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究对老年痴呆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的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以来我院就医的84例老年痴呆患者(2014年12月10日至2016年12月10日)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对84例老年痴呆患者进行分组。常规组42例老年痴呆患者应用常规护理,个性化组42例老年痴呆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研究对比两组老年痴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简易智力状况评分及生命质量评分。结果个性化护理组患者护理后的日常生活能力及MMSE评分分别为(45.78±5.25)分、(22.25±2.95)分,相比常规组明显更优,P<0.05;个性化护理组患者护理后的生命质量评分为(59.24±4.61)分,相比常规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 使用个性化护理干预老年痴呆患者具有较显著的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痴呆,个性化护理,效果
老年痴呆在临床上又称为阿尔茨海默病,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人格改变、记忆功能下降、认知功能障碍、语言功能障碍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较严重的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1-2]。目前,临床尚无彻底根治老年痴呆的方法,主要对患者实施药物治疗,为保证治疗顺利进行及药物治疗效果,在治疗期间,对患者实施相关的干预措施十分重要[3-4]。我院对老年痴呆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个性化护理,以探究对老年痴呆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的效果,见如下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来我院就医的84例老年痴呆患者(2014年12月10日至2016年12月10日)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对84例老年痴呆患者进行分组。84例患者均符合CCMD-3阿尔茨海默病或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诊断标准。
常规组42例老年痴呆患者年龄上限和下限分别为82、61岁,42例患者年龄均数为(69.75±2.65)岁,男女分别为26(61.90%)、16(38.10%)例;患病时间为4个月至5年,平均为(2.36±0.61)年。
个性化组42例老年痴呆患者年龄上限和下限分别为81、62岁,42例患者年龄均数为(69.80±2.58)岁,男女分别为27(64.29%)、15(35.71%)例;患病时间为3个月至4年,平均为(2.29±0.59)年。
常规组和个性化组老年痴呆患者的资料经统计发现无明显区别,P>0.05,组间可对比。
84例老年痴呆的家属均经医生介绍对此次研究知情,且均已自愿签署同意协议。
1.2 方法
常规组42例老年痴呆患者应用常规护理,主要是指护理人员告知患者或家属相关治疗药物的服药方法,提醒和督促患者用药,并结合患者的饮食喜好给予其相关的饮食建议等。
个性化组42例老年痴呆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具体干预措施为:(1)生活干预:护理人员可结合患者的兴趣爱好对病房进行装饰,为患者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养病环境,在日常生活过程中,应耐心、细心照顾患者,帮助或指导患者洗漱、进食等,并鼓励患者参加多项娱乐活动,丰富其日常生活。(2)认知行为干预:护理人员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使用相关的认知训练方法对患者实施认知、记忆康复训练,最大限度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3)躯体锻炼:由于大部分痴呆患者均为老年患者,护理人员应结合患者的身体情况对其实施相关的躯体锻炼,以促进其脑部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提高其认知能力的效果。同时,对于身体不适的患者,护理人员可对其实施穴位按摩,以缓解其不适。(4)行为管理:在患者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可使用环境控制法和外部暗示法帮助患者增强其对自身行为的管理,例如可在病区范围内设置相关的说明牌或指示牌。(5)心理干预:大部分患者均易存在较严重的心理负性情绪,护理人员应结合患者的心理特点对其实施相关的干预措施,例如:对于伴有严重抑郁情绪的患者,护理人员可鼓励其多参加一些娱乐活动,必要时,可播放患者喜欢的音乐或电视节目转移其注意力;对于行为紊乱的患者,护理人员可多使用肢体语言对其实施心理护理,尽可能消除其紧张、不安等负性情绪;对于伴有攻击性行为患者,护理人员可借助情感疗法、场景模拟法等来分散其注意力,从而使其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工作。
1.3 评估指标
研究对比两组老年痴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选择改良Barthel指数[5]进行评价,满分100分,分值越高,即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好)、简易智力状况(MMSE)评分(选择简易智力状态量表进行评价,总分30分,评分越高,即认知功能障碍程度越轻)及生命质量评分(选择GQOL-74量表进行评分,主要对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及总生活质量进行评分,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即生命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对研究中的评定指标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对比研究,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简易智力状况评分及生命质量评分(计量资料,??±S)的统计学方法选择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
2.1 比较两组老年痴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MMSE评分
个性化护理组患者护理后的日常生活能力及MMSE评分分别为(45.78±5.25)分、(22.25±2.95)分,相比常规组明显更优,P<0.05,如表1:
表1:比较两组老年痴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MMSE评分(分)
注:*表示与常规组相比较(P<0.05)。
3 结论
老年痴呆属于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之一,目前,临床尚未完全明确老年痴呆的发病机制,但有研究显示,老年痴呆的发生、发展和患者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老年痴呆的患病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极大程度威胁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此次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个性化护理组患者护理后的日常生活能力及MMSE评分分别为(45.78±5.25)分、(22.25±2.95)分,相比常规组明显更优,且个性化护理组患者护理后的生命质量评分为(59.24±4.61)分,相比常规组明显更高,这提示对老年痴呆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显著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提高其认知功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提升其生活质量。
综上所得,使用个性化护理干预老年痴呆患者具有较显著的效果,有助于增加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孟玉霞.个性化护理对老年痴呆患者的影响及效果探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0):232-233.
[2]牛力,马薇.老年痴呆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41):8193,8195.
[3]阮洁慧.个性化护理对早期老年痴呆住院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6,37(1):98-99.
[4]王潇玲.个性化护理干预在脑栓塞伴发老年痴呆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38):7607-7608.
[5]刘晓双,周晓美,柳韦华等.2000-2015年我国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或照顾者负担研究文献计量分析[J].护理学报,2016,23(5):35-37.
论文作者:陈军梅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2月上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
标签:患者论文; 老年痴呆论文; 评分论文; 日常生活论文; 常规论文; 能力论文; 效果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2月上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