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正元地质资源勘查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了工业等产业的迅速发展,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但是,矿产资源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矿山开采过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极其严重的环境问题,如大面积天然植被遭到毁坏、矿山原有地貌景观退化、地质灾害加剧、污染物大量扩散及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等,进而对人类的生产活动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文章对矿山生态修复方法与植物配置模式展开论述。
关键词:矿山;生态修复方法;植物配置模式
引言
随着我国矿山采矿事业的发展,我国社会经济也得到较大发展,其中,山西煤矿作为矿山开采的重要组成,对整个矿山资源以及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而随着矿山资源的不断开发其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基于此,本文通过对矿山地质情况进行分析,进而对其提出了一些生态修复方法以及在修复中遵循的植物配置模式本文研究的重要目的是为了保护矿产源和环境,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进一步促进采矿业的绿色发展。
1生态环境恶化带来的严重后果
1.1大气污染造成空气质量下降
因为城市道路扬尘、汽车尾气排放、能源消耗、工业生产以及城市供暖等各个方面的原因,导致大气环境持续恶化。由于这一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进一步造成臭氧层被破坏,而且频繁出现酸雨。与此同时,冷热空气在交汇过程中很容易产生雾霾天气,不仅给居民的生活带来巨大的不变,而且也严重影响城市的交通。
1.2土地污染造成水土流失严重
工业的发展需要林木,人们大肆开采森林资源,滥砍乱伐现象严重,导致森林的数量和面积在不断减少,加上部分地区长期开采矿产资源,导致地表植物被严重破坏。在这样的背景下,频发发生地震、泥石流、山体滑坡等问题,这不仅给当地的经济造成严重危害,对人们的生命安全也构成威胁。
1.3水污染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不便
就目前我国水资源发展情况来看,无论是黄河、长江还是一些细小的支流,均受到一定的污染。尤其是流经工业、企业周边的河流,受到的污染情况更加严重,很多无良的工业企业直接向水体中排入废水,加上人们的水资源保护意识比较低,导致我国水污染情况严重,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经济发展以及居民的饮水安全也受到严重威胁。
2矿山修复的技术
2.1土壤治理改良
土壤治理改良是矿区生态环境恢复的重要环节也是首要环节,它包括矿区周围地区土壤质量的治理改善、覆盖在土壤上的尾矿及废弃矿石堆性能的治理改良。之所以说其重要,是因为植被的修复必须建立在土壤治理改良取得成效的前提下,否则,矿区土壤种植任何植物都不生长或生长艰难,植被修复将成为不可能。土壤治理改良主要可归纳为三种方法: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
2.2矿区恢复
矿区生态环境的修复是以恢复矿区原有的景观为最终目标,矿区植被得到修复是矿区景观恢复的一个最基本的工作成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仅仅矿区的植被得到恢复还远远不够,还需要采取如下工程措施,并和前面的方法和措施相结合,才能使原有的矿区景观得到恢复的目标早日实现。
1、采矿区生态修复
坑下开采矿山应采用减轻地表沉陷的开采技术,并推广使用充填采矿工艺。尽量减少地表沉陷面积,对已造成地面裂缝的地方,应采取废石充填和表土覆盖,最后恢复植被。露天矿开采后,多形成坡度陡的岩石边坡,以及宽度不大的台阶,因此,在对露天采矿区进行生态修复时,要对其形成的坡面进行不同程度处理,对边坡坡度大于75°的,在保证边坡稳定的前提下,进行生态环境修复措施。
2、排土场复垦
排土场生态环境修复,首先要保证边坡稳定,其次采取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主要是植树种草。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边坡要进行工程措施处理,其主要包括修建拦河坝、削坡开级、修建抗滑桩、深空预应力锚、长锚杆加固等工程措施。排土场植物措施所选择的植物树种要抗性强、品质好,栽植树木的方法主要包括堆土袋、挂网绿化、植生袋、植生盘等。排土场修复为林地时,应在其表层覆土,厚度应大于30cm;若采用坑栽,可在坑内填入少量的客土;在边坡小于35°的人工挖土缓边坡地带可种植一般的林木。
3、尾矿库复垦
进行尾矿库复垦工作需要在保证其完全闭库且整个工程设施都稳定后进行,需根据其实际的性质对复垦工作进行调整。无论尾矿为酸性还是碱性,要根据场地的利用方向对其进行深度处理;尾矿中含有放射性、有毒物质时,应根据其含量水平确定是否有必要设置隔离层,并尽可能深度覆盖;尾矿所含盐分较大时,应对其进行除盐处理,或者深度覆盖处理。同时,要在尾矿库周围设置排水设施,排水设施必须满足一定防洪标准。
4、排矸场生态修复
排矸场生态修复的首要工作是对以坡地和丘陵为主的排矸场进行边坡稳定,主要措施包括水平阶整地,稳定坡面,降低矸石山的相对高度。在矸石堆放前,必须对沟底进行推平、夯实处理,堆放矸石以3m为一层进行分层堆放,且台阶的宽度要大于3m。堆放顺序为从沟里向沟口进行,层层压实,同时在沟口设置拦渣坝和浆砌石排水沟。在边坡地带以15m为间隔设置导流渠,且层与层之间错落布设排列呈“品”字状;其次在排矸场上进行表土覆盖;最后根据土壤的性质和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植被栽植。
3植物配置模式
3.1遵循植物多样性原则
多层次的植物群落能够起到稳定生态系统的目的,增强外界对其的迫害能力,进行多种植物的配置活动能够防止移植的植物在发生死亡、虫害以及生病的影响下及时得到补充,保持当地山区的生态系统平衡以及生物多样性,达到矿山生态修复的最终目的。因此,在矿山修复植物配置中,保持生物多样性的原则对于整个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十分重要的。
3.2建立植物群
在进行矿山生态修复中,要考虑生物多样性的原则,建立植物群,将各种植物进行综合,以弥补单一植被群不稳定的问题,将樟子松、油松等乔木,紫花苜蓿、白羊草、无芒雀麦等草木植物以及荆条、沙棘、连翘、紫穗槐等灌木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组合,形成多元植物群,对整个矿区的生态环境起到一个稳定的作用,进而改善整个矿区的生态环境,为整个山区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植物基础。
3.3选择与矿山适应的植物
在矿山生态修复项目中,对于植被的选择问题要能够适应山区的生态环境特征,如荆条、沙棘、连翘、紫穗槐等灌木,其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地区,生长于山地阳坡,对土壤和降水没有严格的要求,极易存活;紫花苜蓿、白羊草、无芒雀麦等草木植物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和温带地区,生长于山坡草地和荒地、干旱地带、路边草丛、贫瘠地带以及丘陵沙地等等地区,存活率很高。
结语
综上所述,关于矿山生态恢复的研究不仅关系到我国土壤的再利用,也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优化等诸多方面。尽管矿山生态环境的修复受到资金、政策、标准以及技术等因素的困扰,随着我国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矿山生态环境治理也会逐渐成为工作的重点之一。而环境生态恢复治理在“十三五”中将有更大的发展,因此,在未来的工作中要在人才、资金以及技术方面对矿山的生态治理投入更大的支持力度,以保障其长足有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芬,李妍菁,赖玉珮.城市矿山修复生态效益评估研究[J].环境保护,2018,46(02):55-58.
[2]陈金辉,陈金亮,李芳.矿山生态修复方法与植物配置模式研究[J].种子科技,2016,34(12):69+73.
[3]张杰西,赵斌,房彬,张玲.矿山生态修复方法及工程措施研究[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4,7(12):31-33.
论文作者:李成刚1,刘博文2,孙玉林3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0
标签:矿山论文; 植物论文; 矿区论文; 生态论文; 植被论文; 尾矿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