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社会发展_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

创新与社会发展_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

创新与社会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438(2003)01-0007-05

近年来,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已成为社会生活中出现频率相当高的一 个词汇。那么,什么是创新?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有什么作用?它是怎样推动我国有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等等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研究的兴趣。本文就此谈点粗浅 的看法。

一、创新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人们对创新概念的理解

从最简单的词义上讲,所谓创新,就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而作为一种理论, 人们对它的理解则是多种多样的。

一般认为,创新理论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得在他1912年写的成名作《经济发展 论》中首次提出来的。他认为,创新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把一种从来没有 过的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现存的生产过程,使生产技术体系发生变革。一种新的 技术发明,在技术上当然属于创新。但是,熊彼得认为,只有当它被应用于经济活动的 时候,才能称它为“创新”。因此,熊彼得强调的是,要把技术和经济结合起来,他所 讲的“创新”是一个经济学范畴。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知识经济研究的深入,“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已 成为人们的共识,从而使人们对创新的理解不再局限于经济学,而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对 它进行界定。有些研究者立足于创新与创造、革新的区别,将它界定为:把新的观念和 方法诉诸实施,创造出与现存事物不同的新东西,从而改变现状的活动。有些研究者则 侧重于从哲学基本理论的视角来谈论这个问题。认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 本范畴,它标志着人类活动的本质,强调人的实践性和主体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 特色,人的主体性又表现为自主性和自为性,它的核心就是创新。还有的认为,创新是 社会主体凭借理论和实践超常而首创地对事物进行旧质状态向新质状态转化的活动,它 是人类思维和实践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类突破传统,寻求新的发展空间的存在形式。

现在,人们经过学习江泽民同志近些年来有关创新的论述,根据江泽民同志在西北五 省区党建工作和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的有关论述,给创新作出了一个较为全面的界定: “创新是人们在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全部领域中进行的创造性活动,即对传统 观念、理论、体制和技术进行扬弃,同时在研究新情况,探索新问题中获得新的认识和 新的发展。它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及其他创新。”

(二)创新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从上述各种关于创新的理解中可以看到,创新是一种复杂的创造性活动。而江泽民同 志所说的:“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则是我们理解创新作用的指导思 想。

1.创新突破旧的思想观念,为社会发展扫除障碍。创新作为人们的创造性活动,必然 会产生不同于传统观念的新认识,突破旧的思想观念的束缚,为社会发展扫除思想障碍 。例如,在科学史上,“日心说”取代“地心说”的创新活动就发挥了这一方面的作用 。地心说认为,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不动,太阳、月球、行星和恒星都绕地球转动。这 种学说,在16世纪以前一直在天文学界占统治地位,并长期被教会利用它来说明地球是 上帝存在的地方。而日心说认为,太阳处于宇宙的中心,地球只是一颗普通的行星,它 和其它行星一样,都围绕着太阳转动。虽然说,由于受到时代的局限,哥白尼只是把太 阳系中心的太阳看成为整个宇宙的中心,这也是不正确的,但在当时,日心说推翻了地 心说一千多年的统治,给神权以沉重的打击,引起了人们宇宙观上的革命。这就为近代 自然科学的发展扫除了思想障碍,从而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自然科学基础。

2.创新促进社会发生革命性变革。创新由于是一种抛弃旧的、创造新的活动,因此, 它能够使事物产生质的飞跃,形成一种新的事物。在社会领域,创新则能促进社会发生 革命性的变革。例如,18世纪中期开始的“产业革命”,用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代替工 场手工业的创新过程就是这样。产业革命于18世纪首先在当时资本主义最发达的英国发 生,从棉纺织业开始,逐步发展到采掘、冶金、机器制造、运输等部门。80年代,因为 蒸汽机的发明和采用,使英国的产业革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到19世纪30年代末基本完 成。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也在19世纪先后完成了产业革命。这种产业革命, 既是生产技术的巨大革命,又是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它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迅速 发展,提高了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使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在机器大工业的物质基础上,并 最终战胜封建制度而居于统治地位。这样,产业革命的创新就使社会形态发生了革命性 变革,使资本主义社会这一新的社会制度得以确立。

3.创新引起社会各方面产生综合性发展。创新并不是单个人的孤立行为,而是有机联 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协调发展的创造性活动。因此,它会引起社会各方面的综合性 发展。例如,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目标 的确立,既是对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革命,又是对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基础上的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扬弃。因此,这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领导全国人民进 行的一项伟大的创新实践。这种创新,就不只是局限于经济领域的改革,而是在经济、 政治、文化、教育、科技等各方面的体制都必须相互配套地进行改革,才能实现。像在 政治体制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有的国有企业都要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成为 市场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这就要求政府对企业的管理方式必须创新,由 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直接管理转变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间接管理为主,从而使政治体制改 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协调发展。所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这一创新,就使我国 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变革,出现了整个社会的综合性发展。

4.创新促使社会发展产生新的飞跃。创新作为一种开拓性的创造活动,并不是原有事 物的简单重复,一旦创新成功,就可以促使事物产生超常规的飞跃式发展。在社会领域 ,则会使社会发展产生新的飞跃。例如,美国在19世纪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就有赖 于它的科技创新。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很多公民来自欧洲大陆。1776年7月4日宣布成 立美利坚合众国以后,在生产技术方面,主要还是照搬欧洲技术。直到1850年,美国才 结束这种照搬欧洲技术的历史,走上自主创新的道路。这种创新开始于E·惠特尼(1765 年—1825年)发明轧棉机。这一发明,使美国在清除棉籽方面的效率提高了一千倍,一 下子就超过了印度,成为当时最大的棉花出口国。美国利用出口棉花的外汇收入购买技 术和工业品,产生了良性循环。在1860年—1884年间,美国进行了产业革命,依靠吸引 英国的资金和技术,一跃成为世界科技中心。到1890年,美国就已成为一个经济大国。 在这个过程中,惠特尼发明轧棉机,这一技术创新就成为美国实现飞跃发展的一个重要 契机,也显示了技术创新对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二、创新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江泽民同志在西北五省党建工作和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讲话时,曾经对创新的内容作 了明确的阐述。他说:“创新,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及其他创新。”“ 我们进行体制创新,就是要不断健全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要求的各方面体制。我们进行科技创新,就是要使科学技术成为我国跨世纪发 展的强大推动力量。我们进行理论创新,就是要使我们党的基本理论在继承的基础上不 断吸取新的实践经验、新的思想而向前发展。”这说明,理论创新、科技创新、体制创 新的内容不同,它们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也是不同的。

(一)理论创新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先导

理论来源于实践,又以自己特有的高度抽象的品格和对客观规律的揭示功能来指导实 践,做实践的先导。因此,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一再强调,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高 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在人类历史上 ,任何一种新兴运动的发起,任何一种事业的推进,都离不开理论创新为它呐喊、引航 。这是一条社会发展的重要规律。纵观一百多年来科学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历史,从本 质上说,就是一部不断进行理论创新,能动地指导和推动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历史。没 有马克思、恩格斯在资本主义条件进行理论创新,创立了深刻揭示资本主义制度本质和 社会发展趋势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就不会有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没有把马克思主 义与本国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探索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就没有社会主义制度的诞生和发展。同样,今天我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也在于邓小平在社会主义的理论方面进行了创新,正确揭示了 社会主义的本质,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先导。这种先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理论创新提高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毛泽 东对于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曾经进行过探索,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主张。 例如,在1956年写的《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提出:“我们要调动一切直接的和间接 的力量,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1]在1957年写的《关 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毛泽东又指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以便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 的文化。”[2]这些思想有力地推动了当时正在全国兴起的建设社会主义高潮。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实事求是地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历程,吸取 了前人探索的积极战果,抓住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当代社会 主义实践中的根本问题,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进行了新的概括。他说:“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阶级,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

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没有下过正式的定义。但多年来, 我们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看法,认为,决定社会主义制度最本质的东西,一个是社会主 义公有制,一个是按劳分配,再一个是无产阶级专政(或称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这三个方面虽然说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它们并不是社会主义最 本质的东西。因为,社会主义本质,主要是体现为搞社会主义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途径 。而在过去的习惯看法中,是把所有制、分配制度、国家政权看成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 征的。这种看法的最大缺陷,就是忽视了共同富裕这个社会主义的目标,也忽视了发展 生产力这个实现社会主义目标的途径。邓小平的新概括,则克服了这两个缺陷,把我们 党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2.理论创新是引导我国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在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中,共同富 裕和发展生产力是核心。前者是目标,后者是实现目标的物质基础。没有生产发展这个 物质基础,共同富裕这个目标也会落空。因此,发展生产力,也就成为社会主义的根本 任务。根据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这些新认识,我们党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坚持把是否 有利于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综合国力的增强,是否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 的提高,看成为判断改革措施是否正确的根本标准。这些新思想、新理论的确立,就引 导我们搞清楚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使党和国家的工作重 点从以阶级斗争转变为搞市场经济。1978年以来,我国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 践,始终沿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道路向前发展,使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巨 大成就。这就充分说明了理论创新的巨大威力。因此,江泽民同志在建党80周年纪念大 会上讲话时指出:“思想解放,理论创新,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邓小平理 论的形成和发展,就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坚持理论创新的集中体现和取得的伟大成果。其 他的一切创新都是在这种理论创新的指导和推动、影响下进行的。”这就非常明确地肯 定了理论创新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先导作用。

(二)科技创新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推动力量

江泽民同志在建党80周年纪念大会上时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 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世界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的 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这就明确地说明,科学技术既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又 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以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力量,它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 象等要素按一定方式结合而成。其中,科学技术虽然不是一个独立的构成要素,但它与 生产力的各种要素又是紧密相连的。历史唯物主义在分析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各种要素的 关系时,曾经用一条公式来表示,即:

生产力 = 科学技术(劳动者 + 劳动资料 + 劳动对象)

从这一关系里不难看出,科学技术具有一种乘法效应,它放大了生产力各种要素的内 涵,科学技术发展越快,这个关系式的积——生产力的增长就越快。因此,科学技术已 成为现代经济发展最主要的驱动力。

1.产品的科技含量不同,反映的生产力水平也就不同。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化在产 品、商品中的科技含量达到了高度密集的程度。为了便于比较不同产品中的科技含量, 国外许多学者用产品单位重量价格比来描述科技含量的区别。有关资料显示,上个世纪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产品的科技含量每隔10年增长10倍。50年代,代表性产品是钢材 ,每公斤不到10元。60年代,代表性产品是汽车、洗衣机、电冰箱,它们每公斤的价格 分别是30元、60元、90元。如果以30元—90元作为60年代科技含量的比较指标,那么, 比50年代提高了约10倍。70年代,代表性产品是微机,每公斤价格是1000多元,比60年 代又提高了10倍。80年代以来,随着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代表性产品首推软件,它没有 多少重量,但科技含量极高。如果再按每公斤价格计算,比70年代就不只提高10位了, 而是提高了百倍、千倍、甚至万倍了。[4]一个国家的产品,科技含量高,获得的经济 效益好,就说明这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高。因此,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也就能促进生 产力的发展。

2.科技创新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科学技术、特别是 高科技及其产品是当代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加快高科技及其产业的发展,已成为我国推 动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1991年,为了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发展我国的高 新技术产业,国务院批准建立了第一批26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2年又批准建 立第二批25个高新技术开发区;1997年批准建立陕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连同19 88年批准建立的北京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目前,全国共有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53个 。这53个高新区,在2000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9209亿元,工业总产值达7942亿元;工业 增加值达1979亿元,比上一年增加503亿元,占全国工业增加值新增部分的24%。这些高 新区充分发挥了科技的第一生产力作用,实现了产业超常规发展。[5]我国以跟踪世界 高科技先进水平为目标的863计划,实施15年来,累计创造新增产值560多亿元,产生间 接经济效益2000亿元。[6]这些事实充分显示了科技创新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

(三)体制创新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保证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理论创新可以突破束缚人们思想的各种教条主 义框框,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扫除各种思想理论上的障碍;科技创新可以 为生产力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跃上新台阶。而体制创新 可以巩固理论和科技创新的成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体制方面的保 证。

1.体制创新巩固了理论创新的成果。例如,对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要达到什么样的目 标,在改革开放之初是不大明确的。当时提出要“摸着石头过河”就说明了这一点。后 来,邓小平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根据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指出: “说市场经济只限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 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在封建社会时期就有了萌芽。社会主 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7]“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一论断的提出,在理论 上就突破了“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只能搞计划经济”的传统观念,使马克 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这一理论上的创新,为我们党确立经 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指明了方向。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邓小平的这一思想,结合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际进程,在党的十四大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则全面、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从而 使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93年3月,全国八届人大通过的宪法修 正案则从法律上规定:“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样,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 制就从理论到实践都得到了确立,并得到了法律的确认。在这个过程中,邓小平在社会 主义经济理论上的创新,导致了我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反过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这一体制上的创新,则使邓小平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成果得到了巩固。

2.体制创新为科技创新提供了保证。在传统的科技体制和经济体制的管理下,我国的 科技与经济是脱节的。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企业自身缺乏技术开发能力。特别是 国有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企业技术开发的投入占全社会科技投入的比重不到30 %。因此,从总体来看,我国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达到20世纪80年代国际水平的只不过2 0%;处于国内先进水平的也只有21%;其余多为60—70年代的水平。存在这种状况的主 要原因在于,企业改革进展缓慢,还没有形成企业自主创新、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 。二是大量科研力量游离于企业和市场之外,科技开发不能同市场和生产紧密结合起来 ,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浪费了大量的科技资源。在我国的科研机构中,集中了60%以上 的科技人员,80%的科研设备。但是,每年取得的科技成果,只有6%—8%能转化为现实 的生产力,而发达国家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已经达到50%左右。科研机构与市场需要相脱 节。在管理体制上,对科技和经济的管理存在着条块分割,职责交叉,机构重叠,多头 共管,又各自为政的现象,致使科技发展与经济发展衔接不紧,协调不好。这样,就形 成了管生产的不关心科技进步和设备改造,管技术的又促进不了科技进步。在这种管理 体制下,要进行科技创新是很困难的。因此,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在《关于制定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提出:“体制创新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保证。 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科技发展规律的新机制。优化科技资源 配置,加强技术集成,进一步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在这个建议中,党中央提 出,要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促进企业成为技术进步和创新的主体;要加强产学研结 合,鼓励应用开发型科研院所进入企业或改制为企业;等等。这些措施,就是为了从体 制方面来解决科技发展与经济发展相脱节的问题,为科技创新提供体制保证。只要管理 体制方面的关系理顺了,我国的科技创新必然会出现新的局面。

3.体制创新为我国生产力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体制属于社会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的重要内容,它一方面是由社会生产力决定的,另一方面对生产力的发展又具有巨大的 反作用。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体制,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就是要对不适合生产力 发展需要的旧体制进行改革,建立适合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新体制。例如,我国在社会主 义制度建立后所形成的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不适合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平 衡,各地区、各行业生产力发展具有多层次性的状况,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阻 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而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后,我们党领导人民建立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在破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进行体制创新。 这种体制创新,使我国的多种经济成份能够同时存在和发展,有效地配置各地区、各行 业的生产资源,为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从而使党的十四大以来的这一 段时期成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健康、快速、持续发展的一个好时期。由此也 充分显示了体制创新对于生产力发展的巨大的推动作用。

以上这几个方面的创新是一个统一的、相互联系的整体,它们不断地滚动发展下去, 就可以不断地推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我国的 国民经济能以年均9.7%的速度增长。200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9000多亿元,按现行 汇率计算,超过了一万亿美元,人民生活整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在世界上,从低收入 国家进入了中下收入国家的行列。这些就是我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不断进行各方面创 新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现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继承和发展邓小 平理论的基础上,继续进行各方面的创新。特别是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思 想,把我们党的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和党的建设方面的创新又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更有力地推动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所以说,创新是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 的,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 。

收稿日期:2002-11-10

标签:;  ;  ;  ;  ;  ;  ;  ;  ;  ;  ;  

创新与社会发展_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