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全球投资的关键是风险控制_投资论文

2004年全球投资的关键是风险控制_投资论文

2004年全球投资关键是控制风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风险论文,关键论文,全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3年:风光无限

2003年,全球的股市投资者经历了一次高收益的欣喜。对于2003年的投资回报,摩根斯坦利公司的统计或许能说明问题。该公司公布的数据表明,去年,发达国家的股市在经历3年下跌后,以本币计算,去年的涨幅平均达23%左右。

其中,德国股市上涨33%,加拿大股市上涨25%,西班牙、香港,新加坡和瑞典股市分别上涨28%—33%。日本股市全年上涨22%,而美国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则上涨了25%,那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50%。

对于以美元计算盈亏的美国投资者而言,美元下跌更是一种额外的投资回报。瑞典股市33%的涨幅经汇率转换后就变成61%的涨幅,日本股市则从22%的涨幅变为35%,MSCI全球指数的涨幅也因此达31%。

与此同时,受泰国、土耳其和巴西股市分别上涨134%、122%和103%的带动,以美元计价,MSCI的新兴市场自由指数(Emerging Markets Free index)去年上涨52%。

债券方面,发达国家的政府债券表现基本持平。而据雷曼兄弟的数据,新兴市场政府债券的收益率为27%,高收益率的美国及欧元区垃圾债券的收益率分别为29%和30%。

但是,步入2004年,这种风光能否持续似乎令人担忧。

2004年:风险回归

近日,美国道琼斯新闻社评论员Michael R.Sesit在《亚洲华尔街日报》撰文指出,全球的投资者开始回归风险意识。Sesit认为,这就如同开车一样,投资也应意识到风险,并清楚在何时刹车。

Sesit的“威胁”并非空穴来风。在股市中,这种风险意识表现为买进抗跌类股,如食品、饮料、超市、公用事业、医疗等公司的股票,这类股票在大盘上涨时往往落在后面,但在股市低迷时,其跌幅却较小还有就是抛出风险较高的资产,如周期类股或表现与经济基本面密切相关的股票。

而从今年1月以来全球市场的周期类股的表现,我们不难看出一些风险意识有待加强的端倪。今年1月份,标准普尔500指数中表现最差的类股多为周期性行业,主要有黄金开采、金属采矿、航空、建筑和汽车类股等。与此同时,垃圾债券及新兴市场债券与美国国债之间的收益率之差开始扩大,而曾经有一度,垃圾债券及新兴市场债券与美国国债之间的收益率之差曾大幅收窄。厦门大学金融系的一位陈姓博士生对记者说,全球的周期类股已开始走下坡路。他说,去年在全球投资市场上,高风险/高回报资产的策略获得了回报,而相比去年的基调——侧重于投资回报——2004年则不一样,市场基调将会是风险意识的回归。

今年,尽管美联储承诺维持低利率、美国通货膨胀率处于38年来的低点、以及亚洲央行大量购买美国国债等因素都对债券形成支撑:但是,随著美国经济的增长率达到6%左右,资产配置从债券向股票转移将会是显而易见的事情。而且从目前来看,基本面信息依然不利于债券,如经济复苏速度加快、利率可能上调、美国财政赤字扩大、美元走软及资金流向股市等。

瑞士银行认为全球经济将会强劲增长,并称,2004年全球经济4.5%的预期增幅将是2000年以来最好的。但他们也警告说,全球经济存在着严重的金融失衡:如对占据全球GDP增长55%的美国和中国来说,如果其增长率在下半年放缓,则对金融市场来说无异是一个潜在威胁。

世华财经的一位策略师也称,2004年全球投资的关键问题是控制风险。而在2003年,最主要的是增持高Beta系数类股。

持乐观看法的人士认为,投资抗跌类股是投资周期轮回中的一种正常现象。而对悲观人士而言,这意味着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的变化。前不久,媒体还广泛关注了Fed在1月份的声明,该声明中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维持低利率这一措辞去掉,这导致了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出现变化。

投资银行美林在17日公布的调查显示,主要投资者已经略微调降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并预计美联储至少六个月内会维持当前利率水准。这份调查于2月5日—12日进行,针对的是299名基金经理,其管理的资产总额达9.750亿美元。调查还显示他们的投资仍首选股市,但普遍认为股市将处于合理价格,因此缩减头寸并微幅下调对企业获利的预期。

据此,美林首席投资策略师鲍沃斯认为,此次调查传递的总体信息是投资者仍保持对全球经济复苏的信心,但乐观情绪可能不及前几个月。事实上,65%的基金经理人预计未来一年内全球经济将走强。该数据低于1月调查中的74%,且为自去年5月以来的最低水准。

或许2004年真的是回归冷静的时候了。

标签:;  ;  ;  ;  ;  

2004年全球投资的关键是风险控制_投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