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文化的冲击对中国青少年的影响及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国论文,对策论文,中国青少年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919(2007)04—0019—04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更加注重文化上的对外输出,它的文化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美国式力量,向世界各国辐射。不管是出于纯粹的经济利益需要,还是要达到利用思想文化统治全球的目的,美国文化对地球上几乎所有国家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和冲击,严重威胁了这些国家的文化安全。为了保护民族文化,各国都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美国也清楚地意识到,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扩张不可能长驱直入,否则必然受到当地民族文化的顽强阻抗,只有依靠文化上的接触与交流,也只有把目标锁定在青少年身上,进行思想同化,使其对美国文化产生亲近感、信任感,从而淡化民族文化和文化身份认同,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一、美国文化价值观的影响途径
1.利用文化产业的优势进行文化渗透
目前,美国的文化产业居世界首位,成为最大的文化输出国,繁杂的美国文化商品超越地域、时空限制,到达五大洲的每个角落。可口可乐、麦当劳、肯德基、迪斯尼、CNN(美国有线新闻网)、MTV流行音乐风行全球,好莱坞电影更是深得青年人的青睐。“世界电影市场年销售额200亿美元,美国电影就占了75%的份额,约为150亿美元。”[1]
面对美国消费文化,尤其是媒体如电影、电视节目、图书、音像制品和网络服务等冲击着中国文化市场,特别是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这些文化冲击变得更加明显、更加强烈、更加趋于白热化,中国青少年的价值观念也随之潜移默化地西方化或美国化。目前,中国在经济、技术等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很大距离,文化产业不够发达,不能够满足有些青少年衣食住行高标准的需求,使青少年对美国产生崇拜、向往之情。一部分青少年的文化价值重心偏向西方文化,“西化”思想在这些青少年中深受欢迎。
此外,美国还将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资源拿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其他民族的文化加以改造,即进行“美国化”,之后据为己有,再重新推广到世界各地,不仅为其带来高额利润,而且达到宣扬美国民族主义和文化至上观念的目的。美国迪斯尼公司制作的动画片《花木兰》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花木兰》是中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传奇故事,讲述一个女孩儿特别孝敬父母,代替年迈的父亲从军的英勇故事。其主题是中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孝道。而在美国迪斯尼公司制作的动画片《花木兰》中,其主题已经变为女性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孝道的主题居于次要地位。中国一些青少年可能会产生迷惑:主题到底是什么?也许10年、20年后,《花木兰》的传统主题会被“实现自我”的主题所取代。由此推知,如果更多传统题材的文化遗产被西方国家开发、利用和篡改,那么中国传统文化可能会面临丧失的危险。
2.利用网络文化上的垄断地位进行文化渗透
在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网络的公开性、全球性使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能够十分方便地突破国界和地域限制来推行文化霸权,渗透价值观念,扩张文化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文化成为实现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强有力的“武器”。美国凭借网络资源方面的优势,在国际互联网上到处推销“网络影视”、“网络图片”等思想文化,这些思想文化反映了美国的国家形象、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等,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网民”的政治倾向、道德品质、人生价值和文化素质,甚至民族的感受和价值判断。面对美国网络文化的强大冲击,中国青少年如果过多地接触可能会产生亲近感、信任感甚至认同和依赖。这种文化侵入不仅会模糊青年一代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可和民族身份的认同,削弱民族感,甚至会使他们成为崇拜美国文化的人。
美国网络文化霸权对中国青少年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思想上,还凸显在网络语言英语化上。如今在互联网上,主导性的语言是英语,约占90%以上,汉语却占不到1%;90%以上的信息是英文信息,加之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网点多,上网信息含量大,他们的网站成为上网者访问最多的地方。英语成为一种通用的时尚化标准语言,不懂英语几乎难以在网上交流,这激励了中国青少年学习英语的热情,却使他们忽略了汉语的重要性,导致他们驾驭汉语的能力下降。最明显地表现在汉字的书写上,一是提笔忘字,错别字增多;二是字迹潦草,美观度降低,书法被严重忽视;三是对文言文、古代诗词歌赋渐渐失去兴趣,影响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以致汉语面临萎缩的危险。
3.在中国网罗青年人才,培植西方文化代言人
美国针对中国青少年的人才战略:(1)在高校设立奖学金项目,使青少年对美国产生崇拜、感激之情,吸引他们毕业后自愿到美国定居或到美国在华的外企工作。如美国霍尼韦尔公司在清华、北大和复旦等中国一流高校中设立奖学金,奖励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自1995年起,美国通用电器公司(GE)一直为北大、清华、复旦和上海交大等4所高校提供奖学金和奖教金,迄今已有近千名师生获得此奖。GE在中国西部地区设立的首个奖学金项目于2002年10月23日在四川大学启动。(2)利用教育优势,放宽美国的留学政策,不断从中国的高等院校乃至中学选拔比较优秀或家庭经济条件比较优越的学生出国留学,并以高薪、优越条件等吸引其中的突出人才留在国外或成为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代理人。“仅2000年,中国去美国的留学生就多达5万人,相当于中国20多所著名大学一年的毕业生总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涉及高科技专业毕业生中分别有82%和76%的人去了美国。有关统计资料显示,中国移居美国的本科以上学历的各类专业人才已达45万人之多。”①“2000年北京大学毕业后直接出国留学的有751人,其中有587人同时选择了美国,比例高达78%。2001年北京大学毕业后直接出国留学的有831人,其中有711人去了美国,比例接近87%,比上一年增长9个百分点。”②“2005年美国驻沪领事馆公布,从2004年9月1日到2005年8月31日,共有77,998名申请人获得美国非移民签证,同比增长26%,其中留学生签证(F1、M1)和访问学者签证(J1)有9,239个,同比增长22%。”③(3)培养在跨国公司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形成美国式的工作理念、生活习惯,成为美国价值标准的所谓的“白领文化”,并逐渐融入相当一批中国青年的生活中,形成一种时尚文化。
二、当代中国青少年的特点
文化方面的最大威胁主要表现在对异质文化的认同上,而青少年群体是最容易认同异质文化的特殊群体,因为青少年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思想开放,全球参与意识强烈;而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思想比较容易发生动摇。对中国青少年而言,他们在民族文化认同上也存在着一定缺失,表现在:(1)他们的文化分辨能力较差,接受的文化安全方面的教育相对缺乏,对主流意识形态认识不够清楚,对优秀的传统文化了解不多,造成在多元文化面前缺乏判断、分析和选择的能力,使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极易改变。(2)中国社会转型期,一些青少年过分崇尚非理性,失去了人生目标和方向,内在心灵世界没有了依托,缺乏信仰,没有坚定的信念和明确的追求,失去了精神家园,出现了“思想真空”状态。(3)大部分青少年的主流文化价值观念淡薄。目前,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全球化进程加快,市场经济、市场价值支配着我们的生活,青少年对主流文化的价值产生质疑,对马克思主义主导意识形态态度冷漠。一份调查显示,当青少年被问及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及包括腐败在内的各种社会问题的看法时,答案经常是“说不清楚”、“无所谓”。
三、对策
文化输出和当前中国青少年的特点决定了中国青少年很容易接受美国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并对美国文化产生倾慕之情。中国应当保持清醒的认识,在注重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同时,警惕美国文化霸权扩张,防止本国文化被边缘化,防微杜渐,提出自己的有效对策。
1.激发青少年的爱国热情,树立青少年的忧患意识
对中国青少年进行文化安全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他们了解,美国的文化冲击可能会逐渐削弱民族认同感,减少爱国热情,甚至导致国家的衰亡;在面临文化冲击时要自觉地抵制西方的意识形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组织爱国主义实践活动。组织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题材的演讲、征文活动,观看爱国主义优秀影片,参观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唤起青少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产生强大的民族生命力和凝聚力。
2.大力发展中国的文化产业,提高知识、技术含量,提升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如果中国的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占有的国内市场份额自然就会增加,在需求量一定的情况下,外来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的市场份额就会减少,外来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所蕴含的价值观念的影响力也会削弱,因而美国文化冲击对中国青少年的影响也会减弱。提升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1)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使它由过去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执行者转变成文化市场的宏观调控者,并朝着创造公平竞争的文化市场环境努力;确立文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使它拥有自主经营所必需的各种权利,并能够独立自主地进行市场运作;拓宽文化产业的投融资渠道,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局面,加大直接融资比例;增强健全文化市场的法律法规保障,加强文化领域立法执法力度。(2)调整文化企业发展战略。优化产业结构,实现文化产业规模化经营,组建具有竞争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和文化集团,并与其他产业相结合,打造文化产业链条;依靠科学技术,提高文化产业创新能力;树立文化品牌,注重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的营销对策,开拓广阔的文化市场。(3)实施发展文化产业的人才工程。高校要针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致力于培养一批具有创造性、专业性、艺术性、时尚性和市场营销经验的人,并根据专业人才的特点,开发、利用和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和潜能,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团队归属感。努力留住人才,人尽其才,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4)大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加工出口民族工艺品和服装服饰,经常演出民间歌舞戏曲,开发山地民族的绿色食品,发展民族医药业等。
3.加强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建设
面对美国网络文化的冲击,需要提高青少年抵御西方意识形态入侵的警惕性,引导、帮助他们保持理性、冷静的态度,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和处理问题。提高他们明辨是非、区分良莠的能力,对于适合我国国情、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思想文化要加以学习、吸收和借鉴;而对于反动、迷信、暴力和黄色的消极思想要坚决摒弃,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外,在网络管理方面还要严格控制西方消极思想文化的传播,让它们没有可乘之机。建设“红色网站”,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收稿日期:2007—03—20
注释:
① 参见http://www.cyol.net/gb/rencai/2001—12/04/content_347441.htm
② 参见http://cn.bbs.yahoo.com/message/read_finance_101545.html
③ 参见http://www.bjlxw.com/wz.php?id=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