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芳红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酒泉路小学 730000
摘 要:为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许多教师都采用探究阅读的研究,如何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阅读而且阅读获得最大收获呢?笔者从质疑阅读、探究阅读、反思阅读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究,以期待让学生爱上阅读。
关键词:质疑 探究 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课标精神的引领下,我积极实践、思考、探索。
一、质疑阅读,激发阅读期待
古语云:“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则大进。”据心理研究学证明儿童的自尊心极强、爱表现自己这一特点,在课堂中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质疑,并互相质疑,采用问题比拼的形式有意引进竞争意识,进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1.培养学生质疑能力。采用此方法首先要教学生学会质疑。刚开始学生因不会提问,他们提出的问题都是假问题、无价值的问题。针对此现象,我耐心地引导学生学会从质疑课题做起。每节课我都以质疑课题导入新课,在学生不会提问时,我亲自以学生的口吻提问示范做,让学生学着我提问,大约一周以后学生就已初步地学会质疑课题了。
在此基础上,我在教学段的时候引导学生提问,并且让他自己找同学来解答问题,这样学生边读课文边想着从哪个角度提问才会难住同学,他们已对问题的价值有了初步的意识。甚至有时有学生提出过于简单的问题时,他们会喊:“太简单不要!”这对自尊心极强的孩子们来说是个很大的刺激,促使他们为了提出经典问题提前上图书馆、上网查资料,思考从哪个角度结合文本质疑。
2.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筛选有价值问题的能力。就这样随着时机的成熟,我大胆地在全篇课文的教学中尝试采用问题大比拼的方法。我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阅读课文,然后独立思考设计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在全班交流,将有价值的问题写在黑板上,慢慢引导学生梳理出重要有价值的问题,再把问题抛给学生思考解决。这样经过一周后,我直接采用学生四人小组合作的形式,让他们以组为单位梳理、筛选、整理出最有价值的问题,然后组织全班交流再筛选。在交流时孩子们积极参与,渴望本组的问题能当选,要知道这可是他们集体智慧的结晶呀!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全面参与、全程参与。采用问题大比拼就是在课堂中倡导主体参与式,让学生全身心、全方位投入到学习中去,在活动中给学生学习的空间、创造的空间,让学生说想说的话,问自己想问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书互动,使学生自主、愉快地学习。
二、探究阅读,引领深入思考
审视小学阅读教学,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放手让他们去探究,正成为语文教改新亮点,探究性学习正向我们走来。对什么是探究性学习专家们都有一套自己严密的理论。作为一名第一线的语文教师,我认为探究性阅读就是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善于动手的再创造过程。
语文阅读要树立“生活语文”的观念,引领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积累文化知识,丰富人生的涵养,为终身发展、全面发展奠基。
这学期我校开展“亲近母语”阅读活动,每学期老师结合本学期单元主题和学生特点为学生推荐阅读书籍,开展师生共读活动,每班每周固定一节课为师生共读、交流时间。在交流时,孩子们有时会为文中某个人物、现象持不同看法而争论起来,在争论中他们的思想认识逐渐变得深刻起来。将课内外阅读结合起来。每天布置作业时,我刻意减少抄抄写写的作业,布置读书作业。要求边读边批注,写出阅读感悟,每节语文课的前五分钟学生轮流上讲台谈自己阅读感悟。
在平时阅读教学活动中我积极践行叶圣陶先生提出:“课文无非是个例子”的理念,扩大学生阅读量,让课本中一篇课文激发孩子们去读生活这篇大课文,将阅读不止停留在理解内容的层面上,更注重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这就是站在探究性阅读的角度上对教材的理解。
三、反思阅读,拓展思维空间
《课程标准》指出:“评价应关注学生是否有反思自己思考过程的意识。”因此,从小引导学生养成反思的意识是最基本的教育任务之一。那么,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在每节课快要接近尾声时,我都有这样一个教学环节:下面请同学们在书上用一两句话写一写你这节课的学习收获。而且在学生完成自己的学习收获后必须要在全班进行交流。每到这个环节时,你会发现每个孩子先是静静地思考一会儿,然后在书上流畅的写起来。在交流中你会发现孩子因自己理解、阅读能力的差异,他们的收获也是各有特点。
从孩子们这稚嫩而又实事求是的话语中教师能清楚地了解到每个孩子各自提高了多少。我在备课中将这个环节成为“一句话反思”。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写比说往往更深刻、更理性、更严谨。因此,引导学生学写一句话反思,一方面养成了孩子勤于反思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在交流中觉得自己每节课都是有收获的。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思想、方法和情感的平台。这样也更有利于激发、增强学生阅读的兴趣。
论文作者:达芳红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2月总第19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31
标签:学生论文; 引导学生论文; 课文论文; 孩子们论文; 探究性论文; 互动论文; 作业论文; 《素质教育》2016年2月总第19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