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卫 安徽省颍上县江店孜镇尚庄学校 236230
【摘要】学会阅读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目标,这部分的教学是学生使用语言的最有效的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对文字语句的理解能力以及对文章的归纳思考能力,是当前新课程改革下要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但是在当前的阅读教学模式下,依然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没有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阅读习惯的养成。本文就当前对阅读教育中多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和创新
中图分类号:G25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4-064-01
引言
对于小学语文这门学科来说,阅读一直是教学当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特别在当前全面实行新课标课程改革后,要求该学科要更加重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获得相关知识的积累,提升对学习的兴趣,激发创新思维。但是许多老师依然受到原有教学模式的影响,没有使阅读教学在学生上发挥其价值。所以老师应改变原有教学模式,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对于该部分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
一、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清晰
在该学科的教学中,阅读是贯穿教学始终的一部分内容,重要程度可想而知。但是在目前的教学当中,许多老师受到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思维定式,使得他们在课堂上的教学内容较为单一,无法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这是由于老师在教学中没有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了解得不够透彻,难以激发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渴望。
(二)教学内容不明确
在教学中,老师通过阅读的指引让学生了解基础知识,通过巩固基础知识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是在目前的教学当中,很多老师仅仅只注重巩固其基础知识,忽视了阅读的重要性,课堂教学目标的内容模糊且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没有课堂趣味性,课堂气氛不活跃[1]。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难以领略到阅读的内涵,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方式老化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展开,老师在教学当中应该多多关注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个性发展,以此来展开教学。但是受到传统模式的影响,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依然采用较为老化的教学方式去展开教学,忽视学生的兴趣和心理特征,只是一味的根据课本内容上课,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所引发的思考
不论是在什么阶段的学习当中,该学科的都是兼具重要性和基础性的,占据重要的学科地位。但是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老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都是以自我教学内容为中心,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要地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课堂中只注重让学生配合其教学内容,实现其教学目标,导致学生学习方式死板,没有学习兴趣,难以提升学习能力。
其次,外部的影响也是非常巨大的。虽说现在提出素质教育,但是在选拔人才方面不论是学校还是各种机构都少不了考试,这种现状下很容易对老师的教学思维产生不利影响,在教学中也只是单纯的为了完成考试内容,不仅容易导致老师教学模式固化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对于当前小学阅读教学所提出的创新策略
(一)创新教学目标
在该科目的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2]。在教学当中,老师应该不断发挥阅读给学生带来的价值,这就需要教师们改变原有教学模式,不断提出创新的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其中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必须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现在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来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并实施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
例如在阅读《我不能失信》这篇课文的时候,老师一定要结合当前学生的能力和特点制定教学目标。首先,通过大致的阅读课文明确哪些是需要掌握的字和词;其次,要告诉学生本篇课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在这个过程当中,老师需要以学生的感受为基础,激发学生主动去了解和阅读。在课堂上,老师还可以通过阅读该篇文章适当的对学生拓展相关的知识内容,加强学生的思维锻炼能力,培养阅读兴趣。
(二)创新教学方式
老师们不仅仅要改变自己传统的教学模式,更要吸取当下很多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跟上先进教育的步伐。但是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学生是有差异性的,有的学生好一些,有的学生差一些,老师在教学中要尊重这些差异性。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跟上老师的教学进度。
例如在进行《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的教学中,老师不仅要让学生们通读整篇课文,还要在讲解的时候引导学生去体会和感受爱国情怀,引发学生对国家的自豪感,鼓励学生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自己对课文展开探索。又例如在阅读《赵州桥》这篇课文时,老师可以以小组为单位的方式让学生们通过合作的方式去完成阅读,体会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在小组阅读讨论完之后,小组可以自主选取一个代表做出阅读感受。这样的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以及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对学生阅读的培养是这门学科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切学科学习的基础,教育工作者们需要对其非常重视。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是最重要的场所,要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在课堂中创建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对阅读产生主动去读的积极性。从而使得学生提高其读写的能力,形成阅读习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肖颖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策略研究[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卷)[C].2017:5.
[2]胡庆芳.优化课堂教学环节的实践策略研究——以一节小学语文新授阅读课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26):56-58.
论文作者:李红卫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4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8
标签:学生论文; 老师论文; 课文论文; 教学目标论文; 能力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阅读教学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4月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