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摘要:习总书记系列讲话对社会各个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青少年作为民族和未来的希望,对其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和国家一直关注的问题。当前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教育环境急剧变化、学生思想陷入迷思、课堂教育僵化滞后等等一系列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分析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找出存在问题的原因,从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入手,找出合理的解决路径。
关键词: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一、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这是习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特意强调的。青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年的成长关系着国家未来的发展,我们国家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青年 。因此,对他们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由于我国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传播思想文化的新载体和开展娱乐舆论斗争的新舞台,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阵地。分析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一).家庭环境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环境对于青少年的影响非常大。良好的家庭环境可以培养孩子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相反,不良家庭环境氛围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一个人的一生大约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一生都会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环境对子女的影响不仅会关系到家庭的发展,也会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然而,一些家庭对孩子的过分溺爱,他们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追求高消费,与同学之间的攀比,讲排场,讲高档,从而造成享乐主义,缺乏艰苦奋斗的品质。
(二)学校环境影响
学校是培养青少年形成系统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场所,学校要规范青少年的行为习惯,培养其形成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由于学校的教育方法过于注重理论灌输,对于当今个性十分强烈的青少年来说,强硬的理论灌输并不符合他们的教育心理,不利于其接受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社会环境影响
当前青少年儿童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一直不断地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经济和信息的全球化。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入建设和发展,我国社会的经济、利益关系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变得十分复杂,难以把握和驾驭。加之国外势力不断利用全球化过程中积攒的文化优势,不断输入反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思潮。受到这些反动思潮的诱惑,青少年没有足够的社会阅历和思想准备,这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严峻的考验。
二、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针对当前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我们应该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和强度,分析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出现问题的原因,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一)教育者的整体素质现状是重要原因
教育者素质的高低对思想政治教育有关键作用。由于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缺乏,在教授的过程中不能对学生提出的某些问题给出圆满的答复,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青少年大部分是即将成年的未成年人,平等、民主意识比较强烈,而教师一直处于长者,尊者的地位,对师生平等的观念还没有转变过来,因此有时高高在上的行为易让学生反感。这也是不利于教育者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受教育者的特殊现状是直接原因
青少年的生理发展是一生四个阶段中发展最快的,易使得心理、思想发展落后于生理发展。中学生所学的知识比小学学的更难,知识面更广,在吸收知识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学习障碍,学习压力增大,有些学生会选择逃避学习,放弃学业,寻求其他刺激来填补生活的空白。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就很难得到贯彻和落实。
(三)环境因素的影响是间接原因
家庭是人生中第一所学校,从小就对家中成员的一言一行耳濡目染,家庭对自身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大量数据表明,家庭环境存在严重缺陷的容易产生青少年犯罪行为。学校的校风、学风和读书氛围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打着“素质教育”之名的“应试教育”,校园文化主要体现的还是“智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教育情况自然也不佳。社会上错误思潮和消极思想的传播也对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负面影响.
三、习总书记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
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是育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本质要求,是社会教育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核心所在。当前,最重要的是要深入推进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宣传工作,以讲话精神为指导,进一步改进和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习近平重要讲话中的话语水平以及思想高度能够有效地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方法。总结来看,思想教育工作者需要从以下几个方向去加强学习,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立足讲话精神指导思想行动
开展青少年思政教育,要以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以课堂教学为道,在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把讲话精神贯穿始终,推进德育课的教学改革和质量建设切实加强对大学生思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要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把德育教育融入到对青少年管理服务的各个方面和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全过程,形成育人的整体合力和内在动力。
(二)依托讲话内容树立远大理想
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思想,并全面阐述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本质;深刻论述了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努力方向。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并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连相通。青少年作为未来的建设者,应从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会结合实际树立理想,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不断筑造自己的梦想,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最终实现心中的目标。
(三)课堂教学融入习近平讲话中的价值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所发表的重要讲话,均是站在全新的理论和历史的高度,深入精辟地回答了党和国家发展所而临的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其“坚定信仰追求、历史担当意识、真挚为民情怀、务实思想作风和科学思想方法”的思想精髓贯穿始终,全而继承了我党的光荣历史传统和优良的作风,也全而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品格和精神智慧,体现了我们党性和理想人格的时代要求。教育者要自觉将“中国梦”融入到自己的语境中,引导大学生在“中国梦”所体现的价值观框架下热爱生活,艰苦奋斗一,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在课堂教学中,教育者应将这种讲话精神融入其中,使学生深刻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参考文献
[1]《中国梦我的梦》,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编,北京学习出版社,2013.
[2]靳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党建思想努力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
[3]杨隽.总书记讲话对成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J].教育教学论坛,2011,19
[4]顾海良.“马克思主义基木原理概论”课课程建设的新境域一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有关论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
论文作者:詹佰霖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3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2
标签: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青少年论文; 总书记论文; 中国论文; 思想论文; 环境论文; 家庭论文; 《知识-力量》3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