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向传统科学技术基本理论提出挑战的科技创新成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技创新论文,基本理论论文,科学技术论文,成果论文,传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引言
1998年-2003年,中国在科学技术研究发展方面的资金投入逐年增多,但是中国科技大奖的发明一等奖连续六年空缺,说明了什么?有人认为:“说明了我们这六年来都没有出现有说服力、有国际竞争力的发明。”作者认为这种认识是完全错误的。
作者认为不是中国“这六年来都没有出现有说服力、有国际竞争力的发明”,而是中国科技研究发展领导部门和主流学界评审科技成果的游戏规则有问题。中国某些科学技术领域中挑战传统科学技术基本理论的科技创新成果,与科学技术界主流学者至今深信不疑的传统认识和基本理论发生了实质性的冲突,因而处于遭到主流学界的排斥、否定、压制和层层封杀,无法通过科学界主流学者占主导地位的科技成果评审规则评选出来。
中国政府必须认识,对上述问题缺乏认识涉及到国家、各省、各市用于科学技术研究发展方面的资金目前的主要投向及其今后若干年的科技成果产出效益。
中国经济与社会的高速发展已经遇到〔或者即将遇到〕能源、原材料、环境、天灾、教育等领域中一系列重大难题。当代传统科学技术及其基本理论至今未能向中国提供经济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中国科技技术、经济与社会的高速健康发展呼唤向传统科学技术基本理论提出挑战的科技创新成果向中国提供经济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因此,本文提出的问题,不仅是一个已经无法回避的严重问题,而且是已经事关全局严重影响和阻碍中国科技技术、经济、教育与社会进一步高速健康发展的重大的问题,必须尽快迅速解决。
本文中提出的问题值得中国国家、省和市级党政“一把手”、负责科学技术发展和教育的领导人,以及大学校长们思考。
作者的话
我出生于英国。我的母亲是一位热爱中国的英籍犹太人,1948年去世前是英国《工人日报》的记者。我的祖父陈友仁是孙中山的亲密战友,爱国革命外交家,为中国人民的利益贡献了他的一生。去世前,我的父亲陈依范曾经担任过关国宋庆龄基金会总裁和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我的伯父陈丕士曾经担任过全国政协香港地区特邀委员。
1950年初,我的父亲应邀从伦敦到北京参加新中国的对外宣传事业,将当时八岁的我带回中国。从那时起,我在中国已经生活、学习和工作了54年,亲历目睹中国54年来巨大的变化。与中国人民一起,我希望中国的科学技术、国民经济和社会今后的发展不但更快,更重要的是要发展的更好。这是我编写本文的初衷。
必须指出,本文提出的问题既是涉及许多理论问题,但是更重要涉及许多领域中作为依据的科学实践实例。
作者作为立论依据的典型实例,并非专为写本文而在不同领域调查了解的科技创新成果的例子,而是本人1990年以来跟踪调查中国天灾预测科学发展情况。2002年以来以志愿者身份担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顾问的工作过程中,协助促进某些科技创新成果发展的过程中,以及从事促进中外合作提供咨询服务过程中,在极其有限的几个科学技术领域中,亲自却偶然地直接了解了一些实现重大突破的科技创新成果实例。这些实例可谓仅是中国科学技术领域中,尚未得到充分开拓的许多实现重大突破“非主流科技创新成果”的“冰山一角”。
此外,本文所揭示的某些传统自然科学技术领域中存在的严重问题,绝对不是、也不能用来否定在这些自然科学技术领域里,中国主流学界数十年来认识不断深化的成就,而只是说明这些认识深化的成就具有相对真理的性质而非绝对真理,不能用来作为主流学界拒绝、排斥、否定和压制向传统科学技术基本理论提出挑战的科技创新成果的依据。
中国科技领域许多权威人士可能会对本文提出的问题持严重怀疑和否定的态度,认为作者未能对有关实例提供足够详尽进行科学考证的介绍。限于篇幅限制,本“缩写稿”仅是原稿的能源部分,作为论据的科学实践实例也只是点到为止的介绍和论述,无法展开更详尽的介绍,请读者谅解。
我认为搞科学技术的人,无论学者还是科学技术管理者,最重要、最宝贵的品格是“承认事实,讲真话”。即便这种“事实、真话”有时可能与有关领域绝大多数其它人有所不同,甚至针锋相对,也要能够象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衣”中的那个小孩那样,大胆地喊出“皇帝根本没有穿衣服!”
1.中国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面临传统科学技术无法解决的一些重大难题
1.1.能源问题
国资委研究中心赵晓最近发表的一篇文章,其题目虽然为《靠进口能解决中国的能源问题吗》(注:赵晓,靠进口能解决中国的能源问题吗,《东方早报》,8B,2004.05.19),但是文章列举的大量事实得出三项严重的结论:
(1)世界石油、天然气市场供应能力无法满足若干年后中国经济发展对石油、天然气的中期/长期需要;
(2)若干年后中国经济发展对石油、天然气的需要必将促使世界市场中石油、天然气价格大幅度长期提高;
(3)依靠进口根本无法解决中国当前经济发展以及中期和长期经济发展遇到的越来越严重的能源问题。
1.2.污染问题
中国在环境保护和消除环境污染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中国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依然面临下述难题:
*过去多年“先发展经济、后治理环境”的欠账依然巨大,不但需要大量投资,而且需要消耗能源。传统科学技术基础上的“再循环经济”有助于解决许多问题,但不能经济有效地解决所有的问题。
*中国人口基数基础上的日益城市化发展造成越来越严重的城市污水问题。个别沿海大城市如果将未能达到环保要求的城市污水排放到近海的盆地中,仅能够使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显现推迟几十年,造成灾难性环境污染坑害子孙后代的更加严重后果。
*中国目前迅猛发展的私人汽车,不仅加剧中国若干年即将遭遇的能源短缺问题,而且严重加剧大城市的空气污染问题。
1.3.与城市化发展问题联系在一起的城市及其郊区的水短缺问题和城市污水问题(注:http://www.sina.com.cn,2004年03月22日10:45,人民网-人民日报)(注:徐文营,北京水资源紧缺在哪?应建统一水务管理体制,经济日报,2004年04月12日)(注:李忠峰,透支子孙后代水资源——北京供水到了最严峻时刻,市场报,2003-11-27)
我们无法回避而必须正视这样一个严酷的事实:中国经济发展对能源中期和长期需求极其巨大的缺口、严重的环境污染、许多区域缺水问题和城市污水等问题交织在一起。传统科学技术至今未能向中国提供经济有效综合治理这些问题的良策。
1.4.天灾预测问题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社会财富的增长,灾害造成的损失正逐年上升,……近十年来,自然灾害每年给中国造成的经济损失都在1000亿元以上,常年受灾人口达2亿多人次,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灾害频发、受灾面广、灾害损失严重的国家之一。(注:http://www.sina.com.cn,2003年10月08日13:19,新华网)
*全年〔注:2003年〕因各种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886亿元。(注:http://www.sina.com.cn,2003年11月14日18:43,新华网)
事先足够时间做出较为准确可靠的天灾预测,在此基础上做出有效防灾减灾所必要的充分准备,毫无疑问是防灾减灾最有效的措施。
在中国造成损失最大的各种自然灾害中,两类最为突出:一类与天气异常变化有关;另一类为地震及其来源导致的其它灾害。
1.4.1.现代气象学与天气预报问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泽椿坦承如下:(注: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泽椿谈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2003.10.22,中国气象科技信息网)
*目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天气预报技术水平还有差距。首先是我们天气预报时效不够长,夏季的可用预报时效大概是四天多一点,冬天才五到六天。……所以未来我们要努力提高预报准确率,这始终是我们气象业很重要的一个主题,要向定时、定点和全程滚动的方向发展,形成中期预报〔就是10天以内〕、短期预报〔就是3天以内〕、短时预报〔就是12小时左右〕、临近预报〔就是6小时以内〕,……。
中国气象学界目前对于十天以上、月、季甚至年度天气变化规律显然一头雾水,研究方向都不清楚,无法满足中国老百姓防灾减灾的巨大需要。
1.4.2.地震预测问题
2001年2月,中国地震学领域首席科学家张国民、傅征祥等人编著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学丛书-地震预报引论》的“编者的话”用这样的思想教导中国科学院的研究生:(注:张国民,傅征祥et al.,地震预报引论,科学出版社,2001)
*然而,尽管30年来国内外地震预报研究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地震预报终究是尚未解决的国际性科学难题。地震预报研究,需要长期的科学积累,需要一代接一代人的持久的探索。为此,必须培养地震预报高级科技后继人才来继续完成地震预报这一世界性难题。
马宗晋院士等人在“地球到底怎么了”一文中坦率的确认:(注:马宗晋et al.地球到底怎么了,《科学中国人》,Vol.4,18-20,2001年)
*国家地震局的有些地震专家认为:要想摸清地震机理并作出准确预报可能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持这种观点的,在国内外地震界占大多数。
2003年9月4日,在国家新闻办、中国地震局记者主持的记者招待会上中国地震局办公室主任、新闻发言人李强华先生明确表示:(注:央视国际网站新闻,2003.09.04日)
*中国的地震预报预测工作开始于上世纪60年代的邢台地震之后。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实践,在地震预报预测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且取得过一定的成功。但是,从根本上来说,地震的预测预报是一个全球性的科学难题,至今还没有从根本上突破和解决。因此,我们一方面在进行地震预测预报的探索和研究的同时,更多的是注重对地震灾害的预防。我们通常是把一些多地震的地区潜在的地震危险划出一定的区域,通报给当地的人民政府,由当地的人民政府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做好防震抗震工作。
显然,中国地震部门长期以来在“地震目前无法准确可靠预测”观点为主的情况下,不是将地震“三要素”事先预测为前提的防灾工作放到首位,而是将大致估计为前提的防灾工作和地震“三要素”事后的确定和救灾工作放到首位。这种情况下,中国如果在人口密集地区再次发生1976年唐山大地震那样的强震的话,类似的惨剧不但将再次难于避免,并且象唐山大震后那样,他们会继续用“地震预报研究,需要长期的科学积累,需要一代接一代人的持久的探索”的说法轻松地推卸专业地震部门目前一代地震学家的责任。
1.4.3.煤矿瓦斯爆炸、透水,油气井喷事故、各种坍陷、倒塌等事故有无任何自然因素?
近年来,老百姓和各级政府对于每隔一段发生在不同地方的煤矿瓦斯爆炸、透水等类事故特别关注。绝大多数事故发生以后,深入调查中总能够找到追逐暴利、腐败与生产安全管理中的问题,这是事实。但是,人们亦注意到相关地区或不同地区的某些同类事故,或者不同类事故,有时呈现出较短期间的群发现象。这不大可能是这些不同单位管理人员在这同期间疏忽的结果。有关部门是否注意到,生产安全管理中的问题尽管存在了相当长的时期,为何此地的事故此时发生,彼地的事故彼时发生?各种事故何地何时发生难道不是暗示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着科学界尚没有认识的某种时空分布规律吗?科学界显然至今仍极其不负责任地对此视而不见和不予以考虑!
1.4.4.地球科学〔略〕
1.4.5.天文学
天文学在世界各地最初的出现与发展,首要目的是古人观天观地寻找天体运动现象与地球上自然现象之间的关系,为农业活动和军事活动服务。当然,限于当时的观测条件和总体认识,古代天文学知识存在有严重的局限性、错误以及许多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迷信成份。但是,中国数千年以来的文字记载,民间口头谚语方式一代一代在民间传下来的许多知识表明,中国古代天文学成就并非全部糟粕,还包括有许多朴素唯物主义的科学的先进的部分。最重要的就是“天-->地-->生-->人”谐和作用的动态整体观认识,即天体运动对地球上动态的自然现象,特别是天气变化,具有极其重大影响,以至某些天象可以用来预测天气的突然变化。
后来获得发展沿袭到现代的西方气象学与天文学当然有许多科学和先进的部分,但是不可避免受到西方思维方式的影响,存在着致命的局限性和无知的一面。
西方气象学与天文学传入中国后,其局限性和无知的内容与中国传统文化中部分科学先进的内容发生了冲突。在当时,崇洋迷外全盘西化成为时髦。1936年民国出版的《气象学》断言:“气象与天文常人每混办一谈,实则气象研究之对象为大气现象,而天文研究之对象为天体。……两者之间殊少关系。”五十年后,1987年中国出版的《气象概论》沿袭这种认识:观星预测天气“是人类文化早期的迷信活动,属无稽之谈。”
现在流行一种说法:“在科研上有这么一个规矩,叫约定俗成的规矩,叫做谁主张,谁举证。”但是,西方天文学和气象学当初否定中国古代天文学成就中天体运动对地球自然现象有重大影响的这部分科学先进内容时,除了无知的不理解和霸道地武断下结论外,未能“举证”出充分的科学证据。直到今天,现代天文学家和气象学家仍然未能做这种“举证”。
当代天文学界中,除极其个别非主流学者依然将天体运动对地球自然现象影响的课题为己任外,绝大多数天文学家将自己研究的方向和重点放到离人类当前的社会需要和社会责任以及地球上他们未能解释的自然现象越来越远的课题上。
1.4.6.中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传统科学技术未能解决的其它某些重大难题
大量的就业问题;人才流失问题;缺乏科技创新人才问题;发明专利转化率<1%问题;
东北老工业基地产品改造、技术改造问题;大量民间游资找不到合适的投资方向等。
2.几项概念及其定义
2.1.“科技创新成果”〔略〕
2.2.“挑战传统科学技术基本理论科技创新成果”〔略〕
2.3.民间科学家”〔略〕
2.4.“民间科学家”与实现“挑战传统科学技术基本理论科技创新成果”的专业科技人才〔略〕
3.有助于解决中国目前面临重大难题的某些“挑战传统科学技术基本理论科技创新成果”(能源部分)
3.1.能源领域
3.1.1.“传统油气有机成因”和“天然气无机生成”理论之争
*“传统石油有机成因”在世界石油、天然气领域中占垄断地位,尽管这种理论对于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为什么会集中分布在目前认为古代生物并不聚集的地方而无法解释。20世纪初开始,一批又一批的俄罗斯科学家不断地提出“石油无机生成”的理论和生成机制。(注:王大锐,关于石油成因的另一种说法,《中国教育报》2003年1月10日第7版)
*杜乐天90年代初创立提出“气体地球动力学”,提请科学界关注“地球排气作用”及其综合影响。他先搞化学,后转学地质,大学基本是煤田专业,留苏时的论文是花岗岩中铀、钍地球化学。1961年归国后一直从事热液铀矿研究,从中“找到了一个成矿奥秘的宝殿……”。(注:杜乐天,烃碱流体地球化学原理-重论热液作用和岩浆作用,科学出版社,1996)
*杜乐天强调指出:“须加指出,至今人们有一个根深蒂固的概念,老是把天然气和石油挂钩,习惯称之为油气,好像天然气都是从石油来的。其实这大谬不然,应当彻底改变这种经不起推敲的看法。气比油规模、深度大得不可想象!石油埋藏最深也不过5-7km,而气则深可几十到几千公里!……前已述及,我们认为地球中油是气生而不是气为油生。粗略估算表明,在我国仅仅中地壳的天然气储藏量就比现在已经开发的油、煤、气总和要大若干倍。”(注:杜乐天,烃碱流体地球化学原理-重论热液作用和岩浆作用,科学出版社,1996)
*已经七十多岁的杜乐天,多年来为中国应当着手开采如此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到处提建议,却因“石油无机生成理论”已经根深蒂固而无人理睬!
3.1.2.美国桑蒂利教授的MagneGas燃气技术
对多年支持蒋春暄的这位桑蒂利教授国外权威人士有何评价?桑蒂利教授有何特别有意义的科技研究成果?对中国有无重大潜在意义?这些方面未见国内报刊有任何报道。
美国著名科学发展成果评论家卡尔·雷蒙德·波珀〔KarlRaimund Popper〕早在1992年对桑蒂利教授和他的研究工作做出了重大肯定性的评价。他的重要著作《量子理论和物理学中的学派:从后记到科学发现的逻辑》(1992)中写道:(注:Karl Raimund Popper,Quantum Theory,and the Schism in Physics:From the Postscript to the Logic of Scientific Discovery,1992)
*我曾提到过桑蒂利,应当说他属于新一代中的一个——在我看来走在一条不同的道路上。在他的研究中,把量子力学〔桑蒂利称为‘原子力学’〕的“无可争辩的应用”领域与核力学和强子力学区分开。他用以支持其观点的最迷人的论点是,如果没有新试验的证明,量子力学在核力学和强子力学中就不能被认为是有效的。这在我看来是回到明智充分有力的判断,回到爱因斯坦曾有的并被两位非常伟大的物理学家海森堡和玻尔所放弃了的现实主义和客观主义立场。
波珀对桑蒂利研究工作的评价,说明他对桑蒂利研究方向和工作极其重视。
桑蒂利教授有什么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呢?为了让中国科技界和能源发展领域方面的领导对桑蒂利教授的科技成果对于中国的重大潜在意义有所了解,我请桑蒂利教授写了一篇建议书,题为《在中国对MagneGas燃气技术的主要应用建议——实现空气以及废水循环大规模改善,同时为历史上最大的经济发展奠定基础》(注:Ruggero Mafia Santilli,Suggested applications of the Magnegas Technology in China for the large scale improvement of the air and the recycling of liquid wastes,while setting up the foundations for the largest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history,2004.01.31)。同时他还向我提供了介绍有关情况的一个VCD,希望向中国政府负责能源规划的领导以及企业进行介绍。
建议书中,桑蒂利教授介绍其MagneGas燃气技术科技成果:
*该项技术基于一种称之为“等离子弧流-TM再循环器”〔PlasmaArcFlow-TM Recyclers〕的国际专利保护的新型设备:在液体中放置的碳电极之间形成浸入式电弧〔submerged electric arcs〕,电弧通过主要由H〔氢〕、O〔氧〕、C〔碳〕等原子构成温度高达5,537℃〔10,000(F)〕的等离子区使液体分子气化分解,同时使电极中的碳气化。
*等离子体形成后立即不断地从电弧中移走,通过减少H〔氢〕与O〔氧〕再次结合成〔水〕或形成〔二氧化碳〕,保持装置反应的最高效率。等离子体在周围的水中冷却,产生能够干净燃烧的MagneGas燃气,同时产生大量可以使用的热量以及含碳的沉淀物〔可用于电极的再生〕。下述网页中有更详尽的内容:
http://www.magnegas.com
*中国蕴藏着丰富的煤,为此应当注意到MagneGas燃气技术提供一种使煤能够于净燃烧的新技术。事实上,煤在炉子中传统燃烧的化学反应〔通过产生CO并释放255Kcal/mole的热〕与上述电弧状态下等离子区中的部分反应一样。此外,在等离子区中还形成〔氢气〕〔同时释放105Kcal/mole的热〕,〔水〕〔并释放57Kcal/mole的热〕以及传统燃烧过程中不存在的其它的热能。
*除此之外,煤在“等离子弧流再循环器”系统中燃烧时比煤在传统炉子中燃烧时更充分,同时干净的多,因为“等离子弧流”不造成任何液态的、固态的、噪音的或其它污染。
*特别必须指出,MagneGas燃气燃烧后的排出气体成份为:50%水蒸气;14%可呼吸的氧气;5%的〔二氧化碳〕以及大气中有的其它气体。
*“等离子弧流-TM再循环器”可以制成小型5KWh的规格,MagneGas燃气产量为1690公升/小时〔60立方英尺/小时〕。1000KWh〔1MWh〕的规格,MagneGas燃气产量为4.24亿公升/小时〔1500万立方英尺/小时〕。亦可有更大的装置。
*由于煤中含有的能源比直流电弧所需的电能大的多,在适当开发情况下,“等离子弧流再循环器”可以自给自足产生电弧所需要的直流电。剩余的MagneGas燃气则可用于所有使用传统燃料的应用。在此之外,在生产量足够大的情况下,与矿物燃料〔译注:指石油、天然气〕相比,MagneGas燃气的成本更有竞争性。
*电弧所需要的电的自给自足-由“等离子弧流再循环器”产生的热能,以及MagneGas燃气接触反应液化成为干净液体燃料过程中产生的热能发电。这样,所生成的液体燃料可以用于传统液体燃料所有的传统用途,包括绿色发电。
桑蒂利建议该项技术在中国的几种主要应用:
作为烧煤的助燃添加剂
作为烧油的助燃添加剂
汽车用燃料
*当其它的国家正在降低他们在领导、技术和经济中的地位时,中国目前却具有潜力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强有力的经济力量。因此,对中国来说,为这种重大的经济发展着手制订长期规划极为重要。
*巨大经济发展基于的燃料必须:1)生态上干净;2)便宜;以及3)在所有需要的地方可获得。
*满足这些基本要求的唯一燃料为MagneGas燃气。必须注意氢气并非是一种值得推荐的燃料,首先因为它造成称之为“氧气消耗”的非常严重的环境问题〔因为氢气燃烧时将人们呼吸的氧气转化为水蒸气。
*如果目前使用的所有汽车全部以氢气为燃料,人类将因“氧气消耗”而灭绝。使用汽油的情况下,这种情况没有发生是因为汽油产生〔二氧化碳〕,而植物叶绿素的光化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而产生〔氧气〕。氢气燃烧时不能产生这种反应,因为氢气燃烧产生水,水不能由植物循环生成氧气。
*因此,由于其非常庞大的人口,在中国若大规模采用氢气燃烧的技术,将把我们大气中的氧气消耗到人类在地球上无法再生存的地步。
*与此相比,MagneGas燃气是一种人造的内含富氧的燃料,但是其生产路线采用来源于液体而非来源于大气的氧,同时,它燃烧时使其燃烧排气中含有达14%的可呼吸的氧气,对石油燃料的氧消耗补充有益于人类的再生氧,因为人类需要氧气进行呼吸。
*有能力使用MagneGas燃气作为燃料的汽车目前在中国已经生产,它们就是那些使用天然气的汽车。它们单独使用MagneGas燃气可以很好运行,亦可以使用MagneGas燃气与天然气的混合燃气。
MagneGas燃气用于室内厨房烹调。
*MagneGas燃气在室内做饭时,其排气中不但不含有致癌物质和导致氧消耗,反而对室内补充排气中含有的再生氧。
用MagneGas燃气替代的金属切割用乙炔。
在生产MagneGas燃气的同时处理掉城市废水。
*任何城市可以用布置在全盘考虑选择地点的足够数量的“等离子弧流再循环器”覆盖整个城市,使其能够在所需要的时间以所需要的产量予以生产。在生产的同时不断处理掉城市废水,因为MagneGas燃气具有多重环境方面的优点:使空气干净,补充再生的氧气,同时处理掉城市废水。
*此外,建议中国规划大量生产推广使用5Kwh左右规格的家庭用小型“等离子弧流再循环器”。在需要时晚上和早上开动起来,生产足够量的MagneGas燃气使其压力达到300巴〔5,000psi〕。这时可以将“再循环器”与汽车的燃气罐相连进行充气,用于汽车使用数天。
可以设想,除石油化工必须以石油、天然气为原料所需的石油、天然气外,作为燃料用的石油、天然气中的相当大部分,至少绝大部分汽车所需用的那部分,可以用城市污水处理转化的MagneGas燃气来代替,使中国可能从世界第二石油进口国再次自给有余。此外,在获得专利生产许可基础上,中国还可能成为MagneGas生产设备的重要生产出口国,使广大发展中国家得以使用这种清洁的能源。我们马路上跑的汽车,不但不再消耗大气中的氧气,反而一边跑一边向大气补充氧气!MagneGas设备的生产、操作与维护,还能给中国解决几十万以至百万以上操作维护技术工人的就业!
MagneGas技术的许多其它应用领域,等待中国去开发和应用。我对桑蒂利表示了这样的看法:现在向中国推荐这种技术是“在正确的时间,向正确的国家,推荐正确的技术”!应当指出:日本企业开始对该项技术高度重视。但中国政府和能源开发企业却未能引起充分注意。
有的科学家看了上述介绍资料后,条件反射地联想到是否又是一种“永动机”和“伪科学”!?桑蒂利教授以科学实践答复:工业化生产规模的MagneGas装置已经在欧洲运转!
还有的人问:这样的技术如果真的象桑蒂利教授介绍的这样好,能源缺乏的美国为什么没有大力推广?他们应当深思一下:这项革命性的创新能源技术对西方石油资本意味着什么?我建议中国政府和能源开发企业与桑蒂利教授合作,聘请他作为顾问,合作开展对中国大规模宏观应用MagneGas技术取代相当部分石油、天然气燃料的经济技术可行性研究。
3.1.3.水力发电新思路
我认识的一位专长于水泵的中国技师,经过35年反复试验与研究,组合成一种全新思路的循环水力发电装置。这种装置不仅能够使中型到大型水力发电项目的发电效率比传统水轮机组水力发电装置要高很多,而且能够利用低水头的小水沟、小水库、小污水场水力发电。
向发电行业工程技术人员推荐介绍时,没有人能够相信水力发电领域落后的中国技师能够搞出超越美国、德国、俄罗斯经过上百年过程中已经非常成熟的传统水轮机组水力发电装置。向科学家介绍时,他们的反应必定是“又一个永动机”,不愿做任何深入一步的研究。
该项技术提供了多种现实可能:(1)利用低水头的小水沟、小水库、小污水场的小型水发电装置广泛推广,遍地开花,就地解决大量就业问题;(2)在中试和工业化试生产试验基础上,新建中型、大型水力发电站逐步采用这种新型水力发电装置;(3)原有水力发电工程逐步改造,分期分批更换采用这种新型的水力发电装置,使中国现有水力发电站的发电能力显著提高;(4)该项目适合于将若干家东北大型机械制造企业改造成为这种高效新型水力发电设备,并向中国各地和世界各地的生产出口基地。
3.2.地震预测〔略〕
3.3.月季天气预测和跨年度超长期天气预测〔略〕
3.4.预测科学和综合性天灾预测〔略〕
3.5.地球科学〔略〕
3.6.数学〔略〕
4.日本科学界有识之士正在总结这样的一个深刻教训:“非常富裕的日本,为什么在实行了一个世纪普遍教育后和有着世界上第二强大经济的情况下,却更表现的象是一个中等水平的国家?”
2001年8月11日,美国《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重要文章:《获奖的科学家寻求提升日本科学水平的途径》。文章深刻指出:(注:Lauded chemist searches for formula to lift Japanese science.The New York Times,2001.08.11.0)
*根据日本政府的统计数字,日本目前[2001年]在科学研究上的投入大约为美国的一半:日本为1180亿美元,美国为2290亿美元。但是,日本的科学研究投入达到德国的两倍。作为日本这种努力的结果,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数据,1995年期间,世界科学与技术刊物中发表的文章中仅有9%为日本人作为作者的文章。
*他们探讨的问题包括政府对研究经费和教授的过份控制;受儒家浓重影响的教职人员提升中优先考虑年龄和资格;普遍倾向于寻求知识的渐进发展,并为此以牺牲大胆的试验为代价。
*醒悟过来的科学家认为,日本的研究界从来未能充分发挥相互审查和批评的文化,这种相互审查和批评的火花在西方激发出热烈的学术争论-从牛顿、胡克到爱因斯坦和布朗克。
*一位曾经长期在美国从事其工作的日本气象物理学家Shukuro Manabe说:“日本政府通常认为他们应当对科学研究的资金投入”,“但是,仅资金投入并不能增强研究工作的成果率。研究资金必须用于那些值得投入的项目,而不是平均分配资金。为了增进科技人员之间的竞争,我们需要创造的是研究工作的不安全感而不是安全感。”
近年来,中国在科学技术研究发展方面投入的资金越来越多,这当然是好事。但是,这些资金应该被优先和主要用于“寻求知识的渐进发展”、用于追逐西方科技水平的项目,还是应该被优先和主要用于中国“挑战传统科学技术基本理论实现重大突破科技创新成果”的“大胆的试验”上?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管理部门和中国科学界显然必须对日本的教训引以为戒!
关于日本科技发展的文章中还提到了“受儒家浓重影响的教职人员提升中优先考虑年龄和资格”的问题,作者提出要警惕两种而不是一种倾向:在注意和反对“论资排辈”倾向的同时,还要注意以“大胆提拔年青人”的名义下排斥那些“挑战传统科学技术基本理论实现重大突破科技创新成果”的年龄较大的研究人员。在中国科技人员退休“一刀切”后“返聘”的某些退休科技人员的工作中,亦要注意和反对类似的问题。和我接触密切的多位年老体衰的研究人员,目前存在着非常紧迫的对他们宝贵经验“抢救”的问题。
所谓“我们需要创造的是研究工作的不安全感而不是安全感”,作者认为应鼓励和倾斜支持“挑战传统科学技术基本理论实现重大突破科技创新成果”的“大胆的试验”,从而对满足于“寻求知识的渐进发展”的科学项目形成“不安全感”压力。
5.在“现代科学研究是高度专业化”条件下,业余研究者和跨学科研究者能否“做出什么重大的发现”和“革命性的贡献”?科学技术目前高水平发展的条件下,能否再出现瓦特、爱迪生这样的重大科技成果发明家?〔略〕
6.“跨学科业余”研究者为何能够向“专业”研究者和传统科学技术基本理论提出挑战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古代科学技术思想中先进的成份〔略〕
*毛泽东《实践论》、《矛盾论》为代表的科学的先进的哲学思想的正确指导战〔略〕
*尊重和研究权威传统理论,但是不迷信于权威传统理论,拒绝受权威传统理论的束缚,提倡“逆向思维”的学习研究方式。〔略〕
*发挥跨学科研究的优势,对客观上已经有了强烈需求的实际课题展开研究〔略〕
*从更高的科学水平上进行跨学科研究〔略〕
7.部分“业余研究者”可能存在着一些弱点和劣势〔略〕
8.“业余科学研究者”的未来地位〔略〕
9.“人类知识的两重性”和“人类知识继承的双重作用”〔略〕
10.挑战传统科学技术基本理论的“科技创新成果”遭遇的阻力及其转化〔略〕
11.CEPA-挑战传统科学技术基本理论的“科技创新成果”-东北工业改造和经济发展
12.促进实现重大突破“非主流科技创新成果”在中国获得进一步发展的一些具体建议〔略〕
听说中国高层领导目前对于“人才短缺”和“人才流失”非常焦急,如果能够换一种思路考虑这些问题,采取这些方向上必要的强化措施,中国的领导人将会很快发现一大批被埋没多年闻所未闻的原始创新科技人才!同时给千千万万学子开辟吸引他们和国外人才到中国从事世界科技领先领域研究的许多新天地!
标签:石油污染论文; 石油资源论文; 石油投资论文; 科学论文; 地震预测论文; 天然气汽车论文; 地震成因论文; 天然气投资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地震预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