输电运检管理力度。本文针对电力系统输电情况,从运检管理入手并对其问题进行改良。
关键词:电力系统;输电运检;管理对策
引言
输电线路在电力系统内部占据主导地位,其运行状况决定了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目前我国电网数量越来越多,所用设备种类也极为丰富,当然也有很多智能型设备,因此要求输电线路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还要随时应对紧急事件。
1.输电线路运检管理可行性、必要性
1.1可行性
目前电力系统飞速运转,同时带动了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尽管电力系统在管理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如果员工在检查设备过程中不认真,操作不熟练等,会无法充分发挥输电运检作用。另一方面,我国科技持续创新,针对输电线路设备运行与技术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设备功能养护、维修也得到了明显好转,尤其是甄别技术和传感技术等,为输电线路运检可行性奠定基础。将避雷器走漏电流测试、远红外线成像测试应用于输电线路管理实时监测环节,其效果非常明显。
1.2必要性
在20世纪50年代,定期检修制度广泛应用于国内输电线路检修项目,每个季度都会实施一次输电线路检修,不管是检修项目还是明确检修时间,均以往日的工作经验为主,并未全面思量输电线路设备质量、工作近况、功能差异等状况,断然实施检修任务会存在不合理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检修资金,工作强度大不说效果还不太明显,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供电。我国综合实力突飞猛进,国内很多城市经济水平显著提升,电网拓展规模持续增加,如此对电力系统技术要求也越发严格。很多设备不用定期维修,若使用以往定期检修制度会增加输电线路运营资金,严重的还会因为检修方法的失误影响设备正常运行。因此,往昔的输电线路检修方法已不适应当前输电线路运行要求,应拟定全新的输电运检管理对策。
2.电力系统输电运检管理问题
2.1运检工作人员稀少,分工不合理
现阶段国内用电人数持续上涨,用电量持续增加,电网拓展范围不断扩充,增加了输电线路运检工作量。在一些偏远区域电网运检工作人员相对稀少,使此区域的电网运行相对迟缓,严重影响电网运行的安全质量。除此之外,由于电力企业运行管理框架分工不明确,使输电线路检测人员在巡视和检查过程中把检测框架告知技术检修人员,随后工作人员才予以处理,在此期间工作过程较长且复杂,降低了输电运检工作可靠性。对于北方的冬天而言,输电线路问题时有发生,一旦没有及时清除运行故障,那么会错过了最佳的检修时间,严重的还会加剧故障问题,增加工作人员的检修难度。
2.2管理机制不够完整
分体运行管理模式广泛应用于国内电力输电系统管理过程中,但在日常工作环节,出现输电线路责任事故时分体运行管理模式在敲定事故责任时不清晰,使电力系统在生产期间无秩序可言,对电力企业输电运检管理工作的平稳运营带来困难。另一方面,因为被复杂的运检过程与工作条例所阻碍,也只有少数管理人员了解和掌握电力设备的操作流程,管理团队的综合素质较差,使管理团队没有较强的合作意识与知识储蓄本领,严重降低了运检内容的标准性与成就性。
2.3输电运检设备智能化及信息化水平偏低
在平时运检工作中传统输电运检模式使用最为频繁,并且完全借助人力在进行总结和归纳,难以跟进当前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脚步且符合本企业精细化管理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若在运行过程中碰到突发情况,处理不得当,时效性和持续性明显跟不上,这时电力企业在实施输电运检管理时,应合理使用输电运检配套设备,凸显其智能性与实用性。在日常应用环节,可以最大限度的缩减人工信息传输,加强部门之间的交流互动,将企业采集的全部信息加以区分、归纳、储备。同时,运检环节中的时间以及地基拓展项目所使用的智能型信息输送手段便于运检工作人员解决运行难题,可以快速知晓问题信息,加快运检工作效率,提高质量。
3.电力系统输电运检管理对策
3.1针对设备信息系统加以优化
从输电线路运行状态与检修流程上来讲,需要分项实施,并亲自到场地勘察输电设备的运行路线和情况,深层次的讨论输电线路在运行阶段所出现的问题,对症下药。定期检查输电线路运行设备,清理灰尘和杂物,保持设备的干净整洁,针对有运行故障的设备要做好笔记,记录故障源头并把采集到的信息上报给领导层,从而制定解决方案,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除此之外,电网拓展规模持续增加,设备种类也变得非常丰富,操作起来较为困难,因此对技术水平要求越发严格,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员工工作量。所以,将运检管理手段运用到输电线路中,对全部信息系统设备实施全方位调整和改良。设备在出厂前要将信息保存在案,如设备功效、运行数据、维修次数等都要有所记录,为后期工作提供数据参考。经过一系列的比较研究,合理决断设备总体的运行状况。另外,相较于设备检修而言,要提前拟定检修方案,重点记录检修所遇到的数据信息和阶段性进展。针对运行状态欠妥的设备,要格外重视,进一步了解和观察,找寻治理要领。像一些运行状态精良的设备,便节省了检修时间。构建输电线路设备信息数据库,凸显其完好性,在读取设备信息时可通过二维码快速获得,方便快捷,节省时间。仔细审核线路巡查中遇到的难题,取出设备库中的物品信息,确保检修工作的顺利完成。
3.2构建完整的运检管理系统
设备运行与检修在输电线路管理系统中占据主导地位,并起到决定性作用。结合输电线路的真实状况完成相应的评估工作,站在多个角度和层面加以讨论和研究,经过一系列的整理与分析,构建满足运检管理要求的系统。在实际运行操作环节,合理严谨的探究电网模型和检修申请,对于输电线路检修的种种细节都要做到一丝不漏,找出潜在隐患并及时处理。此外,人员支撑是设备检修的重点,有条不紊的分派巡查人员,快速找出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提前做好防护。派遣专业人员来进行巡查,详细记录设备运行故障和检修流程。
3.3创新运检管理技术方法
将最新的运检管理技术方法运用到输电线路工作中,如设备运行情况维修、设备运行故障维修等。基于当前运检制度体系下,为了更好的结合设备运行管理与检修管理内容,选择实时监测技术方法来密切关注设备运行过程,找出运行故障多的设备并定期安排检查。科学拟定检修方案,明确检修时间,缩减检修资金。另一方面,进一步提升输电线路运检管理水平,加大运检方案的创新力度,将专业技术分析水准大幅度提升。
结 语
综上所述,现如今电网拓展规模持续增加,设备种类变得非常丰富,运行状态和线路也相对繁琐。对此,电力系统输电线路在检查过程中运用运检管理手段,从根本上增强线路供电水准,为供电系统安全性提供保障,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营,提升社会经济与企业效益。在具体使用阶段,有效管理输电线路运检,增强技术水平,加快故障恢复效率,推动电网可持续发展,为人们生活提供便利服务。
参考文献
[1]谭姗姗.关于电力系统电力工程管理重要性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8(12):198-199.
[2]朱春燕.电力系统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问题探讨[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8(09):56-58.
[3]李彦明.电力系统中输电线工程管理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7(14):250-251.
论文作者:田杰,冉涛,廖林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6
标签:设备论文; 线路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电网论文; 工作论文; 故障论文; 信息论文; 《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