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倡导用发现法这一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我发现、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合作性,培养学生学会协作学习、乐于交往的精神,使学生整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和提高。
关键词:发现法 能力 探索 学习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越来越多样化,有以语言文字为媒介传递知识为主的讲授法、谈话法、练习法等,有以实物为媒介培养实际技能、操作能力等功能的演示实验法,有以问题作为学习材料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发现所要掌握知识的发现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倡导“发现法”,使学生成为教学中的真正主人。
“发现法”在具体教学中的应用:
一、在小学数学中、高年级的教学中,通过发现法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发现、创新学习、合作学习交流的能力。
例如“圆的周长”的教学:
(1)教师播放录制好的关于“圆”的配乐介绍:古代人们认为天的形状是圆的,地的形状是方的;天能主宰万物,故称天为圆宰,以后还把大地连称为天圆的地方,而用圆颅方趾作为人类的代称,古钱币——孔方兄;我国北京的天坛为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的场所,天坛内的丘坛、祈年殿等都是圆形建筑。
人们总是把美好的愿望、美好的事件与圆连在一起:实现了理想叫圆梦,很好地完成了任务叫圆满完成任务。还有像破镜重圆、花好月圆,若一个人很聪明则说他“圆通”等。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圆形的物品(让学生自己说说他身边的圆形物品)。
(2)教师引导思考,提出小学内容。教师以提问的形式组织学生复习正方形,如正方形的特征、正方形的大小与正方形边长的关系、正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公式S=4a,并说明对于正方形始终有S/a=4,不论正方形是大还是小。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天的学习内容是关于圆,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并鼓动学生动脑筋向教师提问有关圆的问题。对提出好问题的学生,教师应给予鼓励。在教师指导下把问题归类整理成子问题:①怎样画圆?圆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②什么是圆的周长?③怎样测量圆的周长?④圆的周长与哪些因素(或量)有关?⑤圆周长的计算公式?这时便可补充完课题“圆的周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组织学生开展小组(三到六个学生一组)讨论,首先小组讨论结果在班上交流,然后在此基础上集体讨论,提出猜想或假设并提出验证方案。
(4)提供给学生仪器器材,如碗、杯、盘等,让学生用自备的软尺、直尺、棉线等测量碗、杯、盘的周长、直径。在学生动手测量中,教师应巡回检查,帮助有困难、有问题的学生。
(5)组织学生讨论、评价实验测量结果。小组代表操作演示、口头汇报交流合作的成果,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观看教师演示:动画展示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及介绍祖冲之。动画应起到使学生加深理解圆周率的意义的作用。
(6)教师引导学生,让学生通过处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例子来加强巩固新获取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将所学的新知识内容有机地串、并联在原有的知识网上,形成框架图示,即整体轮廓。最后通过音乐课件展示这节课的中心内容:圆的周长的定义、圆周长的计算方法及圆周率的意义,告诉学生以后还会学到圆的面积等。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布置作业,结束课题的探究。
二、在小学数学中、高年级的教学中,通过发现法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
开始先让学生各拿一张正方形纸,沿对角线折叠,发现每个三角形的三个角是由一个直角和两个半个直角组成的。随后让学生拿一张长方形纸,沿对角线剪开,再试试能不能发现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有的学生很快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2个直角,因为一个长方形有4个直角,而剪成的两个三角形是完全相等的。
教师还收集了一些等边三角形容器,儿童发现可以把6个这样的容器拼成一个新的图形,而且可以把三个拼在一起立在桌子上(右图)。这说明每个角(根据已学的图形的对称很快发现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相等)等于2个直角的三分之一,再一次说明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2个直角。
然后教师向学生提问:能不能发现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教师建议学生各画几个不同的三角形,给每个角标上号。有的学生折叠三个角,使它们对在一起;有的学生撕开三个角,把它们拼在一起。他们发现拼成的角的边形成了一条直线。有些学生则试图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否有不等于2个直角的。
最后教师建议,在一个球面上画一个三角形。学生很高兴地发现,在球面上画的三角形有些内角和是2个直角,还有一些却大于2个直角。
总之,要想学生在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知识方面有优秀的表现,就需要那些懂得探寻方法的优秀老师的帮助。所以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使学生的科学学习置身于科学探究这一过程中,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探究获得新知,最终实现“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论文作者:王占锋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4年4月总第16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6
标签:角形论文; 学生论文; 发现论文; 正方形论文; 内角论文; 直角论文; 教师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4年4月总第168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