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气安全是非常重要的,电气安全的监管是安全生产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安全验收评价导则特别要求对电气安全进行专项评价。文章重点就电气安全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分析,旨在为业内人士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电气安全;评价;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引言
电气安全是安全领域中与电气相关的科学技术及管理工程,包括电气安全实践、电气安全教育和电气安全科研。电气安全是以安全为目标,以电气为领域的应用科学,它包括用电安全和电器安全,其基本理论是电磁学理论及安全原理。
1电气安全及其评价
电气安全工作既有工程技术的一面,又有组织管理的一面。电气安全评价包括有效性和经济性评价两个方面,本文侧重于电气安全的有效性评价。系统的电气安全有效性评价,是从电气安全角度来评价系统中各部分布置是否合理,各部分所采取的电气安全防范措施是否合理,能否协调工作,整个系统是否存在电气安全的死区等,也即对工业企业现实系统中的电气危险因素进行辨识,并预侧由于电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等引发事故的可能性及事故后果,从而提出电气安全措施和整改建议。对于一般的工业企业,电气事故主要有触电、电气火灾和爆炸、雷电危害、静电危害。但对于不同行业的企业,由于其原料、生产设备、生产工艺等的不同,电气事故的侧重点也不一样。如油田单位进行电气安全评价时,由于火灾、爆炸是损失重大的易发事故,所以应将电气火灾和爆炸、雷电危害、静电危害作为评价重点。而对于机械加工厂,由于车间内金属存在系数大,易发生触电事故,所以应将触电作为评价重点。
2电气安全评价原则分析
2.1科学性原则
科学能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作为人们改造世界的指南。建立电气安全评价因素体系,也必须能反映客观实际以及事物的本质,能反映出影响企业电气安全状况的主要因素,只有坚持科学性原则,获得的信息才具有可靠性和客观性,评价的结果才有效。
2.2全面性原则
对企业电气安全现状的评价是一种全面性的多因素综合评价,为了保证这一点,选取的因素应具有代表性。选取时应从评价对象的各方面着眼,尽管最后确定的评价因素不一定很多,但选择初始时,被选因素一定要多一些,全面一些,以保证有选取余地。
2.3可行性原则
建立的评价因素体系应该能方便数据资料的收集,能反映事物的可比性,做到评价程序与工作尽量简化,避免面面俱到,繁琐复杂,只有具有可行性,评价实施方案才能比较容易为企业安全部门所接受。
3电气安全评价因素分析
3.1电气设备固有安全性
工业企业生产需要大量的电气设备,它是带来电气危险的根源,且人们与之接触的机会很多。电气设备的固有安全性能直接影响了工业企业的电气安全状况,因此在评价工业企业电气安全现状时,应把电气设备固有安全性放在重要的地位,在权重的分配中需给予重点考虑。
3.2电气环境
这里所说的电气环境是指对电气安全有影响的自然及非自然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指雷电、静电等;非自然因毒主要指电气系统工作的场所的环境因素,如电磁辐射;易燃易爆、高温、潮湿、腐蚀、金属占有系数大等特殊场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电气环境对电气系统的安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评价工业企业电气安全现状时,应把电气环境放在较重要的地位,在权重的分配中需给予较重考虑。
3.3电气安全管理
工业企业的电气安全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既有工程技术的一面,也有组织管理的一面。工程技术与组织管理相辅相成,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没有严格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得不到可靠的保证;没有完善的技术措施,组织措施则只是一纸空文。由此可见,必须重视电气安全综合措施,做好电气安全管理工作。
4电气安全评价方法研究
电气安全评价的方法较多,在实际运用中,人们一般根据事情的进度来确定方法的种类。再次调出以前发生电气安全事故的资料和数据,对这些资料进行综合评定,目的是为了通过历史资料收集更多相关的信息,掌握诱发安全事故的因素,对安全事故的严重性有深刻的认识,从思想上重视电气安全评价,为以后的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意见,这种方法一般比较适用于矿山、建筑、化工等方面。对现有状态进行安全评价涉及的内容较多,包括设备安全状况、工人工作的严谨性、生产环境条件等,这种评价体系适用于任何一个工业和企业。从电气安全评价的性质上可以分为固有和现实危险性评价。固有危险性评价主要是对电气系统的设计方案、使用材质、使用环境、维护情况等存在的先天性危险进行分析,这种类型的评价方法需依靠危险因素做出判定,通过危险因素的综合分析,得出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事故的破坏程度、潜在的影响力等,针对这种情况,评价方法可以选用安全检查表、事故分析法和危险性预先分析法。现实危险评价主要是针对电力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在这种情况下电气安全主要受安全管理因素控制。
5电气安全评价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供电系统是否存在问题。有的企业生产工艺因连续生产要求双回路供电,但为了省钱采用单回路供电;有的供电方式为三相三线制等,存在隐患;第二,易燃易爆场所电气设备的选型、安装、维护是否符合防爆要求。检查中经常发现如下现象:用非防爆电气设备代替防爆电气设备使用;防爆电气设备的电线接头为明线接头、封堵不严、电缆无橡皮圈、防爆面少螺丝或压不紧等,存在失爆现象,起不到防爆作用而造成隐患;第三,易燃易爆场所防静电措施是否符合要求。检查中发现工作人员只穿防静电服而不穿防电鞋,起不到防静电作用,工作人员对防静电知识不了解等,构成隐患;第四,电气室是否符合要求。检查中经常发现电气室存在电缆沟有积水、门向里开启、开关柜无后盖板、炕洞无防护、变压器无油池等隐患;第五,电气设备的接地是否符合要求。检查中经常发现手动工具和移动电气设备电源线超长、无接地、无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以及线路的供电方式为三相三线制,采用三根电源线的金属套管代替设备的接地等;第六,现场检查结束离开被评价单位之前,要同企业交换意见。在交换意见前,评价人员要对检查检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然后按顺序简明扼要地向企业通报,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和要求。对存在的问题按性质分为A、B、C三类,必须立即解决和好解决的为A类,限期解决的为B类,创造条件逐步解决的为C类,同时要求企业整改时应做到“五落实”,即落实整改的项目、措施、部门和负责人、时间、监督整改负责人;第七,现场检查时要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评价人员深入现场,应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穿戴好安全帽、工作服的等劳动保护用品。检查时要有人带领,进变配电室时走在带领人员之后,出来时走在带领人员之前。对变配电室的电器,未经停电验电时一律视为有点,注意自身的全保护。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气安全是生产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工程建设项目“三同时”安全验收评价的重要内容。从电气安全评价的前期准备、现场检查、评价分析和应予关注的问题等诸多方面进行了阐述,是对电气安全评价实际工作的经验总结。
参考文献
[1]王春蕊.工业企业电气安全评价方法研究[J].化工管理,2017(32):271.
[2]时永豹.工业企业电气安全评价体系研究及评价因素分析[J].当代化工研究,2017(10):112-113.
论文作者:吕忠洋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0
标签:电气论文; 评价论文; 安全评价论文; 因素论文; 工业企业论文; 电气设备论文; 事故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