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策略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能力的培养,教师要重视激发学生对于计算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计算充满兴趣,才能使学生把计算当成乐趣而不是负担,让学生在计算中收获成就感,促使小学生算得快、答得准,进而更好的感受计算的魅力所在。在新课程改革的倡导下,教师要关注对学生创新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开拓出更加适合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方法,为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数学计算能力对小学生的重要性
(一)培养学生的逻辑
众所周知,在计算过程中是有一定计算顺序的。比如,在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数学中,会涉及到复合运算。例如学生在计算40×12÷(37-12)这一算式时,必须明确一点,即先加减再乘除,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的算式。很多小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没有明确这一点,完全按照算式给出的顺序直接进行计算,导致结果南辕北辙。而当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有所提升以后,就能够在答题运算过程中游刃有余,分清先后和主次,进而保证运算结果的准确性。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小学生的逻辑也会得到一定的提高。
(二)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毫无疑问,数学是一门以计算为主的学科,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也不例外。小学人教版数学的考题中,应用题、计算题的分值占了半壁江山。在这种情况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因此,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数学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
二、培养和提升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方法策略
(一)趣味教学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学习过程中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果想要保证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具有比较高的效率,必须首先保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兴趣的浓厚,即对学生进行趣味教学。对学生进行趣味教学,就意味着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数学教学的课堂上应该采取花式教学。比如教师在教学关于运算法则这一部分时,就可以采取角色扮演这种方式。即随机挑选几名学生,让这几名学生分别扮演加号,减号,乘号,除号以及小括号等运算符号,并在黑板上列出涉及这几种符号的算式。当这一步骤完成以后,再让参与角色扮演的几名学生来按照黑板上所列出的算式进行排序站列。并且在运算过程中涉及到运算部分的学生往前走一步,如此一来,按照运算顺序,就能够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站列梯队层次现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就能够根据队列的站列情况来明确运算过程中应当优先进行什么符号的运算。并且通过这样的方式也能够很好地调动整个课堂的积极性和活跃度,进而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的浓厚。
(二)耐心及毅力教学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运算并不难,但是在小学生的眼中,即便只是基本运算,也是难度比较高的。因为在运算的过程中,也包含了对学生耐心和毅力的考验。如果学生在运算过程中没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就很有可能在运算过程中半途而废,进而导致无法得出最后一步的关键结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应当对学生进行毅力教学,保证学生在运算的过程中拥有足够的毅力和耐心来将整个算式的运算进行到最后一步,直至得出正确答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每天给学生布置十道数学计算题,并且难易兼顾。除此以外要应当要求学生每天在放学以前做完,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对学生所做的计算题进行评讲。当教师每天都硬性要求学生做十道计算题以后,学生就能够慢慢适应运算过程,从而提高学生运算的耐心和毅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口算、估算教学
需要强调的是,小学生计算能力包含的不仅仅只是笔算能力,还有口算能力以及估算能力。这一点是由数学计算的实际应用来决定的,在生活中进行运算是并不是都能笔算的,因此,教师也必须培养和提高学生进行口算和估算的能力。在课堂之中教师可以借助学生的笔、橡皮擦等作为买卖的商品,明码标价,提问买两支笔、一块橡皮擦应付多少钱。这种时候就必须强调学生不能够借助笔算,只能够口算。多次进行这一过程最后按照学生口算的正确率进行排名,对排名靠前的学生予以奖励和表扬,对排名靠后的学生予以适当的惩罚,比如值日一天等。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就会主动在运算过程中去练习自己的口算能力,进而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除此以外,教师还应该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比如在教学学生分装油的时候,教师可以规定一桶油为4千克,提问30千克油需要装多少桶油。通过多次的估算,学生就能够提高自己估算的能力。并且通过估算这一步骤学生还能够对自己计算所得的答案进行一个大致的估计,降低答案的错误率,进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四)引导正确的书写习惯
纵观当前小学生的数学书写现状,大多数学生并没有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经常在书写过程中将数字写错,直接影响数学运算的准确率及计算能力提升。针对此现状,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强调数学书写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本子上多加练习,熟能生巧养成规范书写,避免写错题目或数字的错误出现。例如,教师在讲解"1-10"的数字认识和加减算法时,重点强调6和0的区别,7和1的不同,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知晓数字的不同特点,进而规范的将数字进行书写。同时,教师在课堂上也要不断示范,通过自身的表率作用,引导小学生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为学生树立榜样作用。
(五)培养学生养成验算习惯
验算习惯可以说是培养计算能力的组成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时引导学生学会验算,最好是运用口算验算,但如果学生较难运用口算验算,也可以借助竖式计算,通过练习渐渐培养小学生具备良好的计算流程习惯。同时,教师也要教会小学生掌握不同的验算方式,以便学生在解答题目时更加游刃有余,在解题和讲解时不断提醒小学生遇题即验算,从而更好的养成验算习惯。
(六)记住计算口诀,提升计算能力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取决于计算速度和计算准确率。在日常数学科目学习中,包含很多的计算公式、定理等,如果小学生能够将这些计算公式牢记并合理运用,那么计算速度也将逐步提升。因此,教师可以开拓创新,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积极研发编写计算口诀,让学生记住计算口诀,通过练习巩固口诀记忆,进而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巧用口诀,提升计算速度,进而提高计算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每一位小学生而言,计算过程都是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的过程。因此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身引路人的作用,保证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计算能力,进而保证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能够有所上升。
参考文献:
[1]赵春玲.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 科技创新导报, 2015(3):131-131.
[2]苏珍慧, 范丽丽. 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J]. 中华少年, 2018(1):76-76.
[3]牛玲玲.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 软件:电子版, 2015(11):172-172.
论文作者:赵捷鹏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2/28
标签:能力论文; 学生论文; 过程中论文; 小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数学论文; 口算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