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对高中化学教学方法的探讨论文_常图雅

新课改背景下对高中化学教学方法的探讨论文_常图雅

摘要:化学是高中阶段的必修课程,既是必修,可见其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化学又是一门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帮助的学科,可见其学习的重要意义。因此,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我们首先要确定这是一个新的时代,所以要在符合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下探讨教学方法,从而保障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化学;教学方法;实验教学;现实生活;信息技术

在新课的教学理念下,教师大多注重课堂的高效性,但高效性必须从教学方法出发方能实现,而教学方法的落实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所以设计教学方法要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因此,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我们不能以传统教学中“填鸭式”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授课,而是应当以新的教学思想设计新的教学方法,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下面,我将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对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方法作如下三方面探究:

一、加强实验教学,降低学生学习难度

实验教学的忽视是传统教学中的一大弊端,只因当时的设备还未曾齐全,但是在新时期的教学当中也有部分教师对实验教学以“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行之,让学生死记硬背,由此加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因此,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我们要加强实验教学,或让学生操作实验,或为学生演示实验,总之要让学生明白实验在化学学习的中的重要作用,从而降低学生学习化学的难度,优化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乙酸乙酯的水解”这一实验时,首先,我让学生做了一些填空题,使学生通过自学了解了酯的定义、通式和酯的物理性质,以及乙酸乙酯的结构。然后,我让学生自主设计了实验方案,在实验小组中进行了交流,由此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处理化学事实的能力。之后,我派小组代表说出了所用的实验方法,以及水解速率、水溶速率和水解产物,引导学生归纳比较了酯化反应和酯水解反应,使学生理解了合成酯的方法,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最后,我让学生做了巩固练习,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提升,让学生交流了此次实验的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加强实验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意识到了实验学习的重要性,使学生体验到了实验成功后的喜悦,从而大大优化了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联系现实生活,增强学生学习动力

现实生活与化学知识之间有着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是相互存在、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所以脱离了生活的化学课堂总是缺少了一份生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我们要注重生活情境的引入,进而引导学生将化学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以求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有机物》中“乙醇”的这一部分内容时,首先,我在课件展示了几种含有酒精的饮料和调味品以及乙醇实物,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为学生介绍了乙醇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然后,我在课件上展示了乙醇的分子模型和结构模型,从乙醇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出发,让学生知道了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影响,帮助学生建立了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之后,我带领学生探究了乙醇的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让学生根据乙醇的性质交流了乙醇在生活中有哪些方面的应用。最后,我让学生交流了学习这节课的价值意义。这样,我通过联系现实生活,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逐渐形成了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的意识,培养了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大大提高了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三、借助信息技术,刺激学生学习欲望

近些年来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及,而教育事业备受国家的大力重视,所以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性程度可想而知。因此,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我们应当以信息技术创设能够刺激学生学习欲望的情境,让学生带着一种兴趣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从而绽放出精彩的高中化学课堂。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硫酸》这一节时,首先,我引导学生复习了酸的相关性质,和氧化还原反应知识,为后面与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比较埋下伏笔。然后,我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演示了能够证明浓硫酸特性的实验,不仅使学生知道了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还刺激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之后,我从浓硫酸性质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分析了浓硫酸的用途,并在这一过程中为学生渗透了环境保护的教育。最后,我引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总结归纳了本节学习内容,让学生交流了这节课的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借助信息技术充分刺激了学生的而学习欲望,使学生受到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从而绽放出了精彩的高中化学课堂。

总而言之,化学知识的学习对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都非常有帮助。因此,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我们要找到能够带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浓厚化学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玉友.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方法探究[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9(04):61-62.

[2]王宁.新课改背景下提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9(01):151.

论文作者:常图雅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2月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8

新课改背景下对高中化学教学方法的探讨论文_常图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