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博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北京 100013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多层或高层的建筑房屋建设中,对抗震结构设计非常的重要,它能让人们放心安全的居住。本文主要分析了多层或高层建筑房屋抗震结构设计概念和常见问题,并提出了多层或高层建筑房屋抗震结构设计的要点,以供相关设计人员参考。
关键字:多层或高层;建筑;房屋;抗震;结构设计
引言
众所周知,地震产生的后果是我们无法预计到的,我们能做的就是改造我们的房屋居住条件,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多层或高层建筑越来越被人们所广泛的应用,建设多层或高层房屋,不仅能够体现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而且又能节省很大的土地资源,所以建设多层或高层房屋已经成为了一种发展趋势。在建设多层或高层房屋时,一定要注意抗震结构的设计。目前,我国的地震频发,给人们造成了无尽的伤害和痛苦,为了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设计人员在设计多层或高层建筑房屋时,一定要慎重选择建筑材料,找到建筑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抓住多层或高层建筑房屋抗震结构设计要点,以此来提高房屋的抗震性。
1多层或高层建筑房屋抗震结构设计概念
目前,虽然我国的一些精密仪器能够监测到地震的发生时间,但是对地震发生后带来的灾害是无法预计的,而且,设计人员在设计房屋建筑时,对抗震的理论知识还不是很理解,只能通过软件数值来计算。但是,对于抗震结构设计概念而言,主要是通过对建筑整体的结构合理布局,在发生地震时能够发挥耗散地震能量的作用,最终达到抗震设防的目标。在进行抗震结构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首先,要明确受力情况,选择比较简单的结构体系;其次,采用圈梁、加强层等抗震构造来最终达到抗震的目的;最后,还要选择具有良好延性的材料,以此来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
2多层或高层建筑房屋抗震结构设计中常见的问题
2.1多层或高层建筑结构的地基问题
在多层或高层建筑进行设计时,一定要注意建筑结构的地基问题,如果选择不平坦、土层坚硬度不够等地质环境,就非常容易出现塌陷、泥石流等问题,严重破坏了建筑结构的稳定性。除此之外,有一些建筑单位的设计人员不重视岩土工程勘察问题,直接进行房屋设计,给后来的施工方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
2.2只注重理论知识,缺乏实践经验
从目前我国房屋建筑的设计人员情况来看,大多数的设计人员都是在校学习的,而我国的教育方式一般都是偏重理论知识,而缺乏实践活动教育,从而导致了设计人员空有一身理论知识,而没有实践经验,严重缺乏抗震结构实地考察分析过程。
2.3缺乏计算机软件的合理应用
最近几年,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很快,人们在办公的时候普遍都在使用计算机软件功能,房屋建造的设计人员也不例外。但是有一些设计人员过多的使用计算机软件,过分依赖计算结果,而从不结合实际,一旦选择了错误的计算参数,就会造成严重的结构设计后果。因此,在使用计算机软件时,一定要科学合理的应用,在得到数据之后,还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分析,最终选择最佳的结构设计方案。
2.4抗震设计的结构不合理
在具体的房屋建筑设计中,一些设计人员只重视抗震设计,而忽视抗震结构的设计,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之前,一定要对即将施工的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如果不能及时掌握现场情况,就会造成设计结构与实际要求不相符,造成建筑材料的大量浪费,最终也起不到抗震的效果。
3多层或高层建筑房屋抗震结构设计要点
地震是我们无法控制的,但是,多层或高层建筑房屋是我们能控制的,因此,在对多层或高层建筑房屋进行设计时,一定要注意抗震结构的设计要点,提高房屋的安全稳定性。下面我们就来说下在多层或高层建筑房屋抗震结构设计时都有哪些要点需要注意:
3.1建筑结构的平面布置
在多层或高层的建筑房屋设计中,建筑结构的平面布置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根据我国多年的地震灾害统计,良好的平面布置对抵抗地震灾害有很大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地震的破坏程度。平面布置如果非常对称、结构非常规则、质量分布均匀,这些都能强化抗震性能,如图所示;反之,就会大大减弱抗震性能。因此,设计人员在设计房屋时,一定要合理设计建筑结构的平面布置,采用规则结构,从而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
图示 建筑结构的平面布置
3.2建筑结构的体系选择
在对多层或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要重点注意多道防线的结构体系设计。多道防线的结构体系包括很多的方面,比如: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和筒体结构等。其中,比较单一的框架结构主要是针对层数少、高度矮的建筑;而针对多层或高层建筑时,如果采用其中的单一结构,当发生地震灾害时就会造成房屋的严重倒塌,因此,应该设立多道防线,即使第一道防线遭到了破坏,那么后边的多道防线也能够抵抗地震的冲击力,给人们争取更多的逃生时间,提高房屋建筑的抗震性能,最终使得人们的生命财产得到有效的安全保证。
3.3结构薄弱层
在建造房屋时,经常会出现薄弱层,在地震中是最先遭受破坏的部位,导致薄弱层的原因主要是建筑结构的侧向刚度分布不均匀或者楼层承载力突变。因此,判断薄弱层部位的基础是结构构件的实际承载能力,设计人员在设计房屋时,一定要注意薄弱层的结构,采用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来提高其抗震能力,比如,让薄弱层不发生转移,让其有足够的变形能力。
3.4非结构构件抗震设计
在多层或高层建筑中,非承重结构是属于附件非关键结构,但是它的作用却不能小觑,如果在发生地震的时候不注意非承重结构,也会给人们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设计人员在设计非结构构件时,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设计人员要弄清什么是非结构构件,它主要包含非承重墙,附着于楼面和屋面结构的构件、部件等。其次,还要注意非结构体系对结构体系影响,计算出非结构体系对结构体系的承载重力,同时还要分析出它对建筑结构的作用。最后,对于非结构构件来说,它自身的地震力作用主要放在了重心上面,设计人员要分析出地震时支撑点之间相对的位移会产生什么样的作用。总之,设计人员在设计时,一定要注意对非结构构件的抗震设计,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房屋的抗震效应。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地震是一个复杂且不确定的自然现象,发生地震时产生的后果是我们无法抗衡的,因此,设计人员在设计多层或高层建筑房屋时,一定要慎重选择建筑结构,加强多重抗震防线的设置,从而保证房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最大限度的提高房屋抗震性,争取让人们都能过上安心舒适的生活。
参考文献
[1]黄莹.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4:258.
[2]凌绍君.基于高层建筑结构抗震分析和设计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5,52:68-69.
[3]李黎,扈青素.建筑抗震设计研究[J].四川水泥,2016,02:91.
[4]史少华,熊勇权.论高层建筑抗震结构设计[J].山西建筑,2015,17:27-28.
[5]姜桂荣.浅析高层建筑抗震结构设计现状与优化方法[J].科技经济市场,2015,06:208.
论文作者:邱鸾洁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
标签:结构论文; 多层论文; 房屋论文; 设计人员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结构设计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