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持续改进PICC护理质量中静脉治疗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 2017 年1月-2018 年 2 月期间所收治的110例 PICC 静脉输液患者作为本次的主要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顺序将其分成两组,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与静脉治疗护理,每组患者的人数为55例,分别进行常规的护理方法以及静脉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1 次穿刺成功率、投诉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患者在使用静脉护理后,1 次穿刺成功率、投诉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显著提升,两组患者的分析对比差异性明显,因此具有统计学价值( P<0.05)。结论: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持续改进PICC护理中,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降低投诉率,同时也能提高患者的第1次穿刺成功率,是医疗领域中最常用的护理方法。
【关键词】静脉治疗护理小组;持续改进PICC护理质量;应用效果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5-0093-02
引言:
外周静脉导管已成为化疗输液和长期静脉输液治疗患者首选的方法,具有很高的安全性,被医疗领域广泛使用,对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具有重要的意义。患者在输液的过程中,将有效的护理手段应用到临床上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几率。将常规的PICC 护理措施应用到临床上,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无法降低,护理质量也无法得到提升,此种模式并不能在医疗领域中大力运用和推广。而将静脉治疗护理小组持续改进PICC护理模式应用到临床上就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同时也降低了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几率,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护理方法。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 2017 年1月-2018 年 2 月期间所收治的110例 PICC 静脉输液患者作为本次的主要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个不同的护理小组进行不同的护理方法。观察组中的男性患者人数为20例,女性患者35例,患者年龄在45 -75 岁,平均年龄(69.06±6.04)岁,病程 1-3 年,平均病程(1.66±0.43)年,静脉治疗护理小组中的男性患者人数为18例,女性患者37例,患者年龄在46 -76 岁,平均年龄(70.04±6.12)岁,病程 1-4 年,平均病程(1.67±0.44)年,从两组患者的资料上可以看出,基本没有明显的不同,可以进行以下的对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05 )。
(2)护理方法
观察组应用常规的PICC 护理措施,对患者的输液部位做好消毒工作,避免导管堵塞。
静脉治疗护理小组使用持续改进 PICC 护理管理模式,首先要开闸小组成员活动,制定年度计划的审核和开展工作,小组之间要共同商讨和制定有效的护理计划,工作人员要组织和学习一些相关的护理知识,丰富自身的知识视野[1]。其次对护理人员加强专业的培训,主要学习一些PICC 置管护理的知识,对具体的操作和规范流程熟练和掌握,还要邀请 PICC 置管集团的专门经过培训的相关人员做专题报告,帮助培训护士进行辅助工作。邀请PICC 置管的相关人士为护理人员做专题的报告和演讲,加强PICC 病人置管的健康教育全程模式的应用[2]。再次PICC 穿刺流程,护理人员要遵循严格的规范操作流程,对PICC置管的穿刺方法和流程掌握,按照冲管、换药、拔管规范进行操作,预防患者出现感染的问题。最后组织患者参观PICC规范流程,让患者通过视频以及讲座的方式学习知识,在患者对静脉的穿刺知识掌握后,才能更好的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后期的护理就能顺利进行。
(3)统计学处理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 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用X2 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 t 检验, P <0.05 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1次穿刺成功率、投诉发生率以及护理的满意度进行统计,在使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后,两组之间的护理质量有显著的变化,具体的对比结果见表1.
表 1 两组患者 1 次穿刺成功率、投诉发生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对比
三、讨论
PICC是指将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由患者的肘窝静脉沿其血管上行送入上腔静脉的方式,此种方法的操作比较简单,不但降低了患者的感染率还能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因此这种方法可以在医疗领域运用和推广[3]。患者在静脉穿刺的过程中使用单一的PICC 护理措施,1次穿刺成功率以及投诉发生率与静脉治疗护理小组相比有很大的差异,因此这就说明了静脉治疗护理小组运用持续改进 PICC 护理策略是非常关键的,不但提高了患者的1次穿刺成功率,同时也降低了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几率,让患者在护理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临床的护理优势,降低了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是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方法[4]。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还要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的护理经验,定期开展和组织一些护理知识的讲座,加强业务知识的技能培训,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满意度,让患者能够增强护理的信心,降低不良情绪。
结束语:
对患者进行静脉穿刺时,将有效的护理手段应用其中是非常关键的,不但降低了患者的不良情绪,还能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让患者在护理的过程中,能够体验到护理人员的专业性和技能,以便于后期更好的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运用持续改进 PICC 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提高穿刺的成功率,降低反复穿刺的发生,提高护理水平,护理人员要不断的改进自身的素质和技术,为患者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春梅.焦月新.黄慧敏.等.持续质量改进在 PICC 置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7,19(15):1133-1134
[2]王秀荣.马恩陵. 李玮虹.对于 640 例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病历的回顾[J].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182,10(02):1133-1134.
[3]李玮虹. 李志琼.谢楠.刘永红.等.静脉治疗护理在持续质量改进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护理质量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17(12):1135-1136.
[4]张敏.聂雷霞.吴丽媛. 刘杨.等.自治静脉治疗监控路径表在静脉治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6,27(12):1164-1166.
论文作者:陈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2
标签:患者论文; 静脉论文; 质量论文; 方法论文; 小组论文; 成功率论文; 两组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