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宁市中医院 湖南常宁 421500
【摘 要】目的:评价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锁骨骨折术后功能恢复以及并发症影响。方法:分析研究70例实施锁骨骨折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层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5例,术后分别给予患者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不同护理对术后功能恢复以及并发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术后骨折功能恢复优良率、ASES评分、Constant-Murley 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VAS评分少于对照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骨骨折术后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促术后功能快速恢复,减少并发症,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综合性护理;锁骨骨折;术后功能;并发症
锁骨骨折多是因暴力外伤而导致,主要表现为压痛、颈部肿胀、局部皮下瘀血等,影响上肢神经功能。因锁骨位置浅,骨折移位情况明显,闭合复位实现解剖复位的效果,容易畸形愈合,影响美观[1]。随着人们对健康要求以及美观要求不断提高,内固定手术被广泛应用于锁骨骨折治疗中,但术后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临床提出在锁骨骨折术后,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应用效果显著。本次研究中,评价分析综合护理干预用于锁骨骨折中效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分析研究我院从2016年8月到2017年4月收治的70例接受锁骨骨折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层法分两组,对照组35例,男22例,女13例,年龄为18-50岁,平均年龄为(35.2±4.2)岁,致伤原因:车祸伤10例,摔伤18例,其他7例;观察组35例,男25例,女10例,年龄为19-52岁,平均年龄为(35.0±4.0)岁,致伤原因:车祸伤17例,摔伤15例,其他3例。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方面比较不存在显著(P>0.05),可做比。本次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且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先接受锁骨骨折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术后接受常规护理,术后定期检查患者的身体情况,并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合理安排患者饮食,并加强出院指导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综合性护理干预,具体内容为: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与患者之间保持良好互信关系,明确患者的需求以及心理特点,制定符合患者特点的心理护理方案,鼓励患者主动表达内心情感,积极加强护理人员对术后骨折知识以及康复知识的认知了解,介绍成功案例,消除焦虑情绪,提高患者成功治疗信心;②疼痛护理:取舒适体位,术后取半卧或仰卧体位,卧在硬板床上,仰卧时,将一窄枕垫在两肩胛之间,保持肩锁关节功能,缓解患者疼痛,下床活动时,患肢用三角巾悬吊,屈曲肘关节90°,增强患者舒适感,辅助患者肢体活动,防止肢体关节长时间制动而导致关节肌肉萎缩、僵硬,定期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若有必要,可给予患者服用镇痛药物。③基础护理,包括病情观察护理、饮食护理。切口术后应用500g沙袋或盐袋进行压迫,持续24h,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上肢血循环、皮肤、温度、肢端活动,观察有无伤口渗血、胸闷、气促,发现异常通知医生。④饮食护理:保证患者摄入充足的营养,饮食注重搭配,鼓励患者多食用富含胶原蛋白、含钙食物,并积极补充光照。⑤术后增加活动:待患者从麻醉苏醒恢复后,辅导患者加强床上活动,包括肩关节被动活动、深呼吸、屈伸关节活动等,叮嘱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按摩,促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过度紧张。⑥康复锻炼:术后1-3d,叮嘱患者保持肩关节制动,可引导患者进行简单的屈肘、握拳活动,促进血液流通,消除术后肢体肿胀;术后4-7d,逐渐过渡到肩关节被动运动,运动强度应循序渐进,直至骨折愈合;术后1-2周,叮嘱患者进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长收缩锻炼,3周后可开始肩关节、肘关节被动功能锻炼,同时结合环形运动,促肩关节恢复正常。
1.3观察指标
①术后功能恢复情况[2]:优:骨折解剖复位且骨折端稳定,愈合时间2-3个月,局部无痛,患者肩关节活动与患肢活动无异常;良:骨折复位80%-100%,骨折端稳定,愈合时间2-3个月,局部无痛,肩关节与患肢活动基本恢复正常;可:骨折复位50%-80%,骨折时间3-4个月,剧烈活动时局部有明显酸痛,肩关节活动受限;差:骨折内固定效果不佳,且骨折端不稳定,骨折移位明确,需再次接受手术治疗。②术后并发症:观察肩周炎、畸形愈合、创伤性关节炎、切口感染发生情况;③比较ASES 评分情况以及 Constant-Murley 评分,ASES包括自我评估、医生检查情况,自我评估包括疼痛评分(0分无痛,10分最剧烈疼痛)、不稳定评分,共20分,医生检查包括体征20分、运动范围20分、肌力20分、活动20分,满分100分,评分越高则肩关节功能越好。Constant-Murley 评分包括力量25分、运动范围40分、日常活动20分,满分100分,评分越高则肩关节功能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对研究中分析数据应用SPSS20.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组间差异用方差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用率表示,以x2检验,若检验结果两组数据P<0.05,则表示两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术后功能恢复情况
对照组35例,优17例,良11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为80.0%,观察组35例,优24例,良10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为97.1%,观察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5.08,P<0.05)。
2.2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对照组35例,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2.9%(8/35),分别为:畸形愈合2例,肩周炎2例,创伤性关节炎2例,切口感染2例,观察组35例,总并发症发生率为5.7%(2/35),创伤性关节炎1例,切口感染1例,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x2=4.20,P<0.05)。
2.3功能评分对比
观察组的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ASES评分、Constant-Murley 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功能评分对比(±s,分)
3讨论
锁骨骨折在临床中比较常见,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但研究表明,该手术实施具有一定难度,因骨折位置特殊,解剖难度大,容易影响骨折复位效果。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临床治疗骨折疾病水平有明显的进步,可加快骨折愈合,但术后容易发生骨折畸形、肩周炎、创伤性关节炎、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增加患者的痛苦,影响手术治疗满意度[3]。如何尽早促进骨折康复,提高术后骨折功能,减少并发症,是当前临床研究的重点。
王芳平等[4]研究中,给予锁骨骨折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提高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以及生活质量。邰岩[5]研究中,锁骨骨折术后实施优质护理后骨折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常规护理。段广花[6]研究中,优质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术后骨折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常规护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综合护理实施后骨折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常规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而且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ASES评分、Constant-Murley 评分高于对照组,表明综合性护理干预用于锁骨骨折术后效果确切。锁骨骨折术后通过给予患者全方位的护理干预,提高手术成功率,术后积极加强监测护理,提供患者心理护理,引导患者形成积极乐观心态,加强病情观察护理,制定康复训练方案,促患者术后早日康复。
综上所述,锁骨骨折术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术后骨折恢复效果,减少并发症,效果确切显著。
参考文献:
[1]白娜娜.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于锁骨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J]. 医学信息,2017,30(3):235-236.
[2]杨燕辉.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锁骨骨折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17):142-143.
[3]王洁,王美华. 早期功能锻炼对锁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康复的疗效观察[J]. 当代临床医刊,2016,29(6):2687-2687.
[4]王芳平,张红英. 优质护理对锁骨骨折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20):167-168.
[5]邰岩. 优质护理对锁骨骨折患者功能恢复的促进效果观察[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7):237-238.
[6]段广花.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锁骨骨折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J]. 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9):87-89.
论文作者:许巧玲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6
标签:术后论文; 患者论文; 锁骨论文; 并发症论文; 功能论文; 肩关节论文; 评分论文; 《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