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再就业工程初探——从常州市“再就业工程”看劳动力资源重新配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再就业论文,常州市论文,工程论文,劳动力论文,资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使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旧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化的大变革,也向政府和广大劳动者提出了一个必须认真审视、重新研究的新课题。这就是企业冗员的存在和再就业的要求。
一、“再就业工程”的双重属性
“再就业工程”是指综合运用政策扶持和多种就业服务,促进失业者尽快实现再就业,高质量地实现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置的社会系统工程。
(一)、“再就业工程”的自然属性。首先,它是增强人的生存能力的需要。“再就业工程”的对象是失业人员,因此,再就业就是失业人员新的谋生手段。这种“新手段”并非他们“老手段”的重复使用,而要求他们掌握更多、更新、更高的谋生技能。换句话说,就是要求失业者通过提高自身素质来增强自身的生存能力。其次,它是重新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再就业工程”不是将不适应原就业岗位的劳动者重新安排到原岗位,而是通过培训,提高失业者素质,然后配置到新岗位上就业,实现“岗用其需”和“人尽其才”,从而把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更合理化、科学化和优质化。因此,“再就业工程”具有自发调整企业结构和产业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自然功能和属性。(二)、“再就业工程”的社会属性。首先,它是改革劳动用工制度的政策性需求。“再就业工程”的对象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企业“经济性裁员”形成的。实行“经济性裁员”是为了试图建立一个充满活力的用工制度,让更多的企业增强活力,提高效率,实现内涵扩大再生产,这是法律规范的既定目标。所以“再就业工程”就担负着这样一种政策性很强的社会职能。其次,它是保证社会稳定和改革顺利进行的政治需要。改革成败的标志是能否保持社会稳定,人民富裕。就业问题解决不好,社会就不可能稳定,改革就会受阻,发展就成为空话。“再就业工程”就带有重大的政治使命,这是它社会属性的重要方面。
二、从常州市“再就业工程”看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置
常州市是以传统的轻纺工业为基础的加工型城市,七、八十年代不仅创造了重组产业结构的“常州模式”,且创造了全国唯一的“无待业人员”记录。正因其具有以传统的轻纺工业为基础、集体企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加工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中小企业为主的企业结构和两头在外的市场结构等特点,一旦进入改革快车道,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许多长处变成了短处,掩盖于旧经济体制运作形式下的许多矛盾一下子涌现出来。首当其冲的是轻纺工业普遍亏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大批企业冗员。据不完全统计,至1996年6月底,失业职工已达1.6万人,企业富余人员达6万人,占职工总数的15%左右,部分职工集体找市长、县长要饭吃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为了保证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保障社会稳定和职工生活,从1995年起,常州市政府在全市实施“再就业工程”,一年半来已安置就业人员2.26万人(其中失业职工7000人)、分流安置企业富余人员2万人,取得了劳动力资源重新配置的初步成果。
(一)常州市的基本做法是:建立“再就业工程”指挥班子;成立了以常务副市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再就业工程”的组织领导;确立“工程”实施目标:用3年时间基本解决市属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其中1995、1996两年分别安置1.65万人,1997年安置1.7万人;制订“工程”政策措施;市政府颁布了《常州市“再就业工程”实施意见》等规范性文件,采取14条政策措施,从劳动合同、劳务市场、企业破产兼并安置、劳动争议仲裁、劳动监察、再就业工商管理、税收等各方面扶持失业人员再就业;探索“工程”实施途径:组织职业指导教育培训。统一组织万名职工就业指导教育活动,印发公开信和再就业政策咨询问答等,以行业、企业、教委、社团、街道、乡镇为单位举办各类转岗待业培训班,已使10700名失业职工普遍受到了就业形势和更新择业观念的教育;探索分流富余人员的途径和办法。这些途径和办法是:企业发展分流、兴办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分流、招聘分流、清退民工腾岗分流、发展三产分流、兼并分流、劳务输出分流、自谋职业分流等。先后解决了特困企业、大型企业、破产企业、转行企业、特别是轻纺行业大量富余人员的再就业问题。如特困大企业常州灯芯绒厂,市政府与纺织局反复调研,提出了“厂分船、人分流”的方针,把工厂分为三大公司22个子公司,划小核算单位,合资的合资,转产的转产,迁移的迁移,多向开展生产经营自救,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常州化工厂兼并了常州树脂厂和向阳化工厂以后,用厂内招聘、双向选择的方法解决了650名富余职工的安置问题,由政府牵线搭桥,常州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和德泰恒菜馆先后两次招聘“纺嫂”为“商嫂”的成功尝试,为探索纺织行业万名下岗人员寻求出路取得了成功经验;常州市自1988年首建劳务市场以来,又建立了各类职业介绍所(站)172个,经批准的非劳动部门10个,并形成了建筑、保姆、家教、退休职工、星期四、星期日等专业人才市场的网络,允许各行业包括个体私营企业进入市场招聘员工(包括下岗待业职工);建立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常州市建立了一支由多层次劳资干部、信息员、专管员组成的调研队伍,及时收集、整理、记录、汇总、入库劳动力资源供求信息,并在市、区18个闹市口设立就业服务信息窗,开辟“168”邮电咨询台,在《常州日报》周一版开辟招工广告栏,在各大商场设立就业信息屏,使及时预测、预报和公告劳动力供求信息的网络覆盖全市。
(二)常州市“再就业工程”反映出的基本问题有:1.由于工业不景气,企业状况不理想,失业人员仍在增加。尽管今年上半年安置人数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7%,但失业人数也增长了17%,由于后者基数远远大于前者,故失业队伍仍在扩大。2.就业格局发生变化,国有、集体企业就业规模难以扩大。从今年安置分类指标看,国有企业安置下降12.1%,集体企业安置持平,而私营个体企业安置上升了35.5%。3.因各种原因,城镇失业人员剧增。由于买户口、征地农转非和企业效益滑坡,失业职工平均每月以500人的速度流向社会,加大了就业压力。4.两个主体“两高”对立,造成招工难和难招工矛盾突出。用工单位招工条件普遍过高和失业人员择业期望值过高,皆脱离实际情况,再就业难。5.临时工队伍庞大,再就业不稳定。一些用工单位出于单方面利益大量招用临时工,因法制意识淡薄和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劳动者合法权益难以保障,随时都可能重新失业。6.非法用工、非法就业和非法中介屡禁不止。一些用工单位为了减少费用躲避管理,不经劳动部门的批准,私招滥雇农民工,大量使用临时工,不签劳动合同;一些被雇对象无证就业;一些非法机构私下中介等等,都给“再就业工程”的顺利实施带来新的困难。
三、搞好“再就业工程”,合理配置
劳动力资源的几点思考
思考之一:发展经济与充分就业问题。改革开放的目的是为了发展生产力,其要求是一要搞好现有企业,二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前者搞好了,就把住了失业人员的“泄洪口”;后者上去了,就增加了就业的“蓄水池”,这样才能实现充分就业。这对于解决我国劳动力资源供大于求的矛盾,应是一个根本前提。常州市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他们一方面通过改革力求搞好现有企业,一方面在城北开辟新工业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每上一个项目,就解决一批人员的就业问题,取得了一定成效。
思考之二:产业结构与劳动力结构问题。这里的劳动力结构,主要指劳动力的专业和技能结构。产业结构调整不仅要考虑市场需求,更要考虑劳动力素质的适应性,因此产业结构调整首先要进行劳动力结构的调整。常州市目前正实施劳动力转业技能培训,这是一种事后的补救措施。长久有效的办法应是从劳动力成熟之前的教育入手,先调整大中专和职业学校的专业结构,使之适应未来产业对劳动力资源的素质要求。否则“一方面有事没人干,一方面有人没事干”的现象将继续发展,重新配置劳动力资源将成为空话,产业结构调整也将成为无源之水。
思考之三:经济性裁员和社会保障机制问题。经济性裁员是为了落实企业自主权,探索建立新型劳动用工制度。但在社会保障机制包括企业法律约束机制尚未完善的情况下,经济性裁员要慎之又慎,否则将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社会不稳定,任何改革和发展的良好愿望都将事与愿违,这就提出了改革的“统筹兼顾”和“综合配套”要求,突出改革与稳定的关系问题。目前状况是社会保障机制发展步伐滞后于企业改革步伐,应引起决策者们高度重视。
思考之四:“修渠”与“放水”问题。“修渠”指在劳动力资源重新配置过程中,从决策思路、政策措施,到方法途径上组织起一套“先行工程”。常州市目前正在实施的“立足开发型安置、尝试消化型安置、强化约束型安置、完善保障型安置”等办法,有的属“修渠”工程,有的属“堵漏”工程。而“修渠”不应单是劳动部门的事,财税、金融、工商、公安、城管等部门都应通力合作,企业也要积极配合。不能你修你的渠,我“作壁上观”甚至“筑坝”;更不能你渠未修好,我就放水。这样容易加大“再就业工程”难度。
思考之五:其它相关问题。诸如:改革步伐与法制建设问题;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问题;政企分开与约束机制问题;企业劳动合同制与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问题等等,都是影响劳动力资源重新配置的重要因素,有待各方面专家作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综上,经济体制改革把重要的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源重新配置的新课题摆上了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它既是一个经济性、又是一个社会性的系统工程,“再就业工程”仅仅是它的一个分支。我们必须站在向人民、向历史负责的高度,探索这个关系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改革成败的重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