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运用情境创设来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教学工作发展,是随着新课标发展而逐渐被挖掘与运用的教学组织形式。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同时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借助情境教学法实现发展,将人文性铺垫出来,为学生的学习做出启示。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尽管情境教学理念被一再强调,但是教学实践中仍然会有许多误区,本文即针对于此展开讨论。
关键词:情境教学;小学语文;学习兴趣
前言: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已经加入到情境教学大军中,并且自觉地进行情境创设的相关探索,也有一些教师掌握了熟练的技术,却未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事实上,很多时候,在运用情境教学、借助多媒体辅助的时候,出现了过犹不及的情况,也正因如此,教学工作事半功倍。本文针对当前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展开讨论,以期为教学工作实践做出启示。
一、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现状
在近年来的小学语文课堂,很多教师自觉进行了情境教学的实践,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一些教师还是没有明确情境教学的应用策略和方法,这不利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在当前使用情境教学法的课堂,很多时候,教师的主体地位仍未转变。小学阶段,学生刚刚开始接触到语言的系统学习,还未养成良好的习惯,此时很多教师就会开始为学生奠定基础,养成习惯,在对情境的创设及把握、在教学中逐渐对学生产生了控制性的引导,也就是教师仍然成为了课堂的主体,乃至情境教学反而成了教师炫技的手段。小学语文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主体,这也是近年来教学工作发展的关键所在,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给学生更多的机会,这也导致了很多学生都不知道自己如何表达与成长。
二、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问题
(一)传统现代,相互隔离
在当前的很多教师观念中,情境教学的运用似乎自然的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联系,但是与传统教学却关联不大。因为情境的创设,尤其是小学阶段的情境创设,更需要的是以直观的形式传递给孩子,引导孩子去参与到课堂中。情境的创设,也绝不仅仅是一种视觉上的冲击,而是基于多模态的一种冲击。在传统教学中,很多内容,如借助语言的讲述、简单的道具等,都可以做为情境创设的重要工具[1]。而且教师教学的过程、师生沟通的过程,也正需要比冷静的多媒体设备更为丰富的内容补充,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辅助手段不应当是相背离的。
(二)喧宾夺主,主末倒置
喧宾夺主,主末倒置,也是当前小学语文在组织开展情境教学中遇到的困惑之一。很多教师在实践中,拥有较强的应用操作能力,能够创设出精美的展示课件,乃至其它多媒体设备,也都十分精通,然而这也导致了另一个问题——学生在课堂中的关注点是什么呢?很多学生不自觉地将注意力转向了教师制作精美的PPT,这样的一节课下来,看似学生听的津津有味儿,看的认认真真,实际上经常会出现偏离重点、本末倒置的问题,这些也引发了当前教学工作的新问题[2]。
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应用策略
(一)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情境教学想要融入到传统课堂教学中,需要关注到传统与现代的充分结合,将现代技术与传统教学思路、方法进行结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传统教学尽管存在着诸多不足,需要现代化技术进行补充,但在本质上,充满了我国教育的智慧。优秀的教师,能用寥寥数语,阐述知识点、表达知识内容等。在现代情境创设中,教师找到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的运用手段,既有创新,又不能过于复杂。传统与现代的充分结合,能够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成发展,促成日常教学工作的完善及发展,启发学生的学习、成长。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是现代教育融入传统的必然要求,也是情景教学法创设时可以借助的手段。例如,对于秋天的图画文章的字词讲解,教师可以融入现代化教育技术,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应的情境,让学生认识“灯”“作”“字”“丽”“波”“浪”等字,情境中包括火红的高粱、红红的苹果、金黄的梨树等等,学生可以利用情境记忆的方式记住这些生字,能够加深自己的印象,有着良好的记忆效果,属于结合情境、画面、读音的记忆方式,有着良好效果。
在小学语文情景创设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语言的讲解意义,用带有感情的语言去创设情境,以推动教学的发展。尝试借助除了多媒体设备之外的其它辅助工具,如生活实践尝试、课堂场景布置,包括桌椅位置等,都能被带入课堂,成为学习的辅助手段。
(二)清晰明确教学的重难点
清晰明确教学的重难点所在,为情境的创设树起“主心骨”。前文已述,很多教师更多的关注到如何实现发展,完善教学工作,以达成发展,促成日常教学工作的完善。找到重难点内容,就等于把握住了教学的主题而不偏离,最终以清晰明确的教学重难点,鼓励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展开教学工作。清晰明确的重难点知识,能够引导教师教学工作不发生偏离,找到推动教学工作的重难点所在,真正的促成教学发展,为还没有多少语文知识基础的学生奠定扎实的基础,留给学生更多的机会。除此之外,在当前的教学与发展中,教师与学生能够更多的关注到如何实现成长、如何找到教学的发展方向。情境的创设,应当与学生的成长和知识点相结合,最终达成发展,完善教学工作。清晰明确的教学重难点,能够最终促成学生的成长,启发学生的关注,以达成发展,完善教学。例如,对于小松鼠找花生文章的学习,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情节,可以组织学生扮演其中的小动物,也可以根据情节的发展,组织学生想象没有发生的对话和事情,这样可以续写故事或者合理完善故事的细节内容,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加强对文章内容的认识,这样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快速突破学习难点和重点,活跃课堂气氛。
(三)情境创设与生活实践结合
在课堂中创设情境,对于小学阶段学生而言,也是一个彰显课堂人文性,带学生认识世界的窗口所在。基于此,在组织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语文口语的意义,发挥语文学科与人文相结合的内容,真正的推动教学工作发展,留给学生更多的机会,以促成学生成长,鼓励学生认识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3]。在组织教学中,学生对于世界还有很多陌生感,由此展开情境的创设,拉近师生的距离,也能全面促成学生的成长,加深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在组织教学中,情境的创设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的达成发展,鼓励学生的学习及完善,留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如在学习了《春晓》这首诗词之后,教师可以结合春季的发展,引导学生观察春季,关注生活的变化。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展开教学工作,创设课堂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更多的关注到如何在情境中进行自主的学习与探究,达成教学工作的发展,鼓励学生的成长与成才,最终实现发展,完成教学任务,以期实现个人的成长与语文知识的学习的全面增长。而作为教师,也要全面提升自身的技能和教学逻辑性。
参考文献
[1]徐国敏、姜创英.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4,21(12):56—57.
[2]石世玉.浅议小学语文情境教学[J].考试周刊,2014,20(2):89—90.
[3]曹岩.关于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方面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4,15(12):96—97.
论文作者:吕学富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7
标签:情境论文; 学生论文; 教学工作论文; 教师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难点论文; 传统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