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堂教学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改革思路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堂教学论文,素质教育论文,思路论文,地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地理课堂教学改革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观念、内容、方法、手段等系列改革。本文试图从观念角度探讨课堂教学改革如何向素质教育转轨。
问题的提出
基础教育是全民素质教育的奠基工程。面向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紧迫任务是走向素质教育,即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根据教育教学实际情况,河北省提出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要抓好6个环节,即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现代化的教育价值观、现代化的教育人才观、现代化的教育质量观和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观;要深化教育改革,在办学模式、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招生考试制度方面,拓宽改革思想,加大改革力度;要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工作,当前要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入手,把“减轻负担、提高质量”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来抓,使学校向“轻负担,高质量”方向发展;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有计划地搞好在职教师的全员培训,提高教师素质,使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尽快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要大力加强素质教育的科学研究工作;要建立科学的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以上几个环节,对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的意义,同时也是指导各项教育工作(包括地理教育教学及改革)的重要理论和方针。
问题一: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转变教育观念,在这样的宏观环境中,地理课堂教学应该建立何种模式,确立什么样的现代化教学指导思想来促进和推动这跨世纪的转轨?
问题二:以“三个面向”教育思想指导的教改实践,如何在向素质教育转轨中进一步深化,特别是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个中心环节如何在教学思想研究上有所发展,为学科素质教育科研工作建构框架,也变成一项紧迫任务摆在我们面前。
问题三:地理是现代公民必须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地理教育必须加强,然而现实却处于困境,并且在短时间内由于观念未能转变而得不到缓解。因此,如何用辩证的思想,对传统的教学观念进行改革,为提高教学实效、完成素质教育赋予地理学科的任务,尽早走出困境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同样是广大地理教育教学人员思考的问题之一。
学科结构运动的启示
学科结构运动是继传统的文科教育和进步教育之后兴起的西方当代教育理论之一,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主要代表人物有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杰多姆·布鲁纳(Terome Bruner)和生物学家、教育家约瑟夫·施瓦布(Joseph Schwab)。学科结构运动曾经对美国学校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促使学校对许多基础学科的课程及教学进行了修改。
学科结构运动的主要论点是,教学应着重传授各个学科领域特有的基本概念和过程。因此,有时人们也称它为过程目标的教学或过程教学。学科结构运动强调的教学方法是归纳(从材料中提炼出原理来)和直观(从一系列的例子中发现规律)。
一项影响至深的教育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全方位的。仅从教学论和教学思想角度看,学科结构运动所倡仪的理论在今天的教育形势中仍有积极意义和启迪作用:
首先,学科结构运动强调教学内容以学科结构为中心。约瑟夫·施瓦布在为结构下定义时认为,结构包含“……规定那门学科所研究的题材和控制其探究方法的一系列外加的概念。”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每一门学科都有其特殊的求知目的和目标,为了达到这些目标而设计的方法便组成了这门学科的结构。结构又分为概念和技能两个层次。学生掌握了结构,就获得了运用一个学科的基本概念的能力;然后,学生就可以利用这些基本概念,把它们当作认识和攻克其它问题的基础。学生掌握了结构,就将获得终身继续学习的能力。
其次,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会学习。学科结构运动鼓励学生探究、鼓励学生发现,反对充当确定可靠的真理的“卫士”。布鲁纳在《论认识》一书中写道:“教学法的目标应该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向儿童灌输现成的知识并根据这些知识来测验儿童,不可避免地要造成一些只会伏案用功的学习者。而他们的学习动机很可能是外来的——取悦于老师,升入大学,人为地维持自尊。鼓励发现有两方面的长处,儿童将能把他所学的东西变成自己的,而且,它(发现)给予儿童的自信心是对学习的最好奖励。”多么精辟的论述!这不仅为我们改进教学提供了榜样,而且对如何提高学生素质指明了方向。
再次,学科结构运动有关学习理论的贡献为地理教学培养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世界观提供了可行、有效的方法。价值观、世界观教育在教学中往往有务虚的映象,多采用有机渗透的方式,往往会捉襟见肘。布鲁纳认为学习的行动到达获得知识并未终结,还应包括运用这些知识去完成新的任务并评价它们。运用新知识完成新任务一般认为是知识的迁移,“评价”时则须运用兴趣、关注、责任、理解等情感,态度和观念油然而起,水到渠成。在这里态度和观念的形成突破了以往“在传授知识时潜移默化”的并行关系,成为继续进行同一个教学过程,是学习的进一步深入。
改革思路探索
1.在教学内容上,正确处理“充实现代化地理科学知识”与“彻底否定知识堆砌”的关系,将重点转移到地理学科结构上来。
毋庸讳言,以现代化的地理科学知识充实教学内容,不仅是反映现代地理科学研究最新成果的客观需要,而且也是作为教材指导学生认识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地理问题、国际形势发展变化、我国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及取得巨大成就的有效途径,同时更是克服枯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多年来,在用现代化地理科学知识充实教学内容方面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不仅新的统编教材坚持了这一方向,全国绝大多数的省市乡土教材也都做出了积极响应,教师在课堂上也不时补充时事。这种做法逐渐成为教改的一股潮流。同时我们又必须强调彻底否定知识堆砌这条老路,正如张兰生先生指出的:如果总体指导思想不明确,把原先的城市、物产、铁路换成板块、季风、人口,知识堆砌的实质并没有改变,似乎更新了,不适应当前社会的需要如故。因此,广大教师必须以新的视角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
第一,现今信息社会,工业、农业、科技、环境、资源、人口、世界政治经济等等诸多领域不断涌现出与地理相关的新成果、新知识,地理课堂无法也没必要全面讲述,但重要的是应将它们做为一种手段,与已经认定的地理事实材料一起,建立地理基本概念,进而阐述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空间分布和空间联系。关于基本概念,《地理教育国际宪章》规定了位置和分布、地方、人与环境的关系、空间的相互作用、区域。这些主要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基本上与我们常说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相近,但较之更具抽象性和普遍性。选择地充实现代地理科学知识就要从有利于学生掌握地理这些基本概念入手。
第二:否定知识堆砌,一方面要做到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实效。例如,九年义务教育教学大纲将中国地理的区域地理部分,由原来的8个区精简综合为4个区;要求识记的地名由357个减少到280个;要求地图上记住的重要地名由以往《世界地理》课本中的448个精简为288个(国家教委基教[1994]14号文件调整前)。另一方面更要求课堂教学高度重视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训练,着重向学生传授、提供获取新知识的工具和方法。教学中必须将能力训练的过程和知识获得的过程结合起来,将宝贵的、无形的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思维方式纳入到教学内容当中,并影响学生,使他们掌握。
2.在教学模式上,逐步加大探究的力度,使其成为学生获得新知识的主要途径。
在教条主义的课堂里,教师的作用是解释书本上不清楚的地方,并测验学生对他所讲内容的掌握程度。现代的教育理论发展和形势要求,教师的作用是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教学方式以启发为主。但目前地理课堂教学启发式的运用多停留在知识的获得过程,就整个教学模式(过程)而言,仍未摆脱传统做法的禁锢。用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来证明:
“当结束一门课程时,学生能否回答下列问题:
①这门学科所要解决的是哪一类问题?
②它是用什么方法来研究这些问题的?
③这门学科能赋予具体的事实材料以条理和意义的基本概念有哪些?
④我们正在获得哪些普遍的原理和对这些普遍原理所适用的特殊事例有哪些说明?
⑤怎样将这门学科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
不难看出,对照上述几个问题目前的地理教学模式并非最优,改进则要着眼于21世纪公民素质的培养,首先要从加大探究的力度入手。因为探索的过程会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设疑、收集和组织信息、处理资料、分析资料、评估资料、发展通则、作出判断、作出决定、解决难题、齐心合力参与集体工作,知行合一。它对于个人素质和社交能力的发展,特别是在日常生活的空间度量上和国际了解上有所帮助。(《地理教育国际宪章》)
3.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在“人地关系协调论”思想体系下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国情观。
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同知识、理解力及技能的发展共同组成了教育的整体过程,地理教学必须在学生形成世界观方面发挥作用。大纲首句指出地理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人地关系协调论”在整个地理教学中尤为重要,表现为:①该思想本身就是地理学的基本原理,学生必须懂得正确认识自然,懂得人类发展和进步必须与环境相协调,不能掠夺资源、破坏生态;②该思想是进行知识迁移、解决实际问题、认识客观世界的方法论,是用以指导实践的科学理论;③该思想还在增进学生判断是非能力、形成正确观点(诸如人生观、资源观、环境观、发展观)等方面具有引导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始终都要进行“人地关系协调论”的教育,为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造就21世纪社会所需要的、合格的、负责任的公民而努力。
4.在教学实践中,重视进行国际教育及环境和发展教育。
《地理教育国际宪章》在论及地理对教育的作用时,一是认为可以促进个人素质发展,二是强调对国际教育及环境发展教育作出贡献。在一个日渐缩小的世界上,学生需要更高的国际交往能力——这是21世纪的公民应具备的素质。因此,教学实践中要对国际教育及环境和发展教育,特别是后者,给予足够的重视,以期获得对世界上与环境和发展相关问题的认识与理解,在巩固知识、发展技能、树立观念的同时,培养其它学科所不能给予的现代公民必需的基本素养。进行国际教育及环境和发展教育时应注意与上述几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避免造成生硬、牵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