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春丽 哈尔滨市阿城区第四幼儿园 150000
【摘要】幼儿教师是幼儿园教育的主力军,其中新职教师人数在教师队伍中有一定的份额,新职教师阶段是每位教师教职生涯必经的一个阶段,这一阶段的成长离不开不断的学习,新的课程改革提出,教师必须由过去的“教书匠”转化为“专家型、高素质、创新型、具有奉献精神与合作能力的人”所以学习不仅是新教师的内部需求,也是提高幼儿园教育迫切需要的,新教师在就职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不适应与矛盾问题,依据新职教师学习的需求与新教师的自身特点,结合幼师专业发展特点,解决矛盾问题,论述培训作为学习的主要形式,需要优化培训学习的策略,从而实现继续学习与提升。
【关键词】新职幼儿教师;专业特点;学习需要;优化培训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9)10-091-02
幼儿教师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幼儿教育的事业需要全面提高教师能力,达到提高教育质量,新职教师由于刚参加工作,对工作的性质和各项内容缺乏认识、经验不足、专业技能不熟、不能理论结合实践、新职教师阶段存在很多困惑与矛盾问题,依据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结合教师自身的学习需要的特点,优化培训学习的策略。
一、新职教师普遍遇到的问题与困惑
1.人际关系处理
教师从学校走入职场,学生间单纯的交往方式,并不适合工作中,工作中待人接物,处理各种关系,比较复杂,所以导致很多人不适应,缺乏讲话艺术等出现不敢、不能、不会的现象,对自己的职责和作用认识不清,很难给家长有效引导,进而产生担心、害怕、甚至自卑。
2.经验不足
在工作中处在职业初级阶段的新教师,自身工作经验不足,非常渴望快速得到大家认同,工作热情积极、兢兢业业。但是处于工作初期,工作经验欠缺,做事往往缺乏细心、信心和方式方法。
3.专业技能不娴熟
常规教学方式逐渐形成,创新意识不断增加,但因新教师专业技能不够全面,组织活动显得力不从心。如拟定教学计划、制订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活动等存在困惑;完成儿童绘画作品吃力;跳舞、唱歌、弹琴等技能不够娴熟等。
4.不能将理论有效的联系实践
很多幼师认为熟练艺术技能(弹、唱、说、画、跳)就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认为理论都不重要,随着教育的改革,《纲要》中要求教师必须由过去的“教书匠”转化为“专家型、高素质、创新型、具有奉献精神与合作能力的人”,有一定的教育经历,但不能结合理论总结经验并提升经验,或者有丰富的教育理论却不能联系到实践中,不能指导实践运用落实到实践中。
5.不能有效的反思失误
新教师由于不太了解幼儿,在教学方法及内容方面违犯教育教学规律,工作失误了不知道原因在哪里,也不知道从何吸取教训。
6.有良好的教育愿望不能落实到工作中
完成教育教学计划外,新教师会有推陈出新的良好意愿,但表达方式上却出现创意不具操作性、解决问题能力不强,无法满足新形势、新任务、新环境下的工作要求。
二、教师学习需要与专业发展的关系
幼儿教师学习指的是幼儿教师在其职场生涯中,立足于教育教学工作而开展的旨在不断促进自身专业发展,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位成熟的专业人员的各种活动的总和。这种“学习”指的是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和态度的形成这三者的统一实现,单纯的具体知识的掌握,并不就是学习。幼儿教师学习是贯穿于其整个职场生涯之中的可持续发展的、是以“工作本位”为主要的学习形式、以“专业发展”为主要目的,并具有终身性质的专业性学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新职教师教师的在专业发展背景下的学习,新职阶段的教师是立足于教育教学工作而开展的旨在不断促进自身专业发展,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位成熟的专业人员的各种活动的总和。体现教师的学习需要,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由职业道德、专业理念、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构成。
教师的学习需要有“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创造的需要、求知的需要、成就的需要等。”新职教师有继续学习的需要、需要继续学习理论知识、学习技能、实践学习、学习人际交往等。
只有专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才能满足教师的学习需要,依据教师专业发展的背景下,幼儿教师学习它既包括对文本理论的阅读与理解,也包括基于教学实践的反思与领悟;既包括自学,也包括参加教师进修培训等形式的他培;既包括幼儿教师职后学历补偿教育,当然更主要的是指学历补偿后的旨在提升专业水平的非正式学习。
三、优化培训学习,优化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学习的目的就在于帮助教师转变课程理念,并积极投身于新课程的实践中去。客观地说,在实施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培训工作的任务是艰巨的,因为新课程理念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以培训的有效性保障培训的持续性,培训一旦失效,就难以为继。正因为如此,教师培训首先要充分考虑有效的方式和途径。然而学习的途经与方式很多,培训学习是提高专业发展最有效率的方式。
国培是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专业术语,然而幼教也迎来了这次教育改革培训幼师,提高幼师专业发展的国家培训,培训的方式也有多构建实践、互动、多元的课程体系,提高幼儿教师的师德修养、专业水平和职业技能。
1.专家家讲座模式幼儿教师学习它包括对文本理论的阅读与理解,通过培训学习中专家的讲解,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怎样把握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但切记不可以“一言堂”要多互动,多交流,多解决有效问题。
2.其次,从培训有效的正面看,应该更多地采用案例培训模式。
案例培训模式对培训者提出的要求较高,需要培训者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做准备。这种模式往往特别突出案例的实践性特点,以案例为抓手,在具体分析案例时巧妙地渗进教育教学新理念,以部分受训者参与和全员参与、共同对话的民主方式进行,这样,就保障了教师的广泛参与与投入,能最大限度地引发教师的探究兴趣,从而,使教师伴随案例分析,经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洗礼,从而,实现“我被培训”到“我要培训”的心理和思想转变,培训结果也就必然是有效的。
3.培训学习需要加强群体合作学习
教师的学习是基于群体的合作学习在社会建构主义看来,“学习就是知识的社会协商”,[7]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一种合作和交往的过程。学习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人类的学习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中进行的,是一种社会活动。首先是作为社会合作的活动出现,然后才是个体内部进行的思维活动。提出教学中的困难,通过培训学习与教学同步,解决了教学中的许多难题。比如开放式教学,开放式学习的要领等在合作性的群体中,个体具有较强的工作动机,往往能够相互激励,相互理解,个体间的信息交流频繁,工作效率明显高于非合作性群体。由此可见,在教师合作学习的共同体中,心与心的对话、手拉手的互助,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最终促进了教师的认知、动机和情感在合作学习中的整合和全面发展。
教师基于群体的合作学习概括为以下三种类型:①指导型的合作学习:校外专家、教研员、学科带头人对教师的指导;②表现型的合作学习:开公开课、教学成果展示、读书汇报会等;③研究型的合作学习:专题讨论、课题研究等。不仅仅
4.园本培训
随着新《纲要》在农村幼儿教育进一步普及,新《纲要》所洋溢的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时代精神逐渐受到重视,有些农村幼儿园在贯彻实施新《纲要》精神的过程中开始思索如何改变教师被动等待、被动接受的状态,使教师真正成为自己学习和专业成长的主人,开始挖掘内部潜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这就是园本培训的最初萌芽的动机,如园领导引领、骨干教师带头、全员参与,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帮助教师了解幼教发展的动向和趋势、掌握幼教改革新理念、新观点,从而促进教师知识的更新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四、总结
教师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师资来源和质量提高的重要保证,新职教师的培训与学习不容忽视,是教育发展的要求,是专业发展的需求。
论文作者:惠春丽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10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教师论文; 幼儿教师论文; 专业论文; 职教论文; 工作论文; 合作学习论文; 幼师论文; 《中国教师》2019年10月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