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云南昭通657000)
【摘要】:目的:探讨动静脉泵(AV泵)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2年7月至2015年10月因下肢骨折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56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78例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组78例则在此基础上联合动静脉泵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股静脉血流流变学指标,下肢周径及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善更显著,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更低,差异显著,P<0.05;治疗第3、7及14d天下肢周径均更小,P<0.05。结论:AV泵可有效预防下肢人骨折术后DVT的发生,可更好地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促进术后恢复,值得推广。
【关键词】:动静脉泵;预防下肢骨折术后;血栓;应用价值
DVT形成在骨科尤其是下肢骨折术后发生率颇高,多发生于腓肠肌静脉丛,可引起肺栓塞危及生命,是术后早期死亡的原因之一[1]。DVT发病隐匿,临床诊断困难,因此,在术后加强DVT发生的预防工作则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动静脉泵治疗效果显著,在此汇报成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2年7月至2015年10月因下肢骨折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56例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据表法分组。观察组78例,男38例,女40例,年龄42.78±12.19岁。骨折原因:高处坠落伤19例,交通伤37例,压砸伤22例。骨折部位:股骨粗隆26例,股骨下段15例,股骨中段23例,髌骨14例;对照组78例,男37例,女21例,年龄43.06±12.07岁。骨折原因:高处坠落伤20例,交通伤38例,压砸伤20例。骨折部位:股骨粗隆28例,股骨下段16例,股骨中段19例,髌骨15例。两组一般资料均具可比性,P>0.05。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标准并知情同意者;②自身无心肝肾等严重疾病者;③均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排除标准:①不符诊断标准者;②不能耐受手术及全麻者;③受试药物过敏者;④入院即存在DVT者。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术后第1天开始即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葛兰素史克(天津),国药准字J20040119)皮下注射4100U,1次/d,持续8~10天。观察组:联合AV泵治疗,采用大连莱博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LBTK-M-1 1000型动静脉泵,术后24h于双侧足弓安放充气垫,每20s充气一次,每次60s,将脉冲压力设置为130mmHg,每天治疗2次,每次持续2h,治疗14d。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股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下肢周径及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在术后第3、 7、14d的下肢周径,为保障测量数据准确,尽可能减少误差,测量位置为髌骨下方10cm处的小腿周径及髌骨上方10cm处大腿周径的平均值。在术后第14d对双侧下肢肌间静脉采用彩色多谱勒检查检查,检查DVT是否形成。
1.4统计方法
SPSS17.0统计分析,均用双侧检验,统计前进行正态分布检测,计量资料数值以 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用百分数表示,比较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 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液流变学指标
两组治疗前指标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更显著,P<0.05。详见表1。
2.3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对照组患者DVT发生例数8例,总发生率10.25%;观察组则为1例,总发生率1.28%,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χ2=7.922,P=0.013(P<0.05)。
3讨论
DVT的形成与多种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其中静脉血流缓慢,血液高凝状态,血管壁受损是DVT的主要因素。骨折术后由于器械操作不当或骨水泥热聚合反应损伤血管壁及下肢组织损伤可引起凝血酶原释放,血小板黏附性增强,纤溶系统活性降低,从而影响血液流变学情况[2]。研究发现,下肢DVT脱落所致的肺栓塞是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但DVT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不足4%的DVT被临床诊断,因此对于此类术后患者采取积极的血栓预防措施对降低死亡率而言意义重大。张国英发现,DVT患者血浆黏度、全血低切相对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因此,本研究将血液流变学指标也纳入研究以跟好的评价疗效。分子肝素钙有较强的抗Xa活性,生物利用度高于普通肝素,半衰期长,且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很小,且不会增加出血的危险性,故本研究将此定为对照组治疗药物[3]。
观察组则联合AV泵治疗,通常认为,术后早期被动训练是促进骨折术后恢复,降低DVT的重要举措,但由于下肢长管状骨骨折后制动等原因,导致患者病不能尽早进行活动。动静脉泵的应用可通过对足底动静脉间歇加压,促进腿部血液循环以避免DVT的发生,成功替代了术后早期康复训练。AV泵能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通过对足底动静脉周期性加压、减压,模仿人体行走时腿部血管的生理性变化,使其产生搏动性血流并促进血行,改善血黏度,防止 DVT形成。②AV泵可使纤溶系统活性显著增强,减少纤溶蛋白溶酶原活化抑制因子水平,从而刺激内源性纤维蛋白溶酶活性。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善更显著,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更低;治疗第3、7及14d天下肢周径均更小,P<0.05,与时丹[4]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均证实了该治疗方法的独特优势。本研究立足临床,将血黏度指标纳入研究,数据更翔实,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综上,我们认为AV泵可有效预防下肢人骨折术后DVT的发生,可作为此类患者的常规治疗手段。日后的研究可对不同部位骨折术后DVT的发生率进行细分比较已更好地评价临床疗效,本研究将为临床医师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穆卫东,陈其欣,周东生.动静脉脉冲系统预防下肢长管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4,22(8):19.
[2]邱贵兴,戴尅戎,杨庆铭,等.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专家建议[J].中华骨科杂志,2005,10:636-640
[3]陈廖斌,顾洁夫,王华.足踝主、被动运动对下肢静脉回流的影响[J].中华外科杂志,2007,21: 145-147.
[4]时丹,钱辉,史晓芳.动静脉泵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长管状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6):670-671.
论文作者:鄢青焕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8月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6
标签:术后论文; 下肢论文; 患者论文; 静脉论文; 发生率论文; 股骨论文; 肝素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8月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